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海传统村落(精)/文化区系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淮海传统村落(精)/文化区系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6.03 4.4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邢慧斌|责编:童芳|总主编:吴必虎//罗德胤//张晓虹//汤敏

出版社海天

ISBN9787550729773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1115826

上书时间2024-06-1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本丛书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清华大学罗德胤副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汤敏担任主编。
吴必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国土资源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著有《中国景观史》《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学术专著,并发表多篇地理学权威论文。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2012年起担任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等项目。 张晓虹,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2003年度哈佛燕京学者。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等。 汤敏,“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北京大学硕士。“古村之友”为全国三十个省(区市)、近千个县市共计数万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社群搭建平台,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全面保护与活化。汤敏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创新领袖”称号、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并带领“古村之友”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中国慈展会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演变及景观成因
  第一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变
    一、黄淮海传统村落在中国传统村落体系中的地位
    二、黄淮海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黄淮海地区的人口分布、迁移与传统村落的形成、变迁
  第二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景观特点
    一、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形成机理
    二、黄淮海传统村落的特色景观
第二章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景观
  第一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景观概况
    一、黄淮海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
    二、黄淮海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景观的形态特征
    三、黄淮海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建筑景观
    一、村落选址与空间布局
    二、村落形态与建筑形式
    三、院落结构与建筑材料
    四、采暖系统
第三章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景观
  第一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概况
    一、与黄河息息相关
    二、农耕文明积累深厚
    三、深受区位的影响
  第二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民间信仰
    一、黄淮海传统村落的信仰体系
    二、黄淮海传统村落信奉的主要神灵
    三、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庙会
  第三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重要民俗
    一、结婚与婚礼
    二、丧葬与祭祀
  第四节  黄淮海地区的传统节俗
    一、春节前后的节俗
    二、农历上半年的节俗
    三、农历秋季的节俗
    四、农历冬季的节俗
  第五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饮食习俗
    一、食物类别
    二、特色菜系
    三、风味小吃
  第六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文体艺术
    一、地方戏曲
    二、本土音乐
    三、民间舞蹈
    四、传统体育
    五、地方曲艺
第四章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永定河流域的传统村落
    一、分布规律与特征
    二、典型村落
  第二节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传统村落文化加快凋零消逝,亟须更新理念
    二、对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保护力度不够
  第二节  蓟州、大运河的传统村落
    一、分布规律与特征
    二、典型村落
  第三节  太行山区、海河平原的传统村落
    一、分布规律与特征
    二、典型村落
  第四节  大汶河、鲁中山区、胶东半岛的传统村落
    一、分布规律与特征
    二、典型村落
第五章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活化
  第一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保护
    一、黄淮海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二、黄淮海传统村落的保护路径
  第二节  黄淮海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服饰
    二、饮食风俗
    三、人生礼仪
    四、岁时节日
    五、民间技艺
    六、寻根祭祖
  第三节  旅游开发在黄淮海传统村落活化中的作用
    一、黄淮海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历程
    二、旅游开发对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影响
  第四节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化案例
    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二、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
    三、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郭亮村
    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
    五、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兴隆庄村
    六、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
参考文献
附录:黄淮海传统村落名单
后记

内容摘要
《黄淮海传统村落》一
书涵盖黄淮海文化区内的地理环境、人口变迁、物质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
、重点保护村落概述等内容,多角度分类解读区域
内的传统村落文化,书末附本文化区内所有的传统
村落名录、地理信息及价值评估表等。该书是学院派专家与“古村之友”志愿者强强联合打造的通俗易懂
又不失学术价值的经典读物,试图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一次科学的梳理、抢救性记录和保护性活化,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价值,唤起社会关注,重振乡居生活方式。

精彩内容
黄淮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麓(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在江苏黄河冲积平原影响范围南面扩展至通扬运河一线),西倚太行山和豫西伏牛山地,东濒渤海和黄海,主体为由黄河、淮河、海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以及山东中南部丘陵、山东半岛所构成。所涉行政区有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两省的大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共53个地市,376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46.95万平方千米。该地区与人们通常所讲的华北地区的范围大体相近(不包括山西等地),因此有关华北村落的研究成果亦可为本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淮海地区除山东半岛属丘陵山区外,其余地区均为冲积平原,由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构成。村落选址是人与自然互动、对话的结果,营建村落首先要考察选址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地势、水源、植被、风向等因素。正如陈寅恪总结聚落的选址所言:“凡聚众据险者因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泉之地。其具备此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也。”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村落,都是处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与特定地理环境结合的产物”。村落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此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等密不可分。
按照黄淮海地区所包含的行政区来统计,在前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北京市有21个、天津市有3个、山东省有75个、河北省有145个、河南省中东部有62个、江苏省北部有2个传统村落,共计308个。北部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总量在八大区域中居于第六位,占全国传统村落总量的5.9%。北部沿海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的范围大体相同,其传统村落的数量要少于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等区域,发展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
黄淮海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为6.56个/万平方千米,高于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4.33个/万平方千米)。黄淮海传统村落存在3个明显的集聚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周边、邯郸市周边和河南省郑州市周边。此外,北京西部山地、山东中部山区和北部沿海地区分布也较多。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较大,太行山区、山东低山丘陵地带是黄淮海传统村落的主要集聚区。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分布不平衡,基本上所有的村落都分布在几个市区周边,呈块状分布,以凝聚型为主。
黄淮海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传统村落的数量呈现出随着中低山—丘陵—平原海拔下降而降低的趋势,说明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在低山丘陵区,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优越的水文条件成为推动村落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在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期,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往往成为人类居住的首选之地,所以临水而居亦成为该区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特征之一,黄河、海河、淮河及其支流是村落选址的重要依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