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韦杜家族/古都西安
  • 长安韦杜家族/古都西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安韦杜家族/古都西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83 2.0折 1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卓民

出版社西安

ISBN9787807121084

出版时间200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元

货号1050497

上书时间2024-06-1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是想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西安。丛书在保证学术水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本书为其中一册,论述了长安韦杜家族的有关知识。

目录
引  言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第一章  韦杜家族的兴起
  第一节  韦氏家族的兴起
    一、西汉时期迁入关中的韦氏
    二、东汉、魏晋时期的韦氏家族
    三、南北朝时期的韦氏家族
    四、隋朝时期的韦氏家族
  第二节  杜氏家族的兴起
    一、西汉时期迁入关中的杜氏
    二、东汉、魏晋时期的杜氏家族
    三、南北朝时期的杜氏家族
    四、隋朝时期的杜氏家族
第二章  韦杜家族的鼎盛时期
  第一节  唐代的韦氏家族
    一、族衍“九大公房”
    二、荣登相位的宰辅人物
    三、姻结皇室的后妃与驸马
    四、良守与干吏
    五、学术与诸艺名流
    六、载籍世系人物谱
  第二节  唐代的杜氏家族
    一、开国功臣杜如晦
    二、出将人相的重臣疆吏
    三、忠烈宰相杜让能
    四、史家杜佑及其巨著《通典》
    五、杜甫与杜牧
    六、著名道学家杜光庭
    七、杜环及其所撰《经行记》
    八、载籍世系人物谱
第三章  韦杜世居与城南人文胜景
  第一节  韦杜世居及其庄墅园林
    一、韦氏世居与庄墅园林
    二、杜氏世居与庄墅园林
  第二节  其他庄墅园林与人文景象
    一、其他庄墅园林
    二、其他人文胜景
第四章  韦杜家族的衰落
  第一节  唐代以后的韦杜家族
    一、唐代以后的韦氏家族
    二、唐代以后的杜氏家族
    三、今日的韦曲与杜曲
  第二节  关于韦杜家族的考古资料
    一、韦氏家族的考古资料
    二、杜氏家族的考古资料
附录

内容摘要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古都西安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下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古都西安见证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鼎盛辉煌,然而,往日这个帝王们希冀
长治久安、长久平安的长安城也几度衰落,数遭兵燹,令人扼腕地一度衰落了。
本书为“古都西安”大型丛书之一,论述了长安韦杜家族的有关知识,立体全景地展现西安历史,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精彩内容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西安,古名长安,是汉唐等封建王朝的国都所在。在西汉时,曾形成一
个惯例,即每一位皇帝在其继位之后,都要给自己营建寿陵,并置守冢陵邑,徙民以实之。其所徙之民还须是高官、郡国豪杰与富民。且对高官的要求
还须是二千石以上,对富民则要求至少赀百万以上。汉武帝修茂陵,当时的御史大夫杜周自南阳徙家居之;汉昭帝修平陵,在朝的光禄大夫韦贤又自邹徙家居之;是为韦杜两姓自关东徙居关中之始。及汉宣帝修杜陵,韦贤之子韦玄成、杜周之子杜延年又以当朝高官徙居杜陵。杜陵位于汉长安城东南,在当时的杜县境。自汉宣帝在杜东原上置陵后,遂改杜县为杜陵。杜县、杜陵大致相当于今天西安市长安区的辖境,也包括了今西安市南郊的部分地区。自韦玄成、杜延年徙居杜陵后,便开始了韦杜二姓世居长安城南的历史,同时也开始了韦杜二姓作为关中世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韦杜二姓已作为关中的“世族”、“右姓”、“海内冠冕”等见诸记载,其优裕的社会经济地位已经确立。
及至唐代,更进入了韦杜二姓发展的最辉煌时期。韦杜两姓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唐代已各自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集团。如韦氏家族就已分成九大公房,见于两《唐书》记载的人物就有九百多名。杜氏家族也
有杜如晦、杜黄裳、杜佑等房,两《唐书》记载的人物亦有数百名之多。可谓枝繁叶茂,丁旺族兴。两大宗族的优秀人才活跃于国家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仅出任地方最高一级行政长官的州刺史,韦杜两家都各能数出数十名来。达到人生仕途顶峰的宰相一职,有唐一代,韦氏一门就出了17位,杜氏则出了8位。文苑艺坛也不乏俊逸卓荦之士。韦应物、韦庄是出自韦姓的著名诗人;而出自杜姓的杜甫更有“诗圣”之称,杜牧的成就也不低,故被后人谓之“小杜”。韦述、杜佑皆可称有唐一代的史学大家。韦偃的《牧放图》世代流传,至今已成为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
韦杜垣赫的门第,又成为李唐皇室联姻的对象,有男或尚公主,有女或晋后妃,似乎都成了平常之事。李唐皇室也很倚重韦杜两大家族,并始终将这两大家族作为维持其封建统治的重要依靠。联姻就是一种加强联系的纽带,即通过婚姻关系再组成一个以李唐皇室为核心的大的统治集团。李唐皇室,包括最高统治者皇帝,对韦杜两大家族从来都采取一种礼遇的态度,决不会马虎从事。这里有两个具体事例:一是唐德宗时,德宗宠女很想在城南置庄,一些宦官便怂恿德宗在城南买地赐予公主。城南地非韦即杜,故德宗当即以“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为由予以拒绝。二是唐宣宗时,担任司农卿的韦厘受术士蛊惑,欲求夏州节度使一职。术士让他写上所求官阶名称,然后拿着这一证据,大喊大叫,说他怀有异志。此事上闻于宣宗,宣宗在面责韦厘之后,则对宰相说:“韦厘城南甲族,为奸人所诬,勿使狱吏辱之。”从上述两条记载可以看出:前者德宗皇帝颇注意不轻易损及杜氏的利益;后者宣宗皇帝又很顾及韦氏族人的人格尊严与体面。基于韦杜家族显赫的政治与社会地位,故时谚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其贵盛的程度可见一斑。唐人柳芳论述魏晋以来全国的族姓,即以韦杜分别为关中首姓之一。
在韦杜两大家族的居地韦曲与杜曲,其甲第里巷,园林别墅,把原本清秀的樊川景致点染得更加美丽,竟使樊川成为有唐一代京城士女的游赏胜处。如唐人郑谷的《郊墅》诗:“韦曲樊川雨半晴,竹庄花院遍题名。画成烟
柳重阳色,滴破春怨压酒声。满野红尘谁得路,连天紫阁独关情。”呈现的是一幅何等瑰丽的樊川风景图画!当时居住在这里的韦杜家族竟是那样的兴盛,豪门贵胄,绵延几近千年。如今的樊川、韦曲与杜曲,虽已事过境迁,今非昔比,但仍颇著声名,原因就在于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以崔护一
首《题都城南庄》诗而来寻觅桃花庄故址者,今日仍不时有之。在现今流行的多种辞海、地名辞典版本中,大致都收录有韦曲与杜曲等地名,解释即是古代贵族韦氏或杜氏的居地。每当我看到韦曲、杜曲等地名时,往往都会产生对过去的追想。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