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蜗室古今谈(凤凰枝文丛)
  • 蜗室古今谈(凤凰枝文丛)
  • 蜗室古今谈(凤凰枝文丛)
  • 蜗室古今谈(凤凰枝文丛)
  • 蜗室古今谈(凤凰枝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蜗室古今谈(凤凰枝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86 4.4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丰家骅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6521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597596

上书时间2024-06-0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丰家骅,1930年11月生于南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编著有《杨慎诗话全篇》《杨慎评传》《李玉和清忠谱》《丹铅总录校正》等。

目录
目录

001.自序
第一辑
003 “龙生九子”的来龙去脉
016 息壤探源
    —从治水神话到求雨风俗
026 寒食风俗的起源和衍变
037 爆竹声中一岁除
    —爆竹烟火溯源
048 扇子的起源和折扇东传
058 通行证溯源
067 “举案齐眉”的“案”为何物?
074 古代洗澡趣谈
084 古人是怎样剽窃的
096 古代妇女的再嫁
102 漫话字舞
110 宋代的夜市
116 金明池水嬉
    —宋代上池风俗
126 说金榜
第二辑
135 西施“泛湖说”辨正
146 漫话虞姬
152 柳永思想评价刍议
167 王安石与秦淮小宅
176 石钟山“声若洪钟”的由来
184 沈园非复旧池台
    —陆游与沈园的一段情缘
192 宋代名优丁仙现
205 一代名伶珠帘秀的归宿
211 杨慎“傅粉簪花”“醉酒狎妓”辨
227 女词人徐湘
和拙政园
第三辑
237 古书的标点
248 《天问》“东流不溢”新解
256 石——汉代工资等级单位
262 “不求甚解”的旧说新解
269 再谈捣衣
277 阳关·阳关曲·阳关三叠
287 谈《三国演义》的卷首词
292 《游园惊梦》“迤逗”读音之争
     —记新中国成立后昆曲第一次学术讨论
302 读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306 《促织》的题材、思想和艺术

内容摘要
方寸蜗居,见大世界。《蜗室古今谈》为历史掌故随笔集,共分三辑。第一辑谈民俗传统、古今不同,追根溯源,考据严密,像一本古人的“生活指南”:古代的“护照”长什么样? 宋代“地摊经济”有多繁荣?古人几天洗一次澡?简洁精要,颇涉现实。第二辑谈文说史,立足于历来有争论或少有人涉笔的问题:西施真正的人生结局是什么?虞姬和鲜花虞美人有什么联系?王安石为什么选择在南京“购房”?多有趣味,可读性强。第三辑从专业研究领域延伸出许多细节:古书的标点是什么样的?古人捣衣究竟是怎么操作的?“阳关三叠”是什么意思?知识性强,开卷有益。全书虽谈古人古事,但皆观照现实,谈古实为说今,读之既长知识,又广见闻。

精彩内容
第一辑“龙生九子”的来龙去脉在龙的许多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故事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但由于“莫知所出”,不见于典籍,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谜。然而,这些龙的子孙与我国的装饰习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存的许多建筑物和器物上都留下了它们的“遗迹”,这是一个矛盾而有趣的文化现象,其真相究竟为何呢?
“龙生九子”的由来中国是龙的故乡,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龙的记载可谓不胜枚举。但在明代以前的记载中,却从未见有“龙生九子”之说,直到明弘治年间,才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明人一些笔记记载,“龙生九子”之说从出炉到成为一说颇为蹊跷,说可能是明孝宗有一天读书,看到“龙生九子”,因弄不清九子的名字,就写了一张纸条,令中官拿去问内阁。明代的内阁是皇帝的一个秘书机构,既参与国家核心机密的咨询,又有备皇帝顾问之用。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接到皇帝的“御书小帖”下问“龙生九子名目”,仿佛记得少年时曾在杂书中见过,但仓促之间又答不上来,就问编修罗玘。罗玘说曾听老师说过,只记得其中五六个名目,于是又问吏部刘绩。刘绩说家中有一本旧册子,“册面上备录此语”,取来一看上面果然记有“九子”之名,但却未记出自何书,无从查考。皇帝的垂询不能拖延太久,李东阳无奈,只得凑合“据以复命”回答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象。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象。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象。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象。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象。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象。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象。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象。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象。(《李东阳集文后稿》卷十二)后来他还说,“余又得一处载好负重,今碑下石兽。所述各不同,俟正之博物君子”。他自己也吃不准,不能确定。他说的“九子”中,只有囚牛是龙种,其他八种都与龙无血缘关系,而且霸下、屃、
乃同音相假,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嘲风、蚩吻又同为殿角(脊)兽,根本不足“九子”之数。因而李东阳并没有解决“龙生九子名目”的问题。
李东阳的门生杨慎曾听他老师谈过“龙生九子”的事情,很钦佩老师“不蔽下臣之美”的“贤相之节”,根据自己的印象记下了九子的名目说:“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首。又有金吾,形似美人首,尾似鱼,有两翼,其性通灵,不寐,故用警巡。”(《升庵文集》卷八十一)杨慎所记的“九子名目”与李东阳有很大不同:一是在名目上,他去掉了囚牛和嘲风,增加了饕餮和椒图,并改“性好坐”的狻猊为“性好烟”的金猊。二是在排列次序上,他把位列第八、第九的赑屃、螭吻提为第一、第二。三是在龙子的形状上,增加赑屃、蒲牢、螭吻等的形体特征。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明史》说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为明代第一,在当时知识界影响很大,因而后人论及“龙生九子”,多引述杨慎之说,早于杨慎的李东阳之说反倒不为人知了。
自明孝宗提出“龙生九子名目”的问题后,或许是皇帝的影响,也或许是李东阳、杨慎的影响,“龙生九子”的故事便不胫而走,盛传一时。明人笔记辗转抄录,经久不绝,如皇甫录的《近峰闻略》、胡侍的《真珠船》、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谢肇淛的《五杂组》、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等。而且添枝加叶、愈传愈奇。说什么“龙性淫,无所不交,故种独多耳”(《五杂组》卷九)。龙“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龙子“不特九种已也”;且又云其中一子名“吉吊,盖与鹿交,遗精而成,能壮阳治阴痿”(《万历野获编》卷七)等。荒诞不经,难以置信。这些笔记对龙子的数目,所记各不相同,有的说十种,有的说十四种,有的说十九种等,这说明龙生子原无定数,只是因为皇上指定“九子”,大臣遂摘出其中九种来应命而已,实际上原来并无“龙生九子”之说。
“龙生九子”之说,最初李东阳云“莫知所出”,其后博学的杨慎只称“俗传”,谢肇淛更说“此语近世所传,未考所出”,都不知出自何书。但也有人认为“殆必有所据”,说“见《尔雅》”(《近峰闻略》),或说“出《山海经》《博物志》”(《菽园杂记》卷二)等,双方反复辩难,成了当时的一个学术热点。略晚于杨慎的陈耀文是个考据学家,他博极群书,经过仔细查证,指出《尔雅》《山海经》诸书并无“龙生九子”之说。他说:“夫《尔雅》者,兴于中古,隆于汉世,列在十三经中,非僻书也。其‘释兽’中,止有狻猊。郭璞注云:‘即狮子。’并无别项龙子之说也。《埤雅》《雅翼》并号该综,亦绝无一言及之者。”并云前人说“赑屃其形似龟云云,出《山海经》《博物志》……然考《山海经》《博物志》皆无之”(《正杨》卷四“龙生九子”)。这就有力地证实了“龙生九子”之说是没有文献根据的。另一位学者胡侍经过多年的查考也说此说是虚构伪僻,他说:“余忆十一二时,尝见其说于《对类总龟》中,近因历考传记,乃知其为不经。”(《真珠船》)由此可知“龙生九子”之说,原是个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但李东阳是个严肃的学者,他说“忆少时往往于杂书中见之”;皇甫录也说“予又观他说,间有同异”。胡侍、谢肇淛等也都有类似的话,似乎又非凭空虚构而确有所本。我查阅了李东阳之前的一些明人笔记,发现有关龙子的名字、形状、特性等记载,都出自陆容的《菽园杂记》,不过陆容谈的是“古诸器物异名”,并不是说“龙生九子”的异名。他说:古诸器物异名,屃赑,其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石碑。螭,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徒牢,其形似龙而小,性吼叫,有神力,故悬于钟上。宪章,其形似兽,有威,性好囚,故立于狱门上。饕餮,性好水,故立于桥头。蟋蜴,形似兽,鬼头,性好腥,故用于刀柄上。
,其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脊上。螭虎,其形似龙,性好文彩,故立于碑文上。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炉盖上。椒图,其形似螺蛳,性好闭口,故立于门上。今呼鼓丁,非也。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于护朽上。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兽,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门环上。金吾,其形似美人首,鱼尾,有两翼,其性通灵,不睡,故用巡警。(《菽园杂记》卷二)陆容所记“古诸器物异名”共十四种,李东阳上复皇帝“九子名目”里的屃、蚩吻、蒲牢、狻猊都出自其中,只是蒲牢和狻猊二名微有不同,似乎李东阳得之于传闻,并未见过《菽园杂记》。杨慎所举“九子名目”共十种,除睚眦、
外,其余八种均出自十四种中,而且排列顺序基本与之相同,估计杨慎见过《菽园杂记》,所以他在“龙生九子不成龙”前加上了“俗传”二字,说明这只是民间传闻,并非出自典籍。陆容所举的十四种器物中,其形似龙的有五种:徒牢、
、螭虎、虭蛥、鳌鱼,这恐怕就是刘绩、罗玘张冠李戴的原因。其时李东阳们正“承上问”无从作答,又不肯承认自己“无识”,就只好移花接木来糊弄皇帝了。清人梁章钜说:“翟晴江谓本刘绩倡其说,但云得于此册面上,疑其权时应命所撮造。”(《浪迹续谈》卷八“龙生九子”)翟颢认为是刘绩首倡,归罪于他的“撮造”。陈耀文则批评杨慎不该以讹传讹,在《正杨》中说:“盖此事也,大臣不学,小臣妄对,其误一耳。公(指杨慎)复录以夸人,岂容再误乎?”(《正杨》卷四“龙生九子”)此言可谓一语中的,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龙生九子”原无其说,只是因明孝宗提问“九子名目”,由大臣们拼凑出来的“假货”。但因出自名人之手,其后又经许多名人传播,名人效应使它弄假成真,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最终成为一说了。
“龙生九子”与装饰习俗传说龙是一种飞腾于云中长身、巨口、粗须、利角、巨爪的神兽,有许多种类,有鳞的叫蛟龙,有翼的叫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龙等。它们也生儿育女,子孙很多,所谓“龙生百种,种种不一”。据《淮南子·地形训》记载:“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介麟生蛟龙,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鼋,玄鼋生灵龟……”它们的子孙有的仍是龙形,有的则变化为各种兽形。这些记载可能就是“龙生九子”的根据了。
龙在我国与装饰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宫殿庙宇时,在梁柱上常会看到它们多姿的身影。龙的子孙也是一样,“九子”中有的装饰着宫观寺庙的屋脊、殿阶、廊柱等建筑物,有的装饰着钟、鼎、香炉等器具,不仅丰富了龙的装饰功能,而且还增添了我国古建筑和器物的形体美。下面姑依杨慎的顺序,具体谈谈它们与装饰习俗的关系:1.赑屃,一作霸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