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风华:盛开在旧时光里的奇女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6.84
3.5折
¥
4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山亭夜宴
出版社湖南人民
ISBN9787556121465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871658
上书时间2024-06-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听孟小冬、张爱玲、陆小曼、阮玲玉......细诉尘封的旧事;看她们遗世而独立,零落却璀璨,以绝代风华点染乱世江山◆豆瓣人气治愈作家年度力作,精美插图,全新升级◆内容详实,文笔细腻,从女性的角度回看百年时光,镜头扫过之处,皆是传奇◆一部鲜活的现代女性成长启示录,她们是艺人,是秘书,是作家,是记者,是画家.....她们谋生、谋爱,亦谋生之自由。读她们的故事,品她们的人生,展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未来
目录
第一章
孟小冬
一、 那一曲冬皇恋歌
二、 传奇哪堪情薄
三、 “广陵绝响” 艺术巅峰的灿然谢幕
四、 如霜女子, 那烟 花再现的知音
五、 毕生心血结桃李
第二章
陆小曼
一、 璀璨夺目的校园 “皇后”
二、 “美满姻缘” 中的强颜欢笑
三、 孽缘情债的尴尬饭局——轰动一时的 “三角恋”
四、 羡神仙眷侣不识人间烟火
五、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六、 恩与爱的抉择
第三章
赵一荻
一、 为爱私奔
二、 艰难岁月的红粉知己
三、 同居三十载, 终于等到名分
四、 七十二年的美丽与哀愁——梨花海棠相伴老
第四章
张爱玲
一、 黑暗的童年
二、 写作是她生存的工具
三、 低落尘埃
四、 为爱凋零的女子
五、 往事如烟, 情已逝
第五章
唐怡莹
一、 明媚登场的晚清公主, 险些成了溥仪妃
二、 少帅口中 “聪明透了, 也混蛋透了” 的女人
三、 谁能破译此中感情密码
四、 一生才智凝书画
第六章
潘玉良
一、 孤儿泪, 坎坷的童年
二、 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缘误
三、 上天给予每个人的天赋, 要自己去发现
四、 赴法求学, 与徐悲鸿成为同学
五、 蓝颜知己, 相伴晚年
第七章
陈香梅
一、 爱上飞虎队将军
二、 战争与爱情
三、 华裔女性的白宫之路
四、 社交女皇
第八章
周璇
一、 她唱出了一段玫瑰人生
二、 老上海风情的好莱坞
三、 我们还有长长的未来
四、 天涯与歌女
第九章
黄柳霜
一、 洗衣房里走出个华裔女星
二、 女人花
三、 世界的梦工厂
四、 艳星与非议, 被宋 美龄封杀
五、 好莱坞大道上有她的位置
第十章
阮玲玉
一、 爱上青梅竹马的少爷
二、 不仅仅只是块玉
三、 人性可畏
四、 永远的二十五年华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共分十章。作者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孟小冬、陆小曼、赵一荻、张爱玲等十位近代女子的传奇人生。她们是艺人,是秘书,是作家,是记者,是画家.....出身与才学不同,人生经历各异:或被命运抛弃、直面惨淡;或为爱孤注一掷;或于坎坷中铸辉煌;或面对非议、坚忍不屈......不难发现,那个时期的女子无论在才情、思想还是个人的生活上,都是有着自己鲜明的标签和色彩的。书稿即以这十位女性的命运沉浮、倾城绝恋为题材展开,再现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的无助与无奈;再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的忧伤与哀愁。
精彩内容
写作是她生存的工具“……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有这情形。‘这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除了这类不着边际的话以外,读者从没切实表示过意见。也许真是过于意外怔住了。 也许人总是胆怯的动物,在明确的舆论未成立以前,明哲的办法是含糊一下再说。但舆论还得大众去培植;而文艺的长成,急需社会的批评,而非谨虑的或冷淡的缄默。 是非好恶,不妨直说。 说错了看错了,自有人指正。——无所谓尊严问题。 ……”1944年5月的《万象》刊登了一篇署名“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的文章,作者正是翻译了《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翻译家傅雷,那年他35岁。 在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张式小说,依然能感觉到犀利的文辞,锋利如刀刃,严谨之处一丝不苟。
傅雷在文章中指出的诸多欠缺,不是一般的指出不足之处,而是直指文字背后的人的创作心态。 不同时期重读傅雷的文学评论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对于彼时正意气风发的张爱玲,这样的评论更像冒犯,让人愕然。 她后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反驳,绕来绕去地替自己的文章做个说明,几十年后,她写了篇比傅雷直白得多的文章来批评自己。时间很致命,比起当初,有一天会更反感曾经的幼稚。沉浸于张式文字的魅力中,需要出来一阵子,或者干脆分道扬镳,要是还有一天遇见,或许发觉当初只是一场迷惑,或许是真的错过太多。 正如张式文字给人的感觉,华丽、 荒凉,仿佛熟悉了一辈子,离开时无声无息。
“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倾城之恋》)她和姑姑住在单身女子公寓里,张茂渊是职业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不菲,妙语如珠又伶俐。旧照片上,爱玲的长相并不怎么像她父亲,亦不像她出了名的美丽母亲,反倒和姑姑站在一起时,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一家人。外形同样细瘦、高挑,戴着眼镜,齐耳短发,布旗袍,完全是女学生的模样。
一个从9岁就开始对编辑发起突袭的小女孩,她的第一笔稿费是5块钱,她用这笔钱买了一支口红,试图用来为自己的童年增加一点色彩,成年后仍念念不忘,她的眼睛里从来就没有缺过色彩。正如她文章中写道:我不喜欢壮烈。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旧式的折子戏里,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色调浓重、 强烈,既然是爱情,浓墨重彩地登场,是悲是喜,只此一回。
出名要趁早。 在她成名之前,她的人生、 一言一行,也似暗合了某种命中注定会发生的事,她大约并不意外她的成名,但不在乎后世对她的评价。
以胡兰成的文学修为,以及精明老辣,对于张爱玲,他很有自信能拿下情窦初开的她。 以他的阅人无数,张爱玲如果是葛丽泰·嘉宝式的女子,他犯不着浪费时间,而他也确实是个很难有“空窗期”的人,即便爱玲侥幸逃脱,他照样有不少备胎和新欢。从张式的文字可以看出,一个如此欢喜注重生活各种细枝末节之人,精神世界固然丰富,现实生活必然是单调的。
快乐的人都是健忘的,过得好的人不会沉湎过去。
极少文字看到炎樱对胡的评价,炎樱和爱玲是亲近的闺蜜,以炎的热情活泼,大约早在第一眼看到胡就已猜到他的为人,张茂渊对他的评价也极少。 张爱玲身边两个最亲近的人都默契地没有异议,也许反对也没什么用,谁能阻止陷入爱情的女子呢?
父母的缺席,多少让人诧异,了解她的姑姑,更清楚她的个性。
人有两件事无法隐瞒,幸福和贫穷。
20岁出头的年纪,任她聪明、 细致,生有一双看透世故的眼,面对她等待中的爱情,她也会一头扎进去,全然不顾。
因为战事中断学业,返回上海,她带着文稿登门拜访前辈文人,独立先从经济上开始。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日本占领香港,1942年她动身离开。 1943年4月发表《第一炉香》,使沦陷区的上海如平地惊雷,一片诧异,这也是傅雷在文章中提到的“太突兀,太奇迹了”。 若没有沦陷区的低气压时期,还会有她的奇迹吗? 历史没有如果,它就是这么发生了,成全了张爱玲的文字。
在《自己的文章》中,她兜来兜去地为自己辩解,底气显然不足。 傅雷的话切中要害,抛开她文章中的弊端,是让她对自身状态进行重塑。
傅雷写道:“……还有那漂亮的对话,似乎把作者首先迷住了;过度的注意局部,妨害了全体的完成。 只要作者不去生活在人物身上,不跟着人物走,就免不了肤浅之病。
小说家最大的秘密,在能跟着创造的人物同时演化。 生活经验是无穷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怎样才算丰富是没有标准的。 人寿有限,活动的环境有限;单凭外界的材料来求生活的丰富,决不够成为艺术家。 唯有在众生身上去体验人生,才会使作者和人物同时进步,而且渐渐超过自己。”沾着人就沾着脏,一向推崇葛丽泰·嘉宝的张爱玲,依着她遗世独立的信条,怎可能与人千丝万缕地牵扯,闹中取静是她的写作姿态。
柯灵的《遥寄张爱玲》重提了傅雷的评论文章,看过《小团圆》这段后,深感很是不对味:“荀桦在文化局做了官了,人也白胖起来,两个女人都离掉了,另娶了一个。 燕山跟他相当熟,约了几个朋友在家里请他吃饭,也有九莉,大概是想着她跟荀桦本来认识的,也许可以帮忙替她找个出路,但是他如果有这层用意也没告诉她。
在饭桌上荀桦不大开口,根本不跟她说话,饭后立刻站起来走开了,到客室里倚在钢琴上萧然意远。”这些的小动作,晚年的柯灵莫非选择性失忆? 向来细节决定一切的爱玲,并没忘记在《小团圆》里提上一笔。 看尽人世温凉,她怎可能妥协地装作从未发生。
民国的文人们,本身有才华,也是时代造就人,彼此之间的恩怨瓜葛说也说不完。
张爱玲文字里的不听话,是纯粹的忠于文字本身的意志,即不是文人相聚的互损、 互捧,也不是拿来献宝时的犬儒主义。
在《小团圆》初稿完成后,她将底稿给宋淇夫妇过目,当时就说免不得往她身上泼污水。 书中的人物当时大都健在,以她的独善其身,又无后人势力撑腰,势单力薄,难说一旦发表出来会被曲解到什么地步。
忠于文艺与自身要付出大代价,世人不会听话地只看到前人完美无缺的那一面。 她的缺憾,成就了她身后之名,她的文字与真实穿过时光被感知到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