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课型分类的语文教学实践
  • 基于课型分类的语文教学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课型分类的语文教学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85 2.9折 48 全新

库存2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胜兰|责编:朱雯馨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134579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3115690

上书时间2024-06-1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胜兰,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监测评估所专业人员,成都市国学中心组成员,成都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委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成都市语文骨干教师,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著有语文教学专著《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合著)、《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合著),编著有少儿国学读物《万方名物》《千秋诗歌》《九州故事》《国学启蒙》等。

目录
目 录
绪论: 语文的课型分类
——兼谈课型与培养语文素养的关系 ………………………… 1
第一章 素读文本的五个角度
——以石磊老师 《秋词》的教学设计为例 ………………… 17
附:人生如秋莫寂寥,豪情满怀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教学设计
第二章 预习课:凡事预则立 ………………………………………… 34
附: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预习课教学设计
第三章 文本分析课的一次教学实践及反思
——以古典诗歌 《使至塞上》的教学为例 ………………… 50
附:《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第四章 文本分析课:抓住文本特质,提升思维品质
——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为例 ………… 63
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分析课教学设计
第五章 “磨”出一堂纯粹的文本分析课
——以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的打磨为例 ………………… 79
附:《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第六章 评价课: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对语文单元整合融通之评价课的认识与实践 ………… 97
附:“准则决定选择”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评价课教学设计
第七章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鉴赏课教学实践 …………………… 118
附1:典雅之美:遣词造句的艺术
—— 《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鉴赏课教学设计
附2:关于鉴赏课:由一个教学设计想到的
第八章 文学史课:对单元的结构化的宏观把握
——以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 141
附:诗与思——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学史课
教学设计
第九章 训练课的实施 ……………………………………………… 165
第十章 课本与课堂之外,能力与素养之中
——一堂综合实践课的设计 ……………………………… 179
附:是父是子—— “三苏祠博物馆”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 学科阅读课:拓宽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理解 ………… 201
后记:关于课型的那些事…………………………………………… 221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教育类学术著作,旨在说明语文的课型分类,对语文素养跟各种课型的联系作出简明的解释,并以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为例,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书中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把语文课分为七种课型: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文学史课、训练课、综合实践课、学科阅读课。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划分课型,符合学科学理和教学学理,这有助于教师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有序推进单元教学,推动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教学正轨,*终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精彩内容
第一章 素读文本的五个角度——以石磊老师《秋词》的教学设计为例一、素读的价值所在我们从小就被老师告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好,因为比起“过”“到”等动词,它不仅写出了春天的色彩,更写出了作者王安石看到春天到来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也常常津津乐道于贾岛“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这个关于“推敲”的典故,正如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评价:“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其实,语文的阅读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对文本进行反复推敲。这种推敲,只能是执教者对文本的直面,不可能经由其他途径。我们把教师直面文本进行的自主阅读,称为“素读”。
“素”的本义是“本色的生帛”,“素读”也就是“本色的阅读”,这种阅读,不借助文本之外的其他任何资料。对于素读一词,罗晓晖老师和我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教师不依赖任何外在资料对课文(或别的文本)展开的阅读。素读的要点在“素”,提倡的是教师不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直接面对文本,依靠自己的分析能力,对文本进行解读。
根据最近几年的听课观察,很多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词,教师在讲授过一两轮后,常常陷入“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的教学套路之中。“读一读”和“背一背”常常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最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讲一讲”,在课堂上却常常成了“翻译全诗”的代名词。当教师带领学生翻译结束,弄懂了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后,似乎也就无甚可讲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教师缺少真正的自主阅读,缺少靠自己的独立钻研发现这首诗“可讲之处”的过程,而不是这首诗真的“无甚可讲”。
我们认为,教师的素读,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真切的审美感受和独立的价值判断。对于教材文本的素读,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学科角度:读出该文本涉及的语文知识与能力。
②学生角度:读出学生可能的未知以及可能存在的疑惑。
③教学角度:读出该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可能运用到的引导方法。
④教育角度:读出该文本所显示的人类智慧,读出文本所涉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⑤素养角度:读出该文本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的显著特征。
《秋词》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诗。由于被放在附录中,很多老师对这首诗的处理极为简单——背诵、默写。其实,如果能够从上述五个角度对该诗进行素读,教师有可能在备课过程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下面以石磊老师对《秋词》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素读在备课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二、学科角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着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对于《秋词》这首诗而言,它可以教给学生什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能力呢?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刚进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讲,这首诗的学习,是获得古典诗歌中“意象”这一重要的概念知识的契机。那么,要如何在设计中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接受这个学科知识呢?刚刚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对意象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所以,教师需要首先介绍或巩固学生关于意象的知识。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就是包含人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景物,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会使用意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而诗人对于意象的选择,一定和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复习旧知——在本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的学习中,有一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学生从中接触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一组密集铺陈的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关注这首曲中意象的堆叠,尤其关注这些意象性名词前作为修饰语的形容词的特点。在作者笔下,“藤”为何是“枯萎的”而不是“长青的”,“树”为何是“苍老的”而不是“青翠的”,“鸦”为何是“黄昏时的”而不是“黎明时的”?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残败、颓废和苍凉,这是羁旅漂泊的作者此时心情(情感)的投射。复习《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目的是为接下来确定《秋词》中的意象做准备。
先以“下定义”的方式了解意象,再通过复习旧知识加深对意象的理解,最后到新的情景中去运用——辨识出新的意象,符合初中生概念学习的一般规律。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寻找出《秋词》写景的句子当中作者选用的意象,就有机会发现作者选用了“鹤”这一意象。这也为后面分析“鹤”这个意象的内涵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至于学科能力,本诗主要是教给学生精细分析诗歌的能力,这一点后文将详细论述。
三、学生角度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情。就古典诗歌的阅读而言,初中学生对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很难做到精准,常常是囫囵吞枣而不自知,这里稍加举例。
对于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一些诗词,我曾经做过以下追问:《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李白为何要说看到的是“紫色的烟”而不是白色的或其他颜色的烟?《虞美人》中,李煜为何要用“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用“一江夏水”或者“一江秋水”来比喻自己的愁?《滁州西涧》中,“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是我们常见的“横竖”的“横”的意思吗?它和作者韦应物此时的心态有何关系?诸如此类,学生几乎很难回答上来。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并非真知”,学生自认为熟悉程度很高,读懂了这些诗词,但其实对其中字词的妙用缺乏思考,他们对这些字词背后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
在和石磊老师一起准备《秋词》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对七年级的一些学生做过调查,我们有这样一段对话:师:“晴空一鹤排云上”中到底是一只鹤还是一排鹤?生(绝大多数、很坚定地):一排。
师:原因是什么?生:诗句里明明白白就写着“一排鹤”。
师:哪里写着“一排鹤”?生(毋庸置疑状):“一鹤排”就是“一排鹤”的倒装啊。
其实,稍微有点文言常识的学生都应知晓,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倒装的语法形式,若是倒装,后面的“云”将无着落;而且,文言表达习惯中,量词一般都会被省略,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中桌子、椅子、扇子、抚尺都是指代单个的数量“一”,“一鹤”是“一只鹤”,毋庸置疑。学生这样粗疏的理解,存在着两重误读:没有读出“鹤”其实只有一只,这是一重误读;而且还将“排”误认为是量词,这是另一重误读。根据学生认识的误区,我们意识到这个句子恰好是文本解读的障碍,于是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了要带领学生重点分析此句,读懂这一句的真正含义。
四、教学角度学生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误读,成为这首诗文本分析教学的起点,也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也就顺理成章地围绕“晴空一鹤排云上”此句中的关键字词展开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需要斟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务使恰当且有效。这就再次涉及对学情的预判。
在这里,最适合现阶段学生的教学引导方法,就是“替换词语法”。对学情的把握,最关键的是把握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对教师提问可能做出的反应。对于“晴空一鹤排云上”这个短短的七言句,学生要实现完整、准确的理解并不容易,于是石老师设计了两次词语的替换比较,以求学生对诗意的饱满理解。
①设置问题:诗歌第三句,作者写“晴空一鹤排云上”,请问作者为何不写“百鹤”“千鹤”,而非要选用“一鹤”来作为意象呢?②请找出本句中描写鹤的两个动词(排,上)。
追问:这句诗中的“排”能否改为“飞”字?“上”字能否改为“间”字?为什么?通过第一次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诗人强调“一”,是想突出这里只有一只鹤,而不是他们此前理解的这里有一排鹤。为何只写一只?这是因为高远的境界常常只是一个人的理想而不是一群人的理想,奔赴理想的过程常常只能是孤独的。唯有一只,方能显得与众不同,表现出所追求的意趣的高远。
通过第二次比较,学生更能体会这只鹤要冲上云霄之不易,因为需要排开厚重的云层,冲破重重的阻力,绝非轻而易举、轻松自在地闲游在云间。
应该注意的是,这两次“词语替换”的比较并不是这个环节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用这种方法分析出诗人借助这一只鹤的意象要表达的情感——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以及奋力上进的豪迈与乐观。此环节中得出的这个结论,呼应了前面在介绍意象的知识时所做的铺垫——“诗人对于意象的选择,一定和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关系”。
五、教育角度教育的角度,就是要读出文本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据此确定该文本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并力图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
从文化的层面来讲,鹤很早就被认为是有德行的禽鸟。“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就是以鹤喻君子。贾岛《宿山寺》中写到“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表现了鹤的清高脱俗和卓尔不群。同时,鹤能够在广袤的空间中飞翔,常常被用来比喻志向高远。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高洁之士以鹤为伴,林逋号称“梅妻鹤子”,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爱好的清奇。
在教学中,尤其应引导学生注意的是,刘禹锡并不是在自己人生一帆风顺的情境下用鹤的意象来标榜自己。本诗的题目和开头都表明,这是秋天,“自古悲寂寥”的秋天。其实,这里的秋天,既是自然界的秋天,也可谓刘禹锡人生境遇的“秋天”——他正处于肃杀、凄凉的政治环境之中。学生对于这个背景本身是不了解的,石磊老师设计了在对整个诗歌文本的分析结束之后,在“背景介绍”环节补充“知人论世”的相关资料,用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刘禹锡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参与革新的刘禹锡被贬到朗州,时年34岁。《秋词》这首诗就是诗人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作。
这个材料的补充,是想告知学生:此时的刘禹锡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人极其容易对前途迷惘,对现实失望,也就是如诗中所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天只感到萧条寂寥、死气沉沉。相反,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却能化身为鹤,要满怀诗情,排云而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份与众不同的不畏逆境、积极进取的豪迈与乐观,实在难能可贵。这正是用本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正是在困境和逆境中持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因挫折而消沉,才能走出更广阔的一方天地。
六、素养角度语文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归其大要,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可分为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四个维度。
此前所述的几个方面,实际上均可笼括到如上四个维度中,因而此处只需要作简要说明。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或澄清:首先,前面所讲的内容都可以归结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那么,我们谈“素养角度”的意义在何处呢?就在于能更清晰地划分出素养培育的层次。在语言和思维层面,我们能看出这首诗语言浅近而用意高远的特点,看出刘禹锡的求异性思维特点,以及这种思维特点在剑走偏锋、拓展新意方面的功能。在审美和文化层面,我们能看出因其思维的逆向操作、情感意绪的昂扬奋发而显现出来的“豪”的特点,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正是一种面对世界与人生局面的态度与价值取向。
其次,素养本身是综合的,虽然可以作为认识对象加以分类分析,但作为实际的存在状态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提示我们,理解文学文本的时候要有联系与综合的意识,分析此须得顾及彼。在关注诗歌语言的时候,需要理解它是文本的依托,本身就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审美的基础载体和文化意识的投射。
习惯于用素养的概念来审视文本的教学价值,对我们理解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有裨益,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若干教法、学法的真实含义。譬如涵泳——为什么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需要涵泳?涵泳是在对文本所有局部的意义都有了正确的分析和确凿的理解之后的整体性回味——这跟初读文本时的整体性感知有显著区别。明显,作为一种“反刍”,也作为把文本与生命经验联系起来的尝试,涵泳是文本走向生命自身、内化为素养的极其重要的方式。反观我们的教学,则不难看出诗歌教学常常是粗率的,基本不曾在涵泳上下过功夫。
七、素读:通往阅读教学自在之境基于对《秋词》短短28字的素读,石磊老师独立设计出一个有新意的教学方案。整个过程,通过素读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通过素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素读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通过素读引领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这样的教学预设,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这样的预设,也是教师通往阅读教学自在境界的必经之路。尽管这个设计作为文本分析课还不十分典型,但本文的意图不是讨论课型,而是说明素读对于教师备课的意义。无论什么课型,备课阶段的教师素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教师与其把很多时间花费在对教学技巧、教学形式的琢磨上,不如老老实实去研读文本,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绘事后素”,“素”是底子,“绘”是形式;素读是底子,教学方法是形式。通过素读抓住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底子是好的,是对的,才谈得上教学形式的问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