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老校名校/厦门文史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厦门老校名校/厦门文史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77 5.5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卜仁 主编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49292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806986

上书时间2024-06-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树人早作百年计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
演武场上的高等学府:厦门大学
清末民初厦门的书院
厦门第一所公办中学:省立十三中
早期中美合办的同文书院
私立集美学校
毓德女子中学
英华书院和英华中学
怀仁女子学校
私立厦门双十中学办学实录
厦门大同中学
闽南职业学校
厦门美术专科学校
厦门民用航空学校
厦门大同小学办学历程
百年阳翟小学办学回顾
鼓浪屿普育小学
厦港渔民小学
鼓浪屿福民小学
鼓浪屿养元小学
厦门市侨办小学概况
怀德幼稚园
倍受青睐的鹭江幼稚园
附录
  附录一:厦门市公私立中等学校一览表(1935年度)
  附录二:厦门市市立小学一览表(1935年度)
  附录三:厦门市私立小学一览表(1935年度)
  附录四:厦门市私立初级小学一览表(1935年度)
  附录五:厦门市私立幼稚园概况一览表(1935年度)
  附录六:厦门市公私立各级学校一览表(1947年度)
后记

内容摘要
 说起厦门的老校名校,让人如数珍宝,回顾厦门的教育,使人如沐甘露。回顾近百年来厦门学校的历史,虽然发展缓慢,无论校舍、教学设备、师资条件、生源都无法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学校相比,但不可否认,近代厦门的各类学校,为海内外尤其是厦门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并为民间办学、私人办学提供借鉴和宝贵经验。
《厦门老校名校》简要概述近代厦门的教育发展情况,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厦门高校、教会学校、私立和公办中小学校十几所的纪事。
《厦门老校名校》阐述厦门从幼儿园到高中,各种职业学校,男女学校兼备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海内外尤其是厦门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并为民间办学,私人办学提供借鉴和宝贵经验。本书由洪卜仁
主编。

精彩内容
 陈嘉庚先生是当代爱国华侨的一面光辉旗帜。厦门大学就是由他倾资创立,且尽力维持,成为海峡两岸的重要学府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仍为发展厦门大学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陈嘉庚先生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从他懂事之日起,就亲历过甲午割去台湾和庚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两次巨变。在以后长期留居殖民地的生活中,更尝尽了“海外孤儿”低人一等的苦味。经过多年的彷徨与探索,他终于认识到“欲尽国民一天职”,为救亡图存做出一点贡献,唯有就己力所及,捐资倡办教育,以为提倡。而为了迅速普及教育,提高同胞的国家观
念和文化水平,除了一般中小学教育外,还必须创办一所能够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各项专门人才的大学。因此,他在创办集美中小学校和师范学校初具规模之后,就将海外所有企业交给胞弟敬贤管理,于1919年7月间亲自回国筹建厦门大学。他在自拟的《筹办福建厦门大学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中揭橥兴学的旨趣说:“专制之积弊未除,共和之建设未备,国民之教育未遍,地方之实业未兴,此四者欲望其各臻完善,非有高等教育学识,不足以躐等而达。……且门户洞开,强邻环伺,存亡绝续迫于眉睫。吾人若复袖手旁观,放弃责任,后患奚堪设想!”接着又于7月13日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
赖而维系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若并此而无之,是置国家于度外而自取灭亡之道也。……试观吾闽左臂,二十年前固已断送,野心家得陇望蜀,俟隙而动。
吾人若不早自反省,后悔何及!诚能抱定宗旨,毅力进行,彼野心家能剜我之肉,而不能伤我之身,能断我之臂,而不能得我之心。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一日。”满怀爱国热情与奋斗到底之决心跃然纸上,在六十四年后的今天读之,犹令人感到莫大的鼓舞和兴奋。
陈嘉庚倾资创办厦门大学,除了为祖国培养人才以外,还想让广大华侨青年有一个升学深造的机会,所以从建校之日起每年都招有一定名额的华侨学生,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他选择厦门作为建校地点,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因为他自己是厦门人,而是因为厦门历史上是华侨出入国重要港口,在地理上“若合浙江、
广东沿海而言,则堪称为最中心的地位”,“又若大而言之,合南洋祖国,则更为中心的中心”。
他考虑到大学发展的远景,校址必须相当广大。经过实地踏勘,终于选定了五老峰下民族英雄郑成功演武场的遗址。其地面积二百余亩,下系沙质,雨季不湿,平坦坚实,风光秀丽,环境清静,确是办学的好地方。如果把西起许家村,东迄胡里山炮台,包括南普陀佛寺(可兼作校园)在内的这片公共山地规划厦大,面积可达两千余亩,未来不愁
没有发展的余地。他满怀信心地说:“教育事业原无止境,以吾闽及南洋华侨人民之众,将来发展无量,百年树人基本伟大,更不待言!”今日厦门大学在扩展校址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与陈老先生创办时的深谋远虑是分不开的。
校舍的图样原是委托上海美国工程师毛惠绘制的,每三座楼作“品”字形,陈嘉庚认为这样会多占操场的位置,不便于将来进行大规模的体育或庆祝活动,特改为“集美”、“群贤”、“同安”三座楼平列的“一”字形。
毛惠设计的所谓意大利式的教学楼,外观与陈嘉庚自己设计的差不多,内部装修则远为考究,屋基可支持两百年,每平方米造价达大洋十二三元。
陈嘉庚要求把造价降到一半以下,只要“粗中带雅”,能支持数十年即可。
他就此解释说:“余料不出二三十年,世界之建筑定必更大变动,许时我厦大生额万众,基金万万,势必更新屋式及合其时科学之用法。
故免作干百年计而作三五十年计已足矣。”(1923年4月3日函)这种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做法,表明陈嘉庚在建设校舍问题上具有可贵的务实精神和发展眼光。
在选择校长问题上,陈嘉庚也经过了一番周折。早在1920年1月,聘请教育界名流
蔡元培、郭秉文、黄炎培、胡敦复、邓萃英等十人为委员,由筹委会推选邓萃英为校长。
邓当时在任北洋政府参
事兼代次长,开学未久,即欲匆匆忙忙赶回北京。陈嘉庚对此类“挂名校长”极端不满。
在劝留无效之后,即签列首名于责备邓的信中,邓只好表示辞职。陈嘉庚立即发电邀请新加坡华侨林文庆博士来厦担任校长,历一十六年之久。
在1920年7月的发起人会议上,陈嘉庚当场认捐了开
办费一百万,常年费分十二年付清,共三百万元。当时他的全部资产估值也不超过四百万元,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距离他所设想的可以容纳三四万名学生那样的规模,还相差很远。因此,在建校两年略有基础之后,他就按原定计划向南洋富侨开展募捐工作,其中有一位是糖业大王,资产在亿元以上,一年可获利二三千万元。陈亲自写信请其认捐五百万元为厦大基金,或捐办一个医学系,以为纪念,竟然遭拒。此外,又续向万隆、泗水两位富侨为厦大募建图书馆一座,所费不过数万元,也没有结果。但他并不因此而灰心。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