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
  • 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
  • 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
  • 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7.14 6.5折 88 全新

库存1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志平 刘科 沈清华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65540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2079693

上书时间2024-07-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创始主席,历任三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深耕我国建材行业40年,2019年11月卸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曾获中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球华人经济领袖、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改革纪念章、影响改革开放进程的企业领袖、《财富》CEO终生成就奖、 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曾在埃克森-美孚、联合技术公司(UTC)和GE等著名跨国公司供职多年,还是原加州理工学院能源中心、国际匹兹堡煤炭大会(PCC)等国际组织和公司的董事。回国后加入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NICE,现国家能源集团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任副总裁及CTO。2013年被任命为神华研究院副院长,同时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杂志编委。 沈清华,资深媒体人。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期间,曾在人民日报出版出版《差生转化》,参与撰写《中国教育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分别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毕业进入深圳特区报社工作至今,现任民生新闻部主任,共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先后荣获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二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二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市级新闻奖30多项。

目录
第一章、创新高地“高”在哪儿
1. 世界级企业的“孵化器”
企业的高原巨峰耸立
在深圳“土生土长”
民企数量遥遥领先
2. 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
科技企业遍地开花
空气中弥漫“科技味”
3.生产专利能力最强的城市
去国际专利市场拼高下
“绝对主力”是企业
1.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世界奇迹
从2.7亿到3.24万亿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标杆
第二章、改革打造一片创新沃土
1.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
改革是被逼出来的
“经济特区”破茧而出
蛇口吹响改革冲锋号
激活人的活力
几分钱奖金引发风波
围绕“人”的改革
激活要素市场
一槌敲开一扇财富之门
让商品自由流通起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细流终成大海
市场化催生创新
2. 政府:有事服务、无事不扰
小政府,大服务
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
需要时政府就在身边
3.企业:在创新战场冲锋陷阵
这4个90%说明了什么
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
独特的创新路径
第三章、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城市
1. 移民文化自带创新基因
独一无二的“移民城”
为了梦想闯深圳
“不一样”的一群移民
包容多元,自由开放
潮汕人的“第二故乡”
2. 改革成就深圳文化特质
一场思想观念的大变革
这里有强大的改革文化
“深圳观念”的冲击力
3. 独特的创新文化优势
两种文化集于一身
宽容失败的城市氛围
企业家受尊敬的城市
4.一座生机勃勃的创业城
创新创业最火的城市
海归创业瞄准高科技
新移民创业持续火热
移民二代“创劲”不减父辈
草根创业有智慧就有机会
第四章、抓住科技这个核心要素
1. 政府“做对了”的产业政策
发展高科技的“早鸟”
高新区:创造“集群效应”
高交会:国家级平台的能量
“咬定”高科技不放松
大手笔的“20+8”产业政策
2. 拼抢“第一资源”
深圳的“人才战略”
不仅给钱,还给股份
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3. 大企业创新“顶天立地”
华为:领军企业的创新气魄
腾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比亚迪:新能源车全产业链创新
中国平安:金融大象在科技领域起舞
中广核:科技自立自强的精彩范例
大疆:从深圳小仓库“飞”到全球
大企业是创新的“辐射源”
4.中小企业创新生龙活虎
奋达科技:痛点解决了,创新成功了
中科蓝讯:以火箭速度“造芯”
钱海:打造跨境支付中国品牌
安健科技:DR设备的领跑者
第五章、建立完备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1.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链有多强
老外在深圳组装苹果手机
企业为“链”搬家
创新离不开产业链
2. 完备的产业链怎么形成的
大企业一企带动一条链
TCL华星:“补链”典范
书记市长当“链长”
3.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汇聚世界的创新力量
把研发中心办到全球
成为全球“双链”的重要一环
4.影响全球的华强北
华强北怎么“长”起来的
“中国电子第一街”的魅力
第六章、创投为创新插上“金翅膀”
1. 国内创投风投的重镇
起步早,发展好
没有一个好项目会被辜负
本土创投风生水起
引导基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
这一年,利好喷涌而出
2. 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
创新创业的“及时雨”
成长路上的“陪跑者”
深交所:汇聚创新资本
第七章、发挥毗邻港莞的地利优势
1. 学习香港,服务香港
山水相连的“双子城”
跨过罗湖桥来深办企业
带来的不仅是资金
主动向香港学习
2. 大湾区里深圳的区位优势
深圳+东莞,如虎添翼
大湾区战略下的深港合作
多种优势曾同时集于一身
第八章、创新载体的能级不断跃升
1. 办大学,“后发者”的力度
一个特殊的“大学集群”
创办新大学进入高潮
南科大:深圳斯坦福?
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力军
高校与创新关系的另类样本
2. 大手笔打造“科研重器”
创建重量级的科研机构
人才聚集的“磁石效应”
建成创新载体的生态体系
第九章、深圳创新的启示
启示一:文化是灵魂,创新要有创新的文化
启示二: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
启示三: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
启示四:民企创新活力强,要精心呵护
启示五:用好资本杠杆,撬动创新创业
启示六:引才重要,用才更重要
启示八:办好教育,要重视“结构”
启示九:拓宽视野,在全球组织创新资源
启示十:建立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附录:参考文献、制图数据

内容摘要
一本书读懂深圳经验和模式。深圳成为世界瞩目的创新高地,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政府鼓励和政策支持外,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探索出来一套社会运行模式,极大地迸发经济动员力与社会活力,又有哪些共性可以借践、参考、推广?作者宋志平、刘科、沈清华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度分析政府、市场、企业、人等各要素的良好互动,呈现活力文化的形成要素,并面向科技发展与未来,抓取共性因子,多维度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深圳模式,再现经济特区腾飞脉络,打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范本,找到深圳成为世界级创新高地的底层逻辑,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创新提供有效经验与路径。

主编推荐
1.一本书读懂深圳经验和模式。作者团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再现经济特区腾飞脉络,深度分析政府、市场、企业、人等各要素的良好互动,呈现活力文化的形成要素,面向科技发展与未来,抓取共性因子,多维度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深圳模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2.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创新提供借鉴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深圳政府、市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动,进而形成一套运作高效、协调的社会系统,对全国其他城市来说,皆具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社会价值。
3.  著作从企业家、科学家、媒体人的三重视角来看,系统多维呈现深圳城市创新活力生态,更利于读者深入了解、系统学习。

精彩内容
抓住科技这个核心要素纵观两百多年来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无论是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还是正在火热进入的智能时代,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进步能够带来划时代的科技产品和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们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科技革命使得人类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暴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最关键力量。因此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科技这个创新的核心要素,不余遗力地推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又毗邻港澳,这里的人有更早、更好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感受世界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观念冲击,他们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更早也更深刻。而深圳又是没有先天资源的地方,依靠科技力量发展经济成为最智慧的选择。因此,深圳又是国内率先聚焦发展高科技的城市,而且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科技创新始终是这座城市创新的主旋律。
深圳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过程中,政府营造环境,企业战场拼搏,科技创新风生水起,在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成为弄潮儿。如今,高科技是这座城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无人机、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国际领先,成为令人骄傲的金灿灿的城市名片。
一、政府“做对了”的产业政策1、发展高科技的“早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时的讲话)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深圳是“早起的鸟儿”。当全国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行动甚至对未来产业方向还处于迷茫期时,他们就先知先觉地把高科技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并且全力以赴、始终如一地坚持到现在。
确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跟当地主政者的眼光和魄力密切相关。特区成立初期可以说既没钱也没人才,只能利用廉价劳动力和毗邻港澳的优势,搞一些层次较低的“三来一补”企业和进出口贸易成为经济的主流。但市领导在大量调研和跟外商接触中意识到,深圳必须发展现代工业,尤其是要兴办科技型企业。1981年初,市领导就拍板与电子工业部合作,在华强北附近划了一大块地建设上步电子工业区,几年之内就吸引了不少企业进驻。
1985年,深圳电子企业已达170多家,产值占了深圳工业总产值的一半。1986年市领导促成了深圳电子集团(不久改名为赛格集团)的成立,这家集团整合了原国家电子部、广东省和深圳市在深的相关电子企业百余家。市领导亲自找到电子部领导请求支持,由时任电子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马福元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赛格集团成立第二年产值就达到了20亿元,外销收入达1.5亿美元,是当时国内举足轻重的大型电子企业,成为深圳早期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包括催生了著名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市领导深知发展科技产业关键是要有人才,在当时政府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1983年毅然决定举办深圳大学,从申请到开始招生仅花了半年时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通过制度创新为高科技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激发了民间兴办科技企业的热潮。1987年2月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公司注册资本从之前要求的50万元大幅降到1万元,除了资金实物之外,专利、商标、技术等无形资产也可以入股。这是全国首份从法律层面承认了科技人员拥有的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并支持科技人员兴办民企的文件,在那个时代像是在“铁幕”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影响巨大,当年任正非就是拿着这份红头文件去申请注册华为公司的。
这一年5月市政府还出台了《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暂行办法》,10月成立“深圳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每年拨出1千万元,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人员创业。这一年可以说是深圳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的“元年”,此后深圳民间兴办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那个时期深圳一直在围绕发展高科技建立制度体系和优良环境,同时逐步拒绝低端的“三来一补”,至上世纪末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多达几十上百个,几乎一年就出好几个。影响较大的有:1993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民办科技企业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宽了民办科技企业的开办条件。199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共22条,全部是实打实的支持,比如规定扩大科技三项经费规模,到2000年达到预算内财政支出的2%;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用地免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到企业用地、科技人员出国等方面,提出了比较系统性的支持政策。由此不仅吸引了全国很多科技人员来深创业,也引发全国很多地方的政策竞赛。第二年,深圳又在“旧22条”基础上推出了“新22条”,对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更大、更全面。
到上世纪末,深圳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高科技的制度体系、平台载体、生态环境,打造了当时国内最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包括出台了无形资产评估、技术入股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技术保护、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政策;通过1990年设立深圳证券交易所、1999年设立深创投等,建立起资本市场;通过1999年举办首届高交会等,建设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
深圳进行的制度创新,很多措施全国领先。比如,1995年11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利用特区立法权,颁布《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保护条例》,这是国内第一部规范竞业制度、保护技术秘密的地方性法规。1992年6月出台《深圳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试行办法》,当时国内其他省市还没有这方面规定,1993年和1996年深圳又对此办法进行修改,出台了更完善的新版本。
深圳建特区时高科技产业可以说是“零”,虽然毫无基础可言,但由于重视早、力度大,后来者反而居上。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突破千亿元,达1064亿元,是1991年22.9亿元产值的46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产品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在政府当时确立的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支柱科技产业上,已经形成了迅猛的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第一经济增长点。
2、高新区:创造“集群效应”发展高科技需要有好的载体和抓手,但那时候国内没有先例可循,深圳必须自己探路。
面对缺少科技力量的现实,1984年深圳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商谈,双方共同投资在深圳建一个产与研结合的实体园区,中科院负责人才和技术,深圳给出优惠政策。第二年,双方合作的深圳科技工业园正式成立,选址在深圳湾畔,面积3.2平方公里,这是深圳高新区的前身。这类科技园当时在国外已经很多,比如著名的硅谷斯坦福科技园,但在我国却是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成立后,虽然对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但体制机制创新却为后来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是没有把园区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政府的派出机构,而是让它作为企业来运营,赋予十分灵活的机制。二是在面向社会吸引科技型企业入驻园区的同时,特别重视企业孵化,坚持内生培育发展。1988年园区专门拿出100万元设立民间科技创业中心,投资那些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相当于后来的VC天使投资。三是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土地、厂房、金融、人才、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全面高效的服务,园区吸引了包括中兴、康泰在内的一批企业,而且孵化出了不少企业做大上市。1991年,工业园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996年12月,深圳科技工业园成为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十家试点园区之一,面积因此扩大到11.52平方公里,名称也改为深圳国家高新区。2019年4月,为了增强高新区实力,更好地发挥科技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针对全市区属科技园四面开花出现无序竞争的现状,深圳市加强整合力度,把条件比较好的园区统一划入深圳高新区,形成“一区两核五园”的发展布局。高新区原来集中在南山区,扩展后新增了坪山、宝安、龙岗、龙华四个园区,总规划面积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每个园区有相对不同的分工定位,比如坪山园区侧重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龙华园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这样的整合减少了原来各区在科技产业发展上的无序竞争。
深圳高新区在运营管理上最大特点是始终突出对园区企业的服务,通过服务驱动园区企业发展。1997年园区就专门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这是事业编制但经费自给的机构,从机制上逼着它只有把服务做好才有收入回报。为此,服务中心打造了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科技金融联盟、创业投资服务广场、社会事务平台、创业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十大平台,全方位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如今深圳高新区以全市约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30%的GDP,已成为引领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深圳高新区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其中2021年度位列全国第二,在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能力方面位列第一。
实践证明,深圳率先通过举办科技园来发展高科技的路子非常有效。园区内既有科技企业,也有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的实验室;企业既有正在孵化的小微企业,也有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很多小园区还是以相同产业类型来聚合企业;服务机构既有少量是有政府背景的,也有大量民间中介机构甚至是孵化器;服务内容既有金融、法律,也有人才、后勤等方面服务。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提出过著名的“集群”理论,意思是经济发展中的相关组织在一个地域和空间上聚集,共享设施和信息,降低交流和交易成本,能够产生远超分散状态下的增长速度,这种速度有时甚至是指数级的,这就是“集群效应”。深圳高新区整体上就是一个庞大的“集群”,在这个大集群里面,又有不少像北加利福利亚“葡萄酒酿造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比如南山园区的无人机产业集群,坪山园区的新能源车产业集群,都是世界上领先的相关产业集群。
3、高交会:国家级平台的能量马化腾1998年11月创立腾讯公司,几个人加班加点开发出即时通讯工具OICQ(不久就改为QQ),没想到用户爆发式增长。但没过多久就让他焦虑不安,夜不能寐,因为用户爆发式增长就需要购买或租用更多服务器,而当时公司没有任何收入。被钱所困的他只能满大街去找人投资人甚至出售公司,但最后都失望而归。
这时候他从媒体上看到深圳要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觉得这可能是一次改变公司命运的机会。为了抓住机会,马化腾提前花了几天几夜准备材料,最后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修改了多达60多次。为了增加公司展位的吸引力,他还花钱定做了一批企鹅公仔。1999年10月5日,高交会在深南大道如今深交所办公大楼位置的临时场馆开幕,不大的场馆里人潮涌动。马化腾拿着一大叠材料穿梭其间,几乎是一个个展位地去推荐,但很多人好奇企鹅公仔,对他的介绍却不感兴趣,表示看不懂。
正当他有些失望时,有两家境外机构对他伸出了橄榄枝,一家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另一家是香港盈科数码,都是名声显赫的大公司。经过谈判,最后给腾讯投了220万美元。这份金秋时节的大礼包让马化腾大喜过望,解决了困扰他的资金问题,直到QQ用户超过两千万时钱还没用完。从此,腾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后来马化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自内心地说:“我们参加了第一届高交会,才有这样一个机会接触到资本市场,能够第一次融资,这让腾讯有了腾飞的基础。”和腾讯一样,在首届高交会上获得IDG投资的幸运儿,还有深圳市冠日高科技公司。
深圳高交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5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竟然是深圳荔枝节。一个典型的跟农村、农业相关的节日,是怎么华丽转身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说到底还是主政者的眼光和魄力。荔枝当时是南国深圳出名的土特产,1988年全市栽有荔枝树8万多亩,深圳市政府于是决定从当年起每年举办一届荔枝节,目的是荔枝为媒、文艺搭台、经贸唱戏。到了1998年,深圳科技产业发展方兴未来,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纷纷繁崛起,需要一个更大的展示和交易的专门平台,市委市政府在出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22条”之后,果断决定停办荔枝节改办高交会。
但深圳要办一个国家级的交易会谈何容易,不仅需要相关国家部委大力支持,还需要中央主要领导认可。据说当时全国不止一个城市希望举办这样的交易会,竞争十分激烈。时任深圳市委书记亲自去北京沟通协调,志在必得,终于如愿。首届高交会开幕,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并宣布:“为了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中国政府决定每年在深圳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这让深圳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下决心高水平办好高交会。
高交会是一个重要的交易平台。在这里,有的科技成果找到了转化机会,有的小微企业找到了投资人,有的企业找到产品客户。1999年大族激光还是一个创办仅3年的小企业,连几平米的展位也只能租半个,展出了公司唯一的YAG激光打标机,没想到竟然引来了多批客户,现场签约订单就达200多万元,这笔钱对急需资金的公司来说,如雪中送炭。此后,公司连连参加高交会,收获越来越大,现在展位也早就挪到了1号馆的核心位置。
深圳三诺集团在第六届高交会上展示了公司产品,并发布了在音频领域的最新技术专利,被新加坡创新公司(Creative)看中,双方签订了7千万元的投资入股协议。创新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多媒体音响企业,成为三诺第二大股东后,利用其在世界各地的营销渠道销售三诺产品,有力地促进了三诺发展。
这样的交易案例举不胜举。第一届高交会交易额达到64.94亿美元,从第六届开始按照惯例不再公布交易额。但至今很多参展商在高交会结束回去之后,仍然以各种方式宣传参会成果,从那些公布的成交数字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确实收获满满。
除了交易之外,高交会还是一个展示科技产品和成果的大平台,是透视科技产业前沿动态的风向标。2022年第24届高交会虽然处于新冠疫情期间,但仍有5671家展商亮相实体展会,带来展览和交易的项目8667项,其中1302项新产品和407项新技术首次亮相,举办的各类论坛等活动共148场,吸引了28个国家和地区21.4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深圳有很多企业家、创业者和科技人员不管有多忙,在每年11月高交会召开期间,总是要挤出时间去现场看看,这里能看到各种奇思妙想的科技产品,听到各种激发思想火花的观点,从而能感受出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脉搏。
深圳市一直把高交会作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会展名片来经营,比如,为了促进交易专门设立了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了建设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建立了网上高交会展示平台;为了提供更大更好的线下展示场所,2004年在福田市中心位置建成了建筑面积28万平米的深圳会展中心,2019年又在宝安建成建筑面积160万平米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