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爱书已成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83
3.6折
¥
55
全新
仅1件
作者马凌
出版社上海文艺
ISBN9787532186846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1203105107
上书时间2024-06-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malingcat昵称,长期活跃于豆瓣网,为《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南方阅读周刊》《澎湃》等撰写书评。出版有《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等专著,编有《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等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复旦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目录
书虫指南:三只名牌蜜蜂
上辑
声名狼藉的牛津大学圣?奥斯卡
毛姆:不死的文学巨鳄
神圣的和渎神的伊夫林?沃
除了红楼,还有毛姆
纳博科夫的“残酷”与“美感喜乐”
女作家的狗缪斯
自由女神也醉了
三岛由纪夫的圣塞巴斯蒂安
卡坡蒂先生,圣诞快乐!
用威尼斯的水蘸一下笔尖
书信中的马赛尔?普鲁斯特
下辑
文森特?梵高之死,这很重要吗?
谁的高更?谁的塔希提?
另一个米开朗琪罗
冰人夏洛特在无所之地的中央打开一只康奈尔盒子
剑桥往事:天真、八卦与毒舌
疯狂与神性
女神的朋友圈: 成就她的有朋友、还有那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代后记:多年爱书已成精
内容摘要
《多年爱书已成精》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书评人马凌的最新作品。本书中,她选取了18位作家、画家、文艺家,以一个“书虫”的阅读妙趣和“学院派”的学养视野,让读者更透彻的走近这些文艺名家。
毛姆为何逃离英国并且拒绝出版自己的传记?伍尔芙居然是著名“狗迷”?普鲁斯特的书信中写了多少琐碎的日常?
马凌通过这些细小的关注点,以点带面,穿透他们的人生、轶事、交叉时刻……把他们的人生和作品连接,给了他们人生与作品的双重解释。
精彩内容
书虫指南:三只名牌蜜蜂
书虫分四种。最多的是甲虫,飞到哪里算哪里,东啃一点西啃一点,不讲究,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更专业的是蜜蜂,往往只认一片领域,槐花啊椴花啊,所得端赖勤劳辛苦、还有蜂群的组织分工,它们有刺,蜇人是痛的。最有境界的是蝴蝶,本是花丛中来,一度作茧自缚,终能变成另外一种样子,轻盈飞过了沧海。令人唏嘘的大约是蚯蚓了,打了许多洞,发现各种联系,走不出,或者压根儿就不想走出,在盲目中痴迷,而且缄默无语。
言及“书虫”,读书人联想到的恐怕是《尔雅》里的“覃鱼”,是陆游的“吾生如蠹鱼”,由“书蠹”而化“脉望”,是旧时读书人的自况和期许。而当代世界,“读书”与“读者”都变得复杂起来,此处的“四种书虫”,乃是指“四种读者”——作为甲虫的一般读者,作为蜜蜂的专业读者,作为蝴蝶的创作型读者,以及作为蚯蚓的痴迷型读者。同为书迷,四种读者在态度、方法、收获上大异其趣,但在一桩事情上相当一致:那些关于读书的书,总是区分书虫与非书虫的“诱捕剂”,也总是专业读者给一般读者的“指南针”。长夏无事,在文学花海里拈出三只名牌蜜蜂,来一窥究竟吧。
(一)一只飞了很远的工蜂
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匮乏的悲剧;另一种,是丰裕的悲剧。每一个教授“世界文学”课程的大学老师,必定对后一种体会尤深。从现存最早的史诗、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开始,人类写就的文本浩浩汤汤,虽历经虫蠹之灾、水火之厄、政治整顿、宗教清除,留存下来的经典之作也足以填塞图书馆的一半空间。
18世纪,歌德意识到文学正在前所未有地扩展,更多人可以读到来自更多时代和更多地方的更多文学作品,原本局限于特定地方和特定传统的文学,正在变成一个融合的整体,于是他庄重宣布:“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的时代即将到来,每个人都必须为推进它做出贡献”。
19世纪,另外两个德国人也认识到,受工业化和全球贸易的驱动,“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他们自己写作的《共产党宣言》“将以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佛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未来的国际不仅共享物质财富,也共享精神财富。20世纪,“世界语”虽然没有通行,但“文字共同体”不再局限于民族语言,经由翻译、出版、特别是互联网这样的新媒介,每个人都可以漫游在这个文字写就的世界。当代的问题不在于经典不够多,而在于人的注意力有限。所以重新筛选、确立经典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意识形态与文学传统、保守与激进、替换与增补的各种权衡。
哈佛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马丁?普克纳(MartinPuchner)开设了哈佛慕课“世界文学经典”,他主编过厚重达6000页的《诺顿世界文学选集》(第三版和第四版),要从中挑拣出16次课、32学时的材料,就像硬要从一大片花田里挑选出16朵花,那种挣扎、不舍和不安,难以尽述。凭借高明的技巧,普克纳出版了用作通识课教材的《文字的力量》,以“讲故事”和“文字技术”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高度概括了世界文学的历史:“这一进程得益于从字母和莎草纸到纸和印刷术等技术手段的帮助,这些技术降低了文字世界的门槛,让它向更多的人开放,而这些人接着又发明了新的形式,即小说、报纸和宣言,同时也确立了古老经典文本的重要地位。”文学的历史,必然包含文字的历史、媒介的历史、作者的历史、读者的历史、特别是思想观念的历史。普克纳展现的,是文字共和国日益自由民主的过程。所以,一本21世纪的“世界文学导读”,始于航天飞船上的宇航员朗读《创世纪》,终于《哈利?波特》的中世纪传奇大杂烩,不会令人惊讶。
普克纳的宏大文学史观很是时髦,暗自融合了书籍史、阅读史、媒介史、思想史,也符合从“作者中心”向“接受者中心”的阐释学转向。他的本行是戏剧研究,懂得如何在大视野中营造戏剧性,读这部《文字的力量》,犹如一部大型交响乐在伴奏,使人激动如大海。更重要的是,普克纳的编写方法非常之“政治正确”。一方面,平民百姓地位凸显,“文字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并不一定是专业作者们。实际上,我邂逅了一群出乎意料的人物,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记账员和不识字的西班牙士兵,到中世纪巴格达的一名律师、南墨西哥的一个玛雅叛乱者,以及墨西哥湾的海盗们。”另一方面,他小心维持着地域、阶级、性别和种族的平衡,在书中,东西方最早的史诗都在——《吉尔伽美什》和《伊利亚特》;东西方最早的小说也在——《源氏物语》和《堂吉诃德》;“教师”们包括佛陀、苏格拉底、孔子和耶稣;在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旁边,有玛雅的《波波尔?乌》和非洲的《桑介塔史诗》;既有《共产党宣言》传播史,也有阿赫玛托娃和索尔仁尼琴遭禁史;为了让“后殖民文学”不缺席,加勒比海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都有专章……平衡、妥帖、全面。尽管印度教师不能设想没有《罗摩衍那》、中国教师会对没有《红楼梦》耿耿于怀,可是说到全面而简洁,似乎不能要求更多。如果普克纳是一只蜜蜂,他是那种超级工蜂,其勤劳、眼界和技巧,学院派蜜蜂们都是首肯的。唯一的问题在于,西方教师们一定会质疑:莎士比亚安在?
(二)一只负责的侦察蜂
普克纳的《文字的力量》首版在2019年,同年10月,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去世。布鲁姆应该没有看过此书,不然定会攥紧拳头做狮子吼:怎么可以少了莎士比亚!?只因在布鲁姆这里,莎士比亚就是“经典”的代名词。深深不屑于当代的批评模式和教育风气,他自嘲说:“我是一只恐龙,欢乐地自称:‘布鲁姆?崇拜莎士比亚?雷龙’”。“莎士比亚可以代表最高文学造诣的最良善效用:倘若真正的理解了,它能够治愈每个社会所固有的一些暴力。”布鲁姆俨然一位“莎翁原教旨主义者”,没有一部莎士比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再来一部。
在1994年出版的《西方正典》中,布鲁姆将莎士比亚置于经典的“正中心”,在他看来,莎翁将“影响”的阴影投向殿堂的四面八方,而在对此“影响”的“焦虑”中,一些作家在抵抗和变异中确立了个人风格,从而在殿堂里获得一席之地。这批经典作家,包括歌德、华兹华斯、奥斯汀、惠特曼、狄金森、狄更斯、艾略特、托尔斯泰、易卜生、弗洛伊德、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博尔赫斯、聂鲁达、佩索阿、贝克特,一共25位。按照另一位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JamesWood)对《西方正典》的解读,“莎士比亚永远大于我们,永远藏在我们背后,永远高于我们头顶。莎士比亚是生活‘强大的先驱’,他的作品在我们还没开始对其做任何评价之前就已经改变了我们。”布鲁姆认为是莎士比亚“发明”了现代的读者、乃至作者,因为莎士比亚的影响早已成为传统,无远弗届、无处不在。例如,弗洛伊德大量阅读、引用、“误引”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成为弗洛伊德隐秘的、精神上的“父亲”,正是在此意义上,布鲁姆抛出掷地有声的名言:“你可以用莎士比亚去解读弗洛伊德,但不能用弗洛依德来解释莎士比亚。”布鲁姆的确像雷龙一样庞大,一生写了五十多部著作,一千余篇导论,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在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的身份,使得他牢牢掌握话语权,从极端个人主义和精英主义的视角,勉力维护着文学经典的地位与声誉。如果说普克纳小心翼翼地平衡着“阶级、性别、族裔”这“左翼的神圣三位一体”,布鲁姆简直就是“精英保守白人男性”的代名词,对于“政治正确”不屑一顾,他感慨说,由于被女性主义者指责,劳伦斯被彻底驱逐出英语国家的高等教育,“学生从而不再阅读20世纪的一位大作家、一个独特的小说家、讲故事的人、诗人、批评家、先知。”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不得不说的是,布鲁姆曾经参加一个“帮派”,学院里称为“耶鲁学派”,更具街头风格的绰号则是“阐释学黑手党”或“耶鲁四人帮”。除了布鲁姆,另外三位是保罗?德?曼(PauldeMan)、乔弗里?哈特曼(GeoffreyHartman)和希尔斯?米勒(HillsMiller)。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他们均在耶鲁大学任教,同时又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黑手党,自然是颠覆性的、危险的、霸道专横的。他们不是不讲理,只不过讲的不是平常的理。在后现代主义半革命半游戏的氛围中,他们赢得了英文系青年教师和学生们的热情追随。他们的反对者认为,他们在经典文本里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干的是天理不容的黑道勾当。而黑手党们摆出无政府主义者的姿态,纵容自己的爱欲情仇,把文本剖析得血淋淋的却又讲究程式和技艺,各显其能分庭抗礼,享受着道中人的特殊光荣。这里面,作为“教父”的德曼留下座右铭:“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既然如此,私人的趣味、个人的眼光就具有了合法性。是以,布鲁姆等人纵然是学院派,却也不再是利维斯那样的学院派。写有《伟大传统》的利维斯,要求文学必须有道德价值,必须促进社会的健康,而在布鲁姆这里,只认可三大标准:审美光芒、认知力量、智慧,达到标准的,是为“经典的崇高”。
布鲁姆的著作国内已经翻译出版了16部,特别是译林出版社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煌煌巨著,略略让人敬而远之。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还是他古稀之年的性情小书《如何读、为什么读》较为“趁手”,不妨视作他个人的文学公开课。在这里,学院派布鲁姆做出了反学院派姿态,他对于高深的工具反感,对于“愤怒的”文化研究反感,对于刻板的意识形态化解读尤其反感。他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倡导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的那种阅读乐趣,那种哈兹利特式的滋味。我们现在如何读,部分地取决于我们能否远离大学,不管是内心方面的远离还是外部方面的远离,因为大学里阅读几乎不被当成一种乐趣来教——任何具有较深刻美学意义的乐趣。”威廉?哈兹利特是19世纪评论家,写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反对权威、习俗和狭隘见解,有自由风骨和人文趣味。布鲁姆所倡导的“哈兹利特式的滋味”、老派的“阅读的乐趣”,也就是回到鉴赏式解读,融合分析与评估,一言而蔽之:虔诚地读、单纯地读、大声地读、反复地读。整部《如何读、为什么读》满腔热忱、如数家珍,只有看到阅读之中的这种痴迷,才会恍然大悟:布鲁姆是蜜蜂中的侦察蜂啊,虽然略有聒噪,他长于发现、他指路、他手舞足蹈,他也有点甜。
(三)一只蜇人的大黄蜂
当前炙手可热的批评家非詹姆斯?伍德莫属。他比布鲁姆小三十五岁,从《卫报》首席文学评论员到哈佛大学文学批评实践教授,从第一部书《破格》(1999)到最近一部精选集《严肃注意》(2020),二十年间他活跃于《伦敦书评》、《新共和》和《纽约客》这样的顶级期刊,受邀于牛津、剑桥和哈佛这样的顶级名校,用英国人的机灵、幽默、毒舌,把文学蜜蜂的事业提升到新的高度。伍德曾经同时使用两个笔名,JamesWood和DouglasGraham,前者有学院派的智性、精致和犀利,后者则更加鲁莽、任性、刻薄。如果说早年文章更多学院派炫技,是“伍德教授风”,随着年齿渐增,越发随心所欲,是“格拉汉姆媒体风”。
对于“哈佛前辈”布鲁姆,伍德评价说,这是一个“莎士比亚化的布鲁姆”,有缺陷,但这缺陷是创造性的缺陷,“是自成一格的口吃”。受势不可挡的天赋大能驱动,“有时候看上去好像他绑架了整个英语文学,再用一生时间释放人质,一个接一个,全凭自己喜好。”实际上,伍德的野心更大,他不仅绑架英语文学,他绑架西方文学,他不释放人质,他肢解了他们。在第一部批评集《破格》里,他纵论文学与信仰,从艺术角度抨击了品钦、德里罗、厄普代克、罗斯、莫里森、巴恩斯,对长者布鲁姆颇有微词,对敌手乔治?斯坦纳极尽挖苦之能事——“乔治?斯坦纳的文章非同小可,那是一座汗水的丰碑。读他文章的人会很熟悉其不精确和夸张;其成群结队的形容词;其以教堂般的宁静包围着的那些伟大作品。”第二部《不负责任的自我》里有更多“受害者”,弗兰岑、拉什迪、库切、托马斯?沃尔夫、以及被称为“歇斯底里现实主义”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这个名单不断延伸,当红作家很难逃脱,比如奈保尔、麦克尤恩和保罗?奥斯特……伍德不讳言文学批评夹带个人“私货”的性质,时时将个人经历穿插其间,但是显然,他懂得一个重要道理:“评论,只有在自身也成为文学的一部分后,才能流传于世”,他的确使评论成为了文学的一部分,无他,他熟悉所有的文体奥秘和叙述技巧,那些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在小说批评领域,他认为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自有经典地位,“但是读来已欠精彩”;昆德拉谈论小说艺术的三本书也很出色,只不过,“有时我们希望他的手指能再多染些文本的油墨”。他颇为欣赏的20世纪小说批评家是俄国形式主义者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和法国形式主义者罗兰?巴特,因为“他们像作家一样思考”,关心风格、词语、形式、比喻和意象,只是遗憾啊,他们是写给其他专业人士看的,架势十足毫不指望普通读者看得懂。既然如此,好了,伍德只好挺身而出了,他“以评论家立场提问,从作家角度回答”,写了一本给普通读者的指南书:《小说机杼》。
如果说普克纳的历史是恢弘的,布鲁姆的经典是中观的,伍德的批评则是具体而微的。如果说普克纳的关键词是“政治正确”,布鲁姆的关键词是“影响的焦虑”,德的关键词则是“自由”。他“发明”了术语“自由间接文体”(FreeIndirectStyle),这是一种徘徊于叙事主体和虚构人物之间的视角,在一些时候,作者的全知全能视角与人物的限制视角之间出现了“走神”,比如“泰德透过愚蠢的泪水看管弦乐队演奏”,“愚蠢”就是这个自由间接体,这个词来自泰德自己还是作者?抑或两者皆可?伍德说:“多亏了自由间接体,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睛和语言来看世界,同时也用上了作者的眼睛和语言。我们同时占据着全知和偏见。作者和角色之间打开了一道间隙——而自由间接体本身就是一座桥,它在贯通间隔的同时,又引我们注意两者之间存在的距离。”在伍德看来,自由间接体和文学本身一样古老,在庸人中规中矩地写作之时,大师们已经用这样的魔法间接获得自由。与此类似,在莎士比亚、福楼拜等大师笔下,常现有趣而冗余的细节,它们旁逸斜出,意识与思想也跟着浪游,“不负责任的自我”所带来的意外和惊喜,是文学神髓所在。
学院派的蜜蜂嗡嗡飞着,貌似一团乱麻,实则各有分工,也各有特色。一只蚯蚓看得入神,看到了外部与中心平分秋色,看到了整体与细节各有千秋,很多种路线,很多种联系,一时兴起,打破缄默,电脑前敲下五千字,是为本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