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
  • 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1.83 4.8折 8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4217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31333931

上书时间2024-06-0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初唐:柳叶开时任好风
  王绩:诗酒人生
  杜审言:我本疏狂
  王勃:高悬阁顶的星斗
  骆宾王:嬗变的生命意象
  卢照邻:生兮生兮奈汝何?
  杨炯:不废江河万古流
  陈子昂:孤独的斗士
  上官仪:荣辱皆因文字
  宋之问:文格与人格的悖反
第二章  盛唐:击剑酣歌当此时
  张九龄:“风度得如九龄否?”
  李白:月光里的骑士
  杜甫:沉落,也是上升
  岑参:策马突围
  高适:逆袭不怕晚
  王维:双面“诗佛”
  孟浩然:仕隐两空
  贺知章:杯里乾坤
  王昌龄:冰心可鉴
第三章  中唐:自古逢秋悲寂寥
  韦应物:告别,在野渡无人处
  刘禹锡:桃花之劫
  柳宗元:寒江独钓
  韩愈:叩碎蓝关雪
  白居易:醇厚的酒香
  元稹:情为何物
  李贺:被冻结的青春
  贾岛:当“推敲”成为惯性
  孟郊:苦闷的象征
第四章  晚唐: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
  杜牧:在桨声灯影中静坐
  温庭筠:高傲的“枪手”
  许浑:日薄西山写挽歌
  韦庄:洛阳才子他乡老
跋  穿越唐朝,坐望喧嚣

内容摘要
中国古典文学中,唐诗无疑是璀璨的瑰宝,其所蕴含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是了解大唐帝国的重要线索,也是了解中国人文化传承、精神家园的重要线索。
本书侧重审视唐代文人尤其是诗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轨迹。中国文人的大悲喜、大起落,早已缝合进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初、盛、中、晚,每个时期的诗风有着怎样的不同?每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又和波谲云诡的时代大背景产生了怎样的勾联?他们的宦海沉浮和生命意趣,又是如何走进了他们震古烁今的诗行?本书文史结合,勾画出了唐帝国如群星般闪耀的文坛盛况。

主编推荐
1. 近年历史普及类图书已经走过“戏说”、调侃、野史秘说等阶段,开始进入史据扎实、视角独特、文字表达通俗却不失深度的“细说”阶段。本丛书一套三本,以文史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唐诗为抓手,从政治景观、文学生态、社会生活等方面展现大唐盛世风貌。 2. 本书以32位“人间才子”的作品演绎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诗风变化,以32位大唐诗人的人生经历勾联波谲云诡的时代大背景,文史结合,诗史互证,以唐代诗人的宦海沉浮和生命意趣表现永恒的家国情怀。

精彩内容
 王勃:高悬阁顶的星斗翻越中国文化的峰峦,我们会看到三座高标崚嶒的楼阁,它们就是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和江西的滕王阁。明人唐枢在比较黄鹤楼和岳阳楼时说:“岳阳楼胜景,黄鹤楼胜制。”而坐落在赣江边的滕王阁,高耸入云,翘脊飞檐,背城临江,可以说兼具了岳阳楼之“景”和黄鹤楼之“制”,名列此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在沧桑的岁月中,滕王阁像一把时间的标尺,更像一枚历史的书签。
滕王阁的兴建要追溯到初唐,其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修建者就是唐太宗的弟
弟滕王李元婴。唐永徽四年(653),这位“骄纵失度”“狎昵厮养”的风流王爷,因其声名狼藉,被朝廷贬为苏州刺史,不久又迁洪州都督(当时的洪州都督府就设在江西南昌)。史载滕王李元婴到南昌后,终日花天酒地,宴饮笙歌,很快,就在赣江边上建起了这座雕梁画栋的滕王阁。当然,李元婴营造滕王阁的目的,“不过骋游观、供宴赏已尔”(《江
西通志》)。迎着清冽的江
风,听着浮躁的佩玉鸣鸾之声,远眺西山的群峰叠翠,这位被称为“画蝶始祖”的王爷,带给滕王阁的,不过是一派纸醉金迷的颓靡之风。
夹在大唐帝国鳞次栉比气势恢宏的楼阁台榭之中,彼时的滕王阁,不过是一处王公贵族的宴乐之所,并无任何特别之处。
滕王阁真正名动天下,还是因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到来。这位早慧的诗人,出身诗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代著名学者,主张尊王道,推霸道,曾受隋文帝召见,隋炀帝弑父夺位,他辞官不就,以孔子暮年尼山讲学自比,从事教育,潜心著述;叔祖父王绩,更是不入俗流的隐士,他的山水田园诗独步初唐,纵酒狂歌的个性更是延续了魏晋风骨;父亲王福畤,用杨炯的话说则是“绝六艺以成能,兼百行而为德”,自是文采斐然。生于这样一个书香世家,王勃的博涉群书少年早慧便只有让人称羡的份儿了。据说他六岁即能为文,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遂作《指瑕》十卷,直指其误,到了十岁,已经能包综六经,学贯古今,“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居难则易,在塞咸通;于术无所滞,于词无所假”。如果说渊博的学识和敏感的天资还只是王勃作为一个神童需要具备的素质,那么独到的政治见解则让人们对这个倜傥少年更是另眼相看。据说在王勃十五岁时,适逢太常伯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上了一封长达数千言的信笺,内中直指朝廷连年扩边之弊。
他说:“伏见辽阳未靖,大军频进,有识寒心,群黎破胆。昔明王之制国也,自近而至远,先仁而后罚。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是以农疏千里,仅逾重石之乡;禹截九州,不叙流沙之境。
岂才不及而智有遗哉?将以辨离方而存正功也。虽至人无外,甲兵曜天子之威;王事有征,金鼓发将军之气。
而长城在界,秦汉所以失全昌;巨海横流,天地所以限殊俗。辟土数千里,无益神封;勒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进而他又毫不客气地提出:“百战方雄,中国鲜终年之乐。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移手足之病,戒心腹之疾。征税屈于东西,威信蹇于表里。”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对时势的观
察竟能做到如此洞若观火,鞭辟入里,引得刘祥道啧啧连声,称其为“神童”。王勃也确实不负天资,在乾封元年(666)应幽素科举,对策及第,得授朝散郎,不久,又被沛王李贤征为侍读。
彼时,矗立在赣江边上的滕王阁还沉浸在一片莺歌燕舞之中,这座高耸的木质构建在遥远的江西,只是和一个醉生梦死的老王爷发生着联系,而身处长安在极具储君竞争力的小王李贤身边认真
做着“章怀注”的王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和滕王阁绑定在一起。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25-2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