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本书从城市规划视角讲述了首都北京城市建设中,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故事。上篇讲述了首钢老厂区从钢铁工业龙头转型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功能文化园区,并变身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区及冬奥会举办场地之一的“冰与火之歌”;下篇以 751 工业遗产转型为城市东区文创聚集地为切入点,将现实探访与理念溯源相交织,讲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历程。
作者简介
单霁翔,1954年7月出生,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_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3月,获美国靓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2014年9月,获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福布斯奖”。
出版《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等多部专著,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目录
序言 人居北京
引言
上篇 冰与火之歌——首钢的前世今生
百炼成钢新转型
百炼成钢:百年首钢的足迹
见证历史:首钢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战略铺就新定位
?“以钢为纲”:明确工业遗产在规划中的核心地位
世界经验: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经典案例
“全面把脉”新方向
秀池印象:棕地变公园
遗存新生:多样而丰富的首钢文化遗产资源
助推两翼: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动态更新”
“贯通连接”新轴线
焕新京西:永定河生态系统的复兴
连接三区:城市规划调整下的新布局
创新聚焦:新思路面临新课题
匠心独造新设计
薄宏涛团队:从投标失败到理念升级
刘伯英教授:首钢园保护与再利用的步骤与框架
塑造城市新形象
新在何处:新功能,新地标
逐一渐进:首钢工业遗产分级
鲜明特色:聚焦三大产业
相依相托:首钢与北京城
冬奥注入新文魂
携手共进:首钢与奥运牵手
留建并举:“忠实保留”与“谨慎加建”
转型蝶变:“十里钢城”奏响了“冰与火之歌”
梦想成真:首钢人“心中的家园”
下篇 穿越时空之旅——工业规划与城市的故事
从老厂房到文创园的惊艳转变
细看由来:城东那片工业遗产
798艺术区:老厂房的重生
751文创区:新产业带来的生机
让园区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时尚定位:大型储气罐内的产品发布会
逐步融合:定位后的自身调整
智慧升级:科技赋能文化创意产业
探源理念,与城市互动发展
见证记录: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与发展
增加潜力:发掘多重价值,注入新的活力
循序渐进:与城市互动的发展
解码历程,工业遗产在中国
相互“碰撞”:中国工业遗产的“去留”
保护特色: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进程的不断深入
?“保陈更新”: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代表城市
转型升级:重推老工业城市
?“怎样建设首都”:北京城市规划下的相关布局
“城市、企业和人”的全方面转型发展
内容摘要
本书从城市规划视角讲述了首都北京城市建设中,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故事。上篇讲述了首钢老厂区从钢铁工业龙头转型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功能文化园区,并变身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区及冬奥会举办场地之一的“冰与火之歌”;下篇以751工业遗产转型为城市东区文创聚集地为切入点,将现实探访与理念溯源相交织,讲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历程。
主编推荐
人居环境的守护和营造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必将随着城市的更新而被唤醒。
作者以“老单日记”的角度,把参加北京卫视《我是规划师》节目录制中关于北京工业遗产的交流、体验与沉淀以解读的形式一一呈现。穿越时空,一起深度了解北京工业遗产打卡地的前世今生,看百年首钢的锐变、城东751的转型创新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