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世界观
  • 我的世界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世界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63 3.6折 52 全新

库存5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77991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52元

货号31383200

上书时间2024-06-0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01  我的信念
  自画像(1936)
  命途多舛的十年(1939)
  道德沦丧(1937)
  对后世的告诫(1938)
  关于自由(1940)
  道德与情感(1938)
  科学与宗教
  关于教育(1936)
  生命的意义
02  我与科学
  相对论(1949)
  E=mc2(1946)
  相对论是什么?(1919)
  物理学与真实(1936)
  理论物理学的基础(1940)
  科学的共同语言(1941)
  科学规律和伦理准则(1950)
  质能等价定律的基本推导(1946)
03  我的世界观漫谈
  我的世界观思考
  为何关注社会主义?(1949)
  黑人问题(1946)
  科学与社会(1935)
  建立世界政府(1946)
  出路(1946)
  关于获得“同一个世界”奖(1948)
  科学与文明(1933)
  对知识分子的演讲(1948)
  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与苏联科学院院士的书信往来
04  关于和平
  关于知识分子的组织(1945)
  欧洲的国家是成功的国家吗?(1934)
  在争取言论自由的集会上的演讲(1936)
  原子战争,还是和平?
  战争已获胜,和平却没有到来(1945)
  大规模毁灭的危险(1947)
  关于兵役(1934)
  科学中的军事干扰(1947)
  学校与和平问题(1934)
  国际安全(1933)
05  我尊敬的人
  艾萨克·牛顿(1942)
  约翰内斯·开普勒(1949)
  纪念玛丽·居里(1935)
  纪念马克斯·普朗克(1948)
  纪念保罗·朗之万(1947)
  纪念瓦尔特·能斯特(1942)
  纪念保罗·埃伦费斯特(1934)
  圣雄甘地(1939)
  卡尔·冯·奥西茨基(1946)
06  我的人民
  他们为什么恨犹太人?(1938)
  散居各地的欧洲犹太人(1948)
  我们不应忘记(1934)
  未发表的黑皮书序言(1945)
  致华沙犹太人区战役的英雄们(1944)
  在华沙犹太人区殉难者纪念碑前(1948)
  犹太人的天职(1936)
  摩西·迈蒙尼德(1935)
  史蒂芬·怀斯(1949)
  人类生存的目标(1943)
  致耶路撒冷大学的信(1949)
  美国犹太教理事会(1945)
  以色列的犹太人(1949)

内容摘要
 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成就斐然。但是,相较于天才和科学家的身份,作为人的爱因斯坦更有意思!本书致力于还原爱因斯坦著作本身,帮助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走近真实的爱因斯坦,领略他的独立人格,以及他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深刻见
解。
在本书中,爱因斯坦回顾了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针对自己几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做出了阐述。也讲到了自己的成长奋斗史,他作为一
个犹太人的责任与思考,观
点与态度。同时,爱因斯坦还表达了自己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科学家的看法,以及科学家在当时环境下面临的压力、抗争与奋斗,等等。
我们或许无法成为爱因斯坦,但我们与他一样,身处不断变化的世界之中。人生、科学、教育、战争、友谊……学习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像他一样独立而真实!

精彩内容
 自画像(1936)人们几乎不知道自身存在的价值,当然也不应该为此去打扰别人。鱼儿成天都在水里游动,可它对水了解多少呢?
苦与甜都来自外界,而挣扎来自内在,来自自己的努力。大多数情况下,我自身的天性驱使着我去做各种事情,我却因此赢得了这么多的尊重和爱戴,我实在受之有愧。仇恨之箭也曾向我射来,但它们从未射中我,因为不知何故,它们属于另外的世界,与我没有任何联系。
我生活在孤独之中,这种孤独在我年轻时令我痛苦,但在我成熟以后却显得极
为美好。
命途多舛的十年(1939)重读我在几乎十年前写的那些文字时,我产生了两种奇怪并且截然相反的感受。我当时所写的内容基本上是真实的,然而,它们显得非常遥远而陌生。怎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世界在十年间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还是仅仅因为我老了十岁,因而我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变得更黯淡了呢?在人类历史上,十年算得了什么?与这样微不足道的瞬间相比,那些决定人类生活的力量难道不应该被视为永恒的吗?难道我的批判性理智如此容易受到影响,以至于这十年间的生理变化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我的人生观吗?在我看来,这些思考显然不足以解释我对常见人生问题的情感变化,但我也不可能从自身所
处的外部环境中寻找这种奇特变化的原因。因为我知道,这些因素在我的思想和情感中始终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
不,这里涉及的东西截然不同。在这十年中,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稳定性的信心甚至对人类社会的存在根基的信心已经基本消失了。人们不仅感觉到人类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威胁,而且感觉到那些低俗的价值观取代了人们愿意不惜任何代价来捍卫的东西。
毫无疑问,清醒的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会敏锐地意识到,生命是一场冒险,人生
必须始终与死亡抗争。有些危险是外在的,比如人可能会从楼上摔下来摔断脖子,可能毫无过错却失去了生计来源,可能清白无辜却受到谴责,可能会被流言中伤。
人类社会的生活意味着各种危险,但这些危险在本质上是混乱无序的,受制于偶然性。总体而言,人类社会似
乎是稳定的。尽管从品位和道德理想的角度来看,它显然是不完美的,但是,总体来说,人们适应了它,除了各种各样的事故,身处其中还算安全。就像呼吸空气一
样,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它的内在特征。即使是美德、愿望和实践真理的标准也
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不容侵犯的遗产,是所有文明人共同拥有的。
无疑,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动摇了这种安全感。生
命的神圣性消失了,个人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尽情驰骋。谎言受到推崇,沦为政治的工具。然而在当时,战争被普遍视为外部事件,几乎或根本不是人类蓄意行动的结果。人们觉得战争从外部干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因而普遍认为战争是不幸和邪恶的。人们对人类目标和价值观的信心基本上没有发生
动摇。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