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而行(90后女冠的青城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3.79
3.1折
¥
4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雲姑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04763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862986
上书时间2024-06-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雲姑,蜀中女冠,涉世一遗人。生在川南小镇,长于观音堂下。求学岭南,客子光阴诗卷里,也认他乡是故乡。自幼志在烟霞,不喜儿女情长,乙未年入青城拜师学道,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二代玄裔弟子。长居山中,别无所有,唯四时之山光树影,俯拾皆是。青灯相伴,黄卷为友,偶有怀抱,述于笔下,集句成书,聊以寄世。
目录
PART 1 没有真正体会孤独的人都不成熟
亲人:可以信任,不可依赖
抵得过辛苦,勇气才有价值
别因经历太多,忘了初心
多读书,人才会有趣
没有真正体会孤独的人都不成熟
缺少真情的人,才会拿距离当幌子
放下过去,成全自己
别把『喜欢』当作生活至理
PART 2 看透了生死,也就看清了希望
走自己的路,一个人也能活得精彩
无话可说的相见,不如不见
报答师恩最佳方法,就是心怀感恩
生活青睐有准备的人
看透了生死,也就看清了希望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谈经验的人,都在自我催眠
没有天经地义的事,只有懒得思考的人
别人以为的幸福,宁死不要
外面世界很精彩,多出去走走
爱强求的人多是自找苦吃
只有经历够了,才有资格谈其他
唯书与美食不可辜负
借酒浇愁,越浇越愁
PART 3 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必须勇敢到底
为了想要的生活,你必须勇敢到底
只会生不会活的人,不值得为伍
你之所以有苦难言,都因心事太多
忘记了初衷,也就失去了自己
品得了食物百味,才能体会生活百味
别因执念,浪费了好时光
对离别,珍重是最好的礼物
缘分,顺其自然才珍贵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试
令人心动的东西并非都完美
只看他人眼光生活,就是浪费生命
有些事,想象比相见更美好
外表多是一种伪装
对挽回不了的事,趁早放手
人,贵在神思清明
『意』『味』双全,不容错过
不讲规矩,终究自食其苦
趁年轻,多远游
见微知著说礼仪
每一次遇见都是上天的恩赐
与其从众喧哗,不如一人独乐
自在的前提是节制
来之不易的东西该如何珍惜
别因愚痴荒废了人生
真心喜欢的事,再难也要坚持
理想生活: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坦然是解决烦恼的最好方法
只要心中有诗意,随时都能采菊东篱
解脱不了,是你缺少慈悲
切勿自作多情
PART 4 经历再多,不如遂心一次
没遇到深情的人?是你没有付出真心
别让经典只留在记忆中
别被幸运冲昏头,忘了自身责任
执着值不值得,只求无愧于心
没有杂念的人更容易成功
经历再多,不如遂心一次
心有灵犀,与时空无关
有舍有得,才能成就不凡
牵挂:另一种形式的占有
认真是对自己负责
对未来最靠谱的等待是努力
人都会经历苦难,不要相互菲薄
苦乐只能自知,谁也代替不了
度人之前,先得度自己
谨记:没有忧愁的爱不存在
己所欲,慎施于人
圆满: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人生苦短,别为小事纠缠
内容摘要
雲姑著的《居山而行(90后女冠的青城故事)》是90后女冠雲姑的首部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写了自己出家前的生活,出家后的日常,出家后的修行生活等多个方面,内容涉及饮食、旅行、与世俗人的来往、修行、读书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与众不同的生活轨迹的感悟,对世俗、情感、孤独、文章、生死、幸福等,提出了非常独到而超脱的见解,能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及生活的指导,是一部情志高远的诚心之作。
精彩内容
我家祖屋靠山而建,听母亲说那里以前是个面坊,旧日的人家还供奉着神像,留下破旧的神龛。山上有许多南竹、青冈树,侧面有小池塘,正对面是通往
集市的石板路,左右两边可以到不同的镇子。这些年才修起来柏油马路,却也并不宽,没有什么大的车辆行驶,都是乡人自己的面包车和摩托车之类的。屋后面有一座观音堂,我们都叫它“大观音”,这名字起得实在气概,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座多大的寺庙,实际上那只是个很小的村庙,就建在山包上面,里面供奉了观音菩萨和龙女,还有许多小神像,并不太记得名称。
听母亲说,很多年前观音堂里有出家人住过,是个比丘尼,经历过很悲惨的事。大约也因为这个缘故,我母亲总觉得出家是件很恐怖的事,乃是走投无路之人的命运。她并不深信鬼神之说,但弟弟生病时她专门回老家烧香,年年回乡也定要买一背篓的土香去拜神。前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去烧香,那时候庙子已经得到了修缮,院子里打了水泥地,还围了栏杆,功
德簿就写在墙上,谁家出了米,谁家出了木头,也有直接捐钱的,金额都不大,但看得出乡人很尽心。如
今庙子里并没有常住的出家人,村里有位嬢嬢不定期
过去照看着,功德钱里会提一部分补贴给她。我们去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她本人,只看见殿堂里的几盏油灯,静静地燃着。
有一年和父亲一起回去,当时伯伯一家已从山上搬下来,新家就建在我家祖屋旁边。我一人独自散步,走到大伯一家之前住的房子,土墙没有坍塌完,隐约还看得出此前的规模,之前用的灶台都推倒了,地上长满杂草,剩下几个大水缸没有搬走,听父亲说那是从前母亲煮饭用过的,已经有二十几年。门前种的几棵柚子树,结很多果子,还是青皮的。往下看去就是爷爷奶奶的坟,坟上荒草疯长,年前挂的纸还剩个木架子在那里。儿时到过大伯家几次,都没有太大的印象,就记得屋里有一张雕花床,床很高,要爬上去,下来的时候脚尖着不了地,还得轻轻跳一下。屋内总是昏昏暗暗,开了灯也不亮堂,反而觉得窗外的树林清澈起来。那张床后来搬去新家,放在一楼,还是伯伯睡着,两边的雕花有些开裂,上的彩漆也落了许多,窗外对着的不再是树林,而是开阔的田野,田外的远山。
去时正是收稻谷的时节,父亲帮着大伯干活,肩膀上有深深的扁担印记。十几年前,每当要收稻谷的时候,大人就会提早几天去村子里请人,通常有一桌子人。人家来帮忙,我们要付工钱,更要好吃好喝招待他们,因为干的是力气活。除了鸡鸭鱼肉,还会格
外多添一顿饭,平时吃三餐,收稻谷的时候下午要送
一次饭去田里,好像是稀饭搭配咸鸭蛋。我长大后一
直不太爱吃鸭肉,总觉得腥气重,但记得那时舅妈做过一次酸豆角炒鸭子,味道特别好,里面放了泡姜、
泡辣椒。鸭肉炒得干酥酥的,装在陈旧的土碗里,菜吃完了都舍不得把油水倒掉,留着下次炒菜或者煮面。
中元节快要到了的时候,五伯在准备祭奠要用的香烛、纸钱,他和三伯都是道士出身,也曾唱川剧,现在仍做本行。(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