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银元时代生活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0.89 5.8折 88 全新

库存18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云南人民

ISBN9787222227200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203218116

上书时间2024-07-0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同年,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抗议“废止中医案”;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中国药学大辞典》;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1949年,赴港行医;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1979年,应“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1990年9月,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代表作有《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我的医务生涯》《津津有味谭》等。

目录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惨遭逆境 幼年失怙/迁出旧宅 生活艰辛/先学西医 再学中医/为师服务 渐知物价/初识丁翁 领教理财/生活困顿 卖文助学/否极泰来 进入鸿运
第二章 地窟下藏银揭秘 
富家地窟 窖藏银元/受教甘翁 突遭波折/痛失宗师 转从业师/仲师宽大 备受优遇/书寓风光 别有天地/出《康健报》 风行一时/悬壶应诊 盛宴亲友
第三章 事章太炎以师礼 
垂询家世 立雪程门/鬻书生涯 清贫拮据/客居杭城 题诗讲学/苏州讲学 广收弟子/论医识药 不为良相/返璞归真 愿葬青田
第四章 结婚前失恋滋味 
意中有人 两心相照/情事生变 壮士断臂/摒弃万虑 寄情游乐/迅速成婚 安居乐业/远游燕京 物价更廉/游颐和园 参观故宫/访琉璃厂 搜购医典/任何文物 摹制有术
第五章 抗争后中医不废 
废止中医 轩然大波/全沪停诊 开会集议/各地响应 云集沪上/三月十七 召开大会/五人代表 赴宁请愿/车抵南京 声势浩大/分访各方 反应良好/卫生部长 折柬相邀/胜利返沪 摄影留念
第六章 药王庙遭遇离奇 
    药王庙中 闯下大祸/阶下之囚 身不由己/四大名医 折柬邀宴/旧地重临 荣辱悬殊/庙中施诊 南风北渐/水木清华 垂老北大
第七章 吴稚晖妙喻性理 
    吴家老翁 一见如故/门禁森严 机关重重/不受俸禄 鬻书自给/风趣幽默 不同凡响/玩世不恭 谈笑风生/讨论篆文 缠缠而已/修身养性 获致长寿/语言天才 出人意外
第八章 于右任图报知己 
贵妇引见 结识髯翁/煮茶论字 博古证今/感恩图报 深入花丛/书生本色 一介不取/一支笔杆 竞选失败/意志坚强 克服痕痒/噩耗传来 右老仙逝
第九章 丁福保指导购地 
丁翁教导 初次置业/左边青龙 右面白虎/以钱赚钱 何其易也/生财之道 预定方针/汇集古钱 分别朝代/康熙通宝 已成稀见/外国得之 视同拱璧
第十章 李时珍墓前萋萋 
坐拥书城 其乐无穷/游莫干山 小有收获/药学辞典 好梦成空/挫折横生 工作不辍/远游蕲春 访李氏墓/李氏墓碑 摄得一景
第十一章 编药典百折不挠 
埋头苦干 传票飞来/重要文件 意外得来/一堂了案 化险为夷/帮助同道 取回执照/编修药典 名流序跋/出版前后 枝节横生
第十二章  城隍会别具深意 
疲劳过度 养病南市/游览沪滨 遍访胜迹/游城隍庙 查城隍史/上海小吃 别具风味/城隍出巡 会景盛大
第十三章  游日本风俗怪异 
借钱哲学 随机应变/康复之后 谣言平息/书业奇迹 一折八扣/忽获巨款 拟游日本/初次出国 一路顺风/初试风吕 难以为情/游历胜迹 遍购医书/归来一年 完成丛书/年晚习俗 仪式繁多
第十四章  接财神空有所期 
新年旧规 兜喜神方/爆竹声中 满口好话/爱俪园中 新年景象/新正开诊 气象一新/阅人既多 深信因果/发财奖券 全是骗局/币制多变 银元不变
第十五章  谢利恒师情回忆 
地理世家 澄衷校长/编纂医典 名震全国/晋京请愿 居功蕞伟/演讲地理 哈定拜服/及门诸子 驰誉各地/专心黄老 参究内功/抑郁难舒 未登上寿
第十六章  上海滩人才济济 
    人才辈出 甲于全国/经济重镇 航业先进/纱厂巨子 荣氏企业/烟业大王 宁波陈氏/小本经纪 成大事业/上海滑头 三个有半/黄楚九氏 建大世界/交进霉运 死神光降/日夜银行 倒闭风潮/身后风波 出人意表/犬与华人 不准入内
第十七章  法币成功银元废 
金银比价 时有上落/庄票制度 信用为本/参观库存 都是白银/银楼缺银 改用银片/废元改币 币值稳定/藏银之家 秘密搜集/屡经战乱 人口大增/银元沧桑 拓本留影/袁寒云家 获洪宪币/洋泾浜话 起源上海
第十八章  市面繁荣风气改 
西侨产业 纷纷转手/经济侵略 言之可怕/妇女风气 影响全国/上海钱庄 宁波帮多/买办阶级 不可一世/银元绝迹 镍币出世/币制改革 物价稳定/难民麇集 市面繁荣/太虚法师 受人利用
第十九章  为防牵累急走避 
开战损失 人人难免/突接电话 弃家出走/旅途寂寞 邂逅丽人/困居苏州 痛苦万分/参加悼亡 忽获喜讯/由苏返沪 日人来访/陈光甫氏 雄才伟略/“一·二八”后 畸形繁荣
第二十章  一枚银元值千亿 
屡肇战端 南京屠杀/日本军票 嫁祸中国/南京暴行 铁证如山/军人霸权 野心狂妄/抗战初期 五洋独秀/物价飞涨 法币贬值/买地漏风 费尽口舌/兴建新厦 谣诼频传/币制动摇 比数惊人/世乱如麻 纸比币贵/捣乱毒计 抛售银元/银元时代 从此结束
原版后记 / 陈树桐

内容摘要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陈存仁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名医,陈存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从细微处着笔,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记述了上海由清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贸易、医药、民情、风俗,描摹了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遗闻轶事,上至文化界、商界、政界风云人物——章太炎、于右任、蔡元培、杜月笙、黄金荣、荣氏兄弟等,揭开这些奇人名流普通生活的一面;下至底层小民——小伙计、巡捕、妓女、“白相人”、里弄瘪三、贩夫走卒,各有做派,娓娓道来的笔下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从柴米油盐到十里洋场,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甚至惊心动魄的掌故逸闻,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点滴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本书写作风格平实、切近,充满人情味;书内还收录有120多张黑白老照片,带你回到历史现场,重返那个洋溢着明亮色彩的银元时代。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一块钱尽是血泪一块银元七钱三分惨遭逆境幼年失怙迁出旧宅生活艰辛先学西医再学中医为师服务渐知物价初识丁翁 领教理财生活困顿卖文助学否极泰来进入鸿运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作“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6)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为免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5)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一块银元七钱三分银元每一个,是用白银七钱三分铸成,库秤是七钱二分,银质蕞标准的是墨西哥铸成的,上面有一只“鹰”,所以又称为“鹰洋”,因是外洋运来的,文人笔下称为“番饼”,民间称作“洋钿”。一部分文人甚至把一块钱称作“番佛一尊”,足见当时一般人对银元的重视和膜拜。
鹰洋在清朝时已普遍流行,大清帝国在光绪年间大量铸造了多种银元,上面有一条龙,称为“龙洋”。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银元,上面有很大一个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后来民间将这种银元称为“袁大头”,简称“大头”。上述数种银元,在同一时期等价使用。
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第一级是“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第二级是“铜元”,俗称“铜板”。这两种辅币,并不是十进制,是要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一元能换铜板多少?那时市价没有多大上落,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
白银七钱三分的银元已很重,要是有一百银元的交易,重量即达七十三两,这是不可能带在身边的,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都用钱庄的庄票,后来钞票也通行起来了。
可是银行与钱庄的库存,仍以白银为本位。一切用银元作为流通品,往来结算只是使用银元,所以每天一清早在银行、钱庄汇集之区,可以见到行庄的老司务(即工役)背上负着一个黄藤笆斗,漆上了钱庄名称的黑字,里面盛着银元,互相递解。数目大的要用特制的铁框厚木箱解款,钞票就没有这种麻烦。好在解银元的木箱既笨又重,必须两人才抬得动,抢劫是不可能的。况且那时治安良好,在银行和钱庄区的警卫也极严密,盗劫绝少发生,抢笆斗的事十数年中偶或有之,劫银箱的事简直不曾听见过。
银元放在身边,锵锵有声,而且白花花的色泽更是炫眼,所以旧时个人携带大量银元容易发生事故,俗语所谓“财不露白”,“白”字旧时指银元宝或白银,后来即指白银制成的银元。
钞票轻而易于携带,不会惹人注目,于是钞票的通行越来越旺,使用大量银元的机会日渐减少,大抵十元以下的往来,都用银元,十元以上的则用钞票。钞票分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四种,百元钞票我没有见过。
现在已不容易见到从前的银元,目下香港的一元硬币,轮廓比旧时的银元小上一圈,厚度也薄一些。因为银元是九八纯银铸成,仅百分之二是其他金属,所以硬度比百分之百的纯银还要硬。当时银元也有假的,是掺和铜质或铅质制成的,精明的人都懂得辨别的方法,只要拿一块钱敲另一块钱的边缘,真的锵锵有声,假的会发出木木然的哑声。
还有一种含铜质极少的假银元,只要以两手指夹在银元中心,用口唇向银元边际一吹,真的银元会发出很轻微而悠长的“殷”一般的银笛声,假的就没有。银钱业的从业员,在年少学业时,就要练习辨认银色和各种版样,以及辨别响声。银元越出越多,版样名称有二十多种,辨别大批银元的真假,要敏捷。要是不懂得这些技术,就会吃进“夹铜洋钿”,令人懊丧不已。
银元的排列安放,有一定的规格,有一块木板叫作“银元板”,是一块板上雕出十行半圆形的凹穴,每一行可以放五十元,二十行就是一千元,这是银行、钱庄和大商行中所必备的工具。
点数银元又有一种方法,是凭两只手,右手只拿一块银元,左手拿成叠银元。左手指陆陆续续把银元推出,右手就循次一块一块地敲响银元的边,一面敲一面听,听到声音不好的,即刻把那一块钱剔出,于是再敲再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地唱着数下去,一百块钱,不到一分钟,就把鉴别的工作做好了。
小商店,出入较少,凡是逢到一块钱交易,伙计们首先把这一块钱向厚木的柜面上一掷,声音清脆的就收了下去,声音有一些木木然的,就要请客人换一块,所以辨别银元的真假,也是一般人生活上的常识。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我就依据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往事作为出发点,写成本文,借以反映近六十年来物价的变迁。
在我稚龄时期,一切都不甚了了,每天只知道向父母要一个铜元。当时一个铜元,用处极大,可以买糖十粒八粒,可以买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买生梨一二枚、马蹄二串。记得小时候,到城隍庙去游玩,一个铜元可以买一块百草梨膏糖,孩子们一面吃,一面听卖糖的人(俗呼小热昏)唱着各种各样的歌词。城隍庙的酒酿圆子,是每碗铜元二枚,吃一碗肉面是四个铜元,一块肉又大又厚。汽水称为“荷兰水”,每瓶二个铜元。鸡蛋一块钱可以买到一百五十余只,已经算是很贵的了。
我六岁前,绝少有机会可以看到一块银元。新年中到九姑母处拜年,姑丈号称巨富,开设典当七家,姑母见到我非常高兴,给我一块钱作为“拜年钱”,我拿着银元回来,觉得飘飘然已成为有钱人了。我拿到的那块钱,又由我姑母剪了一个红纸“囍”字,牢牢地贴在上面。我明知这一块钱可以兑到一百多枚铜元使用,但这是我蕞初得到的财富,无论如何不肯兑换,常常放在袋中,玩弄不已,有时还拿出来炫耀于人,自鸣得意。
我的家庭环境,在幼年时代,是上海县城内的世家。我父亲子晋公合了五房弟兄,在县城大东门大街开设一家陈大亨衣庄、一家陈锦章衣庄,又开了陈荣茂、陈大升两家绸缎局。早年租界尚未十分繁荣,上海的县城,以大东门为第一条马路,蕞大的商店是裘天宝银楼、祥大布庄、程裕新茶栈等。我们的店铺除陈大升绸缎局开设在大东门外,其余都开在大东门内,当时上海城里的商业大机构大致是如此而已。
我的叔父常常夸耀我们家的财富,他说:“郭半城,朱一角,陈家两头摸。”意思是说姓郭的地产占到半个城,姓朱的占一只角,姓陈的家宅与店铺由城内开到城外,两面可以摸到钱财。那时我们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其实这个时期,我家已濒临破产边缘,叔父还蒙在鼓里,我那时年纪小更不知道。
我们绸缎局的总店,除了铺面之外,里面还有很大的住宅,占地约二亩半,我就是出生在这里。我有同胞兄弟三人,大哥承淇(小名阿兴),我名承沅(小名阿沅),弟弟其时还没有出世,只有我常常在绸缎铺中玩耍。我和店中一个姓章的学徒蕞为相得。一天,我口袋里揣着一块钱,抓在手中反复把玩,对他不时卖弄。那学徒看得呆了,因为他没有工资,每月只领月规钱小洋二角,这种月规钱是包括学徒洗浴理发以及购置鞋袜之用。他见了我的一块钱,也拿去放在手中把玩不已,他讲:绸缎铺中薪金蕞高的掌柜先生,每月的薪水不过八元;普通的职员,不过六元、四元,刚满师的学徒每月只有一元。你拜一个年,就拿到一块钱,真令人艳羡,要好好地保存起来。
我听了他的话,隐隐然流露出一种骄傲的姿态。姓章的学徒有些看不上眼,就反唇相讥地说:“小开!你不要得意,我满师之后,努力做事,也会发达,到时我的钱一定比你多,而且要买一辆包车(即私家两轮人力车),那时节我高高地坐在包车上。你这种小开没有一些用处,可能已做乞丐,只能帮我推车,向我伸手要一个铜板呢!”我听了他的话,气得了不得,但是他这几句话却深深地印在我心坎上,知道一个人没有本领,将来是会成为乞丐的。所以要赚一块钱,也不知道要流几多汗血,所谓“汗血铜钿”即是说当时一块钱的来之不易。这个章姓的学徒,名荣初,果然在三十年后开了两家织布厂,又和刘鸿生合设章华呢绒厂,是国产呢绒第一家,成为上海有数的大实业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