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我们的高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78(我们的高考)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15 4.6折 5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谢波//程杰

出版社南京师大

ISBN9787565139772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30714595

上书时间2024-06-1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们每位同学正是这千军万马中的一员,身处不同的环境,克服不同的困难,同时走到高考的起跑线上,进行人生的冲刺,接受国家的挑选,最终成为时代的幸运儿。同学们入学后无不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态度极其积极。个个以如饥似渴之需求、争分夺秒之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全日制大学生活中。这段经历是我们奉献时代的青春之歌,也是我们人生崛起的胜利之歌。作为积压十年芸芸考生中的一员,如今追怀当年的经历,交织着刻肌入骨的艰苦记忆和春风自得的豪迈情怀。我们的抚思无不折射着时代的风云变幻,饱含着人生的无穷况味,当然也体现着历史的信息和现实的启示。
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壮丽史诗中,我们的记忆,哪怕只是起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也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欣慰的。

目录
前言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78级(2)班全体合影
1978年高考“考生须知”
我的高考——愿望、失望与希望
烟云散去是阳光
我的“大学梦”
迟到的录取通知书
幸运——高考琐事
我不平常的高考经历
欲说当年好困惑
突破——与报名资格相关的高考往事
在岁月的缝隙里等待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走读生”的回想
漫漫求学路——我的高考历程
我想读书——1978,走进南师
1978:我的高考记忆
入学琐忆
人争一口气——感谢1978,一个改变命运的年份
我的高考
1978:关于那个人生之梦
77、78,我的高考
1978:我的高考
选择
1978,我的高考
我的求学梦
我参加了1977、1978年两次高考
回眸一笑忆高考
忆高考,想南师
七八前后,恍若隔世
七七八八话高考
逝去已久的日子
乡情、友情与亲情——我的插队与高考琐忆
感激那年的高考
劫难与际遇——我的1978
七七又七八,两跳终闯关
一九七八:我的高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的上小学、上中学和考大学
我的1978“三忆”
1978,梦想成真
从蒙童到高考:一个农村娃的命运转折
琐忆我的学生时代和我的高考
高考杂忆
附录一  袁璋、朱亮、王富荣、陶洪、季士林等同学简历
附录二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级本科同学名录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由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2班全体同学为纪念入学40周年而编写。全书收入该班49位同学的高考回忆录。同学们的深情回忆反映了此间时代的风云变幻,也透露了各自的生活遭际和人生况味,尤其详细展示了当年参加高考并获得成功
的经历。该书视角独特,在描述平淡的生活之余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与时代的更迭,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精彩内容
 我的高考——愿望、失望与希望陶思炎1978年对我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其中有两件大事成为我人生道路的里程碑:其一,我的可爱的女儿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当上了父亲;其二,我参加了78级高考,成了一名真正的大学生。
在我对高等教育的向往与期待中,曾交织着愿望、失望与希望,让我切身体验到一个普通青年对时运与机遇的无奈,以及执着追求、永不懈怠的重要。
一、愿望读高中时,我的愿望是通过高考进入外国语学院,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官或翻译家。小时候母亲曾对我说,离我家不远的另一条小巷中有一位老木匠,他儿子因学了法语,后来在驻法领事馆做了副领事。这鸡窝中飞出凤凰的故事,让同样出自贫寒家庭的我初次闻知学外语与做外交官间的联系。
从高一开始,我就把不少课余时间放在俄语学习上,成绩一直比较突出。在南京一中,我当年的俄语老师曾是民国时期政府驻苏联使馆工作人员,他夸我是他从教近20年来学得最好的一位学生。老师的鼓励自然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当时,每到高三的毕业季,学校会贴出几十份全国一些高校的招生简章,我每年都会挤在高三的学长中去看,并从心里羡慕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长们。当时我对北京外国语学院最感兴趣,甚至在外语课上利用做值日生汇报的机会,用俄语直接向全班做了数分钟自己志向的陈述,由老师为同学们翻译成汉语。当时我还只是高一的学生。
在高中学习期间,我还拜访过几位暑假中回到南京的在北京学俄语或法语专业的大学生,向他们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听他们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同他们的交流更增加了我对上大学的期待。我一直在期待着,期待自己的愿望能成为现实。
二、失望1966年初夏,我们终于迎来了高中的毕业季,同学们都在准备参加高考,但就在这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起初,我们不觉得它会影响正常的教育秩序,同学们一边关心着国家大事,一边还在紧张地复习迎考。可是,在6月中的某一天晚上,我们突然在学校的操场上收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有关废除高考,参
加“文革”,将来从工农兵中选拔大学生的倡议,说这是由北京男四中和女一中的学生们提出的。我们中间有个别同学竞还当场欢呼:“哦,不考了!不考了!”他只看到自己从高考的压力下暂时解脱,而不知道自己有可能永远失去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高考遥遥无期,这是我求学路上的第一次失望。而第二次失望,是1973年的工农兵上大学采取了自己报名与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在经过五年的插队务农和进厂当工人之后,我的心中又燃起了求学的热望,决定去报名。然而,当时对报名者的年龄有严格的限制:不得超过25岁,即1948年7月前出生的不可报名166届高中生大多是1947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