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央“诗酒趁年华”系列(签名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9.79
4.4折
¥
112
全新
库存97件
作者徐若央
出版社天地
ISBN9787545576092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2元
货号31955951
上书时间2024-06-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若央中国古诗词畅销书女作家。著有《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最美古诗词》《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最美诗经》《纳兰容若词传:人生若只如初见》等畅销书。若不能超凡脱俗,便要极尽红尘。
内容摘要
本系列主要选取李白、杜甫、白居易、晏殊、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唐宋诗人和词人的传世名作,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用讲故事的方式,全面解读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品味诗人从鲜衣怒马到乱世飘零的跌宕人生,词人从儿女情长到金戈铁马的风华人生,领略他们的恣肆与昂扬、孤独与落寞,多情与豪迈、怅惘与无奈。全书融词、史、人于一体,既有诗酒人生,也有家国天下,可以说是一套有料有趣、精彩好看的“诗词小说”。
精彩内容
《人生得意须尽欢:唐朝诗人的乐游人生》试读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那一年,月光不再是月光,是宣纸晕染的墨香,是万家灯火的大唐。某年,某月,某日,春风拂拂,华灯竞处,张若虚于江畔信步,俄然抬头,望见万里星辰,忽而生出复杂的情愫,有伤感,有落寞,有感叹,也有释然。那种情感,随着明月,散落到人间;随着春江,流去了远方。那一夜,他定是伫立许久,思绪万千,从人间灯火,想到宇宙苍穹;从思妇游子,想到生命无穷。他写下了这篇《春江花月夜》,无关仕途,无关风月,无关山河,不似宫体诗的浮靡轻艳,满纸皆是澄澈洒脱。那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真挚情感,是生命与永恒之间的完美邂逅。此刻,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哲学家,一次次向这个宇宙发问,又一次次思考问题的答案。他不知那答案是对是错,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想下去,悟下去……全诗共写了五种景物:春、江、花、月、夜。四时之景,唯有春光最短,凭栏而望,可见春江东流,花开花落,月盈月缺,世事循环反复无穷已,人间万事皆沉入寂静的夜。这样的夜,千年前是如此,千年后亦是如此。开篇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时的江潮与大海相连,皎洁的明月随潮水涌生。一个“生”字,似将明月与潮水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此时,诗人并未见海,却由江潮联想到大海。春江连海,明月共潮,天地浩瀚,引人无限遐想。月光照耀着千万里江波,何处春江不在月光之中!江流曲曲折折,绕过花草丛生的郊野,月光倾泻于花树之上,皆似深冬的雪霰子。因为“月照花林”,才生出“似霰”之花,这应是天地间最纯洁的花,因月而生,因月而静。月色将人间点染,万物溶于月光,故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空中不见白霜,洲上不见白沙。它们明明存在,却因月色而“消失”。当然,这并非真正的消失,只是隐藏于月色,不被人轻易察觉。总有一些事物,是存在着却又让人察觉不到的,比如时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也许是月色太过皎洁,也许是夜晚太过孤寂,才使得天地万物皆敛其锋芒,藏于茫茫月色之中。江天一色,不染纤尘,唯有一轮孤月高悬于苍穹。这一刻,诗人驻足江畔,望向明月,默默地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之上,何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之月,又是何年最初照耀了人类?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与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答案似乎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离真理又近了一步。那第一个望见月亮的人,当时在想着什么?又在追问着什么?最初的望月之人早已逝去,可月光却依旧倾洒人间,或是冰冷,或是温暖,照耀着此时此刻的望月之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无可奈何,无从逃离。幸而,诗人并未沉浸于伤感之中,他给了自己一个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一代,无穷无尽;明月一年一年,总是相似。如此,似乎并没有什么伤感之处。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人类的存在却很长久,代代无穷,与月共存,这何尝不是一种永恒呢!“不知江月待何人”,所以,江月到底在等待什么人呢?是逝去的故人,还是徘徊的新人?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相似,似乎从未改变,又似乎一直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那东流的江水。诗人的目光从明月转到江水,思绪也从人生转到相思。这首诗的下半篇,写游子的离愁,写思妇的守候。什么样的游子?如白云般飘忽不定的游子。什么样的思妇?如青枫浦上叹别的思妇。谁家的游子今夜乘着小舟漂荡?何处的佳人于明月照耀的楼中相思?天涯两地,一种相思,脉脉不得语。高楼之上,女子倚窗望月,那月光一会儿照在这处,一会儿照在那处,徘徊着,朦胧着,照在妆镜台,照在玉户帘,照在捣衣砧,似要将她的相思揉碎,将她的灵魂撕扯,何其扰人!遮不住,卷不去,拂不掉,成了她的爱,她的恨,不知该留住,还是该割舍。月色长伴,夜未央,愁断肠。此时,两人共望月光,相望而不相闻,只能将相思付明月,待月华照情郎。鸿雁长飞,飞不出月光;鱼龙潜跃,激起层层波浪。昨夜,离家的游子梦见了花落闲潭,可怜,春光已半,还未归家。江水流逝,春光也随之消逝。江潭之上,明月又一次西倾,还有什么是能留住的呢?春光注定是要逝去的,月亮注定是要西沉的。斜月沉沉,藏入海雾,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长路遥远,两人注定要渐行渐远。此夜,春江正暖,花月佳期,不知几人能乘月归家。游子叹息着,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情,伴着落月破碎的光,洒满了江边的幽树……离情,是思念,是刻骨,是执着。一寸寸,一缕缕,离人将它寄给了月光,月光又将它还给了世人。多年以后,江畔又奏起熟悉的旋律。缠绵的,深情的,一曲一词,是献给生命的曲调,是留给离人的哀愁。那一刻,唯有明月依旧,唯有清风不改。宁为百夫长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显庆五年(660),阳春三月,长安的街头飘过一团团飞絮,落在高墙旧瓦上,落在少年鬓发间。少年抬手,细细地整理着衣衫,良久,深吸一口气,叩响了弘文馆的朱门。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弘文馆,望着馆中的藏书,听着学士的教诲,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新奇。这个少年便是杨炯,出身书香,自幼博学,十岁应弟子举及第,被举神童;十一岁,待制弘文馆。灯火摇曳,清风墨香,当少年翻开一卷卷古籍,他确信,他爱上了长安。此时,少年的心中有了梦:他要成为一位文人,大唐的文人。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弘文馆迎来了多少踌躇满志的骄子,又送走了多少失意落寞的故人。不知不觉,已过去了整整十六载。曾经的少年已不再是少年,他的青春与热血全都献给了万卷藏书,他成了一位文人,怀才不遇的文人。他写下《青苔赋》《幽兰赋》,以此表达心中的愤懑与渴望,然而,依旧入仕无门。十六年前,他是弘文馆中的青衫少年;十六年后,他是弘文馆中的落寞书生。仕途像是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波澜,寂静且孤独。他厌倦了这般无趣的生活,便立志为仕途拼搏一番,怎奈事与愿违,年近三十,费尽千辛万苦,只换来一个“雠校典籍”的九品芝麻官。这年,他二十七岁,一个寻常的夜晚,他静静地望着夜空,想到天地浩渺,想到宇宙洪荒,一时感慨万千,写下了《浑天赋》。序文中写道:“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邱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为祸福由人,故作浑天赋以辩之。”这篇赋写了星辰日月,天象万变,字里行间,皆是他在漫长岁月中隐藏的苦楚与不甘。他在写天地,也在写自己。无尽的黑夜中,杨炯忽然发觉,他找不到自己了。他要成为怎样的人?他该成为怎样的人?他想成为怎样的人?他陷入了困惑,看不清前路,更看不清自己。大唐的官场,恰似此时的夜空,抬头可见繁星璀璨,却寻不到属于自己的光亮。《太平广记》引张《朝野佥载》:“唐衢州盈川县令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许怨。人问其故,杨曰:‘今餔乐假弄麒麟者,刻画头角,修饰皮毛,覆之驴上,巡场而走。及脱皮褐,还是驴马。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何别矣!’”这个故事是说,杨炯给朝中阿谀奉承的官员送了一个绰号——麒麟楦。戏里的麒麟是驴子披着麒麟皮装扮而成的,脱去皮褐,还是驴子。那些无德无知却身披朱紫色朝服的人,和覆盖麒麟皮的驴子有何区别?此言一出,大抵是得罪了朝中一半的官员。有些话,明明不该说,却偏偏要说,这是文人的执着。执着,毁了半生的仕途。那些仰望星空的日子,他颓唐着,迷茫着,直到遇见了一些人,燃起了他的报国梦。调露元年(679),吐蕃、突厥多次侵扰边塞,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杨炯是文人,此生注定无缘战场,他只能带着遗憾,倾听征人们诉说自己的故事。金戈铁马,纵横驰骋,那是他未曾去过的远方,是他心之所向的战场。因为热爱,所以书写。他以文字报国,一首首边塞诗,从长安故里,传至黄沙大漠,鼓舞着大唐将士的士气,叹息着古来征战的悲壮。有时候,他也会想,若自己投笔从戎……于是,便有了这首《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所写,正是一位书生从军边塞,出生入死的过程。最开始,是边塞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引起了多少壮士的不平!“烽火照西京”,狼烟四起,边关告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哪怕是一介文弱书生,也应挺身而出,以身报国。这是书生心中的“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即兵符。将军率兵辞别皇宫,手执兵符奔赴战场,围攻敌城,铁骑勇猛。“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那场战争何其激烈,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战旗翻舞,狂风嘶吼,战鼓声声。诗人没有写战争的残忍,亦没有写征夫的白发,他的笔下,是一个甘愿将青春尽付沙场的英雄,虽为萤火之光,也可燎原千里。最后,诗人发出一声感叹:“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愿做一个冲锋陷阵的低级军官,也胜过当一个雕章绘句的文弱书生。杨炯写诗之时,何尝不是在写另一种人生!只可惜,他终究未能尝试那种人生。或许,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向往过某种生活,却始终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只能默默地听着别人的故事。那一刻,我们是清醒的局外人,也是感性的共情者。送刘校书从军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友人从军。诗中以水隐喻。沟水东逝,不知流向何方,天南海北,相见无期。对于友人的选择,杨炯既羡慕,又不舍。晚风吹动着柳枝,友人已渐渐远去,杨炯缓缓转身,遇见了伯乐——中书侍郎薛元超。经此人举荐,杨炯成为崇文馆学士,一年以后,又被擢升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掌太子东宫庶务。可故事到这里并未结束,属于这个王朝的争斗才刚刚开始……唐高宗病逝后,太子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第二年,武则天废帝为庐陵王,立第四子李旦为帝。同年,徐敬业于扬州起兵讨伐武后,杨炯的伯父杨德干及堂弟杨神让皆跟随其反武。事件平息后,杨德干父子被杀,杨炯因此事受到牵连,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谷底,被贬到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任司法参军。杨炯离开了长安,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无人过问。人们只知道,四年后,他秩满回到洛阳,已然变了模样。不知是世道磨去了他的锋芒,还是苦难教会了他成长,他的眼中再无光芒……如意元年(692)——武则天称帝后第二个年号——七月十五,宫中出盂兰盆,设斋分送各佛寺,杨炯恭恭敬敬地献上《盂兰盆赋》,称颂皇恩浩荡,天下安康。他终究成了自己最厌恶的人。七月献赋,冬月任职,官场就是这么现实。寒冬时节,杨炯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踏着一路风雪,走在孤独的路上,负了少年心,也负了衷肠。如意元年,从未如意。杨炯卒于任上,世人称他为“杨盈川”。从今以后,他只是杨盈川。《一蓑烟雨任平生:宋朝词人的风华人生》试读人间万事何时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又是一年落花时节,旧时的庭院已失去往日的欢歌笑语,一位身着官服的年轻公子走在回廊间,观亭台楼阁,听流水潺潺,双目满溢着浓浓的哀愁。冬去春来,物是人非,这里再也不是当年的晏家,自己也永远回不到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他拥有令人羡慕的仕途,令人敬仰的才华,上天给予了他幸福的开始,却未能恩赐他一个圆满的未来,终是万千繁华归于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人。出生之时,大宋开国已三十年,正是太平岁月,无战无乱,君明臣贤。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更无文脉的传承,父亲晏固只是抚州的一个无名小吏,安守本分,平平度日。不过,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梦想,晏固自知此生仕途渺茫,便将希望寄托在晏殊身上,盼着有朝一日,晏殊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幸而晏殊不负父亲的期望,五岁能作诗,七岁能属文,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晏殊的童年没有鲜衣怒马,有的只是读不完的四书五经。世间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之人,所谓天赋,都是日日夜夜努力的结果。宋朝设童子科,亦称“童子举”,选拔各州各县的少年才子,中举的童子便是朝廷认可的“神童”。史料记载:“十岁以下能背诵,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若能通五经以上,则可以州官荐入于朝廷,而必送中书省复试,中则可免解。”晏殊永远忘不了十四岁那年,那是改变命运的一年。江南安抚张知白将他举荐给宋真宗,晏殊与全国各地数千名考生同时参加殿试。初见天颜,其他考生或是激动,或是紧张,或是胆怯,唯有少年晏殊淡定地完成了殿试。《宋史》这样描述:“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过了两日,复试诗、赋、论,晏殊审题之后,坦言道:“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少年的真诚与沉稳打动了宋真宗,宋真宗先是爱其不欺,读过他的文章后,又赞其才华,授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皇帝对晏殊几乎到了偏爱的地步,第二年,便召试晏殊为中书,升迁为太常寺奉礼郎,虽是虚职,却可以享受朝廷俸禄。晏家不止出了晏殊一位神童,晏殊的弟弟晏颖文采出众,少时,兄弟二人一同背书习文,手足情深,从无争吵。晏颖总是默默地跟在兄长身后,以兄长为荣。宋真宗亦召见了晏颖,并将他留在了翰林院。后来,晏颖作《宫沼瑞莲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授其奉礼郎的官职。可谁也没想到,帝王的恩赐竟让晏颖的生命走向了终点。史书上关于晏颖的记载少之又少,这位与晏殊齐名的神童仅在人间停留了十八年。来时,绚如烟火;去时,转瞬即逝。《宋诗纪事》记载:晏颖,临川人,丞相元献公之弟。童子时有声,真宗召试翰林院,赋宫沼瑞莲,赐出身,授奉礼郎。颖闻报,闭书室高卧。家人呼之不应,掊锁就视,则已蜕去,旁得书一纸云云。时年十八。对于晏家来说,那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听闻授官之事,晏家上下顿感荣耀,唯有晏颖未露出半分喜色,他沉默地走入书房,反锁房门,许久不出。那一刻,晏殊已察觉到弟弟的不对劲,连忙叩门,一声声呼喊着,却没有得到回应。家人破门而入,终是晚了一步,只见晏颖平静地躺在榻上,如睡着一般。晏殊颤抖地伸出手探向弟弟的鼻息,已没有一丝气息。晏颖的离世太过突然,又太过平静,仿佛一场初雪,来得匆匆,走得无声。案上放着一张宣纸,上面写了两首诗。一首写道:“兄也错到底,犹夸将相才。世缘何日了,了却早归来。”另一首写道:“江外三千里,人间十八年。此时谁复见,一鹤上辽天。”这一年,晏殊二十一岁,晏颖十八岁。晏殊反复读着弟弟留下的诗,渐渐地,似乎读懂了什么。或许,弟弟本就厌倦官场纷争;或许,弟弟早已看破红尘俗世。总之,他选择离开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间。他走得如此安详,是决绝,也是无奈。晏颖的丧讯也传到了宫里,皇帝御篆“神仙晏颖”四字,赐给晏家,以此减轻晏家人的悲痛。世人称晏颖为“仙人”,认为他是羽化升仙。所有传奇的故事都禁不住推敲,晏颖到底为何而死?是病逝,还是自杀?这些终是成了谜团。也许,只有晏殊作为亲历者,才能明白其中的真相。又是一年暖春,繁花满枝头,晏殊与三五好友于府中雅集,乐师弹奏新曲,众人举杯对酌,熟悉的画面,熟悉的笑声,仿佛回到了从前,只是,再也听不见那个十八岁少年的笑声。一杯杯浊酒入喉,却解不了心中之愁。远方,夕阳西下,黄昏只留给大地最后一丝光芒,晏殊端起酒杯,沉声叹一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一曲新词,一杯美酒,天气依旧,亭台依旧,故人长离。夕阳向西而落,何时才能回来?去年的这个时候,晏颖尚在,兄弟二人也曾在亭台中把酒言欢,畅谈彼此的抱负与理想。年少之人,总是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又怎知前路漫漫,满是荆棘与坎坷?谁也不曾料到,一年之后,这亭台之上将再也听不见晏颖侃侃而谈的声音。听,远处的新曲未停。看,庭前的桃花已落。花儿总要凋谢,春燕又要归来,这仿佛是一场宿命的轮回,令人无可奈何,却又似曾相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的循环永不停息,谁也挡不住如箭的岁月,转眼间,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当宾客散尽,满是花香的小径上,只剩下晏殊独自徘徊的身影,他拾起一片落花,黯然想到:如果有一日,终要离去……伤春悲秋之时,总有人思索时间与生命的意义。这世间,有多少相聚与别离?纵然少年得志,却终是凡尘中人,免不了承受凡尘之苦。上天赐他锦绣前途,也生生夺去了他至亲的性命:二十一岁,弟弟过世;二十二岁,发妻李氏病逝;二十三岁,父亲亡故;数年之后,母亲也离世;三十余岁,续弦孟氏病逝。他的前半生几乎都在经历生离死别,悲痛从未停止。他将对生命的无奈写进词中,却又极力克制着情感,不愿表露太多。他的词中没有大悲大痛,却满是欲言又止的伤。晏殊一生官运亨通,曾任秘书省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常寺丞、升王府记室参军、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太子左庶子、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枢密副使、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尚书左丞、知州、刑部尚书、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部尚书、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等。“平步青云”四字用在晏殊身上再合适不过,他的人生从少年时便已改变。他是太平时期的太平宰相,皇帝、太后赏识他,同僚、下属羡慕他,是官场的赢家,也是真正的独行者。他少年入仕,如履薄冰,当同龄孩子在巷间嬉戏之时,他却要一步步走入朝堂,经历官场的尔虞我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啊,必要心如磐石,才能承受住曲终人散的孤独。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双燕似曾相识,却早已不是旧时燕。这一日,晏殊提笔写下一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菊花罩着薄薄烟雾,这是散不去的愁绪;兰花沾着点点露珠,这是滴不尽的泪水。罗幕轻寒,燕子终是远去了,唯有不知离别之苦的明月依旧高悬着。月照朱户,此情此景,诗人心中又想起了何人?是英年早逝的弟弟,还是魂归黄泉的父母?又或是香消玉殒的红颜?他独自走上高楼,望万家灯火,望河山万里,望天涯尽头,满目皆是怅惘。欲寄一封书信,奈何山高水阔,所思之人究竟在何处?所思之人,已是天人永隔。汴京城内一片繁华,文人生在大宋,可游山川河流,可享盛世之乐。然而,又是谁在守护盛世的安宁?远处,晏相府中的灯火还未熄……许多年后,晏殊过世,其子晏几道回忆父亲时,只言:“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春风归,高阁之上,又涌进了许许多多心怀家国的年轻臣子,他们偶尔会提起一位贤相——晏殊。他是百姓不会遗忘的存在。他不负朝廷,不负君王,不负自己。那些年,那些事,纷纷扰扰,伤伤痛痛,转眼之间,已成昨日之梦。他是从容的,也是淡然的;是温和的,也是寂寞的,即便历经风霜,心中满是千疮百孔,他的眼中依旧是星辰大海,有期盼,有梦想。塞上秋思悲白发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塞外,千里黄云,寒风如刃,茫茫夜色,征人望着天边的那轮明月,又哼起那首熟悉的家乡小调,一曲秋思歌,几分酸楚,几分悲凉。为护一方安稳,千万将士数年未曾归家,金戈铁马入梦,不知归期。这首词写于秋时,却不是写汴京的秋,而是写塞外的秋。“塞下秋来风景异”,到了塞外,才知边塞之秋与汴京之秋大不相同。天边的大雁又飞回了衡阳,没有停留之意。雁归去,方知秋。征人望着远去的大雁,或许也曾心生羡慕,雁可南归,人却不可。塞外之秋,没有东篱菊花,也无桂花飘香,只有西北特有的寒风声、马鸣声、羌笛声,军中号角响起,这些“边声”从四面八方随之而起,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悲凉又豪迈。群山连绵,夕阳西下,长烟升腾,一座座城池紧闭城门。城虽“孤”,却有驻军守卫,也有百姓相伴。他们并不孤独,天边有斜阳,城外有群山,若言遗憾,那就是不能归家。“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士们饮下一杯浊酒,不禁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征人何尝不思归!只是,战事未平,烽火未灭,尚不能早做归计。远方,传来羌笛之声,那曲子悠扬婉转,既熟悉又陌生。征人听着此曲,不知不觉间,已是霜满地。秋,真的来了,今年的秋天格外凄凉。夜深了,无人能寐,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心事。营帐内,将军默默理着白发,感叹岁月无情。营帐外,士兵落下了眼泪,回想家人的叮咛。这首词强调一个“思”字,而并非“怨”字。即便塞外苦寒,也没有一个人抱怨过国家、君主。他们皆知自己的使命,保家卫国,始终不渝。词人范仲淹身为将军,以“将”的角度写“征人”,体谅他们的艰苦,更懂得他们的坚持。这场战事因何而起?数年前,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此后,边塞再无安宁之日。李元昊屡屡率军滋扰大宋边境,三川口之战,西夏军大败宋兵,又集于延州城下,虎视眈眈,已有攻城之势。康定元年(1040),边塞战事吃紧,宋仁宗重新部署将领,命范仲淹与韩琦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将军此去,抛下汴京繁华,从此,醉因葡萄美酒,醒时马革裹尸。八月,范仲淹请知延州,到任后,更改军队旧制,精选将士,日夜操练,修筑青涧城和鄜城,防御城池,谨慎应战。这一年,范仲淹五十二岁。若说年老,仍能策马提枪;若说不老,已是鬓生白发。范仲淹亲自培养了一批精锐军队,皇帝诏命此军为“康定军”,就是这支队伍,将十二座陈旧要塞改建为城,守住了一方安宁,使流离失所的难民回归旧土。他是百姓称颂的“将军”,也是有悲有喜的“凡人”,戍守边塞多年,何尝不思归!明月依旧,壮士难归,谁不曾思念家乡!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也有伤感之时。多年来,他们坚守边疆,守住身后千万的大宋百姓,却辜负了家中的父母妻儿。此时,繁华的汴京城应是万家灯火,百姓阖家欢聚,而塞外的将士却只能守着孤灯到天明。凄凉深秋,范仲淹走在荒无人烟的古道,忽又想起亡故多年的妻子李氏。当年,他贫贱之时,李氏不离不弃,整日粗茶淡饭,从未享过一日清福;而今,他得高官厚禄,李氏却已不在人世。每逢亡妻忌日,他远在塞外,无法亲自去坟前祭奠,只能望着明月,道一句:“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他曾写过一首怀旧之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湛蓝晴空,碧云千里,枯萎的黄叶铺满大地。无边秋色与江波相连,波上笼罩着寒烟薄雾。山峰映着落日余晖,云天连接着大江流水。一派秋景,一派凄凉,无情的芳草,无边无际,已生长到斜阳照不到的远方。天、地、江、山,由远及近,又从最近的“芳草”写到了“斜阳外”,芳草绵延,直至汴梁,直至故乡。何处无芳草?何处不逢秋?斜阳外,是他未能到达的故土,是他未能望见的秋光。那里的秋景如何?斜阳映芳草,草木无情,人间有爱,有人的地方便有喜乐。写景不难,难在写情。“黯乡魂,追旅思”,因思乡而黯然,因羁旅而惆怅,偏偏他又是将军,为了稳定军心,纵然心有愁苦,也不可同人说。那位将军啊,不知承受了多少难以排遣的愁。夜夜如此,除非偶得美梦,才能留人入睡。梦中,他不必面对狼烟风沙,不必直视鲜血杀戮,他只是个俗人,盼着妻子下厨,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野菜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