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面面观
  • 小说面面观
  • 小说面面观
  • 小说面面观
  • 小说面面观
  • 小说面面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说面面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23 2.8折 5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E.M.福斯特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77279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1859690

上书时间2024-06-1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E.M.福斯特(EdwardMorganForster,1879—1970)全名爱德华·摩根·福斯特,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22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等。
《小说面面观》是福斯特唯一的文学批评专著,是公认的20世纪极其重要的小说美学经典著作。

目录
前记 
一、导言 
二、故事 
三、人物(上) 
四、人物(下) 
五 、情节 
六、幻想 
七、预言 
八、模式与节奏
九、结语

内容摘要
如何定义小说?
小说的脊柱是什么?
情节和故事有何不同?
如何辨别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为何大多数小说的结尾都很无力?
……福斯特以独到的智慧和洞察力,用生动的语言,伴以经典作品的节选,阐述了小说中的七个要素: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式与节奏。他生动风趣地表明观点,且未执着于复杂的学术辞藻,为作家和读者带来这部著名的写作指南,是从事小说创作、文学批评与赏析者了解小说艺术奥秘的必读经典。

精彩内容
五、情节
(节选)亚里士多德说:“性格决定我们的品质,但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的行动。”我们既然已经认定亚里士多德是错误的,那么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与他意见相左的后果。“所有人类的快乐和痛苦,”亚里士多德说道,“都以行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对生命的了解不止于此。我们相信,幸福和痛苦存在于每个人不可与外人言说的秘密生活中,小说家(通过笔下的人物)也会接触到这种生活。所谓秘密生活,我们指的是没有外部表现的生活,而不是世俗想象中那种偶然的一句话或一声叹息就能揭示的生活。偶然的一句话或一声叹息就像一场演讲或一场谋杀一样,它们是证据:它们揭示的生活不再是秘密,而是进入了行动的范畴。
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对亚里士多德太过苛刻。他几乎没怎么读过小说,更没有读过现代小说——他读的是《奥德赛》,而非《尤利西斯》——他对秘密从来漠不关心,当真把人类思想当作一只大桶,里面的东西都能往外倒。当他写下我们在上文引用的话时,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戏剧,那么这两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在戏剧中,人类所有的幸福和痛苦都必须采取行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否则观众就无法感知到它们的存在了,这就是戏剧和小说之间的巨大区别。
小说的特点在于,作家既可以直接描写人物,也可以安排我们倾听他的心声。他能够进入人物的思想中,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去观察人物的潜意识。一个人自言自语时讲的八成不是真话——哪怕听者是自己,他暗自感到的幸福或痛苦都来自他无法完全解释的原因,因为一旦他将这些原因提升到可解释的高度,它们就失去了本质。小说家在这里就大有可为了。他可以让潜意识直接变成行动(剧作家也可以这样做),也可以利用其与独白的关系把它表现出来。他掌控着人物所有的秘密生活,而这一特权谁也无法剥夺。有的人会提出疑问:“作家是怎么知道的呢?”“他的立场到底是什么?视角总是变来变去,一会儿把我们蒙在鼓里,一会儿又让我们全知全能,这下子他又要变换视角了。”这种问题难免显得像法庭上的审判了。其实对于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态度的转变以及人物的心声是否可信、实际效果是否令人信服,至于亚里士多德,听到这个他最喜爱的词语,也可退居幕后了。
然而,他是功成身退了,却给我们留下了难题,因为随着人性的扩展,情节会变成什么样子?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有两个元素:我们刚刚讨论过的人类个体,以及笼统地称为艺术的元素。我们也曾赏玩过艺术,但形式层次很低:故事也就是从时间这条无首无尾的绦虫身上截下来的一段。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情节。然而,与剧作中不同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并不需要因剧情而做出妥协,反而显得若隐若现、难以驾驭,只露出冰山一角。情节徒劳地向这些庞然大物指出了亚里士多德所阐述的“发展、危机和解决方案”三重过程的优点。也有的小说人物站起来照着做了,结果得出了一部本该是戏剧的小说。但毕竟做出响应的还是少数人。他们喜欢独自坐着,要么沉思,要么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而情节(我在这里将其想象成一个高级政府官员)关注的是公共精神的缺失。“这可不行。”他似乎在说,“个人主义的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品质。事实上,我自己的地位也是以个体为基础的,而我一直不讳于承认这一点。尽管如此,规矩还是得有的,你们这会儿就在打破规矩的边缘试探了。人物不能沉思太久,他们不能浪费时间在自己的内心上下爬梯,他们必须做出贡献,否则更高的利益将受到损害。”“要对情节有贡献”,这可真是老生常谈了!这句话本来就出自戏剧,也是戏剧人物必须做到的,可问题来了:小说人物也得遵守吗?
我们还是先定义情节到底是什么吧。我们已经将故事定义为“将一系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情节也是对事件的叙述,只不过重点在于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于悲痛”,这是情节。时间顺序被保留了下来,但被掩盖在因果关系之下。又或者说:“王后去世了,没有人知道原因,直到人们发现她是因为国王的去世而伤痛欲绝。”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情节,一种可以高度发展的形式。它独立于时间顺序之外,它会尽可能远离故事本身的局限性。想想王后的死,如果是在一个故事中,我们会问:“然后呢?”如果是在情节中,我们会问:“为什么?”这就是小说这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对于哈欠不停的穴居人、暴虐成性的苏丹国王,你是讲不了什么情节的,对于他们在当今的后代,也就是电影观众,亦是如此。他们只能在“然后、再然后”间保持清醒,有的只是好奇心。但想要欣赏情节,还需要智慧和记忆力。
好奇心是人类最初级的特征之一。你会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往往记性不太好,多半也有些蠢。一开始就问你有几个兄弟姐妹的人,跟你八成走不到一块儿去。要是过了一年再见到他,他可能还会问你有几个兄弟姐妹,他的嘴依然耷拉着,眼睛仍然从脑袋里鼓出来。和这样的人很难成为朋友,而两个都喜欢寻根究底问个不停的人更不可能聊得来。我们很难依靠好奇心做成什么事情,它也不会让我们深入小说更深层次中——最多就是触及故事一层。如果想抓住情节,智慧和记忆力是必不可少的。
先讲智慧。聪明的小说读者不会像一个好奇的人那样只关注新鲜事,而是会用脑子好好去思考。他会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件事:先把这件事独立出来看,再把它与在前几页读到的其他事实联系起来看。也许他暂时无法理解,但他也没想着立马就能理解。一部高度条理化的小说(如《利己主义者》),其中的事实往往具有交叉对应的性质,观众只有在结尾时登高望远,才能看清整体布局。这种意外或神秘的元素——有时被简单粗暴地称为侦探元素——在情节中非常重要。它的出现会导致时间顺序空悬。谜团就像是时间的破洞,总是突兀地出现,比如:“王后因何而死?”有时候会用更微妙的姿态和含糊其词的语句,其真正的含义只会在最后几页中显现出来。神秘性是情节的关键,没有智慧的人是欣赏不来的。对好奇的人来说,它只不过是另一个“然后”。要想欣赏谜团,你必须花一些心思留在谜团这儿反复思量,同时剩余的心思也要继续往前推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