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数据分析报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58
3.9折
¥
69
全新
仅1件
作者编者:大成企业研究院|责编:孟丹
出版社工商联
ISBN9787515826578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1202098069
上书时间2024-07-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用数字解读2019年中国民间投资情况作者权威——大成企业研究院精心编著解读专业——多年连续发布的“中国民间投资年度晴雨表”数据真实——多方面一手数据汇集呈现,直观反映发展趋势书稿涉及大量一手数据,通过图表结合的形式进行分析比照,资料全面、直接,直观呈现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研究民营经济及投资形势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导言 认清新时代新形势 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概述 中国经济稳韧有进 民营企业担纲中坚
重要指标反差矛盾 内含问题应当关注
——2019年民营经济形势简要分析
资产增收入滞 效率效益走低
国资比重回升 民资份额开降
——2012—2019年主要工业数据简要分析
一、民企政策环境——措施细致全面,落实须尽大力
二、民企营商环境——整体明显改善,短板弱项仍存
三、民间投资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增量占比趋降
四、民营工业发展——增速继续回落,下行压力较大
五、民企税收贡献——全国税收微升,民企中速增长
六、民企外经外贸——外贸整体下滑,民企稳步增长
七、民企工资增长——工资继续增长,已占平均七成
八、民企最大500——规模不断提升,效益有所下降
九、民企上市公司——增速缓质效降,总体仍优全国
十、领先发展民企——创富速度减缓,数量全球第一
十一、民企收购兼并——热度持续走低,整体明显回落
十二、民企富豪榜单——财富缩水较多,富豪人数下降
十三、民企公益慈善——救助意识提升,规模突破纪录
十四、问题民营企业——新领域风险大,质押债危机显
十五、民企期盼政策——观念更加解放,广行中性政策
内容摘要
书稿通过大量系统的数据分析,描述2019年民营经济发展与民间投资形势。全书包括民营企业政策环境、营商环境、民间投资增长、工业发展、税收贡献、外经外贸、工资增长、500强、上市公司、
模式创新、收购兼并等十五章,通过最新数据对2019年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民间投资形势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量化分析。
精彩内容
认清新时代新形势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双眼应该紧盯着两个方面,第一要盯着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政府的政策变化,第二要盯着自己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人才配置和企业风险,等等。
认清新时代新形势:国内外市场供大于求、生产要素权重改变、增长动力转向内需、增速放缓成为常态
民营企业要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因为这对企业相当重要。当前最大的形势变化是什么?我认为,最大的新形势就是新时代的来临,但这新时代究竟是怎么回事?与过去几十年的区别是什么?
新时代的第一个特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供应之间的不平衡。过去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过去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论述,即生产力的发展赶不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生产的需求,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那时的粮票、油票、糖票、布票都是生产力不足的产物。而当下全国进入的这个新时代,是与过去几十年不同的,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出现了另一种不平衡,即供大于求的不平衡,在当下这个时代,金钱可以购买到一切生活所需的基本物品。对于企业而言,过去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产量巨大,在国内卖不出去的产品,可以出口到国外,而在新时代国内没有销路的产品在国外也难以售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过去几十年来企业通过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占有率的经营策略已经行不通了。
新时代的第二个特征是社会生产要素的权重发生变化。 过去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主要是资源、廉价劳动力、土地、资金;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世界都敲响了警钟,全世界都在逐渐调整发展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要素的权重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是21世纪的信息革命,使得信息成为生产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以前的市场构成较为简单,基本以生产和销售两个部分组成,新时代的市场则出现了许多新的生产要素,例如信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高端人才,这些生产要素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权重极大,土地、廉价劳动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过去几十年企业的经营模式在新时代行不通,就是由于生产要素权重的改变。
新时代的第三个特征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过去我国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投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满足建成世界工厂和实现城镇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二是对制造业的大量投入,建造工厂,生产出巨大产值的商品,并出口到全世界。在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曾长期高速增长,而消费的增长比较缓慢。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国内大量投资,极大地提高了产能,从而增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过去的这种增长模式和驱动经济的动力在新时代已经逐渐弱化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19.3%,全国出口额平均增速10.6%。随着我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速逐年放缓,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投资增速分别是7.2%、5.9%和5.8%;2017年、2018年出口增长分别是7.9%、9.9%,2019年上半年出口增长仅为0.1%,而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已经逐渐由投资和出口转向内需,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发展。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知识含量。近年来,电器类产品出口的增加、鞋帽类商品出口的减少就体现出了增长动力的变化。
新时代的第四个特征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长期放缓,已经从两位数的增长下降到6%,在当前这较为困难的时期,能把经济增速保持在6%就相当不容易,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未来的趋势也是如此。但6%的经济增速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市场容量的大幅下降、各方面需求的剧烈变化,民营企业能否适应未来长期在6%左右的增速,这是各位企业家要考虑的。
民营企业家要善于分析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发挥很大作用的经济模式,政府制定的政策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如此。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既要能够分析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方向,也要对政策的落地进展进行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一项政策或一个方向的落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和深度,可能需要三五年时间,甚至更久,也可能一两年就落地了。以上这些情况是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所没有的,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定要认清中国的这一特色。
民营企业要认清我国金融形势、积极应对融资市场结构失衡,资本市场长期不振所带来的风险下面我想讲的是我国金融的总体形势和风险。强大的国有银行和民间资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金融体系,但我国金融体系的特殊性在于其呈现出的不平衡性。
首先是直接融资市场和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市场之间出现了巨大不平衡,我国的国有银行占全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高达80%以上,直接融资严重不足,金融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使得银行业承担了太多在经济发展中本不应承担的职责,本应由直接融资市场承担的压力全都转嫁到银行身上,出现一些银行有钱贷不出去,或只愿意贷款给少数大企业的现象。相比较美国拥有庞大的直接融资市场,银行业占融资总额的比重不到50%,30%~40%的间接融资在美国就已经是很大的比重了。
我国金融业的第二大不平衡体现在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长期乏力不振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美国股市从2008年的六千多点涨到现在的两万多点,我国股市却跌到三千多点,资本市场损失惨重,我国经济已经多年持续增长,但股市却没有反映出来。如果我们的股市能从现在的两千多、三千多点上涨到五千点,市值就会增长20多万亿元,直接流入实体经济。现在依靠政府来进行“放水”已经不能够让资金有效地流入实体经济了,资本市场崛起才能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但我国资本市场不涨反跌,一些企业原本是要通过上市来提振自身,上市后却遭遇劫难,这都是资本市场被挤压所产生的结果。民营企业家要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来认清当前的金融形势,调整对金融系统的期望值,确定企业自身的发展方略。
反思企业内部存在问题,加强自身防控和处置风险的能力企业内部第一个需要排查的风险就是政商关系处理不当。前些年由于政府一些部门的权力太大,导致腐败现象严重,有许多民营企业家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一些官员行贿,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我认为对企业的行贿要两分,一是为了得到本应该得到的要素资源而被索贿的,二是通过行贿得到本不应得到的要素资源,这是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情形,要区别对待。现在的反腐败行动非常彻底,不仅查处在任官员的腐败行为,对于过去曾经有腐败行为已经退休的官员也一律彻查,每每牵连出许多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往往是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与被查处的官员有过关系的。目前对于企业来说,政府的权力仍旧很大,政商关系处理不当的风险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配置要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条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五年多了,尽管国务院下了大决心来进行“放管服”改革,但政府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是一个艰难的改革过程,实施难度很大。我认为要真正落实至少还要十来年。
企业需要反思自身的第二个问题是风险防控,民营企业不仅要密切关注形势、政策、金融系统改革,还要盯着内部风险问题,尤其是金融风险:例如项目投资“十个杯子八个盖”(多个项目资金需求远大于能筹措到的资金)、“短贷长投”等现象,资金链绷得太紧就有可能断裂。当货币政策宽松时一些企业决策盲目乐观,大举借贷投资,当货币政策收紧时民营企业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去杠杆的对象,导致一些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因此,民营企业要谨慎投资,先完成现有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对现有产业进行完善和提高,而对于新的项目要慎之又慎,尤其在政府放松资金时更要谨慎,这是民营企业必须检讨和反思的。??不管困难再大、风险再大,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将不断提高,战胜当前的困难,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和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