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新编
  • 故事新编
  • 故事新编
  • 故事新编
  • 故事新编
  • 故事新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事新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76 2.2折 36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责编:余靖

出版社南海

ISBN9787544288347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1122593

上书时间2024-06-1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目录
003 / 序 言

006 / 补 天

018 / 奔 月

032 / 理 水

051 / 采 薇

074 / 铸 剑

098 / 出 关

111 / 非 攻

126 / 起 死

且介亭杂文· 节选

141 /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149 / 拿来主义

152 / 隔 膜

156 / 买《小学大全》记

163 / 忆韦素园君

170 / 忆刘半农君

174 / “以眼还眼”

179 / 运 命

准风月谈· 节选

185 / 帮闲法发隐

187 / 登龙术拾遗

189 / 由聋而哑

192 / 新秋杂识(二)

195 / 文床秋梦

198 / 电影的教训

200 / 关于翻译(上)

203 / 关于翻译(下)

206 / 新秋杂识(三)

209 / 礼

211 / 打听印象

213 / 吃 教

215 / 喝 茶

217 / 禁用和自造

219 / 看变戏法

221 / 双十怀古

228 / 重三感旧

230 / “感旧”以后(上)

235 / “感旧”以后(下)

238 / 黄 祸

240 / 冲

242 / “滑稽”例解

245 / 外国也有

247 / 扑 空

257 / 答“兼示”

263 / 中国文与中国人

265 / 野兽训练法

267 / 反 刍

269 / 归 厚

271 / 难得糊涂

273 / 古书中寻活字汇

275 / “商定”文豪

277 / 青年与老子

279 / 后 记

内容摘要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精彩内容
序言
这一本很小的集子,从开手写起到编成,经过的日子却可以算得很长久了:足足有十三年。
第一篇《补天》—原先题作《不周山》—还是一九二二年的冬天写成的。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茀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不幸正看见了谁 —现在忘记了名字—的对于汪静之君的《蕙的风》的批评,他说要含泪哀求,请青年不要再写这样的文字。这可怜的阴险使我感到滑稽,当再写小说时,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我决计不再写这样的小说,当编印《呐喊》时,便将它附在卷末,算是一个开始,也就是一个收场。
这时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正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他以“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坦白的说罢,这就是使我不但不能心服,而且还轻视了这位勇士的原因。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不周山》的后半是很草率的,决不能称为佳作。倘使读者相信了这冒险家的话,一定自误,而我也成了误人,于是当《呐喊》印行第二版时,即将这一篇删除;向这位“魂灵”回敬了当头一棒—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未名社,却不绝的来信,催促杂志的文章。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华夕拾》;并且仍旧拾取古代的传说之类,豫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但刚写了《奔月》和《铸剑》—发表的那时题为《眉间尺》,—我便奔向广州,这事就又完全搁起了。后来虽然偶尔得到一点题材,作一段速写,却一向不加整理。
现在才总算编成了一本书。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过了十三年,依然并无长进,看起来真也是“无非《不周山》之流”;不过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却也许暂时还有存在的余地的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鲁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