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局观从何而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局观从何而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5.54 5.7折 79.9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罗宾·邓巴 (Robin Dunbar); [英]克莱夫·甘布尔(Clive Gamble); [英]约翰·格列特(John Gowlett)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113390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9元

货号1201887635

上书时间2024-06-1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推荐序  社会脑的演化
前  言  理解自我,突破思维的局限
引  言  社群生活让人类拥有大局观
PART 1  大局观的形成基础
01 社会化意味着什么 
人类群体的3倍法则
时间和共情对亲密关系的重要意义
建立更大、更紧密的社交圈就意味着选择压力
社交生活触发心理上的愉悦感
02 社群生活初始化 
我们所理解的社群行为
250 万年间的沧海桑田
如何构建社群和关系网络
更大的脑和更大社群的优势
PART 2  大局观的进化过程
03 脑力有限的祖先
地猿的初级社交
南方古猿的工作与生活
早期人属在工具上的突破性成就

04 人之为人的3项关键要素
手斧,手艺、专注与认知负荷的结合
火,烹饪、生火与社交活动构成的社会史
语言,闲谈、思考与猜想的硬性证据
05 头脑发达的祖先
科技增量,大脑扩容
从人族到人类的3 项共同特征
情绪联结,社群生活丰富多彩
墓葬文化,生者与逝者的合作
尼安德特人与智人的恩怨情仇
PART 3  大局观的进化优势
06 利用小社群的经验处理大社会的问题
危机与机遇并存
发掘个人魅力
成为超级连接者
掌握传播思想的工具 
结 语  拥有大局观,不受限于当下
致 谢

内容摘要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一个脑容量很小的生物,进化为拥有大局观思维的全球物种的?
我们为何能在超大规模的社群中,凭借每日吸纳的巨量信息管理自己的生活呢?
我们的脑容量是如何影响所能组建的社群规模和社交关系的?
我们如何利用小社群的经验处理大社会的问题?社交是如何改造我们的生活和大脑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颠覆你对人类大脑和社群的认知。
《大局观从何而来》是“邓巴数”提出者、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经典著作,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邓巴教授联合另外两位著名考古学教授,从人类大局观思维的形成基础、进化过程、进化优势3大板块,揭示我们所拥有的能够进行大局思维的社会性大脑是如何进化产生的,大脑又是如何影响社群规模的,以及如何将小规模群体迁移至无限连接的网络社会,利用小群体经验解决大社会问题。

精彩内容
社群生活让人类拥有大局观
人类的进化史是一个令人迷醉的故事,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倾倒在它的魅力之下。
人类的进化史是一个令人迷醉的故事,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倾倒在它的魅力之下。人类进化史的丰功伟绩埋葬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一只普通或者说平庸的非洲类人猿,开始在生活方式和身体形态上发生转变,借助于这种转变,它最终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真正领悟到这个故事的华美波折,才发现曾经令这只类人猿面临死亡威胁的不确定时刻。
大约在7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还是同一个物种:一种小型的、普通的非洲中新世古猿。在最近的5000年间,我们结束了这一部分的进化故事,人类成为唯一能够在地球上所有的陆地环境中定居的物种。从热带森林到北极冻原,从山地高原到边远海洋中的孤岛,你都可以找到人类的踪迹。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里,人类大脑的容量增大了两倍,我们的科技也从简单的石制工具演变成如今的数字奇观。我们直立行走、能说会道、创作大量的艺术作品,我们以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名义为这个世界创造出了巨量的复杂系统。我们彻彻底底与猿类划清了界限。
在这700万年的时光里,人类大多数时候都并不孤单。远古的祖先们常常都要和与他们具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分享共同的生存空间。这种古老的格局大约在10万年前开始转变,彼时,与我们一样的现代人离开了非洲,并开始穿越旧大陆。更为古老的人种,如欧洲和亚洲西部的尼安德特人则被现代人所取代,最终灭亡。这批现代人同样也跨越了旧大陆的界线,并开始首次进驻澳大利亚和美洲。到了1.1万年前,地球上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时,我们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唯一的人类。从进化的角度上讲,智人只能孤军奋战了。
很快,我们也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物种。一方面,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出现、文明的诞生和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植物的驯化为太平洋的遥远航行储备了食物,同时,对动物的驾驭能力使得人们得以穿越酷热与严寒交替的沙漠。而这些都发生在5000年前。难怪在航海时代,欧洲人发现,各大洲都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此外,探险家一次又一次勘探智人生活的历史环境。当时,作为一个单一的生物学种群,智人通过种群内的交配繁衍生息。
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仍旧背负着这700万年的历史。将我们自身与类人猿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获得一种科学的洞见,这种洞见对我们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至关重要。遗传学的革命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证据,我们开始借助于现代人和古代人的DNA比较,来追溯我们祖先的谱系。人类祖先的骨骼、颅骨和牙齿化石,也因其所内含的进化信息而受到法医学的关注。与此同时,考古学家为人类科技的发展和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如饮食习惯和确保食物稳定供应的行为习惯等)绘制出了图表。所有这些努力,使得我们对自身早期历史的了解更为翔实和丰富。
在20世纪60年代末,三位笔者开始了自己的科学事业,当时关于人类进化的研究状况与现今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时只有很少的化石,利用科技手段来测定化石年龄的方法也尚未成熟,主要使用的是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探勘遗址和获取资料都很困难,而且花费颇高,直到1970年,大型喷气式客机出现,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善。当时的计算机大到会占据整个地下室,并且必须要用穿孔卡片来编制程序。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触摸屏或者搜索引擎,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我们所拥有的最奢侈的设备就是一台影印机,而把图像印在光面纸上的造价同样高昂。
技术变革的速度以及有关人类早期起源新数据的建立速度,很容易就会让一个人眼花缭乱。与当下的成果相比,最初的努力总会显得细微而渺小。但渺小并不等同于微不足道。我们将在本书中向读者证明,所有精密科技的重大变革都在将我们引向人类由来已久的问题。这些问题关涉的就是我们的社会生活,而在研究自身起源的过程中,我们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远古社会生活的意义。
在本书中,笔者的一个主要论点是,人类的大脑,或者更确切地讲,人类的脑容量,与基本的社群规模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联系。人类作为单一的全球物种,为何能够生存在里约热内卢这样规模的超大城市之中,并凭借着每日所吸纳的巨量信息来管理我们的生活呢?这种联系就是我们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今日的全球公民从根本上说仍旧只是普通的社会人,其所贯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非常类似于5000~50000年前的个体生活。
这种社会生活的核心是,你的社交网络的规模存在着大约150人这个数量的限制。“150”被称为邓巴数(Dunbar''snumber)。罗宾·邓巴对此做了相关研究,并最终确立了这一数字。这一限度几乎是黑猩猩的3倍之多,它也引出了一个人类进化学的问题,这种交友数量的增长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再规避另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限额是150人,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生活在如此巨大的城市之中,并组建起诸如美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呢?
我们在本书中的目标是追溯人类的进化之旅──从一个微小的开端到如今的主宰地位。我们的主要向导是心理学家和考古学家,当然,这其中也会涉及许多其他学科。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人类进化的过程,并阐明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是否存在着某种局限,它限制了我们所能够组建的社会群体的规模吗?
?如果是如此,我们的认知能力又是如何演进以应对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的,我们的社会形态是如何从微小的猎人团体演变为如今的超级大都市的?
?鉴于我们祖先的脑容量要比我们小得多,当我们讨论遥远过去的社会生活时,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他们?
?是否真的有可能指明,原始人的大脑是在何时转变为人类的大脑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