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75 2.7折 6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夙//黄有国//龚惠玲|总主编:王春法//张藜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04676870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1201673684

上书时间2024-06-1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导言
第一章  早年求学
  生于上海的宁波人
  少年心结
  南模学习
  浙大青春
  走向成熟
  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
第二章  上海四年
  与生物学结缘
  艰难的科学启蒙
  初出国门
第三章  苏联留学
  初入莫斯科大学
  择校周折
  异国生活
  科研入门
  感受友谊与快乐
第四章  从回国到“文化大革命”
  回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继续研究线粒体
  见证核试验“零点”时刻
  承担慢性放射病早期诊断任务
  不堪回首的“文化大革命”
  生命在“运动”中流逝
  用“匀浆互补法”代替“线粒体互补法”预测农作物
  杂种优势的探索
第五章  对我国膜生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
  起步生物膜研究
  确立生物膜研究主线
第六章  汇聚多方力量提高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
  为建设和发展生物物理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
  建设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加国内外或地区学术会议,努力推动中国生物膜
  研究的快速发展
  组织力量共同开展生物膜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中国
  生物膜研究水平迅速提高
  谋划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七章  科学事业,薪火相传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积极培养和建设合理的研究人才梯队
  感怀教学相长
  资深院士
  晚年情怀
结语  杨福愉学术成长特点
附录一  杨福愉年表
附录二  杨福愉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刘夙,黄有国,龚惠玲著的《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丛书的一本,将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后,全面、真实、详细地讲述了杨院士一生经历的点点滴滴,也真实而客观
地向读者展示了杨院士的科研成就。

精彩内容
 1946年夏,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国内出现了短暂
的和平时期。此时,杨福愉从南模高中毕业,在兄长和姐姐的帮助之下准备考取大学。因为当时全国实行各大学自主招生,各校考试时间并不冲突,所以每一
个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大学。杨福愉报考了三所大学,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之江文理学院(之江大学)和浙江大学。
南模的学生考上海交通大学,在当时的上海人看来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两校同出一源,而且上海交通大学又是名校。不料,杨福愉报考交大却榜上无名。当时南模优秀学生很多考入上海交大,自己却没考上,对他来说,自然是有点挫败感的。但是到后来再回头去看,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工科,当时如果考上交大,恐怕不过从众而徒拥虚名罢了。
杨福愉考上了之江文理学院土木系。之江文理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源于1845年美北长老会麦嘉谛牧师(D.B.McCartee)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该校于1867年迁往杭州,改名为“育英义塾”;1897年起开设大学课程,并改名“育英书院”;1914年再改名为“之江大学”。1909年,美南长老会加入办学;北伐战争期间,之江大学一度停办。1931年该校向南京国民政府立案,因为只有文理两个学院,不足以称为大学,于是定名“私立之江文理学院”。直到1948年,因已拥有文、商、工三学院,才得以恢复之江大学名称。
去杭州上这个大学是需要他和家人都下很大决心的,因为之江大学的学费很贵。在之江上了一个月的课之后,杨福愉忽然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列入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录取名单,于是他毅然离开之江转入浙大学习。说到转学的原因,他说一方面是不喜欢工科,对土木系一开课就学画图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江大学学费太高昂。杨家兄弟姐妹的个性都是有困难不愿意跟家里讲,而宁愿自力更生。既然深知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杨福愉就不想再给本已困难重重的家庭增加更多负担。他坦承自己当时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奋发图强,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缓解家庭的经济状况。现在进入浙大学习,从工科变为理科,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又可申请奖学金解决自己的生活所需,他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在此可以顺带提一句: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土木系所在的工学院除航空工程系外全部并入了浙江大学,看来杨福愉的确与浙江大学有缘,即使他一直在之江土木系就读,最后也还是会成为浙大校友。
杨福愉说过:“每一个人的事业上的成就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勤奋,一个是机遇。”两个可谓同等重要——有才华的人如果没有机遇、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很可能会平淡一生;对于天赋不高的人,即使有很好的机遇,如果不靠长期勤奋的积累形成特长,也不能取得成绩。用杨福愉这番话来衡量他自己,可以说勤奋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品质,而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机遇。他曾说,到浙江大学学习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P21-2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