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去向何方
  • 我们去向何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去向何方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15 4.9折 59.8 全新

库存15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15960

出版时间2023-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1202835690

上书时间2024-06-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厦门。美国匹兹保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
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等,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目录
自 序 - 01
前? 言 从兴盛到衰颓- 05
第一章 现代西方主流文明的困境- 001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010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病与矫正- 021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最近发生的问题- 031
第五章 西欧和美国民主化的历史过程- 041
第六章 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上)- 053
第七章 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下)- 063
第八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上)- 077
第九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下)- 087
第十章 资本主义目前的问题- 097
第十一章 最近科技发展的情形- 106
第十二章 为现代文明把脉- 117
第十三章 国家功能的衰变- 125
第十四章 主权国家的排他性- 137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与国家的运作- 149
第十六章 现代社会的松弛和解体- 163
第十七章 现代科学呈现的宇宙观- 174
第十八章 中国和印度形而上学所建构的“生命现象价值观”宇宙论- 185
第十九章 后? 论- 199
附 录
世界分崩离析的局面已经露出来了- 211
许倬云口述: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容忍互存的“全球化”- 225

内容摘要
启蒙运动以来三百余年,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席卷五洲四海,堪称人类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这一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渐露疲态……许倬云先生以纵深横阔的史学家视野,敏锐地洞察出:以美国为中心的第三期现代文明正在衰微,“现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经不远”。本书先从资本主义经济、主权国家、科学技术这三大支柱出发,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处境,指出了其面临的种种危机,最后尝试在西方传统之外,引入“生命现象的价值观”这一新的元素,作为新的人类共同文明结构的基础。
西方以五百年时间建立的“现代文明”,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完成式的现代型文明,但唯一却不等同于具有典范地位。许倬云先生此书更清楚地阐明了“西方现代文明”已不具“现代文明”典范的正当性。站在文明变局的重要关口,我们将何去何从?

主编推荐
"◆史学大家许倬云重磅力作
93岁老人沧桑历经,3000年世界文明史娓娓道来;讲透世界发展历史,透视当前格局。
◆以“大历史观”俯瞰人类文明
许倬云先生以独树一帜的“大历史观”闻名于世。在本书中,他积极探索人类未来文明的走向,对于“人类为何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70年博学深思熔于一炉,展望未来
许倬云先生以反思、审慎的态度,直面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提出自己关于世界未来的期许。
◆增设30+幅插图  100+名词注释——普通人都能读得懂的大师巨作!
◆特别收录许倬云先生全新演讲实录《世界分崩离析的局面已经露出来了》《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容忍互存的“全球化”》!
◆名家盛赞
葛兆光、许纪霖、刘擎、许宏、许知远、施展、罗翔等一致推荐。
"

精彩内容
第一章现代西方主流文明的困境在过去讨论的课题之中,我们经常提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也提到过西方文明正在面临一个重要的关口。这个关口究竟是象征着西方文明走到了衰亡的阶段,还是可能经过一次调整,又一次走向新的高峰?目前我们还很难断言,主要是由于现代文明确实有其自我调整的机制。
近代科技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如果我们以最近三四百年的发展来说,过去我们经常提到,西方主流文明是从欧洲的启蒙运动开始的。在那个关节上,欧洲国家摆脱了宗教桎梏,发展了自由思想。在自由思想的基础上,开展了科学和技术改进。这两者逐渐互相支持,终于汇为巨流。到今天,科技发展的潜力还在增长不已。
通过技术改进,西方步入工业革命,将过去的农业生产和作坊手工业改为大规模的集体生产。这一生产模式又必然牵扯如何取得大量的资源以及如何开拓巨大的市场这两个问题。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也就应运而生。在这个制度下,技术、劳力和资金三合一的结构,不断将人类的生产力一波一波地推向新的高峰,财富的累积也随之不断增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潜力是惊人的,但代价也十分巨大。贫富之间不再只是生活形态的差异,金钱变得比武器更厉害,更足以奴役许多弱势劳工,剥削许多消费者,将社会分割为贫富两截。这一困境刺激了社会主义的成长,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实践。到了20世纪后半期,这些实践却都在不同地区出现了重大修正,以至于许多人问:马克思主义是否必然为资本主义的代替品?这个大的问题我们在此处先提个头,将来我们还要花更多的篇幅讨论、回顾、前瞻、衡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现代民主制度的政体形态与内在矛盾现代文明的另一个重大特色,则是民主政体在各处普遍呈现为国家组织的基本形态。经过几次大革命,尤其是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几次大革命,启蒙时代提出的人权观念落实到了民主政治上。“民主”两个字,正如同“科学”两个字,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几乎是灵丹妙药的同义词。所谓“德先生”和“赛先生”,自从五四运动以来就被大家认为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20世纪中叶以后,几乎不再有真正的帝王,除了一些宗教性特强的国家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以民主政治的面貌建立其国家共同体。虽然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主”高唱入云,但以我们一般人的了解,却只是把选举、投票当作民主。我们必须理解,民主政体国家的象征是,国民以宪法或者类似机制,用合约的方式建立一个共享主权的政治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一代一代的国民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以自己的意志经常性地监督受委托行使统治权的政府,国民也一代又一代经过同样的合约机制,不断地修正这个共同体的权力结构和功能。理论上,任何经过合约建构的共同体,都可以通过参与者——选民——改变其内涵和外延。
在这种定义下,近代文明政治结构上的特色,不免常常会面对两难的纠缠。一方面,任何国家的背后都有一个民族的观念,而且民族又隐含着种族或血缘的意义。无论是种族还是血缘,都是有预设定义的团体。于是,民族国家不免成为预设的毋庸置疑的共同体,竟与国民合约建立的共同体之间,有难以克服的困难。究竟国家大于国民,还是国民大于国家?身为共同体合约签署者的国民,是必须接受这个共同体的存在,还是有权加以改变?如果改变的过程激烈,说不定又会影响共同体本身的稳定,甚至颠覆和消灭这个国家共同体。近代历史上因为这样的纠缠,不断地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国与民之间的压制与反抗。
前面一段讲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造成的剥削和分配不均。在现代国家共同体下,又呈现出另外一层困难:个人发展的自由空间和国家公权力作为保障公平、公义的机制之间,关系如何处理?公权力是否能够,或者是否应当约束那些因为累积财富而拥有巨大社会权力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理论上,既然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在法律范围内充分发挥其能力的机会和权利,谁还可以约束这些有发展能力的单位和个人,限制他们发展的空间?今天美国两党政治对抗中很重要的一个争议,就是国家公权力是否应干涉个人发展的自由。可是,在今天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财富累积可以达到难以置信的地步:雇主因为掌握了巨大的财富,可以“一钱压死人”,使被雇者没有反抗的余地。财富所代表的权力,在今天往往足以挑战国家的公权力。当然,如果经济方面居弱势的人群团结一致,未尝不能反抗金钱的暴力。从20世纪起到今天,种种工会运动就是因此而起。有些国家的革命也是因为穷汉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得不反抗,为自己求得生存的权利。
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个人的自由和平等都是不容侵犯的人权。现代主流文明的精神,就是尊重这些个人权利。每一个个人均具有天赋人权,这是基督教教义中很重要的部分。神爱众人,对每个人都一样,所以神给每个人的权利,都不应当被另外一个人侵犯和剥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现代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才有立足之处。然而,如前文所说,一个民主国家是由许多公民合议,通过合约的方式共同组成的,这个公权力本身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意志。在比较抽象而一般性的共同意志下,单独的个人该如何维护其具体而特殊的权利?也如前面所说,金钱代表力量,巨大的财富累积使某些个人具有巨大的权力。他们足以影响政策,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金钱的作用,长期影响选举、影响立法,进而垄断国家的公权力。在财富面前,个别的小人物具体而特殊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社会的公义和公平在以金钱代表的权力下已经无法伸张。

媒体评论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史学大家,老先生尤其难得有一颗爱普通人、为普通人寻求安顿的心。

——罗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许倬云先生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他的洞见、忧思与告诫凝结着非凡的智慧和良知,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思索。

——刘擎  政治学者、华东师大教授

 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许纪霖  历史学家、华东师大教授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学问大家,治学严谨,而又能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别出一格。老先生饱经忧患,而家国情怀不改,他的话里悲天悯人的胸怀,令人感佩。

——施展  外交学院教授

“华夏/中国”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再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许先生的笔下,是一部大历史,有“截断众流”的大判断。我相信,许先生无疑深感现实世界的刺激,他担心的是,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变化(Becoming)之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

——葛兆光  复旦大学教授

人们常说美国是个大熔炉,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告诉我们,其实中国也是一个大熔炉,中华民族是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许先生还告诉我们,正是包容、开放,铸成了这个共同体,一旦失去了包容开放的气度和天下的格局,中国就停滞不前。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破除狭隘的种族偏见,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全球化。               

——张维迎  北京大学教授

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书写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zui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白岩松  央视主持人

许先生是当代难得一见的大家,有幸聆听过许先生的直播课,受益匪浅。这十堂课横贯古今中西,学识渊博,对当今世界形势判断准确,高屋建瓴,让每一个希望了解国际关系和全球未来的人都有所收获。

——郝景芳 科幻作家、第七十四届雨果奖得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