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7.9 5.2折 168 全新

库存22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永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6516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2792500

上书时间2024-06-2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永玉,1924年出生,湖南凤凰人,土家族。中国当代有名画家、作家。自学美术,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是少有的“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皆精通,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将文学视为自己倾心的“行当”,从事文学创作长达八十余年。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诸种体裁均有佳作,著有《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吴世茫论坛》《见笑集》等。他的作品始终拥有着湿润的诗意与可爱的生命力。

目录
目 录
目录

001 _  致皮耶罗老兄(代新版序) 黄永玉
005 _  意大利文版序 [意]彼得?奥莫德奥
009 _  原版序 黄   裳

沿着塞纳河

013 _  沿着塞纳河
018 _  是画家的摇篮还是蜜罐
022 _  追索印象派之源
025 _“老子是巴黎铁塔”
030 _  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
035 _  忆雕塑家郑可
040 _ “可以原谅,不能忘记!”
046 _  洛东达咖啡馆的客人
049 _  让人记挂的地方——洛东达咖啡馆
052 _  梵高的故乡
056 _  巴黎——桥的遐思
060 _  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

翡冷翠情怀

065 _  意大利的日子
070 _  每天的日子
074 _  也谈意大利人
084 _  菲埃索里山
089 _  高高的圣方济各修院
092 _  咸湿古和薄伽丘
097 _  纪念馆和薄伽丘
101 _  大师呀!大师
106 _  我的意大利朋友
111 _  没有娘的巨匠
115 _  杜鹃随我到天涯
120 _  教训的回顾
126 _  皮耶托、路易奇兄弟
132 _  了不起的父亲和儿子
138 _  但丁和圣三一桥
144 _  牧童呀!牧童
148 _  司都第奥巷仔
152 _  婀娜河上的美丽项链
157 _  迷信和艺术的瓜葛
161 _  大浪淘沙
165 _  爱情传说
169 _  罗马,最初的黄昏
173 _  什么叫公园
177 _  好笑和不好笑
182 _  圣契米里亚诺
187 _  米兰与霍大侠
192 _  离梦踯躅——悼念风眠先生
197 _  西耶纳幻想曲
201 _  永远的窗口

207 _  原版后记
210 _  后记

内容摘要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黄永玉上世纪90年代旅居欧洲写生作画时所写的艺术游记散文,出版三十余年来广受读者喜爱。全书分两辑:《沿着塞纳河》《翡冷翠情怀》。跟随黄先生的笔触,我们可以欣赏到别样的艺术景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菲埃索里山、达?芬奇纪念馆,以及爱伦堡回忆录中提及的洛东达咖啡馆,咖啡馆附近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圣母院不远处的大屠杀纪念馆,埋葬梵高兄弟的小镇和墓碑,但丁的家和但丁见到比雅特丽丝的圣三一桥,等等等等。作者敏锐细致,富于幽默感,将旅途中遇到的奇情趣事、与旅居地人们的有趣交往描写得活泼生动,引人入胜。从街道到城镇全景,从文化到市井民风,从建筑到风物风情,从名人到普通市民……俱在黄永玉的绘画与文字里散发着鲜活的气息,堪称一卷认识欧洲人情世相的心灵地图。
此为全新修订版。每篇文章均配有黄永玉先生所作的油画、水彩等,总计70幅。装帧设计典雅大方,开本为画册常用的大16开,内外封,锁线装订,书芯由蓝色布包裹,既可180度平摊阅读,又兼顾了美感与牢固度。全书选用特种纸四色印刷,最大限度还原画作细节。

主编推荐
一本画册一部散文一个作者黄永玉经典散文全新出版多幅珍贵画作首次收录大开本全视觉图文尽现一卷认识欧洲风土人情的心灵地图对艺术的致敬,对生命的温柔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蓬勃的美的生命力对艺术的懂得和尊重

精彩内容
沿着塞纳河如果是静静地生活,细细地体会,我可能会喜欢巴黎的。
眼前,我生活在巴黎。我每天提着一个在沙特尔买的简陋的小麻布袋,里头装着一支“小白云”毛笔,一个简易的墨盒(几次到欧洲来都用的是它)跟一卷窄而长的宣纸。再,就是一块厚纸板和两个小铁夹子;我在全巴黎的街头巷尾到处乱跑,随地画画。后来在塞纳河边的一家出名的历史悠久的美术用品店里买到一具理想的三脚凳,画画的时候不再一整天、一整天地木立着了。没想到坐着画画那么自在……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提到的那个巴黎和我那么遥远。他们的“评议”,只给我一种站在大深井边的神秘的惊讶。六十多年前,我毕竟太小,对自己身边的现实尚茫然不得而知;几万里之外的巴黎和我有什么相干?
徐志摩写过英国、意大利和巴黎,他的极限的功绩就是为一些有名的地方取了令人赞叹的好名字:“康桥”“香榭丽舍”“枫丹白露”“翡冷翠”……徐志摩笔下的巴黎,不如说是巴黎生活中的徐志摩。让五六十年前的读者眼睁睁地倾听一个在巴黎生活的大少爷宣述典雅的感受。
我倒是从雨果和左拉、巴比塞以及以后的爱伦堡、阿拉贡这些人的文字里认识到巴黎真实的人的生活,那种诗意的广阔、爱情和艰辛。
50年代初期,香港放映了一部美国歌舞片叫做《巴黎艳影》。为什么四十年后我还记得这个庸俗的名字呢?平心而论,它是一部活泼生动的片子,介绍几位住在阁楼的年轻艺术家(音乐家、舞蹈家、画家……)真实的生活方式。导演一流,舞蹈一流,摄影一流,演技一流。其中采用了后期印象派矮子画家图鲁兹?劳特累克画作中的人物和色彩,让那些在灯光下的红色、绿色的脸孔闪耀起来。
伟大的电影家、中国人民几十年的老朋友伊文思拍摄过的纪录片《雨》《塞纳河畔》,精心地给人们一层一层剔开巴黎和巴黎人的原汤原汁的那种心灵中最纯净的美。
我是个“耳顺”的老头子;其实一个人到了“耳顺”的年纪,眼应该也很顺了。
写生的时候,忽然一群罩着五颜六色花衣裙的大屁股和穿着大短裤的毛手毛脚的背影堵在我的面前。我这个人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可真没有见过罐头式的齐整、灿烂、无理的障目之物有这么令人一筹莫展的威力。
法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丹麦人、荷兰人有时也会偶然地挡住我的视线,但一经发觉,马上就会说声对不住而闪开。但这些美国人、德国人不会。为什么他们就不会?我至今弄不明白。
我习惯了,“眼顺”了,我放下画笔休息,喝水抽烟,站起来东看西看,舒展心胸。
巴黎人、意大利人历来不挡画家。更是见怪不怪。
爱伦堡在他的《人?岁月?生活》一书中提到巴黎人几十年前一段趣事:一个全裸的中年人斜躺在巴黎街头咖啡馆的椅子上喝咖啡、看街景。人来人往,不以为意。警察走过来了,他也不理。警察问他:“先生!你不冷吗?”他仍然不理,警察只好微笑着离开。
巴黎的大街齐整、名贵、讲究,只是看来看去差不多一个样,一个从近到远的透视景观又一个透视景观,缺乏委婉的回荡。招引来一群又一群鲁莽的游客,大多麇集在辉煌的宫殿、教堂或是铁塔周围,形成20世纪的盛景。
有文化教养,有品位的异国人大多是不着痕迹地夹在巴黎人的生活之中,他们懂得巴黎真正的浓郁。
我在罗浮宫亲眼看到夫妇俩指着伦勃朗画的一幅老头像赞叹地说:“啊!蒙娜丽莎!”而真正的那幅《蒙娜丽莎》却是既被双层的玻璃罩子罩住,又给围得水泄不通。
“蒙娜丽莎?啊!我知道,那是一首歌!”一个搞美术的香港人对朋友们说。我也在场。
蒙娜丽莎是一种时髦倾向,但不是艺术倾向。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