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全鉴(典藏诵读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全鉴(典藏诵读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57 1.9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参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53537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30298580

上书时间2024-06-1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指南。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跨越历史长河而奔涌不息,主要就是因为有着极富东方神韵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大学》为“四书”之一。“大学”一词的意思,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同。在古代它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所谓“小学”,就是一门研究字义、音韵、训诂的学科,是做学问的基础。而“大学”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也可以说是“大人之学”。起初,《大学》的影响并不像今天这么大,它原本只是《礼记》中的一篇而已。《礼记》自从问世以来,在儒家的经典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它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道德理论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讲,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总的来说,《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对内,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再进一步,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从而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 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蕴含的智慧。同时,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衷心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全方位感受和理解《大学》这部传世佳作的良师益友。
【免费在线读】

作者简介
  
余长保,男,1972年生,河南信阳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曾经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5年。其作品多以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并且立意新颖,文字优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几岁就学会说话办事》《让领导放心》《左眼识人,右眼读心》等多部作品。


目录
一、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
  1.大学核心之道——明德、亲民、至善
  2.“知止”才能有所得
  3.懂得“本末”“终始”“先后”是学习大学之道的关键
  4.明德天下,先治其国
  5.欲治国,先齐家
  6.欲齐家,先修身
  7.欲修身,先正心
  8.欲正心,先诚意
  9.欲诚意,先致知
  10.认识明确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认识明确
  12.忠实诚信源于对事物的认识
  13.意念诚实才能心思端正
  14.心思端正,而后才有身心的修养
  15.有了品德的修养才能治理好家族
  16.家庭和睦,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
  17.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18.从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
  19.基础打不好,做其他事就不可能成功
  20.以尊重换取尊重
二、康诰盘铭、邦畿章:将美好的品德发扬光大
  1.显明美德,源于自我
  2.修养身心,君子当“无所不用其极”
  3.美德盖天下而¨睢民所止”
  4.身为国君就要做到仁政
  5.身为人臣就要做到恭敬
  6.身为儿女就要尽孝道
  7.身为父母就要做到慈爱
  8.与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
  9.道德至善,民而能服
  10.贤贤亲亲,民之不忘
三、听讼、格物致知章:凡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审理诉讼一定要公平公正
  2.让不法之徒不得“尽其辞”
  3.认识得彻底才是“知”的最高境界
四、诚意章:君子当“慎其独”而“不自欺”
  1.诚意的关键在于不自欺
  2.诚于中,形于外
  3.时刻记得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4.以德润身,心广体胖
五、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内心的中正为要
  1.有所愤怒,心不能正
  2.有所恐惧,心不能正
  3.贪好安逸享乐,心不能正
  4.有所忧患,心不能正
  5.心不在焉,一切就无从谈起
六、齐家章:完善自我,才有整个家庭的和睦
  1.对自己的亲人不能过于偏爱
  2.对厌恶的人不能存有偏见

内容摘要
 曾参著的《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先贤由此步入儒家学说的圣殿。《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余长保解译《大学全鉴(典藏诵读版)》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所蕴含的智慧。

主编推荐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先贤由此步入儒家学说的圣殿。《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大学全鉴(典藏诵读版)》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所蕴含的智慧。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2)一身正气,书写“亲民”华章大学之道的第二纲领——亲民。所谓“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其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牧场牲畜的“乘田”,都是很卑贱的小吏,但是他做得很有成绩,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因此升入大夫阶层。
当时,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专事征伐,天下礼崩乐坏。孔子立志改变这个世道,建设一个天下一统、充满仁爱,用礼法维持的有秩序的社会。他在50岁的时候,做了鲁国的中都宰,这使他有机会实施自己的救世主张。孔子任职才一年,就把中都治理得非常出色,四方的官吏都去向他学习。后来,他升做大司寇,并代行国相,参与治理国政。仅三个月,鲁国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人不再哄抬物价,男女百姓各守礼法,社会秩序安定。这期间他还为鲁国做成两件大事:一件是他在齐、鲁两国君主会盟时,使强大的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领土;另一件是拆毁了鲁国三个权臣中的季氏和叔孙氏的城池,使鲁君的地位得到强化。孔子参与国政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能以“救世”“亲民”为己任,很多事都做得很见成效,影响也很大。
偏偏就在这时,齐国耍起了阴谋诡计,他们怕鲁国强盛起来对自己不利,就向鲁君送“女乐”,使鲁君沉溺于女色而无心治国。孔子见自己的理想在鲁国已经无法实现,就决心带领学生到其他国家,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谋求得到诸侯的任用。
当时,各诸侯国几乎都是由权臣或大氏族执政,他们怕诸侯任用孔子,抢了自己的官,都极力排斥他,有的人又怕别国任用孔子,对自己国家不利,还加害于孔子。孔子到卫国后,有人带着手持兵器的吏卒来威胁恐吓;孔子到宋国讲道习礼,司马桓魃派人害他;楚昭王打算任用孔子,给他封地七田里,却遭到令尹(即国相)子西竭力反对。
孔子还几次受到围攻,差点儿送了性命。他在各国之间奔波,席不暇暖,历尽艰辛,但是始终执著地坚持理想,即使身处绝境,也从不气馁,绝不屈服。有一次,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到两国大夫的围攻,已经几天没有吃的,他的学生连饿带病,都倒下了,孔子却依然弹瑟吟唱,没有一点沮丧泄气的样子。学生们看到孔子身处逆境,却依然坚定乐观,都非常敬佩。颜渊说:“我们老师的理想高尚远大,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老师却仍然竭尽全力地推行,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啊。”有一些逃避乱世隐居的人,自以为是看透世事的“达人”,讥笑孔子的热心救世,说他是在做根本做不成的事,所以到处碰壁,像一条丧家之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