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56
5.4折
¥
5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 贾森·弗里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87681
出版时间 2018-06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定价 58元
货号 30187628
上书时间 2024-07-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两位程序员出身的创业家。美国软件公司Basecamp的联合创始人,Basecamp原名为37signals,是以高效而闻名的软件公司。贾森倡导软件极简主义,相信简约之美,尊重简单和坦诚做事,并把这些思想运用到创业过程和产品开发之中,拥有一大批IT粉丝。 戴维·海涅迈尔·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出生于丹麦,编制并创建了网络开发框架Ruby on Rails,此框架让无数程序员受益,被称为程序员的“基本开发环境”(“bas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戴维和贾森一起创立了37signals。 目录 开局篇 FIRST 新的现实//003 卸负篇 TAKEDOWNS 忘了“现实世界”//007 哪来的从错误中学习//009 计划即瞎猜//012 何必壮大?//015 工作狂//018 受够了“企业家”//021 行动篇 GO 在宇宙中留下你的足迹//025 挠自己的痒处//027 着手做点什么//031 “没时间”不是借口//033 画沙为界,立场明确//035 不可能的宗旨//038 万不得已不筹资//041 你的需求没有想象的那么多//044 要成就事业,不能只是创业//047 破釜沉舟//049 轻装上阵//052 进阶篇 PROGRESS 条件受限是好事//055 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058 从核心出发//060 不要过早关注细节//062 做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064 当好博物馆长//067 在问题上少投入点精力//070 关注不变因素//072 音乐就在你的指尖流淌//074 卖掉副产品//077 立马就上线//080 效率篇 PRODUCTIVITY 认知错觉//085 退出的理由//088 打岔是效率的敌人//091 会议有毒//094 刚刚好就是真的好//097 速战速决//099 不要逞英雄//101 该睡觉时就睡觉//103 预估的都是垃圾//105 罗列问题,不得解决//108 决策宜小不宜大//111 对手篇 COMPETITORS 拒绝照搬//115 将你的产品去商品化//118 向对手挑战//121 给竞争力做减法//124 谁管他们在做什么? //127 进化篇 EVOLUTION 养成对客户说“不”的习惯//131 让你的客户超越你//134 头脑发热不等于当务之急//137 家用便利就是好//139 不必逐字记下客户需求//141 推广篇 PROMOTION 甘于低微//145 培养自己的拥趸//148 普及知识,赢得竞争//150 效仿大厨//152 转到幕后看看//154 没人喜欢塑料花//156 新闻通稿就是垃圾信息//158 别惦记大牌媒体//161 药贩子最精明//163 市场营销不是一个部门的事//165 一夜成名只是传说//167 招聘篇 HIRING 亲力亲为//171 受不了时再招人//173 放弃牛人//175 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177 可笑的求职简历//179 多年的无关经验//181 常规教育不值一提//183 人人都得干活儿//186 聘用独当一面的经理人//188 招聘笔杆子//190 高手遍布世界各地//192 试用期必不可少//194 救灾篇 DAMAGE CONTROL 主动掌控负面新闻//197 速度改变一切//200 如何道歉//202 让每个人都上前线//205 深深深呼吸//208 文化篇 CULTURE 企业文化不是由谁创造的//211 决策都是临时性的//213 跳过摇滚明星//215 员工不止13 岁//217 5 点准时放人//219 不要矫枉过正//221 发出你的心声//223 需要避开的词汇//226 越快越好是毒药//229 总结篇 CONCLUSION 灵感稍纵即逝//233 谢谢阅读//234 附录//235 有关37signals//235 37signals 的产品//237 致谢//239 内容摘要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呈现的是一种更好、更简单的商业思维和职场修炼之道。两位作者基于10年来创业实战的经验,就企业的创建、运营和发展发表了全新的观点,涉及项目管理、人才招聘、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方面。 今天,任何人都可以创业,过去无法企及的工具,如今唾手可得。过去要价好几千美元的技术,如今只要几块钱,甚至能免费使用。现在一个人能干过去两个人、 三个人,甚至整个部门的活儿。几年前,那些普通人拿不到的材料,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谁说共享商业秘诀、曝光技术机密,就会失去优势? ·谁说企业产业线不够丰富,就一定会输给竞争对手? ·如何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打败大公司的营销团队? ·如何让分散在世界的跨国员工,实现有效沟通协作?·在《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一书中,作者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和崇尚简约的方式,颠覆你崇尚或正在使用的商业模式。不管是精英企业家、小企业主,还是每日兢兢业业上班,但一直想自己做些事情的职场中人,抑或想要“脱贫”的艺术家,都能在这一页页中找到弥足珍贵的指引。你必须克制住把书中每页都撕下来,贴在墙上对照执行的冲动。 精彩内容 5点准时放人很多公司心目中理想的员工是:20多岁,没有业余生活,1天工作14小时,在办公桌下打地铺过夜也不会崩溃。 但是,如果办公室里全是这种疯狂的夜猫子,似乎也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这让你糟糕的管理能力侥幸蒙混过关,制造出了一个“这是我们能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唯一办法”的歪理邪说。你需要的不是工作得更久,而是工作得更高效。 当人们家里有事时,他们会在办公时间内把活儿干完,因为家里还有事情等着他们去做。他们要接孩子、要参加唱诗班的活动,所以必须聪明地安排时间。 就像谚语说的:“想要做成一件事,就去找你能找到的最忙碌的人。”你需要忙忙碌碌的人、需要有业余生活的人、需要关注好几件事情的人。你不能期望工作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全部——至少你不愿意长期和这样的人共处。 养成对客户说“不”的习惯如果一味听顾客的,我就只能给他们弄一匹快马。 ——亨利·福特唯唯诺诺很容易。人们很容易同意添加一项新功能、接受一个过于乐观的最后期限、笑纳一个平庸的设计。很快,这些轻易过关的事物堆积起来,在你眼前越堆越高,你甚至都看不到现在该做的事情了。 现在就开始培养说“不”的习惯——即使是面对自己最好的创意。利用拒绝的力量,成就你的优先顺序。人们很少会因为拒绝而后悔,却常常宁愿自己当初没有答应别人。 人们不愿意开口拒绝,是因为针锋相对的感觉并不舒服。但是另一个选择的后果会更糟。你自找麻烦,把事情弄得更复杂,最后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这就像两性关系:分手很难,但是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一直忍受下去,情况会更糟。长痛不如短痛。 不要相信“客户永远是正确的”这种废话。假设你是个厨师,如果很多食客说你炒菜太咸、太辣,你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但是如果某些挑剔的美食家叫你在宽面里面加点香蕉,千万别搭理他们,保持原状就很好。为迎合某些客户而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就得不偿失了。 INGDirect(美国最大的网上银行,其商业模式与众不同。首先,它主要的盈利来源于利差收入。其次,它采用“高买低卖”的方式,即以高利息吸纳存款,而以低利息发放贷款。)通过说“不”而建立起了全美成长最快的银行。当客户们要信用卡时,他们说“不”;当客户要求网上交易时,他们说“不”;当客户问是否能开立一个百万美元的账户时,答案也是“不”(这家银行的存款上限控制非常严格)。ING的想法是,事情越简单越好。于是这家银行只提供储蓄账户、存款证明以及共同基金——这就够了。 不要觉得“不”字难以出口,坦然些,如果你不愿意迎合某个客户的需求,只要彬彬有礼地解释清楚就可以了。当你花时间解释自己的想法后,人们的谅解程度通常会超出你的想象。你甚至可能会让他们赞同并追随你的思路。如果行不通,就推荐一个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的竞争对手。让客户开心地使用别人的产品,强过让人憋屈地使用你的产品。 这样做的目标是确保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的产品,你是自己产品最忠实的粉丝。这样一来,你就能宣称:“我觉得你会爱上它的,因为我爱上它了。”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 同时做N件事情的结果就是:一大把绝妙的点子最后被转化成一个蹩脚的产品。人不可能同时做所有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好。你的时间、资源、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一次做好一件事就已经不容易了。想一次做十件事?拉倒吧! 有舍才有得,砍掉多余的野心,你就会发现慢慢做一件正事要胜过毛毛躁躁做一堆傻事。 毕竟,在有远见的人看来,大多数令人引以为傲的点子,其实都没有那么伟大。再说了,如果这些点子真的很不错,以后再下手也不迟。 很多东西都是越简短越好。导演们会为了制作出伟大的影片而剪掉精彩的片段,音乐家会为了优秀的专辑而牺牲好听的歌曲,作家会为了写出精品而删掉还不错的篇章。我们也在本书最终定稿之前,砍掉了大约一半的内容,从57000个单词变成了27000个单词。相信我,这样感觉好很多。 拿起斧子动手砍吧。为了一个“伟大”的起点,让我们把那些“挺不错”的枝节给砍掉吧。 新闻通稿就是垃圾信息那种向无数陌生人发送的没有任何新意的广告,希望其中有个把人能对广告产品感兴趣。你把它们叫作什么?垃圾邮件。新闻稿也是一样:把没有任何新意的新闻报道发给上百个你不认识的记者,希望其中一个能为你写篇专题。 让我们先来解析一下你发新闻稿的目的吧:你把这些东西发送出去,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你希望媒体能关注你的新公司、产品、服务、公告,等等。你希望他们为之激动,并为你写一篇专题。 然而新闻稿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它们枯燥乏味、公式化且没有任何激情。记者们每天要对上百篇新闻稿进行筛选。他们被埋在堆积如山的夸张头条和CEO(首席执行官)的虚伪承诺之下。他们身边的每一篇稿子都贴上了“轰动的、创新的、突破性的、惊人的”之类的标签,对此他们已经麻木了。 如果你想吸引他人的注意,却做着和其他人毫无差别的事情,绝对是愚蠢至极。你必须足够显眼。为什么要像其他人那样发新闻稿呢?为什么要往记者已经垃圾成堆的邮箱里再发一份垃圾新闻稿呢? 此外,新闻稿没有任何新意。你写一篇新闻稿,然后把它发给无数记者——这些人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他们。你的第一次自我介绍就是以这种毫无特色、毫无新意的文字形式被发给每一个人吗?这就是你想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吗?这真能让你成为新闻吗?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