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龙八部(护法神)/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龙八部(护法神)/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7 1.7折 20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阮红薇

出版社中州古籍

ISBN9787534845765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3212570

上书时间2024-06-0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护法神,例如人们熟知的四大天王、金刚力士等,是佛教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既要护持佛法,又要驱魔除妖。由阮红薇编著的《天龙八部(护法神)》主要以人们熟知的主要护法神为主来介绍,让人们对护法神有所了解。首先介绍护法神的来源于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一些人们熟知的汉传佛教与藏传的护法神;其次介绍护法在艺术形象、护法精神方面的表现与传承;最后总结。

目录
一  护法神的由来
    1  护法神之前身
    2  天龙八部护法神
二  护法神信仰的传播及发展
    1  汉地寺院的护法诸神
    2  走上青藏高原的护法诸神
三  韦驮菩萨与伽蓝菩萨
    1  韦驮菩萨信仰的发展
    2  另类的伽蓝菩萨信仰——关羽
四  护法神形象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
    1  汉地护法神的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
    2  藏地护法神的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
五  护法神信仰的世俗化
    1  城隍神与毗沙门天王
    2  有关护法神信仰的民俗——“斋天”
    3  来自雪域高原的护法神舞
结语

内容摘要
 护法神,指传说中听闻佛陀说法,深受感化,誓愿护持佛教的诸善神,其中最主要的即天龙八部。护法神信仰被赋予了保佑粮食丰收、信众人身财产安全等全等世俗的意义,符合普通信众对宗教的期许,因而与民间传统信仰结合得更为紧密,推进了佛教的发展。深入了解抗法神信仰,即可从民间层面了解佛教文化。
由阮红薇编著的这本《天龙八部(护法神)》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护法神的由来,护法神信仰的传播及发展,韦驮菩萨与伽蓝菩萨,护法神形象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护法神信仰的世俗化。

精彩内容
 大梵天。梵是“离欲”“清净”的意思。梵天是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梵天原本为印度古神,是用“梵”这一义神化之后形成的创世神,被婆罗门教所接受,后与毗湿奴、湿婆合称为三大主神。婆罗门教将梵天视为最崇高的主神。奥义书时代的大梵天是唯一的常住独存的绝对真理,将此与人我结合,称为“梵我一如”。在摩诃婆罗多时代,梵天“一体三分”,成为梵天、毗湿奴、湿婆同体的存在,并且梵天在其中居于首位,在以后的发展中地位才逐渐下降。
梵天立誓护持佛法,成为佛教护法神之后,常常是一
手持白拂尘,立于世尊释尊右侧侍奉的形象。他被尊为色界初禅天之主,称为“大梵天王”。大梵天的形象,常存的有两种:一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以及拂
尘;一为四面四臂,每一面都有三只眼睛,手持莲花、澡瓶、拂尘,另有一手作施无畏印。而汉地的梵天形象,则多为中年帝王的样貌。
帝释天,即释迦提桓因陀罗,也可称为“释提桓因”“释迦提婆”,在古印度神话中称为“因陀罗”,佛教中仞利天的天主称为帝释天。仞利天居于须弥山的山顶,所居之城为善见城。帝释天镇守着东方,左右各有十大天子侍卫。帝释天与大梵天,二者常守护在世尊释尊的左右,佛于仞利天为佛母说法之时,帝释天就手持宝盖,随侍左右。帝释天的形象,《大日经疏》中说是,“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身骑白象”。而在中国的寺庙当中,帝释天通常被塑造为少年帝王的形貌,相貌极其秀美,呈女相,甚至表现为后妃之模样。
毗沙门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多罗吒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毗琉璃叉天王,即南方增长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毗留博叉天王,即西方广目天王。(详见第22页“耳熟能详的四天王”)金刚密迹天。(详见第29页“面怒心慈的金刚力士”)摩醯首罗天,也叫大自在天。传说其是噜捺罗天的忿怒身,因为他居住的地方的不同,所以又有“商竭罗”“伊舍那”等不同的名称。大自在天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湿婆,在佛教当中居于第四禅天,主三千大千世界,能于三千大千世界得大自在,所以被称为“大自在天”。他是护世八方天和十二天之一,守护着
东北方。关于大自在天的形象,佛经上记载他是有着
6只眼睛、6条手臂,身骑着一头白牛,手执白拂的天人形象,并且有着大威力,能够了知大千世界的雨滴的数量,于色界享有独尊。
散脂大将。散脂,“密”的意思,所以散脂大将被称为“密神”,又被称为僧慎尔耶大药叉大将,或散脂鬼神。《陀罗尼集经》记载,传说鬼子母有三个儿子,次子就是散脂大将,三子“能于十方世界,覆护一切众生,为除衰恼等患”。散脂大将有五百眷属,是北方毗沙门天王手下的八大药叉大将之一,统领着二十八部鬼神,拥护说法的人,消灭诸恶,使得安稳。佛经上说,散脂大将长相丑陋,胸部有三面,肚脐有两面,两膝亦有两面,并且其面目如象,獠牙似
犬,眼中能出火。其手持铁矛,为金刚神将模样。
大辩才天,又称大辩才功德天、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原是印度的河神,在吠陀时代,是受到崇拜的女神。据说大辩才天很聪明,十分有辩才,故称“辩才天”。大辩才天能够发出美妙的音乐而且可以以歌咏之,这点与乾闼婆相似而有区别,所以其又称为美音天或妙音天,是主智慧福德的天神。有关辩才天的性别,有说为男,亦有说为女,但多为女天。《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上说,“现为阎罗之长姐,常着青色野蚕衣,好丑容仪具有,眼目能令见
者怖”。有关其形象,有说为八臂,一说为二臂。
大功德天,新译为“吉祥天”。梵文的音译是“摩诃室利”,“室利”的意思是功德或者吉祥,所以称为“大功德天”或是“大吉祥天”。大功德天原本为印度神话中毗湿奴的妃子。佛教中称吉祥天的父亲是德叉迦,母亲是鬼子母,她是毗沙门天王的妹妹,有大功德成就,或者认为她是毗沙门天的后妃。《陀
罗尼集经·功德天品》说,功德天像,身材容貌端正,身体呈赤白色,两臂有种种璎珞环绕,着天衣,戴宝冠。其左手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施无畏咒印,安坐于宣台之上。左边是梵天,右边是帝释天,后面是七宝山。在中国寺庙当中供奉的吉祥天像,容貌端庄秀
丽,手持莲花,有白象为伴,此是表示吉祥。在吉祥天的座下,另有着金翅鸟以及猫头鹰。
韦驮天,即韦驮菩萨。当走进中国的寺庙中,首先会看到的殿宇是天王殿,里面的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而韦驮菩萨就安置在殿中弥勒的背后,面对着大雄宝殿,此意为守护伽蓝。
P15-1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