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医生答120问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5.76
3.2折
¥
4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贾大成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71839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30916424
上书时间2024-06-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不是泛泛而谈的急救知识普及,而是小处着眼,关注细节,精准科普。解答读者真正关注的、困惑的问题。
◎120个从小孩到老人都会遇上的问题;120个看上去都懂其实并不懂的常识;120个改变医学认知、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秘技。
◎婴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的突发疾病和意外状况急救方法,全方位普及。
◎来自生活的真实案例和案例解析,具体直观,针对性强。
◎除了文字讲解,还配有操作细节步骤图,文字+图示,可操作性、实用性强。
◎作者贾大成为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拥有50多年急救经验;多年来致力于急救普及教育。
作者简介
贾大成,北京急救中心知名资深急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客座专家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远盟救援联盟紧急救援首席医疗官,“壹基金”救援联盟急救顾问。 从事医疗急救工作近50年,被媒休誉为“中国急救普及教育人”,多年来为靠前各行业的数千家机构做过急救知识讲座,是拥有150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大V,先后出版过10多部著作,经常应邀到各地电视台做急救普及教育节目,不遗余力的向全社会推广急救理念和知识,誓将有生这年献给中国的急救普及教育事业。
目录
1
猝死、休克、昏迷:
不止心肺复苏这么简单
001胸痛、心慌、呼吸困难,是猝死发生的征兆吗?
002长跑时出现“极点”,靠忍耐能撑过去吗?
003心脏骤停时为什么要除颤? AED 是怎样除颤的?
004要救的是大脑不是心脏?“黄金 4 分钟”有多重要?
005基本操作没问题,心肺复苏却失败了,问题出在哪?
006能不能从电视剧里学到靠谱的心肺复苏方法?
007如何避免在做人工呼吸时感染疾病?
008心肺复苏,时间短了没效果,时间长了帮倒忙?
009昏迷、晕厥还是休克?搞错了真的会出人命吗?
010情绪激动导致的昏迷,救助时应注意什么?
011昏迷不要忙着急救?还能把健康人救出毛病来?
012“两眼一抹黑”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非常危险?
013“见血就晕,见针就倒”,是不是恶性疾病的预兆?
014引起休克的原因不同,急救方法有什么区别?
2
心血管病:
最重要的是辨清症状
015突发心绞痛,如何准确判断症状,正确处理?
016胃痛竟然是心脏出了问题?
017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哪个才是冠心病患者的救命药?
018为什么心绞痛在冬天更容易发作?
019胸痛得厉害,是心累还是心梗?
020年轻力壮,没有病史,竟然也会急性心梗?
021发心梗时,扎脚趾、掐人中管用吗?
022头痛、头晕,甚至牙痛,都和急性心梗有关吗?
3
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做好,或可扭转局面
023嘴歪、四肢无力、口齿不清,是中风了吗?
024脑血栓为什么常发生在清晨?
025亲人脑出血,该不该搬动他?
026身边有人中风,可以喂水喂药吗?
027 “管好嘴,迈开腿”,连中风都能甘拜下风?
028高血压患者是不是降压越快越好?
4
家庭意外:
事发一招救命,功夫下在平时
029发生急性腹痛,能不能吃止痛药?
030老人洗澡时该不该锁门?
031老人摔倒,为什么要去医院检查内脏?
032如何分辨扭伤还是骨折?
033出现有害气体泄漏,急救时如何防止“买一赠一”?
034给急性煤气中毒的人灌醋有用吗?
035沼气无毒,为何还会有人沼气中毒?
036“是药三分毒”,老年人如何预防药物中毒?
037流鼻血时,该不该向后仰头,举起双手?
038“头孢就酒,说走就走”,还能回头是岸吗?
039青霉素过敏到底有多严重?过敏性休克该怎么急救?
040触电时,应该第一时间关闭电源还是挑开电线?
041孕妇急性腹痛是不是宫外孕?
042异物进入气道,送医院前应该做什么?
043眼睛里进了异物,用手揉还是用嘴吹?
044异物入耳,能用水冲洗吗?
045鱼刺卡喉,喝醋、吃馒头等土方法有用吗?
046出门被尖锐物体划伤,应该如何急救?
047去医院之前,断肢应该放在哪里?
048家庭急救小药箱应该装哪些东西?
5
食物中毒:
吃出来的病,吐出来就可以了吗?
049剩饭剩菜才是食物中毒的“头号元凶”?
050皮蛋吃多了也会中毒吗?
051食用生豆角、毒蘑菇、黄花菜等导致的食物中毒,应该怎样急救?
052喝未熟豆浆居然会导致休克?
053生吞鱼胆,是治病还是致命?
054急性酒精中毒,还分“不同的救助时段”?
055吃了大量安眠药,送医之前能做什么?
056误饮汽油中毒,需要催吐吗?
6
户外遇险:
出门在外,小心小心再小心
057动脉大出血是不是“压”就完事了?
058伤口包扎越紧越好吗?
059头部摔伤,如何判断是不是颅内出血?
060肘关节受伤,千万不能做什么?
061眼睛被鞭炮炸伤,能冲洗伤口吗?
062外伤急救,为什么千万不能直接包扎?
063普通骨折,搬运失误竟会导致瘫痪?
064如何在野外制作简易的担架?
065发现有老人倒地,到底扶不扶?怎么扶?
066冻伤后,用火烤、用雪搓是正确的方法吗?
067为什么电梯出故障时不能强行开门?
068鱼钩刺入人体,可以自己取出来吗?
069骨折情况不同,固定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070骨盆骨折,怎么用两条三角巾搞定?
071车祸瞬间,做什么动作可以减少伤害?
072大腿骨折和小腿骨折的区别竟然这么大?
073该不该搬动脊柱受伤的人?
074髋关节骨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075颅底骨折后耳鼻出血,为什么千万不能止血?
076为什么骑单车摔伤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
077崴脚了能不能揉?应该冷敷还是热敷?
078吃馒头,喝稀饭?该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079游泳时抽筋,为什么不能强行上岸?
080被海蜇蜇伤,抹尿液有用吗?
081被毒蛇咬伤,能不能切开伤口用嘴吸?
082夏天真能热死人?中暑应该怎么处理?
083为什么擅长游泳的人也会溺水?
084冰河遇险,获救也有可能截肢?该如何避免?
085遭遇踩踏事件,在人群中如何保护自己?
7
儿童急救:
父母最应该掌握的急救方法
086儿童和成人气道异物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087果冻进入孩子气道,用嘴吸就能吸出来?
088烧伤和烫伤应不应该包扎?
089眼睛里进了生石灰,能不能用水冲?
090异物进入鼻子,有几种去向?分别应该如何处理?
091孩子耳朵进了液体,能不能用棉签擦拭?
092骨裂也可能造成永久损害?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骨裂?
093被宠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094为什么被虫子咬伤后,不能立刻将虫子打死?
095小朋友也会中风吗?
096孩子在家突发哮喘,除了送医院,还能做什么?
097癫痫发作,是否应该按住患者?
098孩子撞到头,需要叫救护车吗?
099胳膊脱臼,为什么不要尝试自己复位?
100竹签穿入孩子头颈部,能不能自行拔出?
101带孩子乘扶梯,有哪些注意事项?
102鱼肝油吃多了也会中毒吗?
103打破水银体温计会导致汞中毒吗?
104误食厨卫洗涤剂有危险吗?
105啃铅笔会铅中毒吗?
106误食老鼠药,需要洗胃吗?
107儿童误服避孕药,催吐有用吗?
108抢救溺水者,到底该不该控水?
109儿童心肺复苏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110扎入身体的玻璃片能否自己取出?
111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8
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
我命由我不由天
112高层建筑内的人,在地震中如何找到逃生之路?
113被废墟掩埋,无人搭救,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
114台风袭来,躲进商场竟是最佳选择?
115倾盆大雨,竟然会引发火灾?如何防范出乎意料的次生灾害?
116发生洪水,真的是越会游泳的人越危险吗?
117火灾时也可以跳楼逃生?应该怎么做?
118自家附近发生爆炸,如何避险?
119防止孩子被拐卖,必须做好哪九件事?
120遭遇绑架,有哪些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方法?
内容摘要
北京急救中心知名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的新作。本书征集从儿童到老年人提出的关于急救的120个问题(例如“什么情况下千万不能做心肺复苏?”“如何区分昏迷、晕厥和休克?”“亲人突发脑出血,该不该搬动他?”),由急救医生贾大成进行解答,解答的过程中引出关于急救的知识点和技能,同时配有细节操作图示,以达到提高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的目的。问题来源于读者的真实诉求,精准对标,对于其他读者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 不是泛泛而谈的急救知识普及,而是小处着眼,关注细节,精准科普。解答读者真正关注的、困惑的问题。
◎ 120个从小孩到老人都会遇上的问题;120个看上去都懂其实并不懂的常识;120个改变医学认知、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秘技。
◎ 婴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的突发疾病和意外状况急救方法,多方面普及。
◎ 来自生活的真实案例和案例解析,具体直观,针对性强。
◎ 除了文字讲解,还配有操作细节步骤图,文字+图示,可操作性、实用性强。
◎ 作者贾大成为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拥有50多年急救经验;多年来致力于急救普及教育。
精彩内容
1猝死、休克、昏迷:不止心肺复苏这么简单001胸痛、心慌、呼吸困难,是猝死发生的征兆吗?
一对小夫妇出去玩了一周,其间也给家里打过电话,但一直打不通。当时还以为电话出了问题,也就没着急。
旅行结束后回到家,打开大门一看,老母亲和1岁多的女儿均已不幸离世!夫妻两人震惊万分,差点昏过去。
后经过调查,警方排除了凶杀的可能性。 有媒体采访小区物业办工作人员时对方表示,老人估计是因突发疾病死亡,脑出血或心梗之类的。虽然具体死因还不明确,但很可能老人发病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人就没了,也就是“猝死”。小宝宝才1岁多,无人照看,最终也不幸去世。
那么,猝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猝死,是指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发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
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就是由心脏病引起的猝死,一般患者会在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一般来说,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脏疾病有两类:一类是冠心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的第一原因,占心源性猝死总数的80%~90%;另一类是除冠心病以外的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先天性与获得性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心脏问题以外的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占猝死总数的10%~20%。 猝死虽然来得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但是有一些猝死发生前是有征兆的。
只不过,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很多人并没有把它当回事。 我们目睹过许多这样的悲剧——病人已经多日身体不适,却没有引起重视,总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最终却发生了猝死。家里人也因没有及时关心而追悔莫及。
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任何人的身上,包括表面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
医学研究证明,常温下,大脑缺氧4~6分钟,就可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害,即使抢救过来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如成为植物人。如能在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就有可能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
下面汇总了猝死发生前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对应的疾病,遇到这些情况,你必须提高警惕,提防猝死的发生。
胸痛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这是最危险、最多见的情况。另外,肺梗死、
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虽然发生率没有急性心肌梗死高,但一旦发病比急性心梗更凶险。其实,许多疾病都会有胸痛的症状,但是发生胸痛首先要想到会不会是心脏病,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呼吸困难可见于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气胸、气道异物梗阻等,可能会迅速危及生命。
心慌可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突然加快,尤其是超过140次/分钟,发作时间稍长可导致头晕、晕厥、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当发生急性心梗时,如果心率突然超过120次/分钟,可能是120医生答120问室性心动过速,预示着随时可能发生室颤(80%以上的心脏骤停,在发病后的数分钟内都会出现室颤)。另外,严重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也会引起心慌,如果患者心率减慢至40次/分钟以下,也有可能发生猝死。
剧烈头痛平日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突然剧烈头痛,甚至恶心、呕吐,可能是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
昏迷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低血糖症、肝性脑病、尿毒症昏迷等以及各种急性中毒等。
抽搐可能是癫痫大发作、癔症、小儿高热惊厥、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暂 性脑缺血等的症状,也可见于心脏骤停发生的瞬间。
急性腹痛可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宫外孕破裂等;上腹痛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腹主动脉夹层等,这些情况均可发生心脏骤停。
窒息可见于气道异物阻塞、喉头水肿、颌面部及颈部损伤、吸入性损
伤等,因缺氧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血压急剧增高或下降血压急剧增高,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等引起的;急剧下降,应考虑可能发生了休克。
呕血(消化道出血)、咯血(呼吸道出血)可因出血而导致休克或窒息,继而危及生命。
突然发生头晕,眩晕(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可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等。
其他情况还有各种急性中毒、溺水、触电等。 对于心脏骤停,在刚开始的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这也是强调人人都要学习急救知识的意义。
就我们开头提到的这场悲剧来说,我们应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呢? 首先,年轻人因外出而将低龄儿童交给老人照看后,一定要与老人多联系,了解情况。还要委托邻居或者居委会、物业人员常去看一看,如果有亲戚朋友在附近居住的,也可委托他们帮忙。 其次,可以考虑在家安装智能监控看护系统,以便能随时随地察看家中老人和幼儿的状况。这类系统一般有一键紧急报警、一键通知家人的功能。 此外,定期带老人体检。要经常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任何不适,都应安排老人及时就医,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后悔终生!
长跑时出现“极点”,靠忍耐能撑过去吗?
孙先生所在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他积极报名参加。尽管以前没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但他认为自己平日里经常锻炼跑步,对完成赛事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到了比赛那一天,真的跑起来,孙先生觉得有些吃力,但他心想,不管怎样都要坚持下来。眼看终点近在眼前,孙先生一个冲刺,没想到眼前一黑,仰面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冒出冷汗。医护人员检查发现,孙先生的呼吸心跳都已停止。
医护人员赶忙拿来AED,经过胸外心脏按压、心脏电击,孙先生苏醒过来,送到医院后转危为安。
运动性猝死发生率较低,但由于发生在人群聚集的赛场,影响较大。 距离终点不远发生的猝死,多半是由选手加速造成。这也是马拉松比赛中容易出危险的几个阶段之一。庆幸的是,这位跑友经过现场急救,成功 脱险。
马拉松这项运动具有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高风险的特点,所以对参与人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有各种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人,和感冒、肥胖、年龄过大的人,都不宜参加马拉松比赛。
很多人在长跑过程中都会出现运动“极点”现象:感觉身体极其难受,心率增快、胸闷、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在马拉松比赛中,通常跑到30至35千米处时,“极点”出现的概率比较高。“极点”不是“极限”,受过专业训练的选手很容易挺过去,但不经常参加长跑的人,“极点”现象出现得早,持续时间长,反应强烈,容易在“极点”发生意外。 产生“极点”的原因是: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状态下,体能消耗过大,内脏器官的活动无法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不能及时地把氧输送给肌肉并带走大量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物,造成运动员呼吸加快、心率急剧增加,血 压升高,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失调。
出现“极点”现象时,不要完全停止运动,要适当放慢速度,始终保持 运动状态,哪怕保持原地慢跑都可以,这一点很重要。同时,注意控制呼吸频率,并增加呼吸深度,延缓呼气,这些都有助于快速消除“极点”现象或缩短它的持续时间。等到身体的不适感消失后,再决定是否要加快速度。
心脏骤停时为什么要除颤?AED是怎样除颤的?
要想搞清楚AED是怎么回事,得先说一说什么是室颤。 室颤,是室性纤维颤动的简称,指心室肌快速而微弱地收缩或不协调地快速乱颤,使得心脏失去了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不能把血排出心脏,同时心音、脉搏和血压消失,心、脑等所有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断。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室颤是可导致心脏骤停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80%以上的心脏骤停的人,在发病3~5分钟内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就是室颤,而抢救室颤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脏电击除颤。除颤越早,成功率越高,如能在1分钟内完成除颤,成功率可达到90%,每延误1分钟,成功 率就下降10%。可见,能及时完成除颤是救命的关键。
AED,即AutomatedExternalDe?brillator的首字母缩写,中文名叫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急救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简单地说,使用AED可以及时消除室颤,使心脏的窦房结重新开始工作,从而使心跳恢复。
AED的使用,只需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其实,学习操作AED,比学习徒手操作心肺复苏更为简单。
不同品牌、型号的AED,使用方法大同小异,开机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基本步骤如下。
AED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如需除颤则自动充电。
按照语音提示按下放电键。
120医生答120问实际上,施救者只需完成第1、2、4三步操作。
使用时,AED会自动分析心律,如果是正常心律或心电图已经呈一直线,也就是说,AED“发现”患者不是室颤,就不会充电,当然也就无法放电。 因此它对于患者和施救者都是十分安全的。
目前,一些国家每10万人口安装AED的数量为:荷兰:596台;日本:555台;奥地利:554台;挪威:378台;美国:317台;丹麦:311台;澳大利亚:44.5台;英国:25.6台;德国:17.6台。 对现在的国人来说,AED不仅是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新的急救理念!
只有在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徒手操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AED的安装、使用,才能大幅度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
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和成功率以及AED的安装率和使用率的高低,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医学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城市 管理水平、社会协调能力、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以及全体国民素质的高低等,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单位的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