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 4.5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著 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 译 者:喻柏雅

出版社天津科技

ISBN9787557686727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202365201

上书时间2024-07-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著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R.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2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因在记忆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译者:喻柏雅,科普作者,作品见于《读库》《南方周末》《新京报》等;译有埃里克·坎德尔的系列作品,已经出版的有《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与本书。

目录
译者序 /001
第一部分 两种文化在纽约画派相遇
导 言 /005
1 抽象画派在纽约的兴起 /011
第二部分 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方法
2 以科学方法研究艺术知觉的肇始 /023
3 “观看者的份额”的生物学机制:
艺术中的视知觉与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 /033
4 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艺术中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049
第三部分 艺术中的还原主义方法
5 抽象艺术初兴时的还原主义 /071
6 蒙德里安与具象画的激进还原 /090
7 纽约画派的代表人物 /100
8 大脑如何加工和感知抽象画 /125
9 从具象走向色彩抽象 /136
10 色彩与大脑 /155
11 对光的聚焦 /169
12 还原主义对具象艺术的影响 /177
第四部分 抽象艺术与科学开始对话
13 为什么还原主义在艺术中取得了成功 /195
14 重返两种文化 /205
注 释 /208
参考文献 /213
致 谢 /231
译名对照表 /233

内容摘要
艺术与科学应该对话,但如何对话?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以两个领域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为切入点,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科学的视角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不断演进。还原主义方法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指通过研究复杂现象的基本成分及组织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艺术家用以分离出形式、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则是为了让人获得与观看复杂图像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本书引入了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而且可以打破对抽象艺术的误解和偏见,学会更好地欣赏现当代艺术。

精彩内容
8大脑如何加工和感知抽象画像肖像画这样的具象艺术能够对我们造成深远影响的原因,是我们大脑的视觉系统具有强大的自下而上的机制,用于处理场景、物体,特别是面孔和表情。此外,我们之所以会对奥斯卡·柯克西卡或埃贡·席勒等表现主义艺术家所刻画的夸张面孔作出更强烈的反应,是因为较之于现实的面部特征,我们大脑中的面孔细胞倾向于对夸张的面部特征作出更强烈的反应。
那么,我们如何对抽象艺术作出反应呢?大脑中的什么机制使得我们能够加工和感知那些图像已经极度简化(如果不至于消失)的画作?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抽象艺术的各种流派分离出了色彩、线条、形式和光线,从而间接地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视觉通路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恩斯特·克里斯的洞见推动了对艺术知觉所进行的很多现代研究,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对某件艺术品的感知总是有所不同,因此观看艺术品会涉及观看者这一侧的创造过程。正如我们在第3章所看到的,恩斯特·贡布里希通过关注光学逆问题,将克里斯关于艺术多义性的观点应用于整个视觉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从外部世界获取不完整的信息,并以我们独特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补全。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地通过反射光重构出三维图像,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非常准确地重构,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仅通过自下而上而且通过自上而下的视觉信息加工过程,提供了相应的情境信息。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自下而上的信息由内置于视觉系统环路中的计算逻辑(比如识别面部的能力)提供,自上而下的信息则由认知加工过程(比如期望、注意和习得性联结)提供。
托马斯·奥尔布赖特和查尔斯·吉尔伯特最近在理解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在支撑它们的学习机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讨论这些加工过程时,我们必须首先区分与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更为密切相关的感觉和与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更为密切相关的知觉。
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刺激感觉器官(比如我们眼中的光感受器)而带来的直接生物学后果。感官事件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但这些事件缺少情境信息。我们已经知道,知觉将我们大脑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与基于早期经验和假设检验而习得的知识进行结合。因此,与视觉相关联的知觉,指的是将反射光与环境中的图像相关联的过程,知觉通过大脑而得以持久,并且在大脑赋予它意义、效用和价值时变得连贯起来。
知觉的关键元素是将一个特定的感官事件与其他图像及其他信息源进行联结。这些联结提供了必要的情境,来解决所有感觉自带的多义性(Albright2015),也包括克里斯所指出的艺术品自带的多义性。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用以下表述对感觉和知觉进行了区分:知觉与感觉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觉能从意识中调取更多的与引发感觉的对象相联结的事实(James1890)。
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区别是视觉的核心问题(Albright2015)。感觉是光学的,需要眼睛参与;知觉则是整合的,除了眼睛还需要大脑的其余部分参与(图8.1)。
我们已经知道,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包含大脑中特异性的突触连接增强。奥尔布赖特和吉尔伯特发现,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是关键计算的结果,其中脑细胞使用情境信息将传入的感觉信息(例如来自艺术品的信息)转换成一种内部表征或知觉到的对象(Albright2015;Gilbert2013b)。
大脑中什么区域的突触连接增强会导致这种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现在有大量证据表明,各种联结的长期记忆的一个关键存储位点是下颞叶皮层,这是一个与海马体直接相连的区域(图8.2),关于人物、地点和物体的外显记忆在这里得到编码。
下颞叶皮层代表了大脑视觉信息处理层级的顶点,我们已经知道它对于物体识别很重要,而物体识别又依赖于我们先前的联结性记忆。由感觉神经元发送的自下而上的信号是对我们视野里的对象作出的反应,这些信号在下颞叶皮层得到加工,被处理成那些对象的表征,比如面孔小块就位于此。通过增强表征每个对象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我们会习得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联结起来;这是通过间接通路完成的(图8.2)。由此形成的联结通过内侧颞叶中的记忆结构得到巩固,并存储在下颞叶皮层中。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奥尔布赖特与他的合作者训练猴子将由无意义模式构成的成对视觉刺激进行联结。当每只猴子正在学习这种联结时,科学家会监测猴子下颞叶皮层中神经元的活动。他们发现,一开始,神经元对每个对象、每个视觉图像都选择性地作出反应。当猴子开始学习将两种刺激进行联结时,最初分别对两种视觉图像作出反应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得到了增强。神经元中的这些变化是经典条件作用与新习得的联结所产生的物理表现。以这种方式巩固的记忆在一生中将为我们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我们会通过间接通路将这些信息与知觉到的对象进行联结。
间接通路也可以通过工作记忆的内容——即来自前额叶皮层的反馈——得以激活,这个区域涉及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视觉经验源自直接和间接输入下颞叶皮层的信息的组合。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习得性联结的基础,神经连接的变化不限于下颞叶皮层:它们反映了整个视觉系统——实际上是所有感觉系统——的普遍能力。
这一想法的证据部分来自学习过程中大脑活动的成像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即使是在参与视觉加工早期阶段的脑区,神经元活动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发现促使奥尔布赖特通过检测内侧颞叶皮层(它在视觉加工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中神经元的响应特性来探索联结性学习。事实上,他发现这一区域神经元的连接强度的变化类似于下颞叶皮层神经元的连接强度的变化。
阿鲁密特·以赛与她的合作者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Mechellietal.2004;FairhallandIshai2007)。当他们向志愿者展示面孔或房屋的真实图像时,图像激活了视觉皮层参与早期加工阶段的区域。相比之下,当他们要求志愿者回忆面孔或房屋的图像时,激活的是参与自上而下加工过程的两个脑区:前额叶皮层和上顶叶皮层。前额叶皮层只对大脑可以归入已知类别的具象图像作出反应,比如面孔、房屋或猫——这些图像都包含内容。上顶叶皮层用于操纵和重新安排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它可以被任何视觉图像激活。
这些结果表明,大脑中面孔和物体的感觉表征很大程度上是由早期视觉区中出现的自下而上过程介导的,而来自记忆存储的图像知觉很大程度上是由源于前额叶皮层的自上而下机制介导的(Mechellietal.2004)。
因此,当我们观看一件艺术作品时,多个来源的信息与光线的输入模式相互作用,让我们对该作品形成知觉经验。许多信息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传递给大脑的,但重要的信息也会从我们对视觉世界过往经验的记忆中补充进来。对其他艺术品的经验记忆使我们能够对视网膜上映像的成因、类别、意义、效用和价值作出推断。
总而言之,我们通常可以准确地解决视网膜映像的多义性问题,因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了情境。从广义上讲,情境由各种其他信息组成:一是视网膜映像中存在的其他信息;二是大脑计算器内置的那些信息,比如对面孔的加工得到的信息;三是从包括艺术在内的这个世界的过往经验中学到的东西。
早在1644年,勒内·笛卡尔就认为,源自眼睛的视觉信号和源自记忆的视觉信号都是通过将信息转换到一个共同的大脑结构上来产生体验的。最近,这种想法得到了功能性脑成像研究的支持。在研究中,实验者要求志愿者想象特定的视觉刺激,或者接受训练,凭借与另一图像的联结来回忆一幅图像。这些研究记录了参与低级和中级视觉加工的不同脑区的活动模式。
类似地,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下颞叶皮层活动的电生理学记录显示:它们对图像的反应强烈。抽象艺术就像之前的印象主义艺术一样,依赖于下述假定:简单又粗略描绘的特征足以诱发知觉体验,然后由观看者充分地补全信息。来自脑研究的证据表明,这种知觉补全是通过将高度特异性的自上而下的信号投射到视觉皮层中发生的。
因此,抽象艺术家所主张的、抽象艺术本身所证明的是:印象——对视网膜的感官刺激——不过是点燃联结性记忆的火花。抽象画家并不试图提供图画细节,而是创造条件让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独特经验来补全图画。据传,在观看透纳所画的日落场景时,一位年轻女士评论道:“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样的日落场景,透纳先生。”透纳回答说:“难道你不希望你能看到吗,夫人?”许多观众从抽象艺术中获得的乐趣就是詹姆斯所说的“对新事物成功同化”的例证,即通过与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结,对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事物形成连贯的知觉经验(James1890)。我想进一步说明的是,对新事物的同化——自上而下加工过程的参与作为观看者对图像进行创造性重构的一部分——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因为它刺激了我们的创造性自我,并且有助于许多观看者在面对特定的抽象艺术作品时获得积极体验。
重新审视德·库宁和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对抽象艺术产生影响的联结的重要性,如图8.3和图8.4所示。除非我们曾经见过图8.4,否则我们很难明白图8.3这些看上去由明暗区域构成的随机模式表征了什么。但是,当我们看到图8.4时,我们的知觉经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8.4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解决图8.3中存在的多义性。此外,我们在看到图8.4之后,下一次再看图8.3时将明显感到不同,因为我们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对它产生了影响。事实上,我们对原始图像的知觉可能已经被永久改变了。
拉马钱德兰与他的合作者研究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细胞机制(Toveeetal.1996)。他们发现,下颞叶皮层和内侧颞叶皮层的单个神经元的反应可以迅速变化,在无歧义图像仅仅呈现5到10秒之后就显示出学习效果。在这短暂的呈现之后,大脑会将这种学习经验应用于多义性图像。
对猴子的细胞学实验及平行的对人类的心理物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和高级灵长类动物能够快速学习视觉世界中的刺激信息。这可能就是我们能够识别出只看过几秒钟的面孔和物体的原因。这些发现也与奥尔布赖特和以赛的发现一致,即下颞叶皮层和内侧颞叶皮层中的神经元是自上而下加工系统的一部分,这一系统还包括前额叶皮层和上顶叶皮层。
带着这个关于联结的例子,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库宁和波洛克从具象到抽象艺术的转变。
德·库宁1940年创作的《坐着的女子》(图7.2)描绘的是三年后会同他结婚的伊莲·弗莱德。这是德·库宁创作的第一批女性题材画作中的一幅,它已经包含了一些吸引人的抽象风格。比如,她的右眼、右脸和右臂都画得不如她身体左侧的对应部位清晰。这要求作为观众的我们进行一些自上而下的加工。为什么德·库宁会分解她的身体?唯一看起来完好且对称的部位是她的乳房。这是德·库宁重新定义女性形象的一次早期尝试。
十年后完成的《挖掘》(图7.4)是一件非常不同的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抽象的。它基本上是平面的,几乎没有透视感。但是我们了解德·库宁和他对女性形象的迷恋,我们的想象力不需要在画布上游离多远就能遇到圆润的身形,根据我们个人的心境或性情,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女人,她们或单独出现或与另一人相结合。这幅画中几乎有无限种可能性来处理自下而上的多义性和自上而下的想象力,因为我们可以回忆起一个又一个可能的联想。《坐着的女子》已经非常具有多义性,《挖掘》跟它一对比就显得愈发引人注目。
现在让我们转向波洛克早期的具象绘画、创作于1934年到1935年的《到西部去》(图7.13)。我们被无尽的顺时针运动所震惊,从骡子和它们的驭手开始,转到天空中的云层和月亮,再回到这些骡子。
十五年后,波洛克在《第32号》(图7.16)中再次创造了强大的运动感。但是现在,当我们的眼睛浏览画布以寻找秩序时,可以发现波洛克不再强加单个不可抗拒的顺时针运动,而是让我们选择任一方向,或者更可能是几个方向进行追踪。这里面有图像吗?有哪个运动方向特别占优势吗?这幅画让我想起了一场图像之战,一个永无止境的图像战争场景。如果我们让想象力漫游在其他可能具有可比性的记忆场景中,这幅画就会让我们屏息神往。
在德·库宁和波洛克的这些绘画的比较中,引人注目的是,虽然从具象艺术的角度来看,抽象艺术显然是还原主义的,但跟许多具象作品相比,抽象艺术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此外,《挖掘》和《第32号》这两幅完全抽象的绘画与立体主义艺术相比,对我们大脑视觉机制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提出的挑战更小。立体主义艺术经常保留具象元素,但它要求我们从不同的、不相关的视角来探索这些作品,而我们的大脑并没有进化出某种机制来从这些视角获取有意义的理解。相比之下,抽象绘画似乎更少依赖主要用于处理潜在多义性的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相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因个人经验和看过的其他艺术品而带来的自上而下的联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