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克礼临床医案精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董克礼临床医案精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1.25 5.4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岚,张婷

出版社湖南科技

ISBN9787571010874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2458023

上书时间2024-06-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肖岚,副教授。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先后师承黎杏群教授及董克礼教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湘雅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中医辨证治疗妇科、儿科、内科、肿瘤康复,主编、参编《临床常见病症中医诊治精粹》《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医师分册)等书籍,本书为作者第5本图书。
张婷,1981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师承董克礼教授,湘雅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月经不调、多囊卵巢、小儿顽固性咳嗽等妇科、儿科疾病,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脑系病类

第一节 头痛(12例)

第二节 眩晕(4例)

第三节 不寐(3例)

第四节郁症(2例)

第五节脏躁(1例)

第六节痴呆(2例)

第七节中风(2例)

第二章 心系病类

第一节胸痹(2例)

第二节心悸(4例)

第三章 肺系病类

第一节外感(3例)

第二节咳嗽(4例)

第三节喘证(2例)

第四章 脾系病类

第一节胃痛(7例)

第二节腹痛(4例)

第三节泄泻(3例)

第四节便秘(2例)

第五节呕吐(1例)

第五章 肝系病类

第一节胁痛(2例)

第二节黄疸(2例)

第三节臌胀(3例)

第六章 肾系病类

第一节淋证(2例)

第二节癃闭(1例)

第三节水肿(4例)

第七章 皮肤病类

第一节湿疮(2例)     

第二节血风疮(1例)     

第三节瘾疹(3例)     

第四节肺风粉刺(1例)     

第五节黧黑斑(1例)     

第六节蛇串疮(1例)     

第八章 肢体经络病类

第一节痹症(14例)     

第二节口僻(1例)     

第九章 五官病类

第一节耳胀(1例)     

第二节耳聋(1例)     

第三节鼻渊(4例)     

第四节鼽?(2例)     

第五节口疮(5例)     

第六节喉痹(4例)     

第十章 妇女杂病类

第一节月经不调(3例)     

第二节闭经(2例)     

第三节痛经(4例)     

第四节崩漏(5例)     

第五节不孕(2例)     

第六节阴痒(1例)     

第七节乳癖(2例)     

第八节乳痈(1例)     

第九节经断前后(1例)     

第十一章 男科杂病类

第一节阳痿(2例)     

第二节遗精(1例)     

第三节不育(1例)     

第四节精浊(1例)     

第十二章 癌病类

第一节肺癌(3例)     

第二节食管癌(1例)     

第三节胃癌(3例)     

第四节肝癌(3例)     

第五节大肠癌(3例)     

第六节乳腺癌(2例)     

第七节膀胱癌(2例)     

第八节脑肿瘤(1例)     

第九节淋巴瘤(2例)     

第十三章 其他病类

第一节汗症(6例)     

第二节虚劳(4例)     

第三节脱发(2例)     

第四节消渴(2例)     

第五节狐惑(1例)     

第六节湿温(1例)     

内容摘要
本书收集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董克礼教授近年医案176例,涉及内科、外科、神经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男科、肿瘤科等多个专科,既有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也有疑难重疾大病,阐述了董老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其对中医学术的独到见解,其辨证之精、立法之妙、用药之巧,均在医案里娓娓道来,是董老多年的临证经验所得。医案汇集了董老师弟子们跟师学习过程的所见所悟,反映了跟师者的心路历程,董老师不辞劳苦对所有医案一一审阅修定、加按点评。医案真实体现了董老师临床诊疗各科杂病的辨治思维过程及遣方用药特色,可以作为中医从业者或爱好者学习中医的临床参考。

精彩内容
杏林翘楚,一代名医——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董克礼教授内文样章:第一章 脑系病类第一节 头痛(12例)医案1李某,女,48岁,2019年10月17日。
初诊主诉:反复头痛1年余。
病史:患者自诉近1年多来常感剧烈头痛,痛及肩背,夜间尤甚,痛时自觉头部紧缩如铁箍紧束,不能入睡。曾在多家医院住院,经头部MRI、头部CT、经颅多普勒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因病因不明,按“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每晚服“安定”勉强入睡。每日头部剧痛发作一至数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感神疲气短,四肢乏力,手足不温,下利清谷。查: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苔白,苔根部白腻,脉沉细弦。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
中医辨证:阴寒凝聚。
治法:温经散寒止痛。
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10g,制附片(久煎)15g,细辛3g,桂枝10g,干姜6g,生姜10g,川芎30g,白芷10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9年10月24日。症状好转,原方将麻黄减至5g,续服用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按血管紧张性头痛属中医之头痛,其病因不外乎六淫、七情、劳倦所伤,此例患者头部之剧痛,如头戴“紧箍”之状,乃寒湿之邪久聚,循太阳经入里,日积月深而不解。此所谓“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桂枝、干姜、白芷,峻逐表里寒湿之凝滞,钱潢称“麻附辛”方为“温经散寒之神剂”,实临床经验之谈。方中川芎辛温,善行血中瘀滞,疏通经络,对寒凝气滞血瘀之头痛大剂用之,取效迅捷,乃经验用药。
医案2谢某某,女,70岁,2019年6月6日。
初诊主诉:反复头痛3年,加重1个月。
病史:3年前冬季开始反复出现头痛,不能忍受,前额痛为主,劳累容易诱发,怕冷,穿衣较多。间有头晕不伴视物旋转等,食欲一般,有饱腹感,大便2个月来每日3次,小便正常。既往反复在他处采用疏风通络止痛中医治疗效果欠佳。查: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
中医辨证:阳虚证。
治法:温阳散寒止痛。
处方附子理中汤加减:附子(先煎)6g,干姜5g,茯苓10g,白术10g,党参15g,炙甘草6g,白芷10g,葛根15g,白芍10g,黄芪20g,防风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9年6月13日。服药后头痛明显缓解,大便次数减少,食欲也有所改善。原方加黄芪30g,续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后电话随访未再发作。
按头痛日久多为内伤,常与肝、脾、肾3脏有关,阳虚头痛不多见,《张氏医痛·头痛》中提及:烦劳则头痛,此阳虚而不能上升。患者怕冷、小便次数多,尤其以晨起明显,根本在于阳虚,方以附子理中汤,温阳补肾益胃,方中以附子温阳,党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补土,干姜温胃散寒,白芷为阳明头痛引经药,防风、葛根疏风散寒解痉。久病气血不足加黄芪。虽未特别针对头痛处理,但针对阳虚根本治疗,一样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不易复发。
医案3王某某,女,37岁,2019年7月17日。
初诊主诉:头痛1个月。
病史:患者自诉1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引致头痛发作,以太阳穴部位胀痛为主,口苦而黏腻,平时性情急躁,夜间入睡困难,易惊醒,曾在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尼莫地平”及西药止痛片,效果欠佳,遂来诊。现头痛,耳鸣,口苦,小便黄,大便干。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细弦。头部+颈椎MRI:①头部平扫未见明显异常;②C3/C4、C4/C5椎间盘突出。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
中医辨证:肝阳上亢,痰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处方钩藤10g,石决明(先煎)15g,白芍15g,川芎10g,丹参25g,黄芩10g,法半夏10g,陈皮6g,胆南星6g,竹茹10g,茯神10g,远志6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9年7月24日。头痛减轻,睡眠有改善,仍口苦,腹胀,大便干。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弦。前方加莱菔子15g,瓜蒌子10g,决明子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三诊2019年7月31日。症状好转,原方去莱菔子、瓜蒌子、决明子,续服用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按患者头晕头痛,性情急躁,入睡困难,易惊醒,一派肝阳亢盛之象,口中黏腻,是痰湿的表现,口苦、苔薄黄腻为湿热之征,故而考虑肝阳亢盛,夹痰上扰清空。从平肝潜阳、清化痰热治疗,以天麻钩藤饮合温胆汤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白芍柔肝,丹参、川芎清心活血;黄芩清热;半夏、陈皮、胆南星、竹茹化痰;茯神、远志安神。二诊时腹胀大便干,加入莱菔子、瓜蒌子、决明子行气通便,三诊时症状好转。
医案4宋某某,男,45岁,2018年10月15日。
初诊主诉:反复头痛5个月。
病史:患者5个月前与人争执后出现头痛,表现为前额及太阳穴附近胀痛,多次测血压均提示正常。近5个月来头痛时常发作,精神紧张时或加重。来诊时头胀头痛,耳鸣,口苦,急躁易怒,面部烘热,腰膝酸软,睡眠欠佳,夜尿较前增多,大便干。查:心肺未见异常,面色如醉,舌质红,苔少,脉弦。头部MRI:头部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
中医辨证: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处方天麻10g,钩藤10g,桑寄生15g,石决明(先煎)15g,首乌藤20g,益母草15g,牛膝15g,黄芩10g,杜仲10g,龙齿30g,珍珠母30g,龟甲10g,茯神10g,枸杞子15g,菊花10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8年10月22日。症状好转,续服用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按本证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病证。既有肝阴不足的症状,又有肝阳上亢的表现,但以肝阳上亢表现为主,是本虚标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阳升太过而致。本证以肝(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为特征。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则头胀头痛,耳鸣,口苦;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心神不宁则急躁易怒,失眠或多梦;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则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面部烘热,舌红,脉弦。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