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侨古今名贤事略选辑(精)/南洋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1.42
5.6折
¥
1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林金枝|总主编:庄国土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06864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0169658
上书时间2024-06-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林金枝编的《闽侨古今名贤事略选辑(精)》以人物传记与访谈记录的形式,真实而有生动地展现了三百多位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做出贡献的八闽历代华侨与华人的传奇事迹与动人风采。在此书中您可认识生于福建的越南陈朝太祖谢升卿、菲律宾名将刘亨赙、菲律宾佛教的开山祖师性愿法师,您也可以认识武艺高强的叶清池、抗日巾帼英雄李林,还有我们熟悉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等等,闽侨名贤的言语行动间无不凝聚着满腔爱国爱乡的激情与信念。其忠于事实的记载,又对于福建乡土史料的搜集以及福建华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闽侨历史贤人选录
一、古代名侨(宋至鸦片战争)
1.宋代长乐邑人谢升卿,侨居安南成了陈朝太祖
2.郑所南与八茶罐
3.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刘孟福
4.菲律宾和乐岛的木头公墓
5.蕃薯传闽种植的陈振龙
6.闽南华侨郑芳扬等人在马六甲
7.首任吧城甲必丹苏鸣岗
8.甲必丹——颜二夫妇
9.甲必丹——许芳良
10.甲必丹——黄井公
11.隐元——传播黄蘖文化的使者
12.龚廷彩与中菲友好
13.清代华侨有国归不得——吧城侨商陈魏、杨营、陈倚老挈眷返漳受害的事例
14.郑怀德与《嘉定通志》
15.蒋可树建功于泰国
16.许泗漳在泰国
17.《海岛逸志》一书中的陈历传略
二、近世侨贤(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1.闽南小刀会和华侨陈庆真等人
2.慈善家陈笃生
3.同安洪思返等人开发巴眼亚比渔港
4.陈金声纪念喷泉——在新加坡的一位华侨领袖
5.国际知名的陈金钟
6.华侨航运业鼻祖邱忠坡
7.倡建星洲双林寺的刘金榜
8.东南亚最早种植橡胶树的陈齐贤
9.菲华名将刘亨赙
10.创办华侨义冢的杨尊亲
11.马尼拉的唐人街——王彬街
12.侨贤陈谦善在马尼拉的事迹
13.吴增与斥“普渡”诗
14.首创印尼侨校的陈金山
15.新加坡华侨建筑家林露
16.印尼糖业大王——黄仲涵先生生平
17.《永春县志》有关李士祚、郑安邦的记载
18.南洋最早的侨报和报人薛有礼
19.闽侨在菲律宾最早创办的华文报——《警锋新闻》报
20.福州华侨林守骃撰写沙捞越第一本华文书
21.闽清华侨许元双开发沙捞越蒲悦的功劳
22.闽清华侨刘子钦创办诗巫第一家华文报
三、《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一书有关闽侨人物资料摘录
(甲)新加坡名侨
(乙)槟榔屿名侨
(丙)马六甲名侨
四、爱国爱乡、人民不忘(辛亥革命后)
1.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生平简介(1874.10.21—1961.8.12)
2.学习陈嘉庚先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纪念陈嘉庚
内容摘要
林金枝编的《闽侨古今名贤事略选辑(精)》收录三百多位闽侨古今名贤的传记与访谈记录,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八闽历代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以及外籍闽人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所
做出的重大贡献,所选人物以近代和现代为主,如有像“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有陈楚楠、黄乃裳、杨衢云等民主革命人士,有抗日英雄李林、沈尔七,有爱国爱乡战斗在祖国各条战线上的庄希泉、张文裕、黄秀玑、蔡其巩、马宁等,字里行间凝聚着八闽华侨志士爱国爱乡的激情与信念。本书有助于展示闽侨名贤爱国爱乡的事迹,鼓舞和激励广大华人华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时,对于福建乡土史料的搜集以及福建华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二、近世侨贤(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1.闽南小刀会和华侨陈庆真等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国内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的剥削压迫下,闽南城乡出现了大批饥寒交迫的无业游民,加上连年灾害,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853年在闽南爆发了小刀会起义。
闽南小刀会,是归国华侨和贩洋者发起组织的民间反清秘密会社。当时闽南,每年有二十万人流落南洋谋生。有一些人后来返回祖国,在故乡从事各种职业,其中许多人从事航运或商业活动,形成一种贩洋力量,这些人是小刀会的中坚力量。
小刀会的创始人是华侨陈庆真,同安县店前村人,出生于新加坡。鸦片战争后,回国在厦门英人商行当职员,1850年7月,他和王泉等在厦门五祖庙建立小刀会。很快,小刀会的活动几乎遍及整个闽南,震撼了清政府。1851年1月,陈庆真不幸被捕牺牲,小刀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这时海澄县归侨江源、江发两兄弟,再度倡组小刀会,并在海澄、龙溪、同安一带活动。据《福建通志》卷十七第六页记载:“小刀会者,同安万兜社人黄得美为首。初,海澄县民江源与其弟发,以无赖武断乡曲。源归自外洋,购有洋小刀数百柄,遍赠同类,结为小刀会。”据查,闽南小刀会的首领之一黄德(得)美,其父黄宝斋,也是印度尼西亚三宝垄的华侨。据1853年驻厦门的美国领事柏克豪斯(Backhouse)说:“以黄位为首的厦门小刀会的最高领导部自不用说,乃至中层领导人,半数是由新加坡回来的。”足见归国华侨参加这支著名的农民起义队伍并担负领导职务之多。后因事机不密,江源、江发两兄弟被海澄县知县杀害。
清政府的暴行,更加激起了小刀会众的愤怒,他们前仆后继,再推黄德美、黄位(均同安县人)起来当闽南小刀会首领,并于清咸丰三年(1853)阴历四月发动起义。他们首先攻打当地民愤最大的灌口粮馆、巡检署和都司城寨,继而一鼓作气于四月初六攻破海澄县,初十日又攻陷漳州,击毙兵备道兼摄知府事文秀、总兵曹三祝,起义的烈火迅猛蔓延,闽南各县的人民纷纷响应,“自七月至十月”,清军盘踞的“长泰、同安、安溪、漳浦、平和之琯头、诏安之铜山及石码、厦门、云霄皆相继失守”(《同安县志·小刀会匪事略》)。小刀会起义军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迅速发展壮大,进攻厦门前夕,已拥有一万多人,并拥有战船四十余艘,“龙艚”十余艘。闽南小刀会的胜利,吓坏了清朝政府,赶快调集了兵勇二万余名,糜费饷银十八万余两,由前任浙江提督李廷钰率领,福建省巡抚王懿德亲自坐镇泉州指挥,于同年九月底进攻厦门,围剿起义军。清军在厦门登陆后,立即进行疯狂的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大肆屠杀起义军战士和无辜群众,“割下来的人头和耳朵则多得像钮扣,比比皆是”。《福建通志》关于这场战役的记载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