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弱德之美——宋末七词人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52 3.4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非洲的青山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009754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31209349

上书时间2024-06-0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见星,笔名非洲的青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我们爱科学》《世界遗产》等杂志专栏作者。自2011年起就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2013年《中国日报》撰文称他为“中国狮子王”,系中国长时间观测拍摄非洲野生动物人。曾任坦桑国家公园驻华代表,为中国获颁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特别通行证人(过去10年间仅3名外国人获此殊荣)。2012—2014年作为现场解说专家,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节目。2014年《到坦桑》获得央视《读书》栏目“年度十大好书”称号。出版过《超级狮群》、《狮野寻踪》等6本专著。

目录
引子
文天祥
周密
刘辰翁
王沂孙
张炎
蒋捷
汪元量
附录一  辛弃疾的送春词
附录二  姜夔《暗香》《疏影》赏析
附录三  陆游的“沈园之恋”属实吗?
附录四  宋词中的唯美大师吴文英
参考文献
后记  我的学词历程

内容摘要
本书叙写了南宋末七位经历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人生坎坷的词家(文天祥、周密、刘辰翁、王沂孙、张炎、蒋捷、汪元量)的生平,兼赏析其词作,可以让读者受到一种在绝境中顽强挣扎的鼓舞,受到一种化悲痛为隐忍、却始终牢守底线的感动。从大的方面说,他们延续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发扬了宋学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创作既超越了晚唐五代隐逸诗家的偏狭和贫瘠,也摆脱了南宋后期文风的琐屑与寒俗,自然充实,别有韵致\\\\\\\\\\\\\\\";从小的方面说,则是为我们个人,在面临时代考验时,指引了一盏明灯。

精彩内容
 文天祥中国历史上不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慷慨悲壮之士,最有名的是诸葛亮和文天祥。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为报先帝知遇之恩,以巴蜀一隅之地,举几万弱兵,五伐中原,未获成功,不幸病死军中;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元军入侵之时,散尽家财,招募义勇,以未经训练的民兵,抗击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文天祥空有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头衔,却并无实权,还备受腐败的朝廷中枢的打压冷落,但他无怨无悔,不阿权贵,一身正气,一往无前,组织数千残兵多地转战,出生入死,颠沛流离,最后兵败,被元军俘获,拒绝威逼利诱,取义成仁。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一月,文天祥被解送大都,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出面劝降,挖苦文天祥挽救南宋小朝廷是空费力气、自不量力,质问道:“你立二王,干出了什么功绩呢?”文天祥答:“我立二王是要保存宋室宗庙,有一天则尽臣子的责任一天,谈什么功绩!”孛罗继续讽刺:“你既知做不成事,为什么偏偏要做呢?”文天祥沉痛地回答:“臣子事君,就像儿子事父。父亲有了病,明知不治,还是要尽力抢救。我是尽我的忠心而已,今天我到此,有死而已,无须多言。”文天祥用生命实践了爱国忠君的信念,成为后世的楷模,他的《正气歌》,以及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气长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
顽强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文天祥是江西庐陵人,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文天祥六岁
入私塾读书,第一任老师是父亲文仪。文家虽非望族,但历来重视教育,以诗书传家。而后文天祥游学于江南的数个书院,先后师从欧阳守道、江万里等名儒。文天祥有一次见书院中有乡贤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杨万里等人的遗像,心生敬意,慨然叹息:“以后我如果不能像他们一样热血
忠义,就不配为大丈夫!”文天祥二十岁参加乡试,和弟弟文璧一起通过,被录为贡士。第二年,文天祥兄弟前往临安省试。宋代科举考试,须经解试、省试、
殿试三个程序。省试由礼部主持,因礼部归属尚书省而得名。宋代的省试共分四场,内容多,题量大,第一场试诗赋,第二场试论,第三场试策,第四场试帖经,考生被锁在贡院内,连续考三四天。省试的录取比例,南宋孝宗时确定为17:1。结果,文天祥兄弟又一举登科,名列奏名进士。至此,文天祥兄弟只差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便可大功告成。宋代的殿试可视为省试之后的面试复核,主要为了显示人君的擢拔之权。自北宋嘉祐年后,殿试便基本不再刷落考生,也就是说只要通过了省试,便可进入官员行列,只是名次的问题。
在宝祐二年(1254年)的这次殿试中,文天祥出类拔萃,高中状元。同科考取的还有谢枋得、陆秀夫二人,后来国家危亡,他们与文天祥一样,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共赴国难,以死明志。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本来在礼
部的排名中,谢枋得第一,文天祥第五,但谢枋得在殿试文章中直言抨击皇帝宠臣,言语激烈,引来宋理宗的不悦,被降为第二甲第一名;文天祥的卷子虽也不无锋芒,但切中时弊,令理宗大为赞叹,亲自将他提升为第一名。理宗念到文天祥的名字,觉得很吉祥,高兴地说:“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文天祥对于理宗的赏识非常感激,他后来多次强调自己是南宋的状元宰相,不可有负国恩。
文璧却因为要照料病重的父亲文仪,没有参加殿试而落第。文天祥每每提起此事,都觉得对不起弟弟。好在宝祐六年(1258年),文天祥陪同文璧再次参加临安省试,终于进入殿试,一
举得中。
文天祥中进士后,父亲文仪突然去世了,他和文璧扶灵柩回乡,在家守丧三年。服丧期满后,文天祥被召回临安,授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公事。此时南宋朝廷正面临一场巨大的威胁。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大军南侵,大汗蒙哥(元宪宗)、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七月,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中路军在忽必烈的统领下围攻鄂州,形势危急。临安城内人心惶惶,董宋臣献计迁都四明,以便乘船逃至海上。文天祥坚决反对,立即给宋理宗上书,要求斩杀
当朝红人董宋臣以固人心(《己未上皇帝书》)。初登官场的文天祥锋芒毕露,可见其刚直的个性。
开庆元年(1259年),大汗蒙哥亲自率军进攻四川合州,遭到南宋军民顽强抵抗,蒙哥被钓鱼城的火炮击中,毙命于军中。蒙军被迫全线北撤,鄂州之围解除,南宋王朝又一次躲过亡国危机。宋理宗好了伤疤忘了疼
,将董宋臣召回朝廷。文天祥怒不可遏,再次上书,揭露董宋臣“天下之恶名,萃诸其身,京国闾巷,无小无大,辄以董阎罗呼之”,要
求理宗收回成命。但文天祥的上书无人理会,他便辞职回乡,以示与奸臣誓不两立的态度。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