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文化自觉(精)/民盟智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与文化自觉(精)/民盟智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1.62 6.1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群言

ISBN978751930153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141493

上书时间2024-06-1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10年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0年获靠前应用人类学会年度马林诺夫斯基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获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奖。代表作品有《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乡土重建》等。

目录
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
从“社会进化”到“社会平衡”
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
文化的物质面与精神面
评《文化新论》
文化论与社会学
关于对待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的一些意见
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为思想家
《人文类型》重版前言
论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
孔林片思
寻根絮语
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个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面对世纪之交回顾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晋商的理财文化
黑龙江行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节选)
东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纪和平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节选)
开创学术新风气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人文价值再思考
完成“文化自觉”使命创造现代中华文化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节选)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文化的传统与创造
关于文化交流
必须端正对异文化的态度
更高层次的文化走向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新世纪新问题新挑战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
关于“多元化的西部文化”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谈话
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
再谈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
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的回顾与前瞻
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内容摘要
 《文化与文化自觉(精)/民盟智库》汇集了费孝通一生研究文化,特别是文化自觉问题的经典论著,有助于读者充分了解这一
理论的精髓,以及费老学术思想特别是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对当今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有很深刻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精彩内容
 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所谓文化失调,就是说任何文化都有它特殊的结构模式,新的文化特质引入之后,不能配合于原有的模式中,于是发生失调的现象。文化本是人类的生活方法,所以文化失调就在社会中各个人的生活上引起了相似的裂痕,反映于各个人心理上的就是相似的烦闷和不安,这种内心的不安逼着大家要求
解脱,于是就有所谓社会问题。苟有一二人提出了解脱烦闷的方案,为一般人接受,就发生社会运动。由社会上众人共同的努力,把拟定的方案实现了,在个人方面言,是烦闷和不安的解脱;在社会方面言,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在文化方面言,是文化的重行调适。这整个的历程,从新文化的引入至文化之重行调适,就是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文化调适固然都是社会的动态,但是既言变迁,既言调适,实已包括两个问题:“从什么变到什么”和“什么样的文化与什么样的文化相调适”。
这两个问题中的“什么”和“什么样”就是文化的状态,是社会的静态。现有的文化状态就是过去社会变迁
的结果,亦是未来社会变迁的开端。研究社会变迁
实是在比较不同时间的文化状态而追寻其过程罢了。所以研究中国社会变迁
,势必从它的文化状态开
始。
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复杂
的结构,这复杂的结构是起于它悠久的历史。经数千年文化特质自身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传播,才形成现有的状态。它复杂的结构就表现于各地文化的变异中,以言语论,南北异音,交谈须重译始通。这种变异的情形,虽则是日常所见的事实,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详细地加以研究。文化内部的变异是文化状态研究最初亦最基本的一步工作,亦是研究社会变迁所不能缺少的基础。
我们采用“文化变异”的名词,而不用“文化区域”,是因为文化区域常用以指一种文化中内部的分歧状态。卫史莱氏wissler认为文化区域内部的变异,可以用同心圆来划分。经我们研究的结果,觉得这一个原则并不能普遍应用,因为一文化模式或一文化区域的形成,并不常是单纯的由中心向四周传播的方式,形成的方式时常是辐辏的,是各个不同部分互相逐渐融合的。所以各文化区域内的变异状态,决不能一律以同心圆来表示。它亦可划分各式的区域
,而且这种变异区域划分的状态,反映着这文化区域形成的经过。
但是文化内部的变异如
何研究呢?回答这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说明。
三年前我们研究中国的婚姻风俗,根据了各地地方志的记载加以比较,发现各地通行的风俗并不尽同,而风俗不同的各地分布状态并不是参差无序的,所以就把它们地理分布情形分别划出,但是因为材料关系只做成了“亲迎”一
项。所谓亲迎就是在结婚前新郎亲身至女家迎接他新妇的风俗,这种风俗因儒家的提倡,普通都以为是全国都通行的,但事实不然,有的地方固然贫富均行,有的地方就只有一
部分人实行,有的地方连士大夫和富有的人也不行了。贫富均行的地方,除了少数零星分布外都相衔接,形成一广大的亲迎区域。位置在河北、山东、
山西、河南、湖北、安徽诸省的全部或一部,零星
的亲迎区域则散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
西、广西及云南诸省,杂
处于半亲迎及不亲迎区域
之间。
这种分布状态是否正确,我们不敢断定,因为我们所用的材料都是根据各地的地方志,地方志的记载是否可靠是很可怀疑的,而且欲尽搜全国地方志是目前不可能的事,即使都有了,各志亦不一定有关于亲迎的记载。所以我们所得到的分布情形是极
大概和极不精细的。但是这图中所有的错误都可以用实际调查的材料加以更正的,而且这种材料并不是极难得到,因为每一个曾经结婚的人,都能给我们实际的报告。要是读者能同情于这种研究而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写给我们,我们相信这种研究并不难得到可靠的结论。
P1-P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