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1.73
4.8折
¥
45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林达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4303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200756320
上书时间2024-07-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去巴黎。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可是,总有各种原因在那里阻挡行程。把它排入计划的契机终于在去年出现。从决定到今年年初上路,还有长达近半年的时间。原来以为,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一定可以好好做些准备。可是,永远有必须忙碌应付的事情。居然其中还包括被迫处理一场车子全毁的交通事故。
临行那天,还在忙些和法国绝对没有关系的事情。对我们,这已经是规律了,得到时间的方法,是对占用了时间的事情扭过头去,眼不见为净。一走了之是其中最干脆的一种。可是,原来打算做的那些“准备”,就基本“泡汤”了。在被飞机起飞的时间表逼到非走不可的时候,我才……”这是来自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的节选部分。
目录
Chapter 1 带一本书去巴黎
Chapter 2 奥斯曼和老巴黎
Chapter 3 塞纳河上西岱岛
Chapter 4 巴黎的教堂
Chapter 5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Chapter 6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Chapter 7 安布瓦斯的古堡
Chapter 8 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维永
Chapter 9 在凡尔赛宫回看路易十四
Chapter 10 凡尔赛宫里的国会大厅
Chapter 11 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
Chapter 12 拉法耶特的故事
Chapter 13 巴士底狱还在吗?
Chapter 14 加纳瓦雷历史博物馆
Chapter 15 寻找雅各宾俱乐部
Chapter 16 消失了的雅各宾
Chapter 17 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
Chapter 18 杜勒里宫和圣·谢荷曼教堂
Chapter 19 断头台的兴衰
Chapter 20 先贤祠走访伏尔泰
Chapter 21 卢梭手上的火把
Chapter 22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内容摘要
《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网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林达干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精彩内容
Chapter1带一本书去巴黎去巴黎。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可是,总有各种原因在那里阻挡行程。把它排入计划的契机终于在去年出现。
从决定到今年年初上路,还有长达近半年的时间。原
来以为,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一定可以好好做些准备。可是,永远有必须忙碌应付的事情。居然其中还包括被迫处理一
场车子全毁的交通事故。
临行那天,还在忙些和法国绝对没有关系的事情。对我们,这已经是规律了,得到时间的方法,是对占用了时间的事情扭过头去,眼不见为净。一走了之是其中最
干脆的一种。可是,原来打算做的那些“准备”,就基本“泡汤”了。在被飞机起飞的时间表逼到非走不可的时候,我才匆匆在地球仪上找出巴黎的纬度,以确定应该往包里塞进什
么季节的衣服。接着,在书架上抽出一本雨果的《九三年》,给行囊封了顶。
这本《九三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78年出版的,售价才人民币1.15元。粗粗的纸,所以就厚。开本小,封面是蛋清色的,隐隐透出素素浅浅的花纹,不仔细去看,几乎看不出来。非常奇怪的事情是:这个译本的第一版注明是在1957年的5月,但是第一次印刷,却是在1978年的4月。中间整整隔了二十一年。这中间的故事,我们只能猜测了。
也许,排完版,风云骤变,总编改了主意?也许,印出此书必要一环中的必要人物,命运乖舛,截断了出书的程序?也许,仅仅是因为大家被新的“革命运动高潮”所激
奋,扔下书革命去了?不知道。
总之,一本排完版的书,应该说,一本排完版的好书,隔了二十一年,才从印刷厂出来,怎么说也肯定有点什么故事在后头。假如其中的知情者,给我们来一篇写实的话,相信那就是一段重要的出版界历史了。
在书上找不到印数。就是说,熬了二十一年才印出来的《九三年》不知道被印了多少本。然而,可以武断地说,即使它第一次印刷的数量不大,它也一定立即被速速
投入重印,印了无数本。因为,我还清楚地记得这本书是怎么买回来的。
那是1978年,大学在基本停顿和半停顿将近十年之后,刚刚恢复正常运行。在此十来年间,书店也处于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白的状态。说是没书吧,架子上红红火火满满登登的,足够热闹。细细一看,就有点泄气。那里是六分“毛著”,三分“马恩列斯”,一分“大批判材料”。最后两年添了几本新小说,可是怎么也不好意思把它们归入“文学”,最后还是尊为“小说式的大批判材料”较为妥帖。
大学招考的骤然恢复,也使校园显得景观殊异。
固然有今天看来“正常”的那一部分,就是那些简直“额头高得撞着了天花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当时,大家竟然并不觉得他们的生活路径“正常”。因为十年来,曾经和他们一样年纪的,都一届接着一届,顶着“知识青年”的荣光,别无选择地绕开紧闭的大学校门,直奔农村和工厂了。
1978年春天的大学校园里,熙熙攘攘的更多是那些“老”大学生。他们年龄各异,带着别人无可揣摩的各色心情和故事。今天回想起来,他们中间即使最“老”的,也还是在“青年”的年龄段里,可看着就是“老”,说不清道不明的模样。难得有几个想挣脱自己无端的“早衰”,想去抓住“青春尾巴”的,最终也多少显得勉勉强强。
这大小两批学生的混杂,也是心情的碰撞。使得“小”的在对比之下更清楚自己的优势:今天看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将来“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
“老”的往往就相对糊涂,把自己以奇奇怪怪的方式积累起来的分量,掂得太重——两头的实际心情和前景展望,我却是在一个电话亭里悟到的。
当时不仅学生的宿合食堂简陋破败,通讯条件也
处于近代水平。学生们要打个电话,必须长途跋涉地穿过校园,跑出校门,到马路对面的公共电话亭。好在学生
们的通讯意识也同步处于近代水平,绝不会“轻言电话”,否则电话亭非炸窝不可。
那天,我在等着打电话。大家都习惯了,小小的屋子里没有隐私。一个戴着眼镜满脸愁苦的“老”大学生
,正在和家里通话。他紧紧抓着耳机子不放,先是焦虑干枯的嗓音:“还发烧吗?有几度?看医生了没有?吊盐水了没有?”然后,一个小小的停顿,声音在突然之间添进了水分,化得柔和:“你要乖啊,要听妈妈的话。爸爸要
考试,星期六才能回来。”絮语绵绵之后,他不舍地松开手。摇晃的耳机还没有在电话机座上站稳,已经被操在一个久已不耐烦的“小”大学生手里了,他娴熟而干脆利落地拨了六个号码,又中气十足地只吐出六个字:“老辰光,老地方”,就咔的一声挂了机。我愣在这个反差里,差点忘了自己来这里是要干吗。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对书的饥渴主要是老学生们的心结。他们被渴得太……P11-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