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经济学(有趣又有用的经济学常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51
3.5折
¥
5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英)泰吉万·帕丁格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93921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435058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经济学谬误
1.卢德谬误 / 002
2.劳动总量谬误 / 008
3.破窗谬论 / 013
4.沉没成本谬误 / 017
5.零和博弈 / 022
6.合成谬误 / 025
7.中间商 / 029
8.这次不一样(泡沫为什么会再次出现) / 036
第二章 政治上的两难境地
9.减税 / 044
10.政府债务 / 050
11.移民 / 057
12.总统的责任 / 064
13.涓滴效应 / 070
14.通货膨胀 / 076
15.汇率 / 082
16.财政救助 / 086
17.经济衰退 / 092
18.健康还是经济——存在折中方案吗? / 097
第三章 需要真正了解的经济名词
19.劳动分工 / 104
20.原材料 / 109
21.经济预测 / 114
22.农业 / 120
23.理性消费者 / 126
24.通货紧缩 / 131
25.货币政策 / 137
26.亚当·斯密 / 142
27.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146
28.欧元 / 152
第四章 致富手段的误区
29.战争 / 160
30.贸易战 / 166
31.扶持农业还是重工业 / 168
32.金钱=?幸福 / 173
33.自由贸易 / 178
第五章 生态炸弹
34.自然 / 184
35.共享资源 / 189
36.航空旅行 / 193
37.脂肪税是合理的 / 199
38.保护环境将创造工作岗位,而不是摧毁岗位 / 204
39.回收利用是好事 / 209
40.经济增长是在破坏环境吗? / 214
第六章 商业“神话”
41.票贩子的存在不是好事 / 220
42.钻石的价值大于淡水 / 225
43.工人只受金钱驱使 / 229
44.航空公司不断改变机票价格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 235
45.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应该更加平衡 / 239
注释 / 245
参考文献 / 247
后记 / 255\"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讲解了和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和现象,并对和经济学相关的经典问题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本书联系实际,对具体的经济学名词、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内容有助于经济学专业的学士和想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进一步认识经济学、理解经济学概念和现象,本书内容具有知识普及作用,能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容易地理解相对晦涩的经济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并培养对经济学的兴趣,更加关心经济、社会的发展。
主编推荐
和人聊天时,你是否会因为听不懂“共享资源”“物价变化”“贸易战”等和经济学相关的热词而一头雾水?一项经济新政发布后,当其他小伙伴都开始行动起来时,你是否还在因看不懂经济政策而抓不住“赚钱热点”?你可能早就发现了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否常常因为专业书太枯燥而“放弃学习”?别怕!牛津大学教授泰吉万·帕丁格懂你的心思,精心设计了一本不一样的经济学书,这里没有学术报刊中的枯燥知识点,只有重点知识的通俗解读和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以及帕丁格教授“特立独行”的经济学思考。重点经济学名称、常见经济学谬误、经济政策与我们的关系、致富的误区、经济与生态……这些精选的内容与我们紧密相关,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经济学知识储备,更能帮我们了解经济学对社会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本书中,帕丁格教授给我们留了许多思考题:工人数量的增加为什么反而会促进本地工人的就业?赚的钱越多,生活真的就会越幸福吗?经济增长真的会导致环境破坏吗?钻石和水究竟哪个更贵?……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得到,它们不仅能帮你在下次大家聊起经济学话题时“露一手”,更能让你换个角度看经济学,发现“原来经济学如此简单,又和我的工作与生活如此紧密相关”。
精彩内容
1.卢德谬误19世纪初,自动纺织机的兴起让一批熟练的英国纺织工人大惊失色。对于从事小规模家庭手工业的个体工匠来说,新奇的机器和大型工厂威胁到了他们的生计;他们认为这些机器导致了他们的经济困难。由于就业前景惨淡,他们决定反击并开
始动手砸毁机器。技术工人的反抗遭到无情镇压,并且卢德分子(Luddite)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大规模制造和自动化生产流程势不可挡的扩散。虽然这一自动化发展在现代社会继续进行,但人们对新技术导致失业的恐惧却依旧如同200年前那般强烈。
在经济学中,卢德谬误(LudditeFallacy)现指这样一种错误观念:新技术会夺走工作岗位并造成失业。
从本质上说,新技术可能会对传统岗位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总体就业水平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以19世纪的英格兰为例,就会发现新工厂
和自动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服装业的生产效率。由于过去仅靠双手缝制服装的工匠无法与机器竞争,因此,服装业对他们的劳动力需求也
随之降低。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工匠认为机器正在夺走他们的生计,并因此导致他们的贫困。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正确的:机器对这些失去主要就业机会的熟练工匠来说确实是个坏消息。
然而,在经济学中,始终重要的一点是着眼大局并注意到不那么明显的“第二轮通胀效应”。
首先,新机器和新工厂
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之前从事农业的体力劳动者被吸引到这些工厂里工作。尽管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工厂里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相比之前的农业体力工作,制造业工作的薪水更高。这意味着工厂里的工人拥有比他们在农场工作时更强的购买力。其次,更高效的服装生
产工序意味着服装价格开始下降。购买量身定制的服装曾经是富人的专利,但更廉价的布料和服装意味着更多的人买得起定制服装。随着
服装价格变得更加便宜,人们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更多种类的商品,因此其他企业可能迎来需求的增长。此外,19世纪还带来了诸如铁路、观赏性运动和休闲度假等新产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技术影响的例子。随着新技术的问世,企业变得愿意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从而在工程和设计领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一
过程中确实存在重大的(旧岗位)破坏,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创造了薪资更高的工作岗位,以取代消失的旧岗位。熟练工匠的工作岗位消失了,但更高效的生产过程可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服装零售、休闲、机器制造)。对于那些没有收入的熟练工匠们来说,这可能算不上什么安慰,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普通工人的境况比150年前更好了。
新技术并不会加剧失业,它只是将就业从一个领域
转移到另一个领域。20世纪伊始,法国有大约30万名煤矿工人;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5万;而到了2011年,法国境内煤矿工人的数量为零。你可以说技术导致了煤矿业工作岗位的消失,但这是一件坏事吗?现如今,来自前煤矿业村庄的年轻人拥有截然不同的就业机会。
话虽如此,但就业岗位再分配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坐在办公桌前说“从长远来看,新的工作岗位将被创造出来”固然不错,但那些被颠覆性技术淘汰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这些所谓的好处。问题在于,失业的煤矿工人可能缺乏重新就业所需的技能、资质和地域流动性。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总体上有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一些工人可能好几年找不到工作。例如对密歇根州的失业者来说,纽约和洛杉矶出现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岗位算不上什么令人宽慰的事。
失业也不是唯一的问题。失去从事一项带来自豪感
和满足感的职业的能力也是问题之一。在理论上,熟练的手工制衣匠可以在大工厂
获得一份重复性的工作,但他们将失去工作满足感。在美国,自动化生产过程正在导致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而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往
往是兼职、临时和零工。比如和工友一起从事一份理想的制造业工作,这创造了一
种自豪感;而做一名兼职比萨外送司机可能感觉像是后退了一步。仅仅因为从长期
来看将会得到新岗位并不意味着没有同样显著的长期成本。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