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的名言/南怀瑾讲述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中的名言/南怀瑾讲述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5 5.9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口述:南怀瑾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58849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681145

上书时间2024-06-1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南怀瑾先生著述等身,倡议其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结合历史事实和先哲智慧,阐扬优秀传统和人生哲学,本书从《论语别裁》中精选而来,共119篇,大都是《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本书原在台湾出版,今蒙南怀瑾先生独家授权,依据台湾薇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繁体字版重新排版出版。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目录
出版说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不重则不威
慎终追远
礼之用,和为贵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十而不惑
有事弟子服其劳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礼,与其奢也,宁俭
其争也君子
既往不咎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吾道一以贯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斐然成章
不念旧恶
盍各言尔志
不迁怒,不贰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文质彬彬
敬鬼神而远之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束修
举一反三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求仁而得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知老之将至
子不语怪、力、乱、神

内容摘要
 《论语》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警句名言里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人类普世价值,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考验却始终万古常新,颠扑不破,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金科玉律。南怀
瑾先生青年时期即遍研儒家经典,对《论语》的精髓有着深刻的体悟。《论语中的名言》是从南怀瑾先生
的《论语别裁》中精选而来。读者可以通过南先生对《论语》名言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轻松喜悦地进入《论语》的境界,深入领会《论语》的真义,对增长处世智慧,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大有裨益。

精彩内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
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文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
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
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所以学问的宗旨,随时注重“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
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
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
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