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世出枭雄:第三部三国人物统一记
  • 乱世出枭雄:第三部三国人物统一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乱世出枭雄:第三部三国人物统一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92 3.6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门太守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94559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503430

上书时间2024-06-2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文史学者、作家,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历史人物传记9部,历史随笔集20余部,散文集、诗集各1部,发表各类文章1000多篇,代表作有《三国全史》《能臣与英雄:曹操大传》《谋局与破局:诸葛亮大传》《曹操的孙子兵法》《曹操秘史》《三国英雄记》《三国冷知识》《建安十三年》《少年读三国》等。

目录
上篇?魏文帝时代 / 001
一、非常之人,随风而去 / 002
二、曹丕的开局 / 008
三、对孙权还要敲打 / 012
四、谁才是那个“涂高” / 016
五、让想做的事理由充足 / 019
六、一代新人换旧人 / 022
七、孙权自有对策 / 026
八、刘备也当了皇帝 / 031
九、刘备一心报仇 / 036
十、孙权摆下六道防线 / 040
十一、长江上又一把大火 / 043
十二、英雄托孤白帝城 / 047
十三、曹丕的兴师问罪 / 053
十四、孙权的军事神话 / 055
十五、吴蜀间的使者往来 / 059
十六、茫茫大江隔南北 / 064
十七、后主刘禅登基 / 067
十八、曹丕发起舆论战 / 071
十九、魏文帝治国 / 073
二十、魏宫深处有隐事 / 077
二十一、陵云台下故事多 / 081
二十二、喜欢打猎的皇帝 / 084
二十三、文人开始带兵 / 087
二十四、孙权的人事改革 / 091
二十五、诸葛亮的丞相府 / 095
二十六、兵分三路金沙江 / 099
二十七、“七擒七纵”的真相 / 103
二十八、曹丕的遗憾 / 108
中篇?新势力崛起 / 111
二十九、魏明帝曹叡 / 112
三十、孟达的靠山倒了 / 115
三十一、诸葛亮上表出师 / 118
三十二、宫中和府中 / 121
三十三、诸葛亮进军汉中 / 125
三十四、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 129
三十五、魏延的子午谷计划 / 133
三十六、陇右的争夺战 / 136
三十七、降人姜维 / 140
三十八、街亭发生了什么 / 143
三十九、有没有“空城计” / 147
四十、马谡究竟该不该杀 / 150
四十一、寂寞的曹植 / 153
四十二、孙权的荆州 / 156
四十三、曹休之死 / 159
四十四、王业不偏安 / 163
四十五、第三位皇帝 / 168
四十六、吴蜀军事同盟 / 171
四十七、孙吴的新生代 / 174
四十八、魏吴的秘密战 / 177
四十九、秦岭山中的大雨 / 182
五十、新对手来了 / 187
五十一、木门道反击战 / 191
五十二、李严冤不冤 / 195
五十三、兵出褒斜道 / 198
五十四、五丈原的秋风 / 202
五十五、悲情魏文长 / 206
五十六、倔强的杨仪 / 210
五十七、孙权的海上冒险 / 213
五十八、无奈的选择 / 217
五十九、司马懿平定辽东 / 220
六十、魏宫里的第二次托孤 / 223
下篇?分久必合 / 227
六十一、大将军曹爽 / 228
六十二、从放牛娃到一代名将 / 231
六十三、兵败傥骆道 / 234
六十四、真正的演技派 / 238
六十五、迎来决战时刻 / 241
六十六、一场无情清算 / 245
六十七、姜维与费祎 / 248
六十八、司马懿死了 / 251
六十九、孙权的烦恼 / 256
七十、孙权也死了 / 260
七十一、长夜里的反抗 / 263
七十二、选叔父还是侄子 / 267
七十三、毌丘俭和文钦之叛 / 270
七十四、最后的“拥曹派” / 274
七十五、“司马昭之心” / 278
七十六、姜维十一次北伐 / 282
七十七、蜀汉的灭亡 / 285
七十八、最后的忙碌 / 289
七十九、三国归晋 / 293

内容摘要
三国是一个不以出身论英雄的时代,三国是一个不以敌我论英雄的时代,三国是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
正所谓“乱世出枭雄”,在三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传奇人物,他们或为英雄,或称枭雄,抑或人杰,他们有的忠勇无比,有的智力超群,有的坚守底线,有的坚持原则,有的忠贞不贰,有的执着理想。
然而,王纲解纽,天下割据,四海分裂。乱世之苦,民不聊生;乱世之悲,生不如死;乱世之秋,人心思统。每一个人都希望早日结束乱世,天下回归大统,王纲一统,中原一主,华复一政。为了这个理想目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依汉统而建蜀国,江东基业更是据险而存,都为统一奋斗终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国伐蜀,灭掉实力弱小的蜀汉,拉开天下一统的序幕。司马家族,一手遮天,篡魏立晋,六路伐吴,势如破竹,三家归晋,天下一统。

精彩内容
三十八、街亭发生了什么蜀军攻下了冀县,下一步将转攻上邽,拿下陇右全境眼看指日可待,这时传来曹魏右将军张郃率5万大军星夜驰援而来的消息。情况有些紧急,诸葛亮决定立即派出一支人马前去堵截,为陇右战役的最后胜利赢得时间。
这个任务至为重要,此去阻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派谁去呢?在众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两位合适人选,一位是魏延,一位是吴壹。魏延自不必说,镇北将军兼凉州刺史,早就独当一面。吴壹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讨逆将军兼关中都督,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然而诸葛亮却派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马谡。
马谡时任丞相府参军,是诸葛亮身边的高级军事参谋,从他的资历来看,当过县令、郡太守,但在军队里的履历只是参谋,没有独立带过兵,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行吗?
大家都在怀疑,但丞相已经做出了决定,也没人说什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马谡此去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更为重要的是打乱了诸葛亮陇右战役的部署,诸葛亮被迫仓促撤军。
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的确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是马谡自己主动要求去的,他信心十足,保证守住街亭,为此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虽然犹豫还是派他去了。但这个说法没有史料依据,只是小说演义之言。事关重大,如果诸葛亮心里真的犹豫不决,马谡说得再天花乱坠估计也没用。
派马谡去,一定是诸葛亮觉得他合适。
对马谡这个人刘备生前有不同看法,他在临终前曾专门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希望诸葛亮好好观察他,但诸葛亮并不这么看(亮犹谓不然)。
此前征南中时马谡提出的心战思想让诸葛亮印象深刻,所以对他很器重。诸葛亮让马谡当他的高级参谋,经常与他谈论问题,有时常常忘记吃饭睡觉(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如果马谡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估计诸葛亮不会这么重视他。
有人分析认为,从诸葛亮对马谡的态度看有刻意培养之意,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现在远远超过姜维,或许在诸葛亮心中马谡就是未来军事上的接班人,为马谡创造锻炼的机会符合诸葛亮的初衷。
有人进一步分析认为,马谡的哥哥马良与诸葛亮情同兄弟,在蜀汉政治格局中诸葛亮是荆襄派的代表,得到了马氏、杨氏、习氏等荆襄人士的支持,所以对他们也格外照顾,杨仪、马谡等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重用的。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些道理,但说服力却不强。诸葛亮重用了马谡、杨仪、蒋琬等荆襄人士,但他也重视张裔、杨洪、费祎、董允等益州本地出身或在益州长期生活的士人,作为执掌蜀汉朝政的大臣,他在用人方面一直兼容并蓄,说他因为派系斗争的需要而力排众议使用某一个人,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一次确实派了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又如何理解呢?这的确不好理解,也许当时有很多具体的情况,诸葛亮派马谡去必定有他的考虑,只是这些已无法得知了。
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率大军西出祁山时要确定先锋的人选,当时军中有宿将魏延、吴壹等人,大家都认为他们最合适担任先锋之任,但诸葛亮最后让马谡当了先锋,让他统率众兵在前,最后与张郃战于街亭(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
完整地看一下这个记载,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是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出发前就确定了全军先锋的人选,这个人就是马谡,马谡督率先头部队首先伸入陇右地区,前面不少仗都是他指挥打的,魏军的先锋张郃来了,作为蜀军先锋马谡去堵截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陇右战役打响,张郃率军驰援,蜀军主力必须迎战,当时蜀军尚未完成陇右战役,只得先派一支先头部队去堵截,马谡这个“先锋”指的是这支先头部队的指挥官。
两种理解都有道理,但对照史书原文似乎前一种理解更通顺,也就是说马谡其实早就担任了蜀军的先锋,他去堵截张郃其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由关中来陇右,必走关陇大道。
汉初的西北疆界只到黄河,为打通西域商路,汉武帝派人翻越陇坂,了解沿途地理和敌情,选定了关陇大道的基本路线,为保证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其沿线设置郡县,每隔5里设一烽燧,10里设一墩,30里设一堡,50里设一寨,从而使关陇大道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关陇大道的基本走向是:由长安出发,经过今甘肃省陇县,再过固关镇,翻越陇坂,到达今甘肃省张家川县境内的分水驿,沿马鹿、闫家店、弓门寨、张川、龙山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今甘肃省天水市。
在这条路上有一处极佳的伏击地点,名叫街亭,具体位置在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南镇,秦陇大道由此经过,两边高山,中间是一条坦途,此地名为“街亭”,意思就是它处在大道的中间,正好堵住这条魏军的必经路线。
魏军长途奔袭,来的几乎全是骑兵,为了争取时间只能走关陇大道,也只能过街亭,抢先占领该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
诸葛亮具体给了马谡多少人马史书没有记载,有的说是10万人,这也是小说演义的,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的总兵力大约也不过10万人,不可能都交给马谡。而且,真有10万机动部队可用也就不必打阻击了,直接把张郃的5万人马放进来围歼就行。
当时蜀军的兵马应该分布在陇右的几个郡,诸葛亮能临时调集起来的人马并不多,推测起来应该在1万人左右,用1万人去阻击5万人,打得好的话也勉强够用。
诸葛亮命王平以副将的身份一同行动,王平现在的军职是裨将,诸葛亮把从南中夷人子弟中选调出来的无当飞军交给王平统领,参加街亭战役的应该就有这支人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许考虑到无当飞军善使弓弩,正好是骑兵的克星。
除了王平参与街亭阻击战的还有张休、李盛、黄袭等人,他们的军职应该与王平相当或稍低。在这些人里,还有一个姓陈的参军,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了,他有一个儿子特别爱读书,日后成为著名的史学家,这就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马谡带着这支人马火速赶往街亭,幸运的是他们先到了。
马谡立即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抢占有利位置,做好伏击准备,马谡的任务是占据街亭要塞,堵住敌人,不让他们通过,把他们拖在这里一段时间就算胜利。可是马谡看完街亭的地形,决定对诸葛亮的部署进行修改,具体说就是舍弃下面的要塞上山。
街亭在山谷中,两侧的山都很高大,其中一侧被称为南山的,顶部平缓,向下三面皆陡峭,马谡决定把人马拉到南山上,待敌人前来攻打,居高临下,把敌人打败。王平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将领,他一眼就看出了这项作战有致命的缺点,赶紧劝阻马谡,但马谡不听(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
马谡指挥蜀军上了南山,这时张郃率领的大军也到了。
张郃是一位名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打了一辈子仗,马谡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是袁绍手下的高级将领了。张郃看到蜀军不占大道上的要塞反而上了山,立即猜出了蜀军的意图,下令不急于攻山,而是断了山上取水的道路(绝其汲道)。
山上有上万名蜀军将士,还有马匹,随时需要大量水源,时间短了还能忍忍,时间一长就麻烦了。马谡这才吃惊地发现,原来水道是他的软肋,眼看不能久拖,马谡只好硬着头皮下令从山上向下面出击。
结果可想而知,蜀军大败,四散逃命(众尽星散),只有王平率领的一支人马,临阵不慌,他们不断敲击战鼓(鸣鼓自持),张郃以为有伏兵所以没敢猛追,蜀军守街亭的1万人马最后只剩下王平带回来的1000多人。
以上是史书关于这场战役过程的记载。
看了这个过程不免会产生许多疑问:马谡为何固执地认为上山更好?王平从哪些方面看出上山不利,他有没有告诉马谡?马谡虽然没有带兵的经验,但应该也是位出色的参谋,否则诸葛亮不会重用他,在显而易见的事实面前,他为何仍然固执己见?蜀军毕竟也有上万人,何以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呢?
这又是一个困惑,就像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守街亭一样,马谡为什么把仗打成了这个样也实在让人不解,马谡除非是曹魏派来的卧底,否则他的指挥怎么看都让人匪夷所思。
而这一切又都真实地发生了,要找出合理的解释,或许只能结合街亭的地理状况来推断了。如果现在去古街亭战场作一番实地考察,就会发现此处确实十分险要,两边的山很高,魏军舍中间的大道便无法通过,尤其是他们的骑兵,不走山谷中间便无路可走。秦陇大道行至此处,鬼斧神工地出现了一道地质断层,西边比东边高出10多米,成为一处断崖,街亭要塞就是以此为依托修成的。
也就是说关陇大道走到这里形成了高度落差,西高东低,蜀军占领街亭这个要塞,正好可以居高临下堵住魏军,要想过必须向上攻,类似于攻城,这是冷兵器时代所有将领都头疼的事,以1万人守住5万人的进攻是可能的。
但是当马谡来到街亭时他看到的或许是另一番景象,都知道街亭有处要塞,但这处要塞早已年久失修、残破不全,敌人来攻很多地方都可以轻松下手,原来固若金汤的街亭要塞现已不复存在了。
有这种可能吗?有。
这与街亭两边的区域环境有关,街亭所在的天水郡一直是曹魏的控制区,街亭要塞的作用实际是防范由东来的敌人,对西面之敌却没有任何作用,如果陇右一带有人造反,他们会想起街亭,用它来抵挡曹魏的大军,反之则毫无意义。因此,曹魏控制街亭后不会下力气整修这处工事,为防今后出现不测,刻意对其破坏都是有可能的。
对马谡和蜀军来说,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新情况。
现在修整工事时间来不及了,张郃的大军马上就到。在这种情况下,马谡想到了上山。在实战经验丰富的王平看来山上固然很好,但并不利于防守,因为山上没有水源,上万人马齐聚山顶,假如敌人不急于求战,来个困而不打,山上的人不就惨了。
假如王平提出了这样的看法马谡还会坚持吗?也许会,因为在马谡看来,张郃为什么不急于求战呢?如果他真的不战,在这里慢慢耗着,那不是更有利了?他的任务就是拖住魏军,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拖住他们一段时间,就算完成了任务。
所以在马谡看来,心急火燎地从东面赶来的魏军一定会发了疯似的攻山,到那时他们依托居高临下的地形,只要用弓箭、连弩去“招呼”敌人就行了。
马谡可能认为水源也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他是荆州人,后来长期生活在益州,因是南方,整天发愁的是如何防水防涝,在他的脑子里还没有因为缺水而带来麻烦的经历。况且他得知,南山上面没有水却有水源(水道),有这个还怕什么。
但如此一来水道就成了蜀军的软肋,这一点岂能逃过经验丰富的张郃的眼睛,张郃一下子抓住了蜀军的要害,导致蜀军全面溃败。
水道被破坏后蜀军仍不至于立即大败,一天不喝水有点儿难过,但不致这边没水那边就会死人,马谡还有反击的机会。但他是参谋人员,有智商也有情商,却缺乏胆商,关键时刻他方寸大乱,拿不出绝地反击的办法了。
而且马谡在军中缺乏足够威望,他是参谋出身,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短,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亲和力和默契度,水道被断后众人对他肯定充满了指责和埋怨,马谡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
以上多重因素叠加,注定了蜀军在街亭必败。
三十九、有没有“空城计”京剧有一套传统剧目叫“失空斩”,由《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3部戏组成,剧情相连,起因都是马谡丢失街亭。
根据剧情,马谡失街亭让蜀军措手不及,为避免全线溃败诸葛亮不得不上演了一出“空城计”,骗过了魏军统帅司马懿,之后蜀军安全撤回汉中,诸葛亮追查街亭失利的责任,马谡被斩。
以上情节与历史事实大体相合,失街亭、斩马谡都是有的,但其中一些细节并不符合史实,尤其“空城计”这一段。
街亭大败的消息肯定会让诸葛亮很震惊,他当时在哪里呢?
他在祁山附近的天水郡西县,前面说过,诸葛亮占领西县后把大本营就放在了这里。街亭在广魏郡,西县的东北方向,两处直线距离在200公里以上,中间山水阻隔、道路险峻,以魏军的行进速度,即使由街亭直奔这里也得好几天才能到。
而此时整个陇右地区蜀军兵力仍占上风,张郃的任务只是打前站,控制住局势,并不是寻找蜀军主力决战,所以放下陇右其他重镇直接进攻西县,这种可能性不大。
尽管如此,诸葛亮仍决定马上撤退。张郃的5万人马虽不足虑,但随后就会有大批魏军源源不断开来,拿下陇右继而攻占凉州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诸葛亮命令各部撤退,他自己离开西县时还随队带走了该县1000多户人家,把他们迁到汉中(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
所以这次撤退是从容的,并不需要上演“空城计”。
那么,至今妇孺皆知的“空城计”又是怎么来的呢?
晋朝有一部史书,讲晋初扶风王司马骏守关中,他手下有几位中下级官员在一起议论诸葛亮的功过,大家对诸葛亮多持讥评,认为他托身蜀汉不当,力量小却想办大事(力小谋大)。有个叫郭冲的人站出来为诸葛亮鸣不平,说了诸葛亮的5件事,把这几位官员说住了,司马骏听后十分感慨,称赞郭冲说得对。
这就是有名的“郭冲五事”,其中一件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
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有一次屯兵在外,魏延率主力东进,他只留有1万人马守城,这时魏军主将司马懿率20万大军来了,和魏延率领的主力错道而行,蜀军因此没有发现,等诸葛亮知道情况时敌人只有60里了(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
诸葛亮想派人通知魏延,但相去甚远,魏延即便回军也来不及了。城中将士皆失色,诸葛亮却镇定自若,他下令军中偃旗息鼓,不准随便走出营帐,又下令大开城门,并派人洒扫街道(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向持重,而今却摆出如此虚弱无力的样子来,怀疑诸葛亮有伏兵,于是率领人马向北上了山。第二天到了吃饭时,诸葛亮对左右的人拍手大笑道:“司马懿必然认定我装出胆怯,一定会有伏兵,所以遁山而走。”侦察兵报告确实如诸葛亮所说,司马懿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后悔不已。
这大概是诸葛亮用“空城计”骗司马懿这件事的出处,只是郭冲说的“空城计”并非发生在西县,而是阳平关。这样就有漏洞了,因为司马懿从来没有率兵到汉中腹地阳平关与诸葛亮交过战,而一次出动20万人马也不可能。
并且,司马骏是司马懿的儿子,郭冲作为司马骏的下属,胆敢在儿子面前非议他老子,可能性更小。
所以,晋朝这部史书所载的“郭冲五事”虽然细节逼真、过程齐全,但可靠性并不强。然而这成为小说家进一步发挥创作的素材,也就有了诸葛亮在西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10万大军的故事。
司马懿现在根本不在陇右,而在千里之外的荆州。
这次陇右保卫战曹魏虽然从中线战场抽调了一些人马支援西线,但作为中线战场的总指挥司马懿本人并没有来,带队的是张郃。
张郃没来西县,司马懿更不可能来,说诸葛亮在西县摆下“空城计”,那他对付谁呢?
再退一步分析,如果司马懿真的能率10万大军突然围住西县,诸葛亮能不能摆出“空城计”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作为一座县城,规制有着严格的限制,城池的周长不过十来里,与现在县城的概念完全不同。可以看一下北京西南郊的宛平城,这也是个县城,大体上是古代县城的标准版,该城有4座城门,城中的主要街道其实只有2条,也就是连接4座城门的街道,站在任意一处城墙上都可以把城内的情况一览无余。
古代县城里的常住人口一般也不多,在汉末三国时,即使中原地区超过1万户的都算是大县了,像西县这样的边地小县,人口很难超过5000户,这还是全县的总人口,不是住在县城里的人。诸葛亮撤退时带走了西县1000多户,这大概占了西县全部人口的绝大部分。
也就是说西县的城池很小,站在城外随便一个制高点上就可以看清城里的一切,不用10万人,只需1万人马就能把它围成铁桶,司马懿真的来到城外,诸葛亮并没有施展“空城计”的条件。
而且,这么小的县城里也藏不了多少人,即使司马懿胆小,怕杀进去遇到埋伏,那也肯定会先围起来再说。
事实上,西出祁山的这一路蜀军撤退得还算顺利。
再说另一路蜀军,他们在赵云、邓芝率领下由褒斜道发起佯攻,在箕谷与曹真率领的大军相遇,由于寡不敌众,被魏军打败。
褒斜道是秦岭山中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条栈道,两侧有一些溪谷,箕谷是其中之一,今即伐鱼河谷道,因形如簸箕故称“箕谷”。有人考证伐鱼河本名叫伐魏河,因蜀汉经此伐魏而得名,秦人“鱼”“魏”音近,相沿日久讹传为伐鱼河,该河又古称磻溪,相传姜太公垂钓即在此河,今河上建有钓鱼台水库。
箕谷的位置靠近褒斜道南口,附近有蜀军的重要军需仓库赤岸,如果从褒斜道出击曹魏,赤岸是最近的后勤补给基地,所以赵云开始让邓芝守住赤岸,自己由箕谷北上,深入到褒斜道深处。
这一段栈道有近百里,非常险峻,一端悬于崖壁之上,一端凌空,栈道之下全靠立柱支撑。登过华山的人应该有体会,站在这种凌空栈道之上,有恐高症的人一定吓得不敢动弹。
赵云本来只是佯攻,任务是吸引曹真大军的注意力,让他不得不在褒斜道的北口重兵驻防。没想到曹真主动出击,沿着褒斜道杀了进来,赵云兵力有限,不敢在秦岭山中与魏军过多纠缠,于是后退。
蜀军退、魏军追,在褒斜道里一直追到了箕谷。
再往前就是汉中盆地,如果曹真追出来汉中就保不住了。危急关头赵云下令把栈道烧了,魏军无法前进,只得退去。火烧栈道虽然保住了汉中,却使蜀汉蒙受了巨大损失,因为如果今后再想从褒斜道出击,必须先修好这条栈道。
所幸的是这一路蜀军损失并不大,诸葛亮后来问邓芝:“街亭失败后各部兵将都失散了,兵不知将,将不见兵,而箕谷退军时却能做到将不离兵、兵不离将,是什么缘故呢(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如实回答丞相:“赵将军亲自断后掩护撤退,所有军资装备一点儿都没有丢弃,兵和将也没有分离。”同样是兵败,马谡吓傻了眼而赵云却能镇定从容,这就是老将与新手的区别,这不仅靠胆识,更是身经百战所积攒出来的经验,还有长年累月和将士们之间形成的默契与相互信赖。
赵云军中有不少富余的绢帛(云有军资余绢),诸葛亮让赵云拿出来分赐给部下,赵云对丞相说:“仗没有打好,还要什么赏赐?所有的物资请全部存入赤岸的府库中,等到冬天发给大家过冬吧!”四十、马谡究竟该不该杀
第一次北伐就这样结束了,总的来说打了败仗。
诸葛亮回到汉中,还来不及休整就着手检讨此次战败的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毫无疑问,街亭惨败是此战被逆转的关键,马谡是战败的第一责任人。
可这时大家才发现,马谡找不到了。
蜀军从街亭败下来,1万多人只剩下了1000多,他们是在王平等将领率领下回来的,而马谡下落不明。
马谡干什么去了?他潜逃了。
街亭战败,马谡知道这个祸闯得太大了,他又悔又怕,没敢回去,逃跑了(谡逃亡)。他是怎么逃的、逃到了哪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