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新语(译注本)
  • 世说新语(译注本)
  • 世说新语(译注本)
  • 世说新语(译注本)
  • 世说新语(译注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说新语(译注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61 1.8折 4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朝宋)刘义庆|校注:钱小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10634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099158

上书时间2024-06-1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世说新语》是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世说新语》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刘义庆著钱小北注译的《世说新语(译注本)》为全本译注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全面准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绝佳版本。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目录
\"前言 / 001
德行第一 / 002
言语第二 / 028
政事第三 / 085
文学第四 / 099
方正第五 / 145
雅量第六 / 179
识鉴第七 / 199
赏誉第八 / 213
品藻第九 / 262
规箴第十 / 293
捷悟第十一 / 307
夙惠第十二 / 311
豪爽第十三 / 316
容止第十四 / 322
自新第十五 / 335
企羡第十六 / 337
伤逝第十七 / 340
栖逸第十八 / 348
贤媛第十九 / 356
术解第二十 / 373
巧艺第二十一 / 379
宠礼第二十二 / 384
任诞第二十三 / 387
简傲第二十四 / 410
排调第二十五 / 420
轻诋第二十六 / 450
假谲第二十七 / 464
黜免第二十八 / 474
俭啬第二十九 / 478
汰侈第三十 / 482
忿狷第三十一 / 489
谗险第三十二 / 494
尤悔第三十三 / 497
纰漏第三十四 / 506
惑溺第三十五 / 511
仇隙第三十六 / 516\"

乡党篇第十〔共二十七则〕 / 114
先进篇第十一〔共二十六则〕 / 128
颜渊篇第十二〔共二十四则〕 / 144
子路篇第十三〔共三十则〕 / 156
宪问篇第十四〔共四十四则〕 / 171
卫灵公篇第十五〔共四十二则〕 / 193
季氏篇第十六〔共十四则〕 / 207
阳货篇第十七〔共二十六则〕 / 215
微子篇第十八〔共十一则〕 / 228
子张篇第十九〔共二十五则〕 / 237
尧曰篇第二十〔共三则〕 / 246\"

内容摘要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从东汉后期到晋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放诞的风气,书中名士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具有较多的传奇色彩。
本书为《世说新语》全本,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且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进行介绍,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众多方面的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及政治社会环境,进而领略到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力求在清晰隽永的话语中还原先哲的博大与深刻,给其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读之有历久而弥新的收获。\"

精彩内容
\"【试读】前言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虽然是用文言所写,但多为当时口语,语言虽简约浅白,却含蓄隽永。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每类若干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
书中所记,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关于各类人物言行的小故事,内容涉及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等等。对人物的刻画或重形貌,或重才学,或重理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突出个性,使之气韵生动,跃然纸上。《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诸多成语出自此书,更有很多模仿它的小说,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因出自多人之手,全书并没有统一的思想,儒家思想、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皆有。书中对魏晋名士的活动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描写,可作为研究历史的辅助材料,通过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形象,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俗时尚。
德行第一
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一定的道德观念,往往决定着人们的言行。本篇从不同方面反映魏晋时期的道德观念,如忠君尊贤、侍奉父母等,这些均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
“孝”,和敬老尊贤密不可分,其是社会的基础,篇中从多方面宣扬了孝行,甚至夸大了它的感染力,不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而泣鬼神,于冥冥之中让孝子得到善报。
魏晋名士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比如要谦虚谨慎,喜怒不形之于色;生活要俭朴,为官要清廉,不汲汲于名利。在人际关系上,提倡慎于待人接物,不轻易褒贬。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⑤:“群情欲府君⑥先入廨⑦。”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时任太傅。汉末名臣。与窦武、刘淑,因痛恨时弊,谋除宦官,为宦官所杀,时称“三君”。
②“登车”二句,言开始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登车揽辔(pèi),指登车赴任。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首府在江西南昌。太守,郡的行政长官。当时陈仲举为人所害,谪迁至此。
④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人,当时的名士、隐士。
⑤主簿,官名。古代中央或地方郡县所设的属官,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等职。白,禀告,报告。多用于下对上、卑对尊。
⑥府君,对太守的称呼。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称太守为府君。
⑦廨,官署。
◎译文陈仲举的言行可为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当世典范。初次做官,就有整治社会弊端、匡扶天下的志向。谪迁豫章太守,一到,就先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人,大家希望您先进官署视事。”陈仲举则说:“当年周武王刚攻下朝歌,经过商容里巷之门,就俯首倚车而立,敬贤礼士,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我去礼拜贤人,又有何不可呢!”(2)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②不见黄叔度③,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注释①周子居,名乘,字子居,东汉人,不畏强暴,陈仲举赞他为“治国之器”。
②时月,指四时即月份。后指一定的节令,这里泛指一段时间。
③黄叔度,名宪,字叔度,出身贫寒,有德行。公府屡征不就,人称“征君”。
◎译文周子居曾说过:“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见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会滋长起来!”(3)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⑥深广,难测量也。”◎注释①郭林宗,名泰,字林宗,东汉人,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
②袁奉高,名阆,汝南郡人,多次辞谢官府任命,有名望。
③“车不”二句,意为车不停驶,马不驻足。指谈了很短的时间,极言下车时间之短,登车离去之速。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马具。鸾铃悬于轭下,马动则鸾鸣。
④弥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夜。
⑤汪汪,形容水深广的样子。陂(bēi),湖泊。
⑥器,气量。
◎译文郭林宗到汝南郡,拜访袁奉高时,谈了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竟日以继夜,逗留几天。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叔度就像那浩瀚的万顷湖泊,宽阔深邃,无法澄清,也不能搅浑,他的气量深广,很难测量!”(4)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④。
◎注释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
②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
③升其堂,登上厅堂,指有机会接受教诲。
④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的人接待或礼遇而抬高了身价。龙门,在山西河津县西北,传说那里水位落差大,鱼有能游上去,就会变成龙。
◎译文李元礼风度出众,品性端庄,在德行操守方面,自视甚高,他把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读书人能得到他教诲的,都以为是登上了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①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注释①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他和钟皓两人都清高有德,名重当时。
◎译文李元礼称赞荀淑和钟皓两人,说:“荀君识见高明,别人很难超过;钟君德行美好,值得学习。”(6)陈太丘①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②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③。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④东行”。
◎注释①陈太丘,名寔,字仲弓,曾任太丘县长。
②元方(即陈纪)、季方(即陈谌),均是陈寔的儿子。父子三人德才兼备,名著于时。长文(即陈群)是陈纪之子,陈寔之孙。
③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叔慈、慈明是两个儿子的名字,“余六龙”即指其余六个儿子。
④真人,修真得道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译文陈太丘去拜访荀淑,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余六个儿子负责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太史启奏朝廷:“有真人往东去了。”(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①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注释①家君,父亲。对自己或他人父亲的尊称。
②荷(hè),担当、承受。
③阿(ē),山的拐弯处。
④仞,长度单位,一仞等于七尺或八尺。
◎译文有人问陈季方:“令尊有哪些功勋和品德,能享有天下盛名?”季方说:“我和父亲相比,就如同一棵桂树生长在泰山一角,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不测深渊;上承甘露膏泽,下受深泉滋润。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更不知道有没有功德了!”(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①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②。”◎注释①咨,询问,请教。
②“元方”二句,指元方、季方二人,功业德行难分高下。后世常以“难兄难弟”称赞兄弟二人才德兼备。
◎译文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才华,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争执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二人无法分辨高下,就去请教祖父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而居于上,季方难为弟而居于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