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1.38
3.7折
¥
5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代言|责编:梁洁
出版社中国文史
ISBN9787520536882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2806826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的坎坷人生,尤其他那艰难曲折、险象环生的官场经历,令人震惊!他的全部官宦生涯,都是对千古俗语“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全面颠覆。他如何恪守古训:“为官发财,应当两道”——这是每一个官员的行为底线;他如何实践“官”“商”交往有道,相敬如宾,不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他如何舍得下一身厉害相关,先正己后正人;他如何以博爱之心,容下千万百姓生计;他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疑都是我们今日之从政为官者必照的一面镜子。
本书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代言,本名周林。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版权产业联盟会员。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作品被近百家媒体转载报道。已出版:《漂泊在广州的日子里》、《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中国式婚奴》、《大宋宰相陈尧佐》等。
目录
再版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北京选官
第二章 罗城上任
第三章 荡平匪患
第四章 保境安民
第五章 钦点卓异
第六章 辞别抚台
第七章 主政合州
第八章 黄州青天
第九章 黄州剿匪
第十章 闽省请愿
第十一章 再获卓异
第十二章 封疆直隶
第十三章 面见天子
第十四章 回乡葬母
第十五章 一品总督
第十六章 端坐而死
第十七章 千古一吏
附录一 《清史稿·于成龙传》
附录二 于成龙诗词作品欣赏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着重写了于成龙四十五岁以后,在官场的这二十几年,包括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恪守本分的天职、为民请命的胆魄,最值得宣扬的是,他的政绩和他对政务的看法。有关他政绩方面的书有《于清端政书》等,上面记载了他为官多年的经验,还有他清廉之事迹,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来学习的,彪炳青史的不仅仅只是他这个人,他的事迹、他的清廉都值得发扬和传承下去。
精彩内容
第一章北京选官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信阉宦魏忠贤余党谗言,冤杀抗金名将袁崇焕,平西伯吴三桂为了美人陈圆圆冲冠一怒,背叛了明朝,引清兵入关,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平西王。在经历了明末长达几十年的战乱,百姓流
离失所、民不聊生,清朝的统治也顺应了人民的愿望。
清朝皇室是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也就是后来的满族,入关的八旗兵总共也才二十万人,要想统治上亿人口的中原大国,必然离不开汉人的支持。清朝入主中原后,百废待兴,匪盗猖獗,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清朝政府也制定了基本国策,就是必须重用汉人,提倡满汉平等,这也是清朝能统治中原大国近三百年的主要依据。清初各州县经历战乱后,缺乏上任的官员,当时清廷科举未开,无有功名之人可用,让吏部官员十分棘手。
清顺治十八年某日,顺治皇帝福临正在批阅奏章,年仅七岁的三皇子玄烨站在皇帝身边观看。皇帝每批完一本奏折,他就要拿过去看看,很认真地思考。
总管太监吴良辅急急忙忙跑进来,奏道:“皇上,康亲王杰书和吏部尚书孙廷铨求见。”顺治皇帝迟疑道:“他们来干什么?宣他们进来。”皇帝将毛笔放在笔搁上。
“宣康亲王杰书、吏部尚书孙廷铨觐见。”吴良辅拂
尘往背后一甩朝殿外喊道。
康亲王和吏部尚书急急忙忙走进了养心殿,抖了抖衣袖,跪拜。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万岁万万岁,拜见三阿哥千岁。”二人异口同声道。
顺治皇帝伸手示意道:“两位爱卿免礼,天色已晚,不知两位爱卿所为何事?”康亲王和吏部尚书孙廷铨站起来,孙廷铨从袖筒里取出提前写好的折子呈给皇帝,道:“皇上,这是吏部刚刚整理出来的,都是全国各地州县缺乏上任官员的名单,请皇上过目。”顺治皇帝接过折子浏览后,道:“州县缺上任官员,你们吏部直接派就行了嘛,这种事情怎么还向朕汇报?”吏部尚书孙廷铨一筹莫展道:“皇上,正是因为无人可派,所以臣才来请示皇上。”顺治皇帝一脸诧异地看着康亲王,道:“这是怎么回事?”康亲王杰书奏道:“皇上,我大清入关不久,科举未开,无人可用,尤其是像广西、云南这些偏远州县,更没有人愿意去赴任。”顺治帝似乎胸有成竹,便将这个机会留给了小阿哥玄烨,顺治帝摸了摸玄烨的脑勺,有意考问道:“皇儿啊,你说该怎么办,你给皇阿玛出个主意吧!”玄烨不假思索道:“皇阿玛,儿臣倒觉得可以起用前朝的遗臣和有功名在身的举人进士入我朝为官。”顺治帝困惑道:“可是他们都是汉人啊,而且是前朝的遗臣,难道不怕他们起来反清吗?再说,这些汉人一
向以炎黄后裔自诩,怎可轻易入朝为官?”小阿哥玄烨,笑了笑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可以用。我满清最终入主中原少不了汉人的支持。如果没有汉人支持,仅凭我们满族的八旗子弟很难在中原立足,所以,我们不但要用汉人,还要重用,要满汉平等,给予他们重任,长此下去,天下百姓自然归附,何愁我大清不兴,再说了,大清现在科举未开也确实没有可靠的人才充任地方官员。”顺治帝笑道:“皇儿,你有十足的把握认为这些汉人举人、进士会当我大清的官?”“一定会的皇阿玛,如果他们不当官,他们一辈子寒窗苦读就白费了,他们的心里就算再留恋明朝,明朝已经不复存在了。”三阿哥玄烨坚信道。
顺治帝听完玄烨的这番话,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深感欣慰地大笑道:“没有想到朕的皇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比朝中的有些大臣都更有胸襟和气魄,必是帝王之才。”吏部尚书孙廷铨逢迎道:“三阿哥真是天才啊,此乃我大清之福。”“是呀,我爱新觉罗氏的后代一代比一代强,这真是大清之福。”康亲王道。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