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文学40年
  • 比较文学40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文学40年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4.33 7.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张帅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33132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999247

上书时间2024-06-1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帅东,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助理教授,四川大学“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核心工作团队学术发展执行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组织和参与编写的代表著作有《比较文学变异学》《中西诗学对话》《比较文学》等,重要论文先后在ComparativeLiteratureStudies、《清华大学学报》《学术界》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第一章 比较文学学科史概述  
第一节 作为术语的“比较文学”  
第二节 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  
第二章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中国溯源 
第二节 学科合并与“世界文学”的加入 
第三节 争议里的“中国学派”构想 
第三章 “失语”的困境与话语创新的必要 
第一节 传统话语的失落 
第二节 “比较”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必要 
第四章 比较文学变异学与中国学派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四十年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争 
第三节 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建构 
第五章 比较诗学与中国文论话语建设  
第一节 比较诗学研究的发轫  
第二节  文论失语症研究的学术反思  
第三节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学术探索  
第六章 比较文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第一节  理论建构、话语创新:四十年教材建设的垦拓之路 
第二节  继往开来、夯基储学:比较文学教学的百年革新之路 
第三节  与时俱进、立足前沿: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之路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鲁汶大学德汉教授对谈录 
附录二 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维樑访谈录  
附录三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曹顺庆教授访谈录  
后记 
\"

内容摘要
本书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文史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研究成果,是一本介绍比较文学在中国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史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术语从混沌到明确的过程,以及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建立。第二章梳理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指出了学科变革下比较文学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世界文学给比较文学学科带来的新的挑战。第三章以传统话语的失落为切入,论述了中国文论“失语”的困境以及话语创新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聚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归纳了其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并阐释了作为代表性话语的变异学理论的建构历程。在第五章中,作者将目光投向比较诗学,介绍了比较诗学研究的发轫及体系建构的过程。第六章则围绕国内的比较文学教材建设、比较文学教学改革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过去四十年中比较文学在教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精彩内容
\"“比较文学”的具体内涵得以确定并最终形成一个固定术语绝非偶然,而是由其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19世纪的欧洲各国在文化、经济与政治间的交流日渐密切,于是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当中都出现了“比较热”的现象,科学的繁荣发展更是促成了“比较主义”(comparatism)的兴起。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比较主义并不关心证伪,而是主张事物的真假并不由其自身决定,需要根据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判断。除了上文提及的“比较解剖学”,自然科学中还陆续形成了比较生理学、比较胚胎学等。比较主义成了那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是大多数学科所采用的方法论,这也必然波及了人文学科,相应地出现了比较语文学、比较神话学、比较宗教学、比较哲学等。文学固有的特点之一便是紧密依附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所以文学研究天然导向他者,如著名批评家F.R.利维斯最初为剑桥大学设计英文系的课程时就曾建议:“英文系的学生除了学习公认的文学经典之外,还应该学习一门外语、比较文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史方面的知识。”也正是因此,出现于19世纪时髦的比较研究大多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了生机,唯有文学研究成功吸纳了比较主义,最终发展成了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然而与此同时,比较主义从科学领域到人文领域的移植也为比较文学埋下了危机的伏笔,因为事物之间的比较往往需要一个标准,真理是科学的标准,但文学的比较并不存在类似的标准或参照。
对“比较文学”的术语起源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其能指的出现要早于具体内涵的生成。换言之,早期学者们在使用“比较文学”一词时并不十分确定它究竟代表着什么,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比较的”(comparative)与“民族的”(national)相互对立——比较文学的研究天然地带有对于狭隘民族主义的超越。如苏珊·巴斯奈特所言,“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出现在一个转型时代:欧洲各国为独立而斗争——从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法国、俄罗斯——以及新的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身份也随之形成,它们与民族文化深刻地交织在一起。欧洲早期的浪漫主义思潮无论是对诺埃尔还是圣伯夫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认识到,文学并不局限于它们起源的政治界限,而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现代欧洲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历史联系。自中世纪末到文艺复兴,欧洲的诗人们普遍掌握数门语言,他们使用多语写作,读者也相应地是多语人群。某些文体只能以特定的语言去书写,如意大利北部的行吟诗人创作抒情诗歌时只用普罗旺斯语,而史诗与叙事文体则需要使用法语。因此,比较文学的出现是文学研究面对民族主义的一种双重反应:它既是形成中的民族国家在文化上的必然结果,也是对这种逐步加深的民族意识的反叛。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