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名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32 3.7折 58 全新

库存2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克里斯.罗杰克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30254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0640006

上书时间2024-06-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克里斯·罗杰克,英国社会学家,自1994年以来一直在斯塔福德郡大学担任教授,在文化社会学和名人研究方面有独到的专业知识,已出版14本相关的书。

目录
章 名流与类名流
1. 名流、大众传媒与名流化
2.种种名流
3.类名流 
4. 了解名流:三种方法
5.表面关系和名流介入盾牌 
第二章 名流与宗教
1.萨满教与名流 
2.宗教、集体兴奋与名流 
3.名流的圣物箱与死亡仪式
4.圣多马效应
5.名流与死亡
6.跟踪者 
7.摇滚乐和电影文化中的萨满教
8.名人的升天仪式
9.名流的坠落和失败
10.赎罪 
11.娱乐崇拜 
12.名流的位置及认可
13.名流文化中的浪费
第三章  名流与审美
1.公众面孔的提升
2.英国戏剧
3.自学成才与名流
4.舞台名流
5. 摄影与舞台名流
6.文化经理人
7.文化经理人的企业化
第四章 名流与犯罪 
1.暴力和名流族 
2.成就饥渴及其结果
3.反面英雄 
4.正义的杀戮 
5.恶名的魅力 
第五章 名流与名流化
1 .名流文化的先验性
2.名流化过程
3.生活政治与名流化 
致谢

内容摘要
这是研究名流现象及其成因、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社科书。作者以独到的观点分析了诸多名流的兴起、衰落乃至殒灭,揭示了他们不太为大众熟知的痛苦经历——身为名人的内在焦虑、恐惧与挣扎。书中列举了大量这方面的实例,从好莱坞影星、体坛名宿到政界名流,如林肯、戴安娜、克林顿到“猫王”埃维斯·普雷斯利、约翰·列侬、迈克尔·杰克逊、保罗·纽曼、杰克·尼科尔森等,对丰富复杂的名人生活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多维度的剖析。全书篇幅不大,短小精辟,却把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名流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多姿多彩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主编推荐
"1.书中收纳大量美观、极富冲击力的图片,直观展现名利场上名流的风光与魅惑,在文字阅读的同时不乏视觉缓冲和美感;

2.作者在社会学、传播学领域极具洞察力,基于多年学术研究和现实观察,对社会名人做出深入剖析,帮我们透视名人;

3.在学术探讨的高度来解析名人的生活、心理,一解大众对社会名流的好奇和窥探欲,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名流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常人;

4.有“追星”执念的粉丝群体,会通过这本书看懂,自己是如何被吸引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会对明星、也对自己拥有更清晰、理性的认知。"

精彩内容
本书中,我所着力探讨的是公共领域个体的魅力与恶名如何造就“名流”。所以,有若干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魅力”与“恶名”通常被视为两个对立的概念,例如,巴西名模吉赛尔·邦辰属于前者,而美国俄克拉何马州联邦大楼爆炸案的凶手蒂莫西·麦克维无疑被归类为后者。“魅力”意味着深受公众的喜爱,而“恶名”却不受欢迎。“恶名”是名流文化的一个支系——尽管富于争议,但其重要性的确与日俱增。抛开道德因素不谈,邦辰与麦克维确实是存在共同点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简化出一个等式:名流=对公众意识所产生的影响。
这一等式无疑是需要加以修正的,但作为对“名流”进行定义的起始点而言,它有助于我们对时下普罗大众所迷恋的“名流”现象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之中很多人都拿自己的价值与那些从未谋面的名人做比较? 为什么在普通人中如此普遍地存在着对成名的渴望? 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疑都与公共生活的建构方式有关。
虽然公共生活的内容是关乎政治和思想交流的问题,但是媒体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绪的调动、人际关系中对自我的展现、让公众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种种技巧,这些利用媒体使名流的形象人性化、戏剧化的手段,已经深入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到底是谁造就了名流”这一问题,迄今没有明确的答案。名流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他们对公众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迅速的。事实上,名流无不受到所谓“吸引链”的微妙调节作用,没有一位名人不是在文化中介的帮助下成名的。
所谓的“文化中介”,即那些经纪人、宣传企划员、市场营销人员、摄影师、健身教练、服装设计师、化妆师以及私人助理等,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名流塑造出极富魅力的公众形象,让公众——尤其是粉丝们——为之着迷。这样一种操作方式,同样也适用于那些恶名昭彰的人。詹姆斯·艾尔罗伊和杰克·阿尔诺特的小说就为历史上一些声名狼藉的歹徒披上了闪闪发光的外衣,这些歹徒包括李·哈维·奥斯瓦尔德1和克雷兄弟2。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影导演如昆汀·塔伦蒂诺和盖·里奇(麦当娜的丈夫),也拍了一系列为歹徒罩上光环的黑社会题材的影片,诸如《落水狗》《低俗小说》《杰基·布朗》《两杆大烟枪》以及《偷拐抢骗》等。
第三,名流身份通常都意味着同一个人在私下里与公众面前是两副面孔。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自古以来,至少在西方世界里,“主我”(I,即真实的自我)和“客我”(Me,即他人眼中的我)的分裂状态就已经存在了。3自我在公众面前的展示往往是一种舞台表演性质的行为,“演员”对他人呈现出自己的一个“表面”,并保留了“自我”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不予示人。
对于名人来说,“主我”和“客我”的分裂经常困扰着他们,常有人因此抱怨自己的身份混乱,慨叹真实的自我受到了公众眼中那个“自我”的奴役。加里·格兰特曾经很有讽刺意味地说,和他的影迷们一样,他自己也很想成为加里·格兰特那样的人物。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也认识到自己身上真实的自我和公众眼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些名人,曾经饱尝“丧失身份”之苦。例如,彼得·塞勒斯1就曾抱怨,每次拍完一部电影,他都觉得自己随着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一起“消失”了。这就意味着他对“真实的自我”的感觉确实不存在了。相反,“真实的自我”也一直在做顽强的斗争,试图摆脱“公众眼中的自我”的奴役。这就导致了名人在“主我”与“客我”之间游移不定,而“公众眼中的自我”也会使用更为激烈的手段,以求人们注意到他们身上“真实的自我”所具有的恐惧、羞愧与日益强烈的无助感。
“谁人”乐队的前鼓手凯斯·穆恩和已故的影星奥利弗·里德都曾长期在这种双重身份之间游移——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一种病态,因为这两位名人“公众眼中的自我”都越来越依赖酒精的帮助,穆恩又从酗酒发展到吸毒。
当然,超越“真实的自我”的欲望往往就是为成名奋斗的主要动机。据报道,约翰尼·德普在拍摄电影《断头谷》(1999)时,曾在伦敦的一家餐厅里攻击了突然闯入的摄影记者,并愤愤然道:“今天晚上我不愿做你们想让我做的事。”关于成名,有过一个著名的悖论:对声名的渴望会在你产生下面任何一种感觉时达到顶峰——或是你终于拥有了一张迎合大众的面孔,而你并不认为这张面孔所体现的是真正的自己;或是更坏的一种情况:你在一张迎合大众的面孔下丧失了自我,反倒把真实的自我看作“不真实的”。
第四,我们应该区分“名流(celebrity)”“恶名(notoriety)”和“名望(renown)”之间的不同。本书中,“名望”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交群体里某个人所赢得的非正式的名誉。在任何一个社交群体里,总会有些人因其智慧、容貌、勇气、力量或成就脱颖而出。你可以把“名望”理解为依赖人际接触或直接的准社会交往赢得的声誉,该声誉仅限于这些人所在群体的较窄范围。
相比之下,“名流”的声誉则无处不在。名流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大众对他们的热情产生于他们和大众之间并无直接交往的一种状态。所以,“名望”来自人与人的直接接触,名流与恶名昭彰之徒则是靠舞台、银幕或其他媒介赢得声名——社会距离是他们得以成名的前提条件,这就导致名流与名流,名流与配偶,名流与子女、亲属之间较容易产生摩擦。那些赢得大众掌声与注意力的人,在私人生活中缺少赞许时往往会感到非常沮丧。伊丽莎白·泰勒、弗兰克·辛纳屈、杰恩·曼斯菲尔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理查德·伯顿和朱迪·嘉兰都曾多次结婚又离婚,他们似乎都在试图与别人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婚姻关系时遇到了困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