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5.39
4.9折
¥
72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美)约翰·斯坦贝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7081
出版时间1959-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2元
货号31345998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美国文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共创作27部作品,其中包括喜剧小说《罐头厂街》,跨类型作品《伊甸之东》,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愤怒的葡萄》,旅行作品《横越美国》等。
斯坦贝克是地位崇高的文学大师,也是最受美国民众喜爱的畅销作家。他1968年过世之后,作品每年仍持续卖出两百万册,累计迄今已将近一亿册,其中超过半数是《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这两部代表作。
斯坦贝克之所以深受美国人民欢迎,主要是因为他描写的人物正是最基层的社会大众。他刻画出他们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善良,同情,以及为生存而奋斗的勇气。
《人鼠之间》是美国中学十部推荐阅读经典之一。可谓一部真正的文学经典。
目录
《愤怒的葡萄》无目录
内容摘要
《愤怒的葡萄》(1939)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出版当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小说背景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农民破产逃荒。斯坦贝克曾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一路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沿途所见使他震惊不已。他以写实的笔触,以主人公乔德一家的西迁经历为线索,既饱含人文关怀地勾勒出小家庭的斗争、心酸与爱,又波澜壮阔地展现了逃荒农民潮的集体困境与互助友爱。小说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与愤慨,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图景。
“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蕴含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斯坦贝克是个诗人。一切真实而无缺。”——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经过认真而诚实的思考,我认为《愤怒的葡萄》是我读过的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作家多萝西·帕克“在我看来,《愤怒的葡萄》是美国本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文学评论家亚历山大·沃尔科特“我过去没能明白——谁都没能明白,写干旱和干旱影响的《愤怒的葡萄》不单单是一份历史记录,也是对当今时代的一份历史记录。斯坦贝克想表达的远非一个故事。他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愤怒的葡萄》是一部杰作。”——环境学家比尔·麦克吉本
精彩内容
译本序(节选)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1902—1968)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被介绍到国内,笔者改革开放后在复旦大学上本科,英文系自编英语泛读材料里就收有他的《小红马》《珍珠》和《菊花》。当时接触过这些作品,却不能妄称就读得懂。但是斯坦贝克同情弱势群体、警觉金钱势力的腐蚀,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国英语学界五十年代开始特别关注美国二十世纪左翼作家,徐燕谋在五六十年代之交主编的大学四年级英语专业教材(第7—8册)就收了美国左翼剧作家克里福德·奥德茨(CliffordOdets,1906—1963)的独幕剧《等待老左》(WaitingforLefty,1935)中的片段。剧本讲的是一些司机如何组织起来罢工,资方聘用“工贼”(无非是一些要养家糊口的待业工人)进行破坏以及工人领袖“老左”的离奇死亡。
斯坦贝克与奥德茨在大萧条之后的美国文化界同属一个阵营,当然成就更高,一九六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TheGrapesofWrath)一九三九年出版,第二年获普利策奖,好莱坞又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拍成电影,由约翰·福特导演,亨利·方达扮演主人公汤姆,简·达维尔扮演汤姆的母亲。在第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福特获最佳导演奖,简·达维尔获最佳女配角奖,可见美国主流文化对这部作品的认可程度。小说一九四一年就有了胡仲持中译本。改革开放后,斯坦贝克的作品渐渐为文学爱好者所熟知,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愤怒的葡萄》(胡仲持译、张友松校,1982)和《斯坦贝克选集:中短篇小说集》(上册,1983;下册,1984)就是很受欢迎的。
一
我国学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撰文评论《愤怒的葡萄》,往往从阶级矛盾和冲突切入。近年来发生了变化,研究者比较着意于生态问题。美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大量东部居民西迁。到了二十世纪,政策鼓励下的移民又逐渐催生了大规模农垦,与此同时也播下了生态危机的种子。科罗拉多、堪萨斯、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西部和新墨西哥一带在三十年代初受风沙灾害,称“干旱尘暴区”(即“DustBowl”)。那个广袤的区域本是畜牧草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英亩土地变为耕地,改种植小麦。二十年代后因过度耕作,土地管理不善,加上干旱(年降雨量不到五百毫米),保持水分和土壤表层的草根枯死,春季强风一刮就扬尘,形成“黑风暴”。后来在联邦政府的干涉和协调下,相关地区广植防风林,风害慢慢平息,草地复苏,但是潜伏的危机依然存在。沙尘滚滚袭来,原来以种粮和棉花为生的农家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加利福尼亚寻求就业机会。一些意在得利的就业中介乘机广发虚假广告,农民却信以为真。犹太人出埃及,目的地是《圣经》中所说的“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尘暴区居民心中的迦南,则是非加州莫属。他们辞别家园,收拾起能带的家当,开着卡车一路向西,虽然旅途艰辛,却怀抱希望。《愤怒的葡萄》讲述的就是尘暴区农户以迁徙求生存的故事。
作者在开篇就描写俄克拉何马的尘土:“在车马往来、路面被车轮磨损和马蹄践踏的大路上,干结的泥块化成了尘埃。地面上的各种活动都会把尘土扬到空中:步行的人把薄薄的一层尘土扬到齐腰一般高,大车把它扬到篱笆顶端,汽车则在后面滚起一阵尘雾。这尘土很久才会落下来。”(第2页)尘暴区居民处于这样的生存环境中,绝非长久之计。小说中乔德一家是俄克拉何马州的佃农,他们改装了家里的旧车,放弃熟悉的生活方式以及很多已染上感情色彩的器物,驶向充满变数的未来。
现代化在美国意味着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农业人口下降势所必然。小块分散农田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只有集中起来才有望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此过程中尊重土地直接使用者的权利并谈妥合理补偿,往往最难做到。《愤怒的葡萄》中的佃户缪利说:“我明知这块地不大好,除了做牧场,没多大用处。当初根本就不该把这些地开垦出来,现在却种满了棉花。假如他们没叫我滚蛋,那我现在也许就到加利福尼亚随便吃葡萄、摘橙子去了。可是那些狗日的却叫我滚蛋,天哪,那可不行,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随便叫人摆布!”(第61页)显然,土地所有者想做更合理的投资,不过像缪利那样的佃农是否得到安置,不得而知。他们只是被告知,土地将另作他用,必须离开,自谋生计。缪利这番话的要点是个人尊严,翻成中文后是容易被读者忽略的。浮士德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异想天开,决心围海造田。一对与世无争的老夫妇生活在海边一块高地,院子里树影幢幢。浮士德陶醉于自己想象中的伟业,竟忘乎所以发令:“那上边的老人应当搬走,我想在菩提树下安家,可那几棵树不归我所有,竟破坏了我的一统天下。”与世无争的夫妇不愿离开,魔鬼梅菲斯特竟派手下的喽啰将他们强行驱逐,老人反抗,家中的火盆不知被谁踢翻,一场大火将他们吞噬。这对夫妇大概是文学中最有名的“钉子户”了。“不能随便叫人摆布”的心态在美国文学传统中颇有来历,其核心精神就体现于《瓦尔登湖》作者梭罗的《公民的不服从》(1849)一文以及麦尔维尔小说《抄写员巴特比》(1853)中神秘的四个字“我宁肯不”。二○二○年新冠疫情肆虐美国,很多普通美国人拒绝戴口罩,多少与此相关。
《愤怒的葡萄》中的主人公汤姆·乔德与父亲同名,一时不平,失手打死了人,被判重刑。他在监狱服刑期间表现出色,获假释回家,发现原来的村庄面目全非,不少房屋已被夷平,一时失去了方向感。回家后,他和一家老小收拾行李,割舍家中旧物,贱卖马车和农具,准备开车远行,加入生态危机造成的西迁移民行列。照规定,汤姆在假释期间不能离开俄州,但是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又是修车能手,缺了他,家人走这条远路心里就没有底。幸好他不必随时向警署报告,在外只要本分一点,也无大碍。乔德一家十二口人,外加一位独身牧师,攀爬上一辆临时在旧轿车车架上改装的卡车,晃晃悠悠地上路了。那辆哈得逊牌子的老车,用美国俚语来说,确实是“junkheap”(直译“垃圾堆”,转义为拼拼凑凑的破旧汽车)。他们沿着著名的六十六号公路(起点芝加哥、终点洛杉矶)直往加州南部驶去,路经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
流民的窘况,乔德家一一经历。为了方便长途跋涉的生态难民,美国的慈善机构和州政府开辟了一些收容站和专用停车处,这些地方的管理并不统一,设施也有差别。尤其让读者惊讶的是有一处实行自治,警察不得入内。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乔德一家在收容站的诸多生活细节,说明斯坦贝克在此类机构做过深入调查。一九三七年,他曾随着俄州失地农民一同西行,深为他们的艰辛所触动。《愤怒的葡萄》中大量原始材料就是在那时积累的。
…………陆建德写毕于庚子除夕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