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道德经》感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2.53
3.3折
¥
6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如松
出版社华文
ISBN9787507553260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31132132
上书时间2024-06-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德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意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道篇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两篇,合计81章。本书对帛书版《道德经》的每一章给出了释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内容的感悟,阐述了其中所蕴涵的哲理,有助于提升读者的修为、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可以透视经济社会的走向以是按财富的高效积累,并在企业经营、知识掌握与知识创造、子女教育等过程中达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境界与格局。
主编推荐
"如松老师曾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权货币理论,提出了人权货币、黄金法则、信用红利等理论,同时也预测了数字黄金货币、数字货币的未来,以及即将发生的能源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巨变。本书中,如松老师将以对《道德经》深刻的个人感悟、对社会与人性的犀利洞察,努力为我们解析《道德经》中蕴藏的为人处事的高深哲学,以及人生应该明白的一些道理和逻辑!
◆读《如松〈道德经〉感悟》,洞察社会人生,抚平烦躁与功利,让疲惫身心归于平静!
◆听百姓的经济学者如松先生用精辟的观点、生动的故事讲解《道德经》,有根底、有感悟,触物有致!
◆精校帛书版《道德经》,全文解读+思想精解,探究老子的生活哲学,并自然地在生活中践行。
◆忍不住与人比较时、人生太过疲惫时、与人发生冲突时,你需要读一读《道德经》。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道德经》,轰动了世界!帛书版《老子》传抄年代在西汉初年刘邦登基以后,“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并有若干处明显改动。与传世本《道德经》相校雠以后,发现帛书版的更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听如松《道德经》感悟,读真正的原版《道德经》!
✦《道德经》是一部真正的奇书,整本书没有出现任何人名、地名或时间,因为老子谈论的是超越时空的重大问题、是关乎我们每个人人生意义的重大命题:道——万事万物的本源,德——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道德经》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有史以来海外发行量大的中国经典,1816年至今外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2016年总销量超越《圣经》并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靠前,德国平均每四家就有一本《道德经》。5000言的《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创造名言多的巨著之一。
✦众多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等均对《道德经》推崇备至,如:莱布尼兹,叔本华,康德,尼采,海德格尔,汤因比,李约瑟,汤川秀树,托尔斯泰,唐玄宗,宋太宗,朱元璋,司马迁,欧阳修,魏源……
◆感悟《道德经》的深刻内涵,为现代人指明做人做事之道。总有些书需要你静下心来慢读细品!
◆修身处事、养生修心、企业经营、知识掌握与知识创造、子女教育等适读。"
精彩内容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
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
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参考释义有上德之人无名无为,是没有名号的,这种德达到了无上的地步,他不以德来教化万民,而是遵循自然,其德是看不见的,所以说是不德;但其德又与天地相合,故此是有德。有下德之人,是有名号的,其德是看得见的,实际是没有德。上德之人谨守清静无为,不求有所
作为;上仁之人功成事就后,不执着于名号;有上义之人功成事就后,就是为了名号;上礼讲究的只是威仪,做事之时无人响应,只能举起自己的手臂
来吸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
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端。认为自己是先知之人,得到的不过是道的皮毛,是愚昧的。大丈夫要立身敦厚、淳朴,而不居于浅薄,存心于朴实,不求虚华。所以,人们要舍弃浅薄虚华而立身于朴实敦厚。 说东谈西老子在《德篇》的第一章就给了我们当头棒喝!读了这一章是不是觉得有些惊奇?老子是得道之人,谨守清静无为,但本章中老子却使用了“大丈夫”这个非常有激情的词汇。这说明真正的大丈夫不应该仅仅是恪守“仁
、义、礼”之人,而是谨守天地大道、遵循自然,能使天下达到大治之人,这就站在了最高的境界,谁还敢说老子的思想有避世、颓废的倾向?这自然与老子所处的时代有关。
老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这个年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弭兵会盟。弭兵会盟发生了两次,分别在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
向戎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公元前589年,楚国约集齐国、秦国等八国诸侯会盟于蜀(今山东泰安附近);公元前586年,晋国也约集齐、鲁等八国诸侯盟于虫牢(今河南封丘北),晋楚两国率领两大军事集团处于对抗的局面。晋国为了打击楚国,派巫臣去吴国扶助吴人,吴国日益强盛,连番伐楚。楚国在吴国的牵制下,力量大为削弱。同时,晋国由于卿大夫势力强大,频发内乱,无暇争霸,而秦国和白狄也合并攻击晋国。在南有楚国,西有秦国、白狄的形势下,晋国受到夹击,处境也不好。所以,晋国和楚国都有意谋和,后经宋国大夫华元奔走斡旋,终于促成楚晋两国召开首次弭兵之会,盟约是:晋楚两国不再交兵。但三年后的公元前576年,楚国即首先背弃了盟约,战火再起。到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戎代表中原各中小国家的国君向晋楚两国表达了休战的愿望,约晋楚两国在宋国结盟,这就是第二次弭兵会盟。此次大会一共约请了14国,规定由晋楚两国平分霸权,除齐国、
秦国之外,其他各国须向晋楚两国同样纳贡,此后数十年,中原战事减少。
之后就是吴越争霸的时间。公元前506年,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这标志着
吴国正式崛起。公元前475年,越国军队攻破吴国的都城姑苏,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晋楚争雄、吴越争霸的时候,周王室也没闲着
。
老子出生时,周王室是周灵王(前571一前545在位)姬泄心执政,这一
时期,周朝国势日益衰败,天子威信日益低落。周灵王之后,是其子周景王姬贵(前545一前520在位)执政,他老人家在位时,发生了成语“数典忘祖”的故事。周景王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周景王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问,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啊?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复。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周王室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国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就是“数典忘祖”的由来。说明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需要不断地向各诸侯国“化缘”。 P3-5
媒体评论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 尼采
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
──林语堂
老子的著作,尤其是《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 黑格尔
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
——阿诺德·汤因比
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汤川秀树
1943年,我在美国认识爱因斯坦。他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
——陈省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