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巨匠·林散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年巨匠·林散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11 6.2折 6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晓飞|责编:张朔婷|总主编:刘铁巍

出版社文物

ISBN9787501079018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8元

货号31768854

上书时间2024-06-1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顽皮童年:少小爱涂鸦  灵性满乡间
  伯父是总兵  父亲爱读书
  天生听力弱  “五呆”性痴顽
  少年有勇力  独自乘风去
第二章  痴心学画:才得栗庵笔  又学宾虹墨
  含辛做学徒  疮疥长满身
  潜心学书艺  师法范培开
  谋生教家塾  幸识张栗庵
  拜师黄宾虹  上海求画道
第三章  负笈壮游:看罢嵩山秀  更睹太白奇
  微近中年后  诗人欲壮游
  谁识飘零意  空谷失弦音
第四章  乱世劫难:八年逃难苦  三载忧愤情
  原知秋太恶  令我羽毛摧
  苦诗三百首  都是为承平
第五章  晚年新生:政府重名士  聘为副县长
  无奈世情误  征聘未容罢
  借调文物展  再结书画缘
  曾治旧蒲圩  又修长江堤
第六章  层空欲上:江浦画“春修”  得友漫成诗/85
  层空我欲上  风力怯扶摇
  画成“春修图”  欲比张择端
  百代谁拔俗?有竹自干宵
  樗散取一格,好风送过江
第七章  扬州萍寄:羡彼小麻雀  泊然两无营
  佳色留红树  归期负碧山
  功名真刍狗,诗书成鸩毒
  瘦西湖内水,端为洗凡尘
第八章  草堂惊梦:劫后身半残,春信误归鸿
  空携灵匣回  魂魄安所寄?
第九章  日照扶桑:樱花烂漫开  一水送春来
  留得半残手  挥笔写人间
  笔如花似锦  兰芷存芳心
第十章  晚岁情怀:丹心犹似血  点滴献人民
  乱峰飞黄叶  断岸起白鸥
  三百六十日  勤劳独占先
  诗人易感伤  杨柳暮苍苍
第十一章  东瀛来客:中华有草圣  遗法在此翁
  关西早膜拜  关东才服膺
  草圣有遗法  此翁得真传
第十二章  生天成佛:犹念旧风雪  诗成寄故人
  艺成天下惊  心态却淡然
  名高仍谦逊  温暖待后人
  与君交不浅  独立发长叹
第十三章  自成一家:林体有面目  浑然见淳和
  锥沙见笔力  真灵泣鬼神
  下笔如有声  千古存一辣
  一弓山月冷  偏照旅人衣

内容摘要
 本书对林散之丰富、恣意、恬淡的一生和独树一帜的书法造诣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林散之诗、书、画三绝并举,风格瘦劲飘逸而终成一代草书巨匠,真正延续了中断的草书之道,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等种种传奇轶事。

精彩内容
 伯父是总兵父亲爱读书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七棵松,祖父本以捕鱼
为生,后迁到江浦,仍操旧业。
家庭境遇的改变,来自于战乱。
1860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李秀成率部攻打苏州、常州、上海等地。湘军、淮军先后驻扎江浦,林散之的伯父林成兴因自幼臂力过人,被招募从军。
相关史料介绍说,林成兴“儿时帮富户放牛,下身围着麻袋当裤子穿”。但在介绍林散之的父亲林成璋时,说他“天性诚厚,无意功
名,又不善理庶务,惟以读书消遣”。
历史总有许多被遮蔽的地方,若林成兴极度贫困,只是靠一把力气打拼,则林成璋同样没有理由从小成为一个读书人。
有资料显示,林成兴不但勇武过人,而且“善书”,文才也相当了得。也就是说,林成兴并非如通常史料所
言,自幼贫苦,而是读过书,有着基本的书写和文化功
底的。
林成兴在大同的两任长官,都是淮军,根据当时的史料推测,他当初也应该投了淮军,在淮军中一路成长,最终升为太原总兵。
在清代,太原总兵与大同总兵都是武职正二品,全称是“镇守总兵官”,掌一镇军政,统率本标,管辖所属协、营将弁,为重镇大臣。
受本省总督和提督双重节制。清代总兵官也分为陆路和水师,全国共设陆路总兵衙门七十个,山西设太原和大同两镇总兵。
大同是屯兵、养兵的沿边重镇,西北战事一旦发生
,首当其冲赶赴战场。
林成兴先后跟随马升、
张树屏两位大同总兵在大同驻防,其身份是“代统树军总理营务处记名总兵、前直隶务开路赞勇巴图鲁”,后来在这个位置上,升迁为太原镇总兵。
《清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山西巡抚刚毅奏。新授大同镇总兵黄金志,尚未到晋。请将太原镇总兵,署大同镇总兵林成兴,暂缓陛见
。得旨、林成兴著照所请,暂缓来见。黄金志现在天津。著该抚咨行李鸿章饬令该总兵即赴新任。摺包。
《清实录》里还有另一
段记载:以功绩卓著,予故山西太原镇总兵林成兴,照国营立功后积劳病故例优恤,并附祀大同镇总兵张树屏专祠。从山西巡抚张煦请也。摺包。
由此可知,1889年(光绪十五年二月),林成兴实际上在黄金志未能到任的情况下,以太原总兵身份署理大同军务,并未实际到任,其官方职务在死后仍然是“太原总兵”。林成兴的老长官马升是包头城的建造者,马升在包头驻军打仗期间,患了搭背疮,遍寻名医却都没有治好,于是就来到妙法禅寺求签问药,没想到他的疮病居然很快就好了。
1866年,马升修庙还愿。
马升去任后,张树屏继任大同总兵。
林成兴的这位老长官“头品顶戴提督军门、总统淮练马步各军、山西大同总镇额腾额巴图鲁张树屏”,由于“居深报国,气血凝滞”,就在病中向吕祖祈祷发愿,“不日建帅病渐痊愈”。张树屏、林成兴于光绪十年(1884年)联名同铸“敬惜字纸”焚纸炉赠给妙法禅寺。同年,林成兴题“调御大夫”(释迦牟尼佛号之一)石匾,笔力遒劲,不似普通武夫。
林成兴还为妙法寺亲笔题字“有仙则灵”,石匾置于妙法禅寺的庙额上方,至今这块石匾仍然清晰可见。
为了还愿,张树屏开建石窑敬佛。2011年,包头出土了《创建佛窑记》,记载了林成兴亲自率兵开建石窑的过程:“林公独率所带前营勇丁创建石窑,内供佛像。”这则碑记还赞扬了林成兴在建窑过程中,德行深厚,并不扰民,“无一文累及百姓”。
张树屏于1881~1889年任大同总兵,死后朝廷批准在山西省城建祠。林成兴在张树屏死后,以太原总兵的身份署理大同总兵军务。据闻,林成兴“以威猛刚介遭仇家暗刺,殒于任所”。逝后,亦得以在老长官张树屏太原城的专祠里“附祠”,享受供奉与香火。
其“建威将军”的封号,并不是生前拥有,应该是死后封赠。
清代的总兵官,每年的俸银599两,蔬炭银140两,灯红纸张银160两,养廉银1500两,总计2399两。
光绪十五年,以谷子、
玉米、高梁计价折算,一石粮食(50公斤)相当于银子一两六钱四分。宣统元年,南京江宁某处房产,坐北朝南楼房三间,加上天井一方,时值估价120两银子。
林散之的伯父林成兴虽然在太原当总兵,但妻儿均送往和县老家,与两个弟弟
住在一起,估计俸禄也大部分用来养家,每年送回家两千多两银子,可保一家人衣食无忧了。
林散之的父亲林成璋先娶黄氏为妻,生了两个女儿后,黄姓妻子不幸早亡。林成璋又续娶了和县名门吴氏。
1898年,林散之出生。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