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长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42
3.6折
¥
5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编者:石才夫
出版社漓江
ISBN9787540787349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0784899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湘江长歌》是关于湘江战役的报告文学集。
《湘江长歌》的作者都是在湘江战役方面有专门研究或在报告文学方面深耕多年的知名作家,他们寻访湘江战役旧迹,采访与湘江战役有渊源的个人(主要是参加过湘江战役的红军指战员以及他们的亲友,帮助、支持过红军的桂北当地群众或其亲属),通过素材的收集、整理、比对以及实地调研,形成了一篇篇以史实为依据、辅以合理想象的文章。
目录
上辑·长歌当泣
归队——幸存的保卫员与最后的红三十四师
李时新
1934,血战湘江的民间记忆
刘玉
一代将星李天佑
王布表
失散红军陈正邦寻访记
吴世林
才喜界记忆
蒋忠民
下辑·红土新天
生死约定
唐女
今日老山界
彭书华
梦想的热土——湘江战役精神的光芒照耀界首
朱千华
一幅油画托出一段历史
董晓燕
永不磨灭
蒋忠民
内容摘要
本书是广西作家协会组织一批作家到湘江战役发生地的恭城、灌阳、兴安、全州、龙胜、资源等地重走长征路,采访创作出来的一批乡民回忆红军长征的光辉事迹,抒写红军与民众的军民鱼水情深,反映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文学作品。
精彩内容
归队——幸存的保卫员与最后的红三十四师李时新灌江江畔,都庞岭大山余脉山腰谷地,一处状如镰刀
的小山湾怀抱着二十余栋瑶家吊脚小木楼,兰金甫’说,镰刀湾村正是由此得名。
1985年清明时节的镰刀湾村,漫山遍岭的花树藤蔓已吐芽绽蕾,杂香野馨随春风阵阵拂面;正待开犁的坡地梯田,荡漾着密密簇簇嫩绿欲滴的地地菜和绯红撩人的紫云英。
兰金甫家的二层吊脚小木楼坐落在村头。黑土瓦坡屋顶,墙壁、门窗、椽梁、楼板是纯杉木,外墙木面被风雨剥蚀,木纹木质已现凹凸并显黑旧。檐下有麻雀筑巢,窗前竹竿晾晒着洗净的衣物。
屋前是晒谷坪。不知是南瓜、冬瓜还是眉豆、荷包豆,新嫩瓜蔓或豆蔓正在晒谷坪边的瓜架上蓬勃攀爬。
小木楼里住着兰金甫全家:他和妻子盘四妹,儿子盘桂明、儿媳盘运娇和儿女。
兰金甫老人告诉笔者,1947年一场大火几乎焚毁了镰刀湾全村的房屋,他家也未能幸免,这栋小木楼是后来在废墟上重建的。
成为他的终身憾恨的,并不是家屋被毁,而是他珍藏的所有红军物品,也就是能证明他红军身份的所有物证:党证,识字课本、学习笔记,组织发给的证件、配给的怀
表,还有被子弹洞穿染血的军帽……都被火毁无存。
兰金甫家堂屋,正对大门的是供桌,供桌端放祖先牌位、香炉,供桌上方的木板隔墙上方方正正贴着红纸,上书“天地国亲师”。
笔者就在堂屋供桌前与老人促膝而坐,倾听他的故事。
之前,至少还有两次对兰金甫老人的采访曾在这里进行。
1978年2月,广西开始全面调查红军长征过桂北的情况,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普查,重点是桂北地区失散红军现状。1978年3月16日,“红军长征过桂北调查组”采访了65岁的兰金甫老人。
1983年1月25日,中共桂林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灌阳、全州、兴安、龙胜、资源县委党史办公室联合组成《红军长征过广西》编写组,由陈礼龙、唐一建、刘继元三位党史工作者采访了年已70岁的兰金甫老人。
正是有幸读到了他们的采访记录,笔者深受震撼,满怀钦佩与敬仰,才专程前去采访兰金甫老人。
那次采访,是笔者对湘江战役失散红军的第一次采访,兰金甫老人是笔者采访的第一位湘江战役失散红军。
那时,老人从现役红军成为失散红军已过了50个春秋。
最初印象:老人身材瘦削,面容清癯,皱纹深刻,苍老黧黑,一口地道的桂北灌阳方言,形似当地老农,但他坐姿端正,腰板挺直,军人雄风犹存。
最深印象:在红军队伍这座火红熔炉中淬火锤炼,他已经具有了小农经济之下传统农民所没有的特质——除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