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图画书论
  • 我的图画书论
  • 我的图画书论
  • 我的图画书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图画书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52 4.1折 48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松居直|编者:王林|译者:郭雯霞//徐小洁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

ISBN9787559001412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453302

上书时间2024-06-1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图画书理论的原创先声,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从自己真实朴实的生活经历和颇具传奇色彩的编辑生涯中对图画书本质的高远洞见和革新认知。松居直通过对图画书、儿童和成人三者的实证研究和对三者之间微妙关系的灵动捕捉,高效地诠释出以儿童为本位的亲子阅读理论的实质,揭示出图画书在实现儿童成长过程中体现出的真正价值所在,指引亲子关系跳出传统模式的窠臼,实现新时期质的飞跃。松居直先生通过对经典原创图画书中的宏观要素,如人文意象、图画意境等,以及微观要素,如语言、韵律、尺寸、色彩调配等的美学剖析,挖掘原创作者的纯粹动机,为新时期优秀图画书的原创以及图画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活水源头。

作者简介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同年进福音馆书店任编辑。1968年升任社长,1985年辞去社长职务就任会长至今。日本出版学会会员、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理事、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评议员、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历任1969年、1979年、1995年世界图画书原画展(BIB)国际评委、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共同出版计划会议日本代表、专业委员、中央编辑委员、东洋英和女学院短期大学讲师、日本白和女子大学讲师等职。1963年因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大奖”,1965年因图画书《桃太郎》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93年获“美孚儿童文化奖”,1996年受日本儿童文艺家协会表彰,获“儿童文化功劳者”称号。著有《什么叫图画书》、《看图画书的眼睛》、《图画书时代》、《到图画书的森林中去散步》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
  当孩子们开始讨厌书的时候
  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
  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
  当孩子独自看图画书时
  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
  图画书否定论
  自制图画书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
  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
第二章  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
  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
  儿童本位的图画书,
  故事与插图(1)
  故事与插图(2)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1)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2)
  图画书作品研究·试论《睡美人》
  图画书的给予方式
第三章  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
  最初的语言体验
  图画书和语言
  意象和语言
  传说故事的劝善惩恶
  两种幻想世界
  听与读
  对书和语言的反思
第四章  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
  英国——传统与创造
  德国——独特的民族性
  印度——永恒的叙事诗世界
  法国——值得学习的图画书制作
  捷克斯洛伐克——自然与生活
  美国——新古典主义
  丹麦——北欧海盗的活力
  意大利——异想天开的“构造”
  荷兰——像郁金香一样
第五章  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在森林里》——一个见所未见的世界
  《小蓝和小黄》——我是谁?
  《小房子》——画面中的美国气息
  《月光男孩》——非同寻常
  《活了100万次的猫》——超越生与死
  《驴小弟变石头》——信任、希望、爱
第六章  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我的图画书编辑经验
  日本的图画书出版
  与孩子们牵手的世界
  两条起跑线
  日本图画书的历程

  松居直先生和我——从1992年那个阳光的日子开始

内容摘要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图画书理论的原创先声,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从自己真实朴实的生活经历和颇具传奇色彩的编辑生涯中对图画书本质的高远洞见和革新认知。本书处处彰显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从他自身真实的编辑生活中体悟出的最具前瞻性的图画书创新精神。松居直通过探究经典原创图画书背后的活水源头,洞察儿童的心灵宇宙,挖掘儿童潜在的创造性想象力,为新时代儿童的全面建康成长及和谐亲子关系的黄金架构指明了方向,堪称图画书原创理论的先声宝典。

精彩内容
●牵住孩子的手,一起阅读图画书(日)松居直著在日本天主教幼儿园联盟发行的小册子《希望之子》16期上,刊载了荣光学园古斯塔夫?沃斯校长一篇题为《父母之味》的文章。文中以他从一位年轻的德国母亲那里听到的故事为例,讲述了一段很有趣的插曲。
“5岁的玛丽,每天晚饭后,会很热心地帮助我收拾桌子,清洗碗碟。因为玛丽想早点听妈妈给她讲故事。但对妈妈来说,每晚都要讲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也并非易事。幸亏电视播放的“童话王国”是个有趣的系列节目。妈妈觉得这下自己可以安心了,不用再准备讲故事了,并有一种解脱感。但是,妈妈的喘息只是暂时的。三四天以后,玛丽把电视机关了,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吧。”“比起妈妈讲故事,电视里叔叔讲故事更有趣,还有漂亮的图画。”“可是,妈妈,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着我。”这段对话最能说明我一直想要表达的内容。我本想重申这一点,但这个5岁玛丽的话已相当有说服力。我不必再赘述了。
还有一件事。以前一位小学老师从很远的地方来见我。闲聊中,他讲起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经历。
“我有一个上幼儿园的5岁男孩。每晚睡前,我都会牵着孩子的手,给他读图画书。”我被这种无意间流露出的话语深深地感动。我觉得这个男孩很幸福。父亲每晚给孩子读图画书,这本来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并且还是牵着孩子的手,给他读图画书。这样的父亲对孩子来说,真的就是一种温暖的、有力量的存在。我想,这个孩子一生都不会忘记给自己读图画书的父亲,不会忘记父亲读图画书时那双温暖的大手。
因此,我相信图画书就是在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中被激活的。而真正激活图画书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那种温暖的关系,以及彼此信赖的幼儿园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那种彼此依赖的关系。
的确,“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着我”,而人与人之间是能彼此接触,用语言交流的。保育年龄越来越低,从0岁就开始过集体生活了。集体生活开始得越早,在儿童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我们就越应该重视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
孩子需要亲自抚养,离不开父母的亲力亲为。虽说如此,但仍有很多人奉行“委托主义”——委托给保育院、幼儿园、学校、私塾、电视、社会、国家。然而,就是在这些委托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被彻底肢解,几近无亲情可言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