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末的漱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纪末的漱石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24 4.5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尹相仁|译者:刘立善

出版社新星

ISBN9787513323697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1526868

上书时间2024-06-1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韩国著名文评家、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尹相仁——留学八载学术结晶1994年度“三得利学艺奖”获奖学术专著,被收入岩波书店精选人文丛书现代名著系列阐释韩国学者眼中的日本文学、世纪末视角下的夏目漱石夏目漱石是文坛“双刀客”,一手大刀阔斧开展辛辣的文明批判,一手小刃细琢书写浪漫的梦幻故事。兼具庄严与唯美是夏目漱石的双面性。
《世纪末的漱石》从“唯美”的源泉——“世纪末”思潮出发,回到明治末期的历史现场,重新解读夏目漱石,展现国民大作家的别一种形象。

作者简介
尹相仁,1955年生于韩国,现任韩国汉阳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科教授,担任“近现代日本文学”与“比较文学”课程。
毕业于西江大学韩国文学科,1985年至1991年,留学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获学术博士学位。尔后任伦敦大学客座研究员,自1992年开始,执教于韩国汉阳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科,并历任日本东海大学特任讲师,国际日本文化中心外国人研究员,现任汉阳大学世界地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并任首尔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杂志《日本批评》主编。

目录
绪论  关于“世纪末”
  第一节  “世纪末”——烂熟与变革
  第二节  “世纪末”的起源
  第三节  颓废倾向
  第四节  进步与衰颓之间
  第五节  作为“世界观”的颓废倾向
  第六节  复活的逻辑
  第七节  唯美的构想
第一章  近代日本文学与“世纪末”
  第一节  “世纪末”的生涯
  第二节  颓废倾向与日本的“近代”
  第三节  “世纪末”的繁荣与自然主义的全盛
  第四节  “世纪末”与浑融的美学
第二章  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世纪末”
  第一节  “世纪末”与夏目漱石
  第二节  时代认识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颓废倾向”
  第四节  “世纪末”的背景
第三章  “世纪末”艺术与美的体验
  第一节  英国留学与美的体验
  第二节  邂逅“新艺术”,对“日本艺术情趣”大开眼界
  第三节  “书籍艺术”——世纪末的装帧艺术
  第四节  观赏都市的眼睛——印象主义
  第五节  弗兰克?布朗温的绘画情趣
第四章  拉斐尔前派的想象力——女主人公的图像学
  第一节  画中的女人
  第二节  乱发的“新艺术美人”
  第三节  拉斐尔前派的想象力
  第四节  另一个“莪菲利亚幻想”
第五章  世纪末的感受性——水底幻想
  第一节  世纪末特色的“围绕水的想象力”
  第二节  水与女人
  第三节  蒙娜?丽莎——“宿命的女人”之原型
  第四节  女性形象的两极
  第五节  厄洛斯的领域
  第六节  水的灵魂
第六章  浪漫灵魂的去向——从《薤露行》到《漾虚集》
  第一节  镜子之谜
  第二节  “镜子”的变容
  第三节  作为寓意的《夏洛特小姐》
  第四节  艺术想象力与“高塔神话”
  第五节  天鹅的去向
  第六节  高塔中的作家
第七章  绘画与想象力——以《梦十夜》为中心
  第一节  关于猪的绘画
  第二节  隐蔽的主题——“喀尔刻”
  第三节  欲望的修辞学
  第四节  “怪异”的梦想
补论  住宅的风景——论《门》里的空间象征描写法
  第一节  安乐窝——住宅的原生态风景
  第二节  家具的秘密
  第三节  煤油灯的含义
  第四节  莫里斯?梅特林克与象征剧
  第五节  存在之中的“风声”
  第六节  “静剧”的世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寄语“岩波人文图书”精选系列

内容摘要
 现代文学的开启者,中国有鲁迅,日本有夏目漱石。鲁迅横眉冷对之外有“颓废”,漱石严辞批评之外有“唯美”。一直以来,漱石研究始终围绕着“国民大作家”“高蹈”“余裕”进行,对他“黑暗”“虚无”与“梦幻”的一面却鲜有涉及。尹相仁的《世纪末的漱石》挑战“夏目漱石神话”,探究漱石的阴暗面、梦幻面,发掘被忽略了的夏目文学新领域——世纪末与夏目漱石。
本书结合夏目漱石日记,详细爬梳他留学伦敦期
间的读书笔记、参观的美术馆、观看的剧目,详实地论证了作家接受的“世纪末”洗礼带来的创作影响。

精彩内容
 约翰·里德认为,自然主义表达人生的丑陋,颓废倾向与如此特色的自然主义相近,颓废倾向与象征
主义之间便存在分歧。将平野威马雄与约翰·里德二人的见解结合起来思考,可以看出,颓废倾向与自然主义在相互结合点上,均存在野蛮与丑恶的细部。实际上,在诸如马克斯·诺尔道那样的批评家看来,约利斯·卡尔·于斯曼在《逆流》中表达“感伤的‘颓废’”,他的创作特点在俗恶与卑猥方面,与“野蛮的‘自然主义者’”别无二致。
毋庸讳言,如此状态,并不仅仅局限于约利斯·卡尔·于斯曼一人。我们必须想到,世纪末时期的“颓废倾向”这一概念在当时包括的领域之宽泛,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譬如,亚瑟·西蒙斯将颓废倾向分为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哈维洛克·霭理士在论述约利斯·卡尔·于斯曼的文章中,将颓废倾向认定为“古典”的相对概念(参见本书“绪论”中泰奥菲尔·戈蒂耶评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观点注释)。笔者于本书“绪论”中述及,“世纪末”是当时的文化精英们共有的“世界观”。若据此事实进行思考,我们会觉得让·皮耶鲁的见解相当具有理论说服力。他说:颓废倾向与自然主义之间存在的亲近性,源自二者都对人生持悲观态度。确实,二者或恐会在到达终点后出现分离,但至少可以这样说,二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
这样看来,明治时代末期的自然主义与颓废倾向的结合,并非发生在“边境”地段的“特殊”事象,它作为“世纪末”普遍现象的构图,已经一目了然。
极其嗜好将19世纪后期诞生的形形色色思潮相互剥离开来的思维倾向,今天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但笔者要强调的是,明治时代末期的中心文学家群的视线,并非紧紧地盯着相异艺术思潮之间的高墙,而在高墙两侧的底部趋向于对接。颇为巧妙的是,“自然主义”作家田山花袋,曾说过如下一段话:象征派并非相对于自然派的一种反动的艺术运动。从自然派恶战苦斗的怒涛之中,诞生了俨如珍珠一
般的象征派。
田山花袋发表了《棉被》的翌月,又在文艺杂志《文章世界》(1907年10月号)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为《作者的主观》(后收入文集《墨水瓶》时,题目改为《象征派》)。田山花袋于此文中提及约利斯·卡尔·于斯曼和莫里斯·巴雷斯,他这样论述道:自然派作家一直进行了几十年的苦闷恶战,终于在此处发现了象征派的真正意义。窃以为,此乃意味深长的事②。
显而易见,田山花袋的这个见地极具启发性。仔细想来,在田山花袋、岛村抱月、岩野泡鸣、蒲原有明等人看来,自然主义、颓废倾向与象征主义三者是相互重叠的关系,他们似乎进而将其认定为同源流出的不同进化发展阶段。进入明治40年代以后,岛村抱月主要倡导“新浪漫主义”。田山花袋发表《棉被》(1907年)之后,逐渐为象征性的宗教倾向(具体说来,即指约利斯·卡尔·于斯曼的后期作品世界)所吸引。不难想象,如此现象的背景里,遍布着田山花袋对欧洲“世纪末”推移的认识(以《蒲原有明集》为分水岭,蒲原有明逐渐皈依佛教世界,其神秘的宗教诗风日趋浓郁。蒲原有明文学观的嬗变现象,与田山花袋相同)。
P55-P5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