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尔斯泰论文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托尔斯泰论文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11 6.5折 66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83548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31964531

上书时间2024-06-1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一生创作颇丰,作品涉及文学、哲学、宗教、美学等领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目录
《童年》第二稿(片断)陈燊译

《童年》第二稿《致读者》(片断)陈燊译

在俄国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陈燊译

《战争与和平》序(草稿)尹锡康译

《战争与和平》序(初稿)尹锡康译

就《战争与和平》一书说几句话陈燊译

《战争与和平》尾声(初稿片断)尹锡康译

关于民间出版物的讲话邵殿生译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邵殿生译

《劝善故事集》序陈燊译

谈艺术陈燊译

《莫泊桑文集》序尹锡康译

谢·杰·谢苗诺夫《农民故事》序陈燊译

论所谓的艺术陈燊译

什么是艺术?丰陈宝译

威·封·波伦茨的长篇小说《农民》序陈燊译

论莎士比亚和戏剧陈燊译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宝贝儿》跋邵殿生译

亚·伊·埃尔杰利的长篇小说

《加尔杰宁一家》序陈燊译

谈果戈理陈燊译

题解邵殿生

内容摘要
本书收入列夫·托尔斯泰的文艺论文二十篇,其中包括他关于《童年》《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创作感想,对莫泊桑、果戈理、契诃夫、莎士比亚等作家创作的评论,乃至对文学与艺术整体的深入思考,反映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精彩内容
题解《童年》第二稿(片断)《童年》第二稿写于一八五一年八月下旬至一八五二年一月之间。这个片断是一段插话,前后都有括号。初次发表于《列·尼·托尔斯泰全集》第一卷(莫斯科,1928年,第177—179页)。
《童年》第二稿《致读者》(片断)原为《童年》第二稿的第三十四章,初次发表于《列·尼·托尔斯泰全集》第一卷(莫斯科,1928年,第207—209页)。《列·尼·托尔斯泰论文学》(莫斯科,1955年)收入此文时,删去最后两段,现据《论文学》译出。在删去的两段中谈道:他每当用脑写作时就让自己停下来,竭力只是用心来写。他认为,作者的个性是违反诗意的。他是在写自传,并希望他的人物能更吸引人,所以不让人物身上留下作者的痕迹。
《在俄国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本文是托尔斯泰于一八五九年二月四日在俄国文学爱好者协会会议上的讲话,当时他被选为该会会员。这个协会在长期中断后于当时重新恢复活动,主持者阿·斯·霍米亚科夫、孔·谢·阿克萨科夫等人是斯拉夫派文学家,持温和以至保守的观点。在讲话中托尔斯泰反对揭露倾向,与他在一八五七至一八五八年间一系列书信、日记一样,明显带有“纯艺术”思想的痕迹。至晚年他激烈否定这篇讲话,在致鲁沙诺夫的信(1888)中说,《讲话》中“说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蠢话”。
本文在作者生前没有正式发表。首次作为遗著刊于《列夫·托尔斯泰未发表的艺术作品集》(联盟出版社,莫斯科,1928年)。
《〈战争与和平〉序》(草稿与初稿)两篇序言稿分别载《列·尼·托尔斯泰全集》第十三卷(莫斯科,1952年,第53、54、55页)。《列·尼·托尔斯泰论文学》(莫斯科,1955年)收入两文时,删去第二篇的最后一段,我们是根据《论文学》译的。据《全集》编者注,托尔斯泰在原稿上曾删掉第二篇序言的另一段文字,其中谈到:“我们俄国人不善于在欧洲(英国)所理解的长篇小说的意义上写这种作品”。“俄国(文学)的艺术思想不能放入这个框架,它为自己寻找新的框架。”《就〈战争与和平〉一书说几句话》本文写于一八六八年,在《战争与和平》写完之前。托尔斯泰曾建议把本文作为《战争与和平》第五卷的前言(《战争与和平》现为四卷,它的第一、二版均分为六卷),后来改变了主意,把它发表在《俄国档案》杂志上(1868年第3期)。文中一些论点被加以发挥,写入这部小说中有关历史哲学的议论里。
《战争与和平》尾声(初稿片断)本文为《战争与和平》尾声初稿的结尾部分,原载《列·尼·托尔斯泰全集》第十五卷(莫斯科,1955年,第202—204页)。《列·尼·托尔斯泰论文学》(莫斯科,1955年)收入此文时,删去最后四段。我们是根据《论文学》译的。在被删去的四段中托尔斯泰谈到,他的历史观与史学家不同,“我是疯了或是发现了新的真理,〈但我不承认是前者,因为〉我相信我发现了新的真理。”“如果我真的发现真理,这真理又破坏了世世代代存在的科学,因此显然,这真理不仅得不到承认,为过去的科学服务的一切人必定会反对它”。
《关于民间出版物的讲话》一八八三年十二月,托尔斯泰曾拟组织出版民间读物的协会。他制订“为了俄国人的教育”书籍的出版计划,好几次邀请出版家、作家、艺术家和莫斯科大学教授等人在家中讨论这个计划。在一八八四年四月的一次讨论会上托尔斯泰宣读了这篇讲话。它的直接后果是创办于一八八四年底的媒介出版社,后来他经常参与这个出版社的活动。在《讲话》中他批评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的教会-修道院和各个教派的出版物,以及当时流行的普列斯诺夫出版社的所谓“通俗”文学。
本文首次发表于《列夫·托尔斯泰未发表的文稿》(学院出版社,1933年)。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本文共分四十章,其中三十三章为政论文字。本文收入的是第二十七、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章等七章,多为有关文学艺术以至科学的文字,据《列·尼·托尔斯泰论文学》(莫斯科,1955年)译出。
《〈劝善故事集〉序》这篇序言与故事集首次于一八八六年在基辅出版。在此后出版的这个故事集的其他版本里,托尔斯泰的序言都被审查机关删掉。在序言校样上托尔斯泰曾写上一个标题:《论什么是艺术中的真实》。
集子收入写真实的故事,也收入其他故事、传说、传奇、寓言和童话。这类出版物的首创者是著名的民间教育活动家阿·卡尔梅科娃。但这个集子则是媒介出版社同人按照托尔斯泰的意见编成的。正如托尔斯泰在序言中指出的,集子只收入编者认为是“符合基督教训”的作品。
《谈艺术》一八八九年三月,托尔斯泰应《俄国思想》主编维·戈利采夫(1850—1906)的要求,为他的讲义《论艺术中的美》给艺术下一个定义,特别是回答“艺术创作中的意识因素”问题。托尔斯泰先是口授给他,后来自己写了一个关于艺术的提纲。十来天后,托尔斯泰修改这个提纲,并加以扩充,随即寄给《俄国财富》杂志,让它发表。过了两天他收到校样,兴致勃勃地加以增改。可是,几天之后他感到,这篇文章不可能很快写成并付印,因为涉及艺术和科学的很多重要问题,决定暂时搁置。他又开始写新的文章:《论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并论什么时候艺术是重要的事业,什么时候艺术是无聊的工作》。这两篇文章都没有定稿,像一八八二至一八九二年间其他一些文章一样,都是他的专著《什么是艺术?》的准备阶段。不过,本文包含有托尔斯泰美学中许多原则性的论点,是《什么是艺术?》所完全没有触及,或者只是顺便简单地谈到的。
首次发表于论文集《托尔斯泰和关于托尔斯泰》第三册(莫斯科,1927年)。当时附有一个副标题:《致维·戈利采夫的信》。
《〈莫泊桑文集〉序》一八八一年,莫泊桑的中篇小说集《戴家楼》在巴黎出版,其上有题词:献给屠格涅夫。同年夏天,屠格涅夫来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时,把此书介绍给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第一次接触莫泊桑的作品,他读后深信这位法国作家的才能。两年后,他又读了刚出版的莫泊桑的《一生》,深为赞赏,认为它几乎是雨果《悲惨世界》之后“最佳的法国小说”。从此以后,托尔斯泰成了莫泊桑的热心的读者,他把莫泊桑的好几个作品译成俄文。一八九三年,他积极地促进了莫泊桑文集在俄国出版,文集中的选目也是他确定的。次年五月,这个文集的第一卷(收有莫泊桑的小说《温泉》)由媒介出版社出版,托尔斯泰为它写了这篇序言。这篇序言花了他很大劳动,他于一八九三年秋动手,一直到一八九四年四月才付印;按照他的习惯,在校样上还作了多处修改和补充。他的手稿的誊写者E·波波夫在致切尔特科夫的信(1894年3月5日)里说:“在这里,莫泊桑只是一个由头,而这大概会写成期待已久的论艺术的论文。”莫泊桑文集序并没有成为这样的一篇论文,但它无疑为托尔斯泰此后写专著《什么是艺术?》一文作了准备。他的一个同时代人说,在写这篇关于莫泊桑的论文时,托尔斯泰整个埋在艺术理论的著作之中,而且认为,“应该读美学史”。
《谢·杰·谢苗诺夫〈农民故事〉序》本文写于一八九四年三月,首次发表于当年编成并出版的谢苗诺夫的《农民故事》。至一九一二年《农民故事》由媒介出版社出版了六卷集本,其中也收入托尔斯泰的序言,曾得到俄国科学院的奖金。
谢苗诺夫(1868—1922)于一八八六年底第一次见托尔斯泰,留下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两兄弟》请作家指正。当时他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农民,在莫斯科郊区某工厂干粗活。听从托尔斯泰的劝告,他离开城市,定居自己的乡村。他与托尔斯泰始保持来往。一九二二年这位作家兼社会活动家为富农所杀害。
托尔斯泰重视谢苗诺夫写农民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不止一次帮他的忙,介绍他的作品发表。
《论所谓的艺术》一八九四年夏天,托尔斯泰与一个友人谈到颓废派诗人。他说:他读过波德莱尔和梅特林克。他认为,“他们的某些作品不无兴趣和独特的美”,但总的说来,“这一运动是病态的”。他因这些作品当时尚未在俄国流行而感到欣慰。他说:“要是向我国的农民读这类作品,并对他说,这是聪明人认真写出来的,他会哈哈大笑:难道聪明人会写这样的东西?”不久,颓废派艺术传入俄国,这引起托尔斯泰的不安,促使他继续从理论上研究艺术问题。一八九六年十一月二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考虑过艺术问题。艺术是游戏。它属于勤劳、正常的人们时是好的,属于浪荡的寄生虫时则是坏的……”三天以后他在日记中说:“昨晚写了十八页关于艺术一文的开头部分。”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他又在日记里写道:“在关于艺术的文章里思路紊乱,写不下去。”本文始终没有写完,但是它导致作家认真地去写他的美学专著《什么是艺术?》。
这份手稿首次发表于《文学遗产》(第37—38期,莫斯科,1939年)。
《什么是艺术?》八十和九十年代托尔斯泰写了一系列有关美学问题的文章,其中大都没有定稿,在他生前没有发表过。这些文章的第一篇采用书信方式(致《艺术杂志》发行人和主编H.A.亚历山德罗夫),但没有写完。后来相继写了《论艺术》(1899)、《论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并论什么时候艺术是重要的事业,什么时候艺术是无聊的工作》(1889—1990)。他感到观察艺术问题不能离开科学,于是又写了《科学和艺术》(1890—1891)、《论科学和艺术》(1891)。此后五年间他没有再写这方面的论文,但却研究了大量美学的理论著作,并反复思考现代艺术发展的道路问题。至一八九六年又写了《论所谓的艺术》。上述各篇文章他都不满意,因此写到中途都停下来。最后,从一八九七年一月起他开始写《什么是艺术?》一文。
这篇论文,据他说,花了十五年的紧张劳动,指的就是从一八八二年以来的一系列探讨和著述的工作。从论文的初稿看来,托尔斯泰准备分为四十多章,只是在最后阶段才定为二十章。在写作过程中他一直继续研读艺术问题的著作。论文经过多次删改。他于一个半月写出初稿,至一八九七年三月接近脱稿,但又感到怀疑,对有些章节完全作了改写。当时在日记中他说到,他已经能够知道要说些什么,却还表述得很差,还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切之处。这时《什么是艺术?》一文已明确地显出两个重点:一部分章节批评各种艺术理论,另一部分章节则力图以自己的看法确定艺术的实质和意义,并说出自己的美学纲领。一八九七年六七月间他几乎要结束这篇论文,但还像他夫人说的,她今天为他誊清,他明天又涂掉重写。至八月间才基本写成,但是,在发表之前又经过半年的琢磨,其中第十章(批评颓废派文学的一章)作了重大补充,对结尾部分也有很多修改。
本文最早发表于《哲学和心理学问题》杂志(第1—5章发表于1897年11—12月号,第6—20章发表于1898年1—2月号)。它的第一个版本(载《列·尼·托尔斯泰文集》,第15卷,莫斯科,1898年),像杂志上刊出的文本一样,是经过审查机构删节的。当时媒介出版社以及其他出版社的《什么是艺术?》单行本同样是经过删节的。只有由莫德译成英文、于一八九八年在伦敦出版的版本才是第一个未经删节的足本,它附有托尔斯泰写的序言。在序文中作者谈到被删节的情况,谈到他所以违心地作出让步和不能提出抗议的原因,以及他的妥协带来的害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