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性格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3.02
3.8折
¥
59.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13561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1202308476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江苏吴江人,中国知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1935年赴英留学,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先后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等。
目录
美国人的性格 1 美国在旅程的尽头 2 在纪录与起码之间流动着 3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4 不令人服输的成功 5 猜不透上帝的意志 6 蛮一点,孩子! 7 道德上有个毒刺 8 原本是负了气出的门 9 后 记 初访美国 1 人生的另一道路 2 贫困的早年 3 自由之邦的传统 4 年轻文化的前途 5 幸福单车的脱节 6 机器和疲乏 7 劳资的鸿沟 8 关于华侨 9 文化的隔膜 10 老而不死 11 鬼的消灭 12 男女之间 13 眼睛望着上帝 14 民主的沉睡 15 平民世纪在望 16 经济的修正 17 余 笔 访美掠影 1 释题代序 2 颠倒了日夜 3 两个“皇后”的下场 4 车、油、路的三位一体 5 城乡对流、南北对流 6 地铁和“涂抹” 7 家务机械化 8 殷实之家 9 新型市场 10 能源危机 11 电子系统 12 斗智的世界 13 一种新的社会纽带 14 博闻强识的电脑 15 应用压倒理论 16 黑人问题 17 民族拼盘 18 美国的华人 19 出路总是会找到的 20 信心危机
内容摘要
本书是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时的观感笔记,包括《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这三部分内容,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美国的历史,以敏锐的触角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崛起中的作用。此外,作者还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的不同,这种对东西方文明差异的深刻洞察,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提供了别样的思考。
主编推荐
◇“国家与人”丛书重磅上市——费孝通《美国人的性格》、戴季陶《日本论》、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埃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从美、日、中、德四国文化、历史、性格,窥探世界发展规律。 ◇《美国人的性格》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者费孝通代表作! ◇包括《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内容。 ◇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和 80年代在美国考察、学习、观感实录。 ◇剖析真实美国国民性格,洞察东西方文明碰撞根本原因! ◇读懂美国和美国人,从读懂国民性格开始! ◇理解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 ◇从蛮荒大陆到不错霸主,美国何以强大,中国复兴不可不鉴。 ◇从国民性格反观国家历史,角度新颖,系列完整,可读性强。 ◇传承世纪经典,重读大家小书。 ◇套系设计,推陈出新,装帧精美,兼具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精彩内容
我们的星期日好像是特别为了社交所留下的日子。本来,我们脑子里一想到节日,必然是宾客满堂,没有半刻清闲的场面。在肉食是这样稀有和难得的社会里,靠了祭祖的名目,有这么一顿馂余可以大嚼,无怪他们得借题发挥,大大地请请客人,热闹热闹了。星期日剔去了宗教内容自然不可能是个安息日,进入了我们的传统体系,成了个十足的节日。一清早就有朋友们来找你,太太们得忙个整天,为了招待那群不速之客。小孩们高兴得乱跳,星期一小学校里的请假率也 就特别高。 中国学生出了国,没有不每逢星期倍思亲的。我们热闹惯的节日,在人家却冷冰冰的使人难受。这倒并不是英美的朋友们热心宗教,星期日全上了礼拜堂;冷冰冰的原因是他们大家缩在家里。家,这是个我们中国人所不太容易了解的偶像。它是个富于神圣性的生活堡垒,四周围着一道和社会隔离的墙,谁也不准胡乱闯入的。中国那道围着家的墙似乎只是为女人筑的,被称为“外子”的男人们好像不太感觉到这道墙的限制。在西洋,男人们也像我们的女人,他们是驯服的“家里人”。家的外面是利害竞争之场,辛苦奋斗了6天,第7天得在家安息了。这一天照例是留着享受堡垒之内的温情,外人得自己识相不要去乱闯。 家庭的独立性和神圣性本是西洋社会所共有的特色。在美国,这特色却特别出色。我在以前两篇关于美国人性格的分析中已说到过:他们是社会旅程上的旅客,大家在向个陌生的地方走。在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小社区里的人,在自己生活堡垒四周住着的都是些深知来历,面目熟悉的老乡,这个堡垒也就不能或无须门禁森严。但是在美国,除了第一代初到的移民还不能不依靠乡亲者之外,为了要争取体面,必然得离开那些“小西西里”“罗宋镇”,和老乡们隔离。“家”在这种举目无亲的世界里才成为唯一温暖的孤岛。 美国的家并不等于我们的家。我们的家里可以有祖父、祖母、伯伯、叔叔,一大堆,即使关起门来做个堡垒,这个堡垒也可以和大观园一般,自成一个世界。美国的家却只有一对夫妇和没有成年的孩子们——这不但是个标准,而且也是统计上的常数。孩子大了,成了人,照例要离开父母。没有女孩子愿意嫁一个和他母亲一起住的丈夫,结果使每个生活堡垒小到不能再小(不成家的孤魂不是没有,但究竟不是正常的)。这狭小的生活堡垒也限制了孩子们的社会联系。在一个美国孩子,所有的温情都来自父母。我常觉得西洋人对上帝、对爱人的感情强调专一,这专一性的训练场所就是在早年亲子间的关系里。 我们中国人在孩提时,就接触着许多亲密程度不太相差的人物,广被的联系冲淡了专一的依恋,这感情的方式表现在宗教上的是和尚道士在一个行列里合作出现,表现在朋友之间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这小小的生活堡垒在时间里也缺乏推陈出新的连续性,很有一点像用种子来繁殖的植物。每一个新堡垒并不在旧堡垒里长成了雏形,然后脱离本枝而独立。一个青年人想结婚就得先自筑香巢。他自己的“家”是另起炉灶的,和父母的家,在历史过程中是隔断的。这显然又和我们不同了。我们是老小相接,虽则不一定老小和气,像蛇蜕皮一般,一代一代这样结成了没有清楚起讫的一线,所谓一脉相承,像条流水。 我们说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并不是说他们300年历史太短,而是指每一个人在生活紧要关头,并不去乞援于历史。每个人都在向前看。我在以前两篇文章中说过: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过去总是个累赘。一点都不错,一个说着洋泾浜英文的父亲显然是个不足取法的失败者,而且失败的原因就在他不肯或不能和他过去的历史断绝关联。殷鉴不远,历史只是消极性的警戒。 于是,很自然,一个力求比上一代更美国化的美国青年组织了家庭,不会回头向他们父母去请教做父母是应该怎么做法的了。每个人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模式吗?那自然不可能,而且也不是他们的目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