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锋(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刀锋(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95 4.1折 49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威廉·萨姆塞特·毛姆|译者:秭佩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67542945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0208841

上书时间2024-07-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944年,在二战的硝烟中,威廉·萨姆塞特·毛姆的《刀锋(精)》出现在饱受战争煎熬的读者面前。实际上,本书的写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作者在美国游历时写就的。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青年莱雷为好友在战争中猝然死亡,而开始向自己的内心展开深刻的追问: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战后,拉里在故乡感受着美国建设一个“宏伟而繁荣的时代”的热潮,却难以置身其间。他执拗地要寻求心中那个让他难以割舍的疑问。他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甚至解除了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之后远遁法国,再后,开始周游世界。在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

作者简介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一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因父母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叔叔抚养。
毛姆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和因身材矮小、严重口吃遭受歧视的学生时代,在毛姆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也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学医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从此弃医从文。
接下来的几年,毛姆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遂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
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1919年发表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巩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
为了收集素材,毛姆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国情调。1920年毛姆到了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期,是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代表作有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1930)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1921)等。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此后,他回到早年定居的法国里维埃拉,直至1965年溘然长逝。

目录
刀锋上的行者/郭勇健
刀锋
附录/毛姆年表

内容摘要
有些人能够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他们依此行事,这些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奇。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的《刀锋(精)》是一部普通人的传奇。美国青年飞行员莱雷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他的战友为营救他而牺牲,因此他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罪恶、痛苦和不幸。复员后,莱雷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
的终极。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后。他当上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最终隐身人海。

精彩内容
我以往写小说,在动笔之时,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疑虑。我之所以把这本书叫做小说,只是因为我给它起不来别的名称。我没有很多离奇的情节以飨读者,书的结局既不是饮恨而死,也不是如愿成亲。俗话说“一死百了”,因此死能使一个故事全面收场,而成亲也能使故事恰当结束。高雅讲究的人们瞧不起俗话所说的“大团圆”,其实是他们考虑不周。一般的人本能地认为,一旦男女主人公们如愿成了眷属,该交代的也就都交代了,这种看法倒也头脑清醒。当一
男一女经过各种波折终于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也
就完成了他们的生物学使命,读者也就不再关心他们,而把兴趣转到下一代身上。但是我可没有给读者把结局交代清楚。这本书所写的完全是我对一个人的回忆,而我与这个人萍水相逢时虽有交往,但一分手就是多年不见,在此期间他都经历了什么,我并不知道。我想,我能够编出一些情节,天衣无缝地填补起这些空白,使我的小说读起来连贯一些,不过我无意这样做。我自己知道多少,就写多少。
许多年以前,我写过一本小说,书名是《月亮和六便士》。我那本书写的是画家保罗·高更的故事。
关于这位法国艺术家的生平,我所掌握的材料非常不足,我创造这个人物所根据的就是这点微不足道的材料的启示。我就是利用小说家的特权,靠编造一些情节来描绘这个人物的。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可压根儿没想这样做。书中没有一点东西是编造的。现在本书中的人物都改了姓名,那也只是为了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不使他们觉得难堪,我还动了一番脑筋,用别的办法来确保谁也看不出书中写的就是他们。我要写的这个人并没有名气。可能他永远也不会出名。
也许当他一辈子结束的时候,他来到世上一遭给世人留下的痕迹并不比投入河水的一块石头在河面上留下的痕迹多。因此,如果我这本书还有人读,也只会是因为书本身可能有点意思。不过也可能,他为自己选定的生活方式,他性格的特别坚定并且特别温文,会对他本国的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以致人们会觉察
到,本世纪曾经生活过一个非凡的人。大概这要到他死了很久之后,那时候,我在这本书里写的到底是谁
,也就大白于世了,想知道些他早年情况的人们,就有可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我认为我这本书,会在我前边说过的有限范围内,向我朋友的那些传记作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我不想蒙混读者说我记下来的对话可以看作是逐字逐句毫不走样的记录。我从来不去记录别人在这个场合说些什么或在那个场合说些什么,但是只要他们的话与我有关,我的记忆力是很可靠的。所以,虽然这些对话是我写出来的,但我相信,它们能忠实地代表对话者的原话。我刚刚说过书中没有一点东西是编造的,现在我想把这句话改一改。我采取了希罗多德以来的历史学家们的办法,擅自把我本人没有听到过也不可能听到过的谈话,编出来叫书中的人物去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