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
  • 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
  • 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
  • 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
  • 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91 3.8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富仁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9390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31482111

上书时间2024-07-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富仁(1941—2017),当代著名学者,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山东高唐县人,198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个博士学位获得者,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1980年代,王富仁先生以鲁迅研究蜚声中外,代表作《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是新时期的重要思想学术成果。2021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王富仁学术文集》9卷12册。

目录
中国现代文化的母亲——蔡元培印象
历史不是精细的人创造的——陈独秀印象
中国现代文化的骨骼——鲁迅印象
一个反对做奴隶的人如何自己也变成了奴隶——周作人印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扩音器——钱玄同印象
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首先要从李大钊开始——李大钊印象
中国现代文化的剪彩人——胡适印象
俗人和雅人——刘半农印象
他一生都是一个青年——郭沫若印象
宗教与人生——许地山印象
“著书都为稻粱谋”——张资平印象
我们的好老师——叶圣陶印象
中国知识分子的哭和笑——林语堂印象
他在精神上是个孩子——郁达夫印象
企图捉住中国历史发展脉搏的人——茅盾印象
现代才子徐志摩——徐志摩印象
山东籍作家王统照——王统照印象
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成仿吾印象
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朱自清印象
文学界的老黄牛——郑振铎印象
新女性生活的探险家——庐隐印象
东方老憨闻一多——闻一多印象
老舍一死惊天下——老舍印象
母爱与情爱——冯沅君印象
她是我们的大姐姐、小母亲——冰心印象
象征主义诗歌的早产婴儿——李金发印象
娃娃诗人汪静之——汪静之印象
现代雅人梁实秋——梁实秋印象
中国的高尔基——艾芜印象
温室效应与林徽因的诗——林徽因印象
我们的好朋友巴金——巴金印象
一个感情细腻真挚的诗人——冯至印象

附录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
王富仁笔下的“作家印象”(代后记) 宫立

内容摘要
本书是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生前为一家报纸写的专栏文章首次结集单独出版,内容为30多篇现代著名作家的印象记。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先驱,到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林语堂、徐志摩、成仿吾、王统照、冯沅君等颇有建树的新文学作家,本书都有极为精彩的评述。作者着眼的并不是巨细无遗的作家生平,而是着力刻画他们文学人生的重要特点,以及他们在时代的大潮里留下的独特的身姿与印痕。

精彩内容
中国现代文化的骨骼——鲁迅印象关于鲁迅,可说的话很多,但我觉得有一句话最重要:他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骨骼。
一种文化也像一个人的肌体一样,需要肌肉,也需要骨骼。没有骨骼,肉越多,越撑不起它的全部架构,是一堆死的东西。中国现代许多作家都给中国现代文化添了肉,但撑起它的骨架的却几乎只有鲁迅一人。
胡适的文章是温和委婉的,从来不急不躁,重于说理,条理清晰;陈独秀的文章是激切决绝的,丁是丁,卯是卯,从不含混苟且;钱玄同的文章是热情洋溢的,汪洋恣肆,一泻如注……但不论他们的文章的个人风格如何,都还给人一种底气不足之感,若与鲁迅的文章比较一下,这种感觉便愈加明显。这只从文章的技巧上是讲不通的。我的解释是:胡适、陈独秀等人对中国新文化重视的还主要是它的“肉”,鲁迅则更重视它的“骨”。鲁迅好说一句话:骨子里还是依旧的。
什么是新文化的“肉”?就是那些有形的东西,那些说得清道得明的东西。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科举制度中走出来,开始学习西洋的学问。这些学问都是新鲜的,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蛮有用处,两相对照,他们就看出中国古代的那套制度、那些学问、那些伦理道德的信条的弊病来。于是他们便开始提倡西学,什么科学民主了,什么进化论人性论了,什么婚姻自由妇女解放了,什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了。但所有这些,还只是西洋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些“肉”。而这些东西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没有有特定精神的人,这些东西是无法创造出来的。鲁迅重视的则是这种精神的东西,这种赖以撑起整个现代文化肌体的“骨骼”。他要摸索中国人的灵魂,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始终把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放在首位。
这种精神是什么?我相信读过鲁迅作品的人都能感到,要说可就太难了。说出来的东西都能变成肉,变成人人可以自我标榜的东西。但这里有个标志,即只有肉而无骨则难以将一种文化充分展开。我们看到,只有到了鲁迅作品里,不论对旧文化的批判,还是对新文化的论述才得到了充分的展开。而在陈独秀、胡适的作品里,他们还都是一些可以背诵和记忆的理论和信条。鲁迅的小说、鲁迅的杂文、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都包含着比陈独秀、胡适文章中所倡导的东西更丰富、更具体的内涵,它们是一些活生生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教条,一些口号,一些做学问的方法。 一切的东西,到了鲁迅的眼睛里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与原来中国人的感受和看法不同或不完全相同了。这就是新文化的精神的体现。如若一切的感受和看法还与原来的相同,新文化又“新”在哪里呢?
时至今日,新文化的“肉”大都齐备,不论是科学和民主,不论是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都成了人们的老生常谈。但这些“肉”怎样呢?事实证明,口号和旗帜是极易更换的,但精神实质的变化却困难得多。鲁迅的重要性便愈加显示出来了。
肉少些,不过消瘦一点,增加点营养,胖起来是很容易的。骨骼是软的,人便会瘫痪,要使它硬起来,是很难很难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