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噶举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噶举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49 4.3折 36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拉科·益西多杰

出版社青海人民

ISBN9787225056500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701170

上书时间2024-06-1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藏传佛教高僧不仅在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弘扬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还对藏、土、蒙古等民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传播也起了桥梁作用。在历代高僧他们的著述中除了佛学思想,还蕴藏着大量的语言、文学、诗歌、艺术(音乐、戏剧、雕塑、建筑)、哲学、历史、天文历算、医药、农牧业生产等知识。为便于人们初步了解这些高僧的历史概貌,作者历经多年收集藏汉文资料编译了《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噶举派》。

目录
那若巴·晋美札巴
  ——玛尔巴·曲吉洛哲之师
克珠·琼波南觉
  ——香巴噶举派创始人
玛尔巴·曲吉洛哲
  ——达波噶举派师祖
至尊·米拉日巴
  ——噶举派著名苦行僧
达波拉杰-索南仁清
  ——米拉日巴大弟子
热琼巴·多杰札巴
  ——米拉日巴嫡传弟子
帕摩竹巴·多杰嘉波
  ——帕竹噶举派创始人
智钦·唐东杰布
  ——古代建桥大成就师
藏宁赫汝嘎·桑结坚赞
  ——著名文学巨匠
采巴·祥·尊哲札巴
  ——采巴噶举派创始人
采巴·耿噶多杰
  ——著名藏族历史学家
巴戎巴·达玛旺秀
  ——巴戎噶举派创始人
噶玛巴·德松钦巴
  ——噶玛噶举派创始人
噶玛·拔希·却吉喇嘛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二世活佛
噶玛巴·让琼多杰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
噶玛巴·若白多杰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
噶玛巴·德银协巴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
道丹·札巴僧格
  ——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一世活佛
噶玛·喀觉旺波
  ——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二世活佛
噶玛-却华益西
  ——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三世活佛
却扎益西巴桑
  ——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四世活佛
却吉旺秀
  ——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六世活佛
华峨·祖拉昌瓦
  ——噶玛噶举派高僧
司徒·却吉郡乃
  ——噶玛噶举派大学者
枳贡巴·仁钦贝
  ——枳贡噶举派创始人

内容摘要
 本书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最后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最后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唯一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佛教有别于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最为独特的方面之一。由此,噶举派在是藏传佛教在西藏历史上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以致现在仍在藏传佛教中占一席之地。本书即是对噶举派众多高僧大德中等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噶举派的在整个藏区政、教两方面上的重要贡献。

精彩内容
 藏传佛教噶举派,旧译迦举派,公元11、12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教派。该派传承从总体看有远传和近传之分,其中远传的语旨又分为四大语旨:第一语旨,由金刚持传与因陀罗菩提王、龙所变化的瑜伽母、地神毗苏迦瓦、大成就者萨罗诃和圣龙树尊师。是从龙树尊师听受了父续《密集》及其圆满次第五次第的当面指点、《金刚四座》续及其口诀、“六法”中的幻身和迁识与入舍等而领受的彼等的语旨。第二语旨,金刚持传与智慧空行母、古古日巴、咱热耶巴等的语旨。是从咱热耶巴听受了母续《玛哈摩耶》与“六法”中诸梦境法类而领受的语旨。第三语旨,是由金刚持传与金刚手、卓毗赫鲁迦、毗哈那班杂和罗瓦巴,又从罗瓦巴听受了《胜乐》等母续全部和“六法”中的光明为主的圆满次第的诸法类而领受的彼等语旨。第四语旨,由金刚持传与金刚手、无支分金刚、莲花金刚和善缘空行母。是从善缘空行母听受了《吉祥喜金刚本续》诸续和“六法”的教授全部,此外特别领受了“拙火”的语旨。如是佛金刚持的证悟与义理的传承便完全转移到了印度高僧德洛巴的心相续之中。他又从咱热耶巴学习了“拙火定”的语旨,从龙树学习了幻身与光明的语旨,从罗瓦巴学习了梦境的语旨,从乐成空行母学习了“中有”与“往生”的语旨,此外,又从因陀
罗菩提王听受了他身智的教授和从摩定喀听受了“夺舍法”的教授等语旨。这四种远传语旨皆源于印度诸大成就者,虽稍有不同之处,但主旨是相同的。所说的近传,主要
指印度高僧德洛巴和此后的那若巴二位大师。因德洛巴大师是直接从佛金刚持听受了密宗四续部的教授和金刚瑜伽母付予了耳传宝三法类藏,所以一切教授的精华皆集于德洛巴大师一身。那若巴是德洛巴的亲炙弟子,他经受了十
二种生死攸关的大苦行和考验后,将上师所有密法全部学到手,玛尔巴·却吉洛哲又是那若巴大师的亲传弟子,几次赴印克服各种困难,方才将那若巴大师所拥有的教法全部学到手,他又传给弟子米拉日巴,米拉又传给达波拉杰、热琼巴等,逐渐形成了噶举派。该派从远传和近传主要
修学密宗法类,修学方法必须通过口耳相承,从不间断。
噶举派的“噶”是指上师的言教或曰佛语,即语旨。“举”,意为传承,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传授的密咒教义。合译意为“佛语以口授传承”。噶举派特别注重密法修炼,尤其是强调传教以师徒相承,修行秘诀以口语传授,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因而被称为“噶举派”,亦即口头传承派。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最为庞杂的一个教派。最
初该派创始人及其传承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故人们以衣色俗称“白教”,其实以颜色称教派名是没有道理的。
以后噶举派一些派别的僧侣也穿绛红色袈裟。噶举派支系庞杂,开始在后藏香地(今南木林地方)出现了一个教派,其创始人为克珠·琼波南觉,因“香地”取派名为香巴噶举派,该师先后几次赴印访名师求学佛法,成为一佛学大师,返藏后在香地(南木林县)一带收徒建寺,据说先后建了以香相寺为主的108座寺院。收徒8万余众,传播噶举派教法。据说该师享寿150岁。后又出现了两个小支派,该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